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同义词:儿媳妇)”的书面文字含义是-“儿子的妻子”
公公写给儿媳妇一封感人的信作文
![公公写给儿媳妇一封感人的信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73b3d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6.png)
公公写给儿媳妇一封感人的信作文儿媳妇,。
你真的是我们家的大宝贝!每次看到你,我都觉得像是捡到了宝。
你的笑容总是那么灿烂,让人看了都开心。
我得说,你做的饭真是太好吃了!每次你下厨,我都忍不住多
吃几口。
那味道,那口感,简直绝了!你真是我们家的“厨神”啊!
还有啊,我得夸夸你的勤快。
家里总是被你打扫得干干净净,
井井有条。
有你在,我们家真是温馨又舒适。
记得那次我生病,你忙前忙后,照顾得无微不至。
你真的是个
孝顺的好儿媳,让我这个老公公都感动了。
儿媳妇,我真心觉得你是最好的。
我们家因为有了你,变得更
加幸福和完整。
希望我们能一直这么和睦相处,互相扶持,一起走
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最后,我想对你说,谢谢你,谢谢你为我们家做的一切。
你真
的是个好儿媳,我们全家都爱你!
爱你的公公!。
“媳妇”的使用情况及对应语
![“媳妇”的使用情况及对应语](https://img.taocdn.com/s3/m/d8cda98ee009581b6bd9ebea.png)
240“媳妇”的使用情况及对应语文/杨佳淇摘要:“媳妇”作为北方方言现已被全民广泛使用并接受。
本文由“媳妇”一词无对应夫妻称呼语出发,结合语料,分析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语料中“媳妇”的使用情况及词语义项,寻找与之语义对应的词汇,并探讨“女婿”为何未能形成作为夫妻称呼语的语义功能。
关键词:媳妇;女婿;义项;对应语;夫妻称呼语在现代汉语中,夫妻称呼语多种多样,如“妻子-丈夫”、“老公-老婆”、“太太-先生”“爱人-爱人”,而另一常用的夫妻称呼语“媳妇”就显得形单影只了。
“媳妇”作为夫妻称呼语本属北方方言,随着在日常口语、影视文学作品语言中的频繁使用,已达到全民通用程度。
但始终没有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夫妻称呼语。
我们追本溯源,会发现“媳妇”一词古已有之,在石文磊的《论“媳妇”的形成过程》中有对“媳妇”来源的有明确可信的考据。
简言之,即“媳妇”起于先秦时期“新妇”,在语音、语义等条件综合作用下转写到后来的“息妇”,即“儿子的妻子”之义,再到晚唐五代时期通过偏旁类化正式开始写成“媳妇”,本意仍为“儿子的妻子”。
同时,“媳妇”一词在宋代开始广泛使用,如《东坡文集》中“老媳妇得疾,初不轻,今已安矣。
”,《五灯会元》的“呈偈曰:“二女合为一[媳妇],机轮截断难回互。
”。
该词在元杂剧和明清小说中更是经常出现,如“三言二拍”、《窦娥冤》、《金瓶梅》等,其中的很多句子的确可把“媳妇”作为“儿子的妻子”之意解读,同时也出现了“妻子”的义项,并开始作为已婚女子的自称和夫妻称呼语出现,如:(1)那两个[媳妇],俱生得有些颜色,且是孝敬公公。
《初刻拍案惊奇》__元明(2)妈妈新亡,有两个儿子,两个[媳妇],在家过活。
《初刻拍案惊奇》__元明(3)只见乔大户娘子和他外甥[媳妇]段大姐,在门首站立。
《金瓶梅》__元明(4)我到疑影和他有些甚么查子帐,不想走到里面,他和[媳妇]子在山洞里干营生。
《金瓶梅》__元明(5)谁知他两个倒起不良之心,冒认婆婆做了接脚,要逼勒小妇人做他[媳妇]。
常用称呼一览(完整版)
![常用称呼一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ac6bb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1.png)
常用称呼一览(完整版)称祖父:爷爷。
称祖母:奶奶。
称外祖父:外公。
称外祖母:外婆。
称父亲:爸爸。
称母亲:妈妈。
称夫之父:公公。
称夫之母:婆婆。
称妻之父:岳父。
称妻之母:岳母。
称父之兄:伯伯/伯父。
称伯之妻:伯娘/伯母。
称父之弟:叔叔/叔父。
称叔之妻:婶婶/婶娘/婶子。
称父之姐、妹:姑姑/姑妈/姑母。
称姑之夫:姑爷/姑父/姑爹。
称母之兄、弟:舅舅/舅爷/舅父。
称舅之妻:舅妈/舅娘/舅母。
称母之姐、妹:姨妈/姨娘/阿姨。
称姨之夫:姨父/姨爹。
称夫:老公。
称妻:老婆。
称同一血亲下年长于自己的男性:哥哥。
称兄之妻:嫂嫂/嫂子。
称同一血亲下年幼于自己的男性:弟弟。
称弟之妻:弟媳/弟妹。
称同一血亲下年长于自己的女性:姐姐。
称姐之夫:姐夫。
称同一血亲下年幼于自己的女性:妹妹。
称妹之夫:妹夫。
称己所出之男性:儿子。
称子之妻:媳妇。
称己所出之女性:女儿。
称女之夫:女婿。
称兄、弟之子:侄儿。
称侄之妻:侄媳。
称兄、弟之女:姪女。
称侄女之夫:姪女婿。
称姐、妹之子:外甥。
称外甥之妻:外甥媳。
称姐、妹之女:外甥女。
称外甥女之夫:外甥女婿。
称子之子:孙子。
称孙之妻:孙媳。
称子之女:孙女。
称孙女之夫:孙女婿。
称女之子:外孙。
称外孙之妻:外孙媳。
称女之女:外孙女。
称外孙女之夫:外孙女婿。
前身:爸爸的前身是:阿爸。
妈妈的前身是:姆妈。
公公的前身是:阿公。
婆婆的前身是:阿婆。
