劝谏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谏篇
作者:董国财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9年第03期
阅读训练一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
齐大旱逾时①,景公②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③有饥色④。

吾使人卜⑤之,祟⑥(鬼怪)在高山广水。

寡人欲少赋敛⑦,以祠⑧灵山,可乎?”群臣莫对⑨。

晏子进曰:“不可。

祠此无益也。

夫灵山固⑩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11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12,吾将祠河伯13,可乎?”晏子曰:“不可。

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14将竭15,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16?”
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

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


——《晏子春秋》
注释
①逾时:超过农作季节。

②景公:齐景公,名柱臼,春秋时齐国君主,公元前547—公元前490年在位。

③且:将。

④饥色:挨饿的样子,指因灾荒而受饥。

⑤卜:占卜,一种迷信活动。

⑥祟:祸殃。

⑦少赋敛:稍微收取一点赋税。

⑧祠:祭祀。

⑨莫对:对:回答没有人回答。

⑩固:原本。

11独:难道。

12然:如此,这样。

13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14川:许多河流。

15竭:尽。

16益:好处。

译文
齐国天旱已经很长时间,齐景公召集群臣并询问:“已经很久没下雨了,老百姓都在饿肚子。

我命令占卜干旱的原因,(是)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

我想稍微多征一点赋税,祭祀山神,可以吗?”众臣没有人回答。

晏子站出来说:“我认为不可以。

祭祀山神没有益处。

山神把石头作为身体,把小草树木作为头发,天长时间不下雨,发将要焦黄,身体也会暑热难当,他难道不想下雨吗?祭他有什么好处?”景公说:“不能这样(的话),我将要祭祀河神,可以吗?”晏子回答:“不可以。

河神把水作为国家,把鱼鳖作为子民,天长时间不下雨,泉水将断流,河川将要干涸,国家将消亡,子民将要死亡了,他难道不想要雨水吗?祭他有什么好处呢?”
景公说:“现在该怎么办呢?”晏子说:“主公可以试着离开奢华的宫殿,住在野地里,和神灵们一起为民祈雨,是不是就可以求得雨来呢?”于是景公听从晏子的劝导,离开宫殿住在野外。

第三天,果然降下了大雨,老百姓都及时播种庄稼。

景公说:“好啊,晏子说的话怎么可能没有用呢?(下雨这件事)是因为德行好的原因啊。


【模拟演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逾时()
民且有饥色()
祠之何益()
(2)翻译句子: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3)人物简单分析:晏子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景公虽愚,却也能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逾:超过;且:将;益:好处(2)他难道不想下雨吗?祭他有什么好处?(3)晏子为国为民,直言劝谏;景公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阅读训练二
千人之诺诺,
不如一士之谔谔①
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②;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③以亡。

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④,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⑤也,至言实⑥也,苦言⑦药也,甘言⑧疾也。

’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

鞅将事⑨子⑩,子又何辞焉!”
——《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
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人:一般人。

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

谔(è)谔:直言争辩的样子。

②掖:通“腋”,胳肢窝,狐皮以腋部价值最高。

③墨墨:通“默默”,不言,无声息。

④诛:责怪。

⑤貌言华:表面
上动听而实际虚浮的话。

⑥至言:真实的话。

⑦苦言:逆耳的话。

⑧甘言:献媚奉承的话。

⑨事:师事,像对待老师那样侍奉、服侍。

⑩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

译文
赵良说:“一千张羊皮比不上一领狐腋贵重,一千个随声附和的人比不上一个人仗义执言。

武王允许大臣们直言谏诤,国家就昌盛,纣王的大臣不敢讲话,因而灭亡。

您如果不反对武王的做法,那么,请允许鄙人整天直言而不受责备,可以吗?”商君说:“俗话说,外表上动听的话好比是花朵,真实至诚的话如同果实,苦口相劝、听来逆耳的话是治病的良药,献媚奉承的话是疾病。

您果真肯终日正义直言,那就是我治病的良药了。

我将拜您为师,您为什么又拒绝和我交朋友呢?”
【模拟演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千人之诺诺()
一士之谔谔()
(2)找出句子里的通假字。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______通______)
殷纣墨墨以亡(______通______)
(3)简单分析赵良的劝说艺术,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
(1)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

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

(2)掖通腋,墨通默。

(3)赵良摆事实讲道理,以羊皮和狐腋比喻论证,以千夫诺诺和一士谔谔对比论证,以武王和纣王的事例对比论证。

【妙笔点评】
仰望历史的天空,能看到一个矮小的身影,国家需要他时挺身而出,百姓需要他时仗义执言,这个人就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三朝宰相晏子。

“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写的诗,也是晏子做的事。

他主张“仁政爱民”,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遇有灾荒,国家不发粮救灾,他就将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救急,然后劝谏君主赈灾。

这样的官,百姓怎能不爱戴?正因为怀着这样的赤子之心,遇上大旱,他不能像群臣那样明哲保身,坐视
不管,他更不能让旱灾之下的百姓再承受重赋。

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值得尊敬,更值得学习。

当然,想要好心办好事,还离不开好辩才,这样才能把君王的心扉打开。

晏子的语言风格不像墨翟、吴起那样刚猛,不是“当头棒喝”惊人一身冷汗,而是巧妙就题“发散思维”,让倾听者心悦诚服。

这辩才没有好的“语文”功底是不可能的。

不得不说,齐景公虽然没长一颗智慧的脑袋,却有一双听话的耳朵,能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这在历代君王里算是明君了。

“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别小瞧战国策士赵良对秦相商鞅的一番谏言,除了真知灼见,文采也不一般。

他摆事实讲道理,以羊皮和狐腋来比喻,又以千夫诺诺和一士谔谔对比论证,再引用武王和纣王成败迥然的历史事例对比论证,令人无可辩驳。

短短的一番话,信息量很大,语言骈散结合,工美又多变。

秦相商鞅被彻底打动,也可以看出古人对谔谔之言是何等珍视。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也曾引用这个成语典故:“小问题没人提醒,大问题无人批评,以致酿成大错,正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生路上,不能缺少良师诤友。

晏子劝谏和赵良进言,都在历史上留下了美丽的一页。

作为翩翩少年,当你面对大千世界,用心想,放眼看,倾耳听,有时还要站出来劝一劝,或许你的诤言你的阻拦,不经意间让故事避开了一个感叹,成就了一段圆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