姐姐的前身是:阿姊。
弟媳的前身是:弟妇。
老公的前身是:汉子。
老婆的前身是:婆娘。
儿子的前身是:息子。
女儿的前身是:息女。
媳妇的前身是:子妇。
释疑:1.中华民族传统称谓体系三大基本原则:①.简称不得更改全称的含义!简称之义来源于全称。
因而简称之义必须与全称之义保持绝对的一致性!否则,简称将失去存在的合法性!②.借义称不得替代本义称!由本义称所借出的借义称,不得替代该本义称自己!③.依附称的含义本身不具有可改动性!依附称之义源出于它所依附的原生称。
若要改动依附称的含义,必须先行修改它所依附的原生称的含义!而当它所依附的原生称的含义发生改变时,其义随之改变!2.外公、外婆与姥爷、姥姥的区别。
”儿媳”一词在中国的历史中有何起源?
![”儿媳”一词在中国的历史中有何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e4dce7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b.png)
”儿媳”一词在中国的历史中有何起源?一、儿媳的起源和含义儿媳是中国社会中一个古老而特殊的称谓,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封建社会。
儿媳一词中的“儿”指的是儿子,“媳”则是指儿子的妻子。
作为儿子的配偶,儿媳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承担着特定的角色和责任。
儿媳的地位并不仅仅是儿子的妻子,而是兼具了妻子、儿媳、儿媳妇三个角色,她既是丈夫的妻子,又是公婆家庭的女儿。
二、儿媳在封建社会的地位在封建社会中,儿媳的地位相对较低,她处于丈夫、岳父岳母和子女的支配之下。
儿媳通常需要服从公婆的安排和要求,尽职尽责地照料公婆和子女。
儿媳作为妻子、母亲和儿媳,需要履行众多家务和养育子女的责任,不得有丝毫怠慢。
封建社会中,儿媳的地位和权力往往受到限制,她在家庭中缺乏独立的决策权和自主性。
三、现代社会中儿媳的地位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的转变,现代社会中儿媳的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迁。
儿媳不再仅仅是妻子、女婿和媳妇这三个角色的结合,她在公婆家庭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现代的儿媳在家庭中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她可以积极参与家庭决策,并且有权追求自己的事业和兴趣爱好。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也提倡男女平等,鼓励夫妻共同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使儿媳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了平等对待。
四、儿媳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儿媳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也发生了变化。
她不再是单纯的被动陪伴和服从,而是充满了独立性和主动性。
作为妻子,儿媳需要与丈夫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经济负担;作为女儿,儿媳需要与公婆保持和睦的关系,尊重长辈,关心照顾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母亲,儿媳要负责照料子女的成长和教育,给予他们爱和关怀。
五、现代社会中儿媳的挑战与机遇然而,儿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是儿媳常面临的困境之一,她需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承担家庭责任和职业发展的压力。
此外,亲家关系和婆媳关系也可能给儿媳带来一些心理和情感上的冲突。
尽管现代社会对儿媳的地位和权力提供了更多的保护和关注,但她们仍然需要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挑战。
老婆的138种叫法
![老婆的138种叫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d4403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7.png)
老婆的138种叫法老婆的138种叫法1、老婆(口语)2、妻子(书面语)3、媳妇(北方)4、太太(文化人)5、对象(60年代)6、爱人(80年代)7、内人(文士)9、老伴(老年人)10、贤内助(尊称)11、糟糠(书面语)12、夫人(官员)13、娘子(秀才)14、拙荆(文人)15、贱内(商人)16、执帚(委婉)17、浑家(白话文)18、亲爱的(亲热)19、宝贝儿(想念)20、达令(腻歪)21、心肝儿(疼怜)22、娘们儿(厌恶)23、那口子(农村)24、马子(小混混)25、女当家(山大王)26、内子(台湾人)27、婆娘(四川人)28、老蒯(东北人)29、堂客(湖南人)30、婆姨(西北人)31、家里的(河北人)32、屋里的(河南人)33、姑娘伢(湖北人)34、烧锅的(安徽人)35、孩他妈(有孩子)36、女主人(尊称)37、领导(敬语)二,全国各地对妻子的称呼:1、北京叫——媳妇;2、天津叫——娘们;3、上海叫——老布;4、重庆叫——婆娘;5、河北叫——家里头;6、河南叫——屋里头;7、江西叫——喇子;8、宁夏叫——婆姨;9、湖南叫——堂客;10、福建叫——布娘。
三,全国各地方言中“老婆”的100种不同称谓!1、烧锅的:安庆话2、家主婆:上海、太仓话3、婆子:南昌话4、衰婆:广东5、婆娘:重庆、成都、云南、绵阳、陜西6、婆姨:宁夏、陜西7、婆婆子:天门、长沙8、戒指婆、架子婆:苏州话9、婆妹:南方方言10、老婆子、老太婆:年长男人的称呼11、老布、老不:上海话12、老马(mo)、老母、老嫲:绍兴、杭州、常州、福州13、老娘儿:成都14、老妪:绩溪话15、老奶奶:南陵称呼岁数大的16、老娘、老姩(nian):桐乡17、老妞儿:成都话18、老安人:吴语象山港周边19、老拧:浙江慈溪20、老伴:老人的一般称呼21、老婆:大陆一般称呼22、老板子:内蒙古乌盟方言、陕西23、老媪、老约、老佞、老迎:温州话24、老爱:北方俗称、天津25、老蒯:山东、吉林26、老嫚(mǎn)子:沭阳,老年男子称呼妻子27、老妈:莆田28、女人:盐城29、女将、女匠:通泰、泰兴、兴化、海安30、女客:椒江、苍溪31、女佬:宜兴32、女们:盐城滨海33、后屋里:汉川34、屋人:河南南部、随州35、屋里头的:河南人36、屋里厢、伲屋里厢个:苏州37、厝里:闽南、福州话38、家里的:河北人39、家里头:安徽舒城40、我家里的、旮里:宣城、池州41、家溜(里)人们:德州42、屋里的、我屋里的:江西修水43、屋里人:无锡44、孩子他妈:北方话45、媳妇:河南话、陕西、徐州46、娘们儿:天津47、媳妇子:宁夏话48、娘儿们:北方方言。
与”儿媳”相对应的男性称谓是什么?
![与”儿媳”相对应的男性称谓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48447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2.png)
与”儿媳”相对应的男性称谓是什么?一、儿子的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儿子的妻子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是家庭的主妇,负责照顾家庭的日常事务,照料孩子和照顾老人。
儿子的妻子在传统家庭中被称为"儿媳",她是家庭的重要支柱,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
二、儿子的妻子的尊称儿子的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也有了更加尊贵的称谓。
近年来,一种常见的称谓是"儿媳妇",它强调了儿子妻子的地位和尊重。
同时,一些家庭也会尊称儿子的妻子为"儿媳妇"、"儿媳妇子"、"儿媳妇姑"等,以维护儿媳的尊严和地位。
三、与"儿媳"相对应的男性称谓是什么?1.女儿的丈夫通常被称为"女婿",是与"儿媳"相对应的称谓。
女婿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儿媳相仿佛,同样承担着家庭责任和照顾孩子的职责。
2.根据不同地区和文化习俗,与"儿媳"相对应的男性称谓还有一些变体。
例如,在一些地方,儿子的妻子被称为"儿妇",愈显平易近人。
在一些乡村地区,人们会称呼儿子的妻子为"闺女",这是一种亲密而温暖的称谓。
3.除了以上常见的称谓外,还有一种称呼是"儿媳夫"。
这是一种意思是儿媳丈夫的称谓,强调了平等和互助的家庭关系。
这种称呼体现了现代家庭价值观的转变,认为婚姻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四、尊重儿媳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儿媳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她们在生活中面对着各种压力和挑战,扮演着丈夫、儿子和孩子的角色。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儿媳足够的尊重和关爱,让她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总结起来,儿子的妻子在传统家庭中被称为"儿媳",表示了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儿媳的尊贵地位也得到了认可,因此儿子的妻子也可以被称为"儿媳妇"或其他尊称。
媳妇到底是指什么
![媳妇到底是指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582b311650e52ea551898d4.png)
媳妇到底是指什么
读音:【xí】
分析:媳=女(女子)+息(息=自+心,自指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
其造字本义是指喘气、呼吸。
有滋生繁衍之义,这里指“子女”)。
表示儿子的老婆。
造字本义:儿子的老婆。
如童养媳、小媳(谦称自己的儿媳)。
引申义:弟弟及晚辈宗亲之妻。
如弟媳、孙媳、侄媳。
再引申义:泛指结了婚的年轻妇女。
说明:古人称子女为“息”,子妇故称“息妇”,后写为“媳妇”,仅指“儿子的妻子”。
中国普通话保留古意,“媳妇”的含义是儿子的妻子。
而北方部分地区的方言中“媳妇儿”(儿化音【xífùr】)是丈夫对自己妻子的称呼。
注意:语言始终是人交流所凭借的工具,不能凌驾于人之上。
所以媳妇表达的意思,不能仅看媳妇本身的意思,而要看各地所表达的意思。
各地方语言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同一个词句,在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意思可能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何况同一个词句,在不同的地方,意思的差异性更大。
现在人们为了更明确的表达媳妇的概念,以免混淆,常用“儿媳妇”表示“儿子的老婆”。
词句:儿媳妇;媳妇儿。
节选自:余双红·《慧眼识字:用眼睛看懂文字》。
”儿媳”和”媳妇”这两个词语有何异同?
![”儿媳”和”媳妇”这两个词语有何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0f448f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f.png)
”儿媳”和”媳妇”这两个词语有何异同?一、异同概述儿媳和媳妇都是与婆婆有直接关系的称谓,但在使用中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儿媳多用于普通人之间的称呼,强调了儿子这一关系;媳妇则常用于尊称或正式场合,强调了婚姻关系。
以下将从身份、称呼、地位等方面详细探讨这两个词语的异同。
二、身份与称呼1. 儿媳:指的是某位儿子的妻子。
儿媳这个称谓暗示了女子成为了男方家庭的一员,承担着妻子、妈妈的角色。
通常情况下,孝顺的女儿嫁入男方家庭后会受到婆家的喜爱和尊重。
在家庭中,她可以以儿子妻子的身份履行职责。
2. 媳妇:通常指已经结婚的女子,含义更广。
与儿媳相比,媳妇更偏向于正式场合的称谓,也更强调了婚姻的法律意义和责任。
三、地位的差异1. 儿媳:作为儿子的妻子,儿媳在娘家时地位相对独立,被看作是儿子的妻子,享有一定的尊重。
但是一旦儿女成家,就需要儿媳居于婆家,在一些传统观念中,会受到严格的儿媳地位的限制,需要服从婆家的处置。
2. 媳妇:作为媳妇,除了夫妻关系,还有婆家人的身份。
婆婆对于媳妇的教育和期望更多是为了家庭关系的和谐。
在婆家,媳妇享有权威,需要负责家庭的各种事务,因此媳妇在婆家更为重要。
四、关系的变化1. 儿媳:从原本作为女儿的身份,转变为妻子和婆婆家庭的一员。
她的责任是顾家、承担家务和照顾婆婆。
她需要在家庭中给予婆婆足够的尊重,同时在婆家中建立自己的威望和地位。
2. 媳妇:作为媳妇,她需要在婆婆家庭中承担更多的职责和义务。
她不仅要兼顾好婆家和丈夫的感情,并且需要负责处理家庭琐事和家庭经济的管理。
综上所述,儿媳和媳妇虽然都指涉婆婆家庭中的女性角色,但是两者在身份、称呼和地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儿媳强调了儿子这一亲属关系,而媳妇则更强调了婚姻的法律意义。
无论是儿媳还是媳妇,她们在婆家都需要履行自身的责任,与婆家人和睦相处,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温暖与和谐。
在现代社会中,这两个称呼的意义和地位可能有所变化,但尊重与关爱始终是家庭关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
描写一个勤劳善良的儿媳妇的作文
![描写一个勤劳善良的儿媳妇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b9fc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2.png)
描写一个勤劳善良的儿媳妇的作文在我们家,有一个人人称赞的好儿媳,那就是我的儿媳妇。
她呀,每天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在厨房里忙活着
一家人的早餐。
等我们都吃饱喝足了,她又麻溜地收拾碗筷、洗碗擦桌,那动作,熟练得让人佩服。
家里的卫生也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扫地、拖地、擦窗户,每一个角落都
不放过。
有时候我都心疼她太累,让她歇歇,可她总是笑着说:“妈,这点活
不算啥,家里干净了,大家心情都好。
”
这还不算,她对我和老伴那叫一个孝顺。
知道我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好,
总是变着法地给我们做营养丰富的饭菜。
有啥好吃的,第一口总是先让给我们。
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给磕破了。
她急得不行,又是带我
去医院,又是在家细心照顾我。
给我换药、擦身,一点都不嫌弃。
我心里那个
感动啊,觉得自己真是有福气,能有这么个好儿媳。
而且她对邻里也特别友善,谁家有点困难,她总是热心地去帮忙。
大家都
夸她是个善良的好姑娘。
我家这儿媳妇,不仅勤劳能干,还善良孝顺,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我相信,在她的努力下,我们这个家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原创]媳妇的来源
![[原创]媳妇的来源](https://img.taocdn.com/s3/m/2394b9c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f.png)
[原创]媳妇的来源媳妇的来源媳妇一词在现代汉语里泛指已婚女人,具体所指是自己的妻子,儿子的妻子,还是别人的妻子,各地又因风俗有异。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口称媳妇者,多指儿媳;中年人口称媳妇,多指己妻;谈话时口称媳妇,则依据谈话内容,可指自己的妻子,也可指别的人妻子。
但是,媳妇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在宋代文集当中,多写作“息妇”,还有“悉(加女字旁)妇”、“嬉妇”等多种写法。
全元曲里统一写作“媳妇”。
然而,媳这个字却元代以前的字典里找不到,是个俗字,元代以后的字典里才收录媳字。
那么,媳妇一语到底是如何来的呢?话说光武帝刘秀手下有一员大将,姓贾名复,南阳冠军村人,位列云台二十八宿将。
在二十八将当中,贾复的武艺一般,但勇猛绝对第一,天下名将,名知打不过人家,也敢逞着勇气,大战三百回合。
这个人技术虽然不是超好,但干活卖力气,所以,贾复深得刘秀喜爱。
刘秀定都洛阳之初,天下尚未平定,诸王不服,你谁呀,凭什么做皇帝?建武二年三月,他的堂兄更始帝刘玄和郾王尹遵密谋联手兵犯洛阳。
天下没有臣服的诸王当中,郾王的势力最强,他手下有一员虎将,名唤王陵,那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猛将。
郾王就派他做先锋去攻打洛阳。
俗话说,越是怕狼来吓。
刘秀还真就怕这王陵,这王陵呢还偏偏就来了,急忙召集文武百官上殿,商议谁去抵挡。
刘秀说,哪一员爱将,愿意替寡人去抵挡王陵!殿下众将明知道自己不是王陵的对手,所以没有人应声。
刘秀急了,把讨伐郾王的诏书摔到地上,说谁愿意替寡人去抵挡王陵?众将一看,噢,发脾气了,可是发脾气管用吗,发脾气人家王陵就怕了啊?这众将还是没有人应声。
刘秀也没辙儿了,哭丧着脸坐在那里生闷气。
我主休要烦闷,末将不才,愿意前去斩下王陵首级,献于陛下。
刘秀正犯愁呢,忽听这一声,不禁是喜出望外,赶紧睁眼一看,哎哟,贾复啊,这心又凉了半截。
贾复那三脚猫功夫,刘秀心里门儿清啊。
这大殿之下比贾复武艺好的多着呢,都不敢去应战王陵,你贾复装哪门子大啊,十个贾复也不是王陵的对手啊,你这不是找死吗?心里说,贾复啊贾复,你要是武艺和胆量颠倒颠倒就好喽,可是救兵如救火,武艺比贾复好的没有胆量去,也只好让贾复先抵挡一阵再说了。
妻子的别称
![妻子的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d6be0d7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c.png)
妻子的别称
在我国,“妻子”一词的别称特别丰富,高达百余种之多。
近现代常用的有:夫人、太太、爱人、老婆、亲爱的、媳妇儿、我家那口子、孩子他妈、贤内助、老伴儿、婆娘、婆姨、堂客、浑家、家主婆(上海话、苏州话)、婆婆子等。
古代常用的或见诸于文献典籍的有:宝眷、令室、侧室、糟糠、寒荆、荆妇、拙荆、山荆、贱内、贱累、山妻、内人、内子、房下、屋里、玉雪、娘子、良人、孟光、故剑、结发等等。
这众多的别称里,包含着尊称、自称、谦称、雅称、俗称、爱称、特称以及方言的区别。
其中绝大多数都与传统文化、社会制度、道德观念等相联系。
例如“孟光”、“故剑”、“糟糠”等词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皇帝称老婆叫锌童。
宰相称老婆叫夫人。
文人称拙荆。
雅士叫执帚。
商贾称贱内。
士人叫妻子。
酸秀才称娘子。
庄稼汉叫婆姨。
有修养的人称太太。
没文化的叫老婆。
北方人称孩他娘。
南方人叫伢他妈。
大陆上称爱人。
台湾叫内子。
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
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
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
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
对老婆亲热时称亲爱的。
(叔衍)。
“媳妇”与“媳妇儿”考释
![“媳妇”与“媳妇儿”考释](https://img.taocdn.com/s3/m/b4ede93c482fb4daa58d4bd3.png)
“媳妇”与“媳妇儿”考释摘要: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学习词典》都将“媳”字条目下“媳妇”与“媳妇儿”当作两个截然不同的词进行注解,分别有两个词条共四个义项。
然而,通过对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考察发现,“媳妇”与“媳妇儿”在语义和用法上完全一致,二者其实是一个词,儿化并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其词义只有三个义项:儿子的妻子、妻子和泛指已婚的年轻妇女。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媳妇媳妇儿义项一、问题提出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媳”字只有两个词条:【媳妇】xífù①儿子的妻子,也叫儿媳妇儿。
②晚辈亲属的妻子(前面加晚辈称呼):侄~|孙~。
【媳妇儿】xífur ①妻子;②泛指已婚的年轻妇女。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学习词典》(2010年版)“媳”字也只有两个词条,也是将“媳妇”和“媳妇儿”作为两个独立的词处理的,注解亦大同小异:【媳妇】xífu①儿子的妻子。
刘老太的~很贤惠。
也叫儿媳妇。
②小辈或晚辈亲属的妻子:弟~|侄~|孙~|外甥~。
【媳妇儿】xífur(北方官话)①妻子:娶~|他的~是邻村的。
②已结婚的年轻妇女:大闺女小~。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将“媳妇”和“媳妇儿”的“妇”字拼音都注成了轻声,“媳妇儿”一词由“方言”改成了“北方官话”。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儿化音的确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头”(脑袋)和“头儿”(领导),“白面”(面粉)和“白面儿”(毒品海洛因)等,但“媳妇”与“媳妇儿”是词义截然不同的两个词吗?“媳妇”只能表示儿子的妻子或者晚辈的妻子,不能表示妻子或者泛指已婚的年轻妇女吗?“媳妇儿”不能用来表示儿子的妻子或者晚辈亲属的妻子吗?“媳妇”与“媳妇儿”难道不是一回事吗?二、“媳妇”的来源“媳”是形声兼会意字,“女”为形,“息”为声。
“息”兼表子息、子女,清代黄生《义府》云:“又古者,谓子为息,息之训,生也。
”因此“子妇”就被称为“息妇”,如:“今此云惠公夺息妇而自妻。
妻子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字词解析
![妻子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字词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8d403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2.png)
妻子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字词解析妻子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如下:近义词:【内人解释】:①古代泛指妻妾。
后专用来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②宫中女官;宫女同义词:【老婆解释】:妻子反义词:【丈夫解释】:1.男子。
指成年男子。
2.男子。
指男孩子。
3.妻称夫为丈夫。
4.犹言大丈夫。
指有所作为的人用妻子的造句:1、王豪朝思暮想他远在家乡的妻子。
2、没有和妻子商量,他就一厢情愿地把电热毯买回来了。
3、多年相伴的妻子死后他就心如枯木死灰。
4、李叔叔的家庭生活很幸福,他有一个温柔的妻子和一个聪明的女儿。
5、他丢了钱袋,他妻子安慰他别难过。
6、他真是鬼迷心窍,输光了钱还打伤了妻子。
7、令人艳羡的是,他拥有一位忠贞不渝全心全意的妻子。
8、李叔叔耳软心活,他妻子一看见他就着急。
9、丈夫入狱,妻子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卖的卖,当的当,已到了罗掘具穷的地步。
10、妻子过世虽久,但痛定思痛,每次摩挲遗物,他内心仍然好捨不得。
妻子在汉语词典的解释:(1) [wife]∶男子的正式配偶(2) [wife and childer] 妻子和儿女。
引证解释1. 妻。
《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 唐杜甫《新婚别》诗:“结髮为妻子,席不煖君牀。
”《三国志平话》卷上:“学究妻子又来送饭,不见学究回来,告与公公得知。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老夫当日认假为真,虽妻子跟前不敢説破,其实所称八拜为交,皆虚言耳。
” 杨朔《潼关之夜》:“‘我一定打游击去,决不后退!’丈夫坚决地说。
‘我一定追随着你。
’妻子也不曾动摇。
”2. 妻和子。
《孟子·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后汉书·吴祐传》:“ 祐问长有妻子乎?对曰:‘有妻未有子也。
’”《百喻经·水火喻》:“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还復念其妻子眷属。
” 唐柳宗元《愬螭文》:“父母孔爱,妻子嬉兮。
”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吴门贫妇》:“ 吴门一人家,有妻子而极贫。
叫老婆的30种称呼
![叫老婆的30种称呼](https://img.taocdn.com/s3/m/e65a8a1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3.png)
叫老婆的30种称呼叫老婆的30种称呼 11、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2、皇后、妃子:皇帝的妻子。
3、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4、夫人:古代诸侯的老婆称夫人,到现在多用于社交场合。
5、荆妻、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对人谦称自己的老婆。
6、娘子: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7、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8、内人: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老婆。
书面语也做内人、内助。
9、内掌柜的:过去生意人的老婆为“内掌柜”或“内当家”。
10、太太:旧时官吏、有权势或富人称老婆为“太太”。
11、妻子、妻、爱妻、贤妻:指的是妻子和儿女。
12、老伴儿: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13.女人,老婆,阿姨:有的地方叫老婆的名字。
14、堂客: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
15、媳妇儿: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
16、老婆:北方城乡的俗称,多用于口头语言。
17、老爱:老婆和爱人的折衷的叫法。
18、续弦:妻死后又另娶的。
19、家里的、屋里人、做饭的:对妻子的称谓。
20.女人:一些农村地区称妻子为女人,称孩子为母亲。
21、爱人:男女互称。
22.右客:鄂西山区对妻子的称呼。
23.伙计,搭档。
现代城市对妻子的俗称。
24.侧侄、厢房、小星、妻夫等:妾的称号。
二、叫老婆的30种称呼1、皇帝称老婆叫梓童2、宰相称老婆叫夫人3、文人称老婆叫拙荆4、雅士叫执帚5、商贾称贱内6、士人叫妻子7、秀才才称娘子8、庄稼汉叫婆姨(婆娘)9、有修养的人称太太10、有文化的人称老婆叫老婆11、北方喊媳妇儿12、老头子叫老伴儿13、没结婚时称女朋友;结婚后叫对鼻子14、北方人称孩儿他娘15、东北人称老蒯(老了以后)16、湖湘人称伢他妈17、大陆上称爱人18、台湾叫内子19、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20、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21、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儿22、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儿23、对老婆亲热时称亲爱的;对老婆厌恶时叫那娘们儿24、河北人称老婆为家里的25、河南人称老婆为屋里头的26、湖南人称老婆则叫堂客27、湖北江汉地区称老婆为姑娘28、四川人称老婆为婆娘、老妮儿29、安徽安庆人称老婆为烧锅的30、疼爱老婆的称老婆大人三、老婆有多少种叫法湖湘人称伢他妈、17大陆上称爱人、台湾叫内子、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darling)、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儿、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儿、对老婆亲热时称亲爱的;对老婆厌恶时叫那娘们儿、河北人称老婆为家里的;河南人称老婆为屋里头的、湖南人称老婆则叫堂客、湖北江汉地区称老婆为姑娘、四川人称老婆为婆娘、老妮儿;安徽安庆人称老婆为烧锅的、看过《老婆大人》的,称老婆为大人、有称内人、新新人类称家里领导或ld、重庆人叫老婆为婆娘、堂客、山西人称老婆为屋里的、江浙沪吴语区一带称老婆、娘子、家主婆、内堂等。
媳妇对应的称呼是啥
![媳妇对应的称呼是啥](https://img.taocdn.com/s3/m/0b49064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9.png)
媳妇对应的称呼是啥作为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中的一部分,对于夫妻之间的称呼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媳妇作为婚姻中的一方,自然也有着相应的称谓。
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媳妇的称呼也因此而有所不同。
在中国的婚姻制度中,夫妻是一种家庭关系,每个成员都应该有着相应的称呼。
为了深入探讨媳妇的称呼,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文化和习俗出发,探索媳妇的合适称呼。
首先,中国的婚姻制度是多元化的。
在不同的地区和习俗中,媳妇的称呼也有所差异。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通常将媳妇称为“媳妇”或者“媳妇子”,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称谓。
北方人们通常比较直接,称呼媳妇的时候更注重称谓的简洁明了。
而在南方地区,人们通常将媳妇称为“媳妇儿”或者“小媳妇”,这种称呼带有一丝亲切的味道,同时也在称呼中融入了一定的社会习俗。
媳妇的称呼还与夫妻的年龄、地位和社会角色有关。
在亲密关系中,妻子可以称呼丈夫为“老公”或者“先生”,而丈夫则可以称呼妻子为“媳妇”或者“太太”。
这种称呼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相互的。
媳妇的称呼也与婚姻的阶段有关。
在刚刚结婚的时候,媳妇常常被称为“新娘”或者“新妇”,这是对新婚夫妻之间特殊阶段的称谓,也体现了人们对新婚生活的喜悦和美好的期望。
除了以上的称谓之外,还有一些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称呼。
例如,在家庭聚会或者正式场合,人们通常将媳妇称为“夫人”或者“太太”。
这种称呼带有一种正式和尊重的意味,也反映出媳妇在家庭中的地位。
此外,一些地方文化还有一些独特的称呼方式,例如一些地区人们将媳妇称作“贤内助”或者“好媳妇”,体现了对媳妇的赞赏和尊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媳妇的称呼逐渐变得多样化。
在现代社会中,媳妇可以使用更为个性化的称谓,例如“宝贝媳妇”、“亲爱的”等。
这种称呼强调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爱情。
在某些时候,媳妇还可以使用自己丈夫的名字来称呼,例如“杰克的媳妇”。
总之,媳妇的称呼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议题。
在不同的地区、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媳妇的称呼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媳妇(同义词:儿媳妇)”的书面文字含义是-“儿子的妻子”。
1:【写】书面文字(即关乎高考教育合同法律等)
==不管是普通话还是方言(所有地区)“媳妇”的含义都是:儿子的妻子。
2:【说】方言口语(即地域文化)
==多数南方(约7亿人)方言口语的媳妇含义只有一种:儿子的妻子。
==多数北方(约6亿人)方言口语的媳妇含义有二种:没语调尾缀的是“儿子的妻子”,有语调尾缀的(如媳妇儿,媳妇子)是“自己的妻子”。
==少部分地区(约1亿人)方言口语的媳妇含义只有一种:自己的妻子。
3:“媳”和“儿媳”指的都是“儿子的妻子”==============================
“婿”与“女婿”指的都是“女儿的丈夫”==============================
“子”与“儿子”指的都是“亲生的男性”
4:虽然有很多演艺界的人士在误导学生,但是幸好大多数老师还在正确的教育。
中国永远不可能再退回到部落国家,所以全国的“书面文字--判决/改卷/合同等”
都是以“国家文委的标准文字发布”与“司法解释”为标准的。
*****************************************************************************
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书面文字的标准的发布者,高考改卷的评判标准【媳妇:儿子的妻子】。
各种考试评卷,书面文字“媳妇”这词唯一的解释是“儿子的妻子”。
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法院判决的评判标准【媳妇:儿子的妻子】上法院的话,书面文字“媳妇”这词唯一的解释是“儿子的妻子”。
三:不是所有方言口语都能【音译】成普通话书面文字:
1:有些方言口语要【意译】成普通话书面文字。
2:北方方言口语中的“xifener喜凤儿”不能音译成普通话书面文字中的“媳妇”,而应该意译成“妻子”。
-----【书面文字中的“媳妇” 的含义就是儿子的妻子,不是“自己的妻子”】
3:有些地方的方言口语“haizi”不能音译成“孩子”,而应该意译成“鞋子”。
-----【书面文字中的“孩子” 的含义就是儿童或子女,不是“鞋子”】
四:“儿子的妻子”有多种称呼:
1:【儿子的妻子】有多种称呼:媳妇、儿媳、半女等等;
2:【媳妇】(书面文字)的唯一含义:儿子的妻子。
五:称谓与意义叠加
亲属称谓是单独的一个有指定意义的词,不是意义叠加,中间不能加上一个“的”字(其实任何一个词语都不能随便的在中间加上一个“的”字):
1:儿媳是一个有指定意义(儿子的妻子)的词,不能把它理解成“儿的媳” 【媳是儿子的妻子,儿媳也是儿子的妻子】;
2:女婿是一个有指定意义(女儿的丈夫)的词,不能把它理解成“女的婿” 【婿是女儿的丈夫,女婿也是女儿的丈夫】;
3:儿子是一个有指定意义(亲生的男性)的词,不能把它理解成“儿的子” 【子是亲生的男性,儿子也是亲生的男性】;
4:其他的:
舅妈(舅舅的妻子,而非舅舅的妈妈)
姑父(姑姑的丈夫,而非姑姑的父亲)
伯母(伯伯的妻子,而非伯伯的母亲)
侄女(兄弟的女儿,非侄的女)
孙媳(孙子的妻子,非孙的媳)
祖父(父亲的父亲,非祖的父)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