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节走进学生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细节走进学生作文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优秀作文和一般性的作文的差别在于细
节描述。
本文围绕学生习作,以细节为突破口,反思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
且努力寻找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细节描写;作文教学;教师;学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成为最薄弱的环节。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当一宣布写作文,底下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便时有所闻,最终学生抓耳挠腮强挤硬榨成文来交差。
这不能
不说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悲哀,我们仿佛成了学生痛苦的“罪魁祸首”。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优秀作文和一般作文在细节描述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别。
根据通用的作文评价模式——以内容和语言表达作为衡量坐标,无论从哪个
方面来审视,细节总是作为评价中的重要对象,成为衡量作文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我们评价一篇文章内容充实,因为文章中有许多突出的细节,通过这些细节
很好地凸现了中心;我们评价一篇文章语言优美,因为文章在细节描述上极具特色,富有语言色彩。
写作水平的提高,和个人的阅读素养,生活中的观察体验,以及掌握写作本
身的规律密切相关,在这三方面关系中,细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从哪
一方面审视和写作的关系,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细节”活跃的影子。
作文教学必须从细节入手,在细节的把握过程中去完成作文水平的提升。
强
调细节,实质上是要求学生确立一种正确的写作理念:从小处入手,发掘题材,
提炼主题。
这个“小处”指的就是细节。
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围绕细节,实施一
些教学设想。
一、提炼细节,以读促写
写作和阅读是相辅相成的。
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教学是最为完整和
严密的。
写作是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那么写作教学应该参照阅读的体系,以阅读
材料为摹本,提炼一些有价值的细节作为写作教学中的基本材料。
比如: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结合记叙文的要求,笔者提出了两个阅读细节:1.“我对悬崖恐惧的表现”;2.父亲是如何一步一步帮助我走下悬崖的。
由这两个细节,设计出一个片断写作:任意写一件事,要求
是表现在做事过程中体现“一步一步”的特点。
因为《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叙事的
细节上表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一步步变化”。
这个特点既可以指我上悬崖的过程,也可以指父亲帮助我走下悬崖的过程。
体会“一步步变化”,是学生在叙事过
程中需要把握的写作技巧。
通过阅读中细节的分析,然后让学生模仿体验,延伸
到写作练习中。
学生可以把阅读中的体会运用在写作实践中,并通过这样的写作
练习巩固阅读知识。
传统的写作课往往被当作单纯的写作练习课来进行,如果能结合细节,在阅
读体会的同时找寻写作的方向,这将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而且因为练习的指向明确,评价的要求自然也就清晰。
甚至可以发动学生相互评定自己的作文,教师给
他们的评定要求就是一句话:看其作文中有没有表现出“一步一步”的过程。
局部
来看,写作的目标极为简单,但有针对性,通过这样的小而精的练习,逐步提高
学生写作的基本功。
而且一旦发现问题,还可以结合阅读进行分析,突出了分析
的针对性。
二、口头描述,撷取细节
提高写作并不一定只有从“写”入手。
从人类掌握语言的规律可以看出,总是
先有说,然后有写。
在生活中,“说”的使用频率要大大超过“写”。
因此,我们也
可以在细节练习中引入“说”的方式。
学生通过长期的口述练习,将会丰富语言,
提高即时表达的能力。
而且,在口头练习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
的互动性。
从口头练习的特点出发,教师在内容上设置上应该是短小精悍。
形式上加强
对阅读的模仿和拓展,平时语文课堂上强调对名作名篇应该能熟读,并能背诵。
笔者以为,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大范围,在阅读篇目中撷取更多的精彩细节,从模
仿开始,设计一些小的口述练习。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三次拳打的描写,
延伸到写作上可以进行两个层次的练习:1.口头介绍三次拳打的过程,并说出三
次拳打的特点。
2.口头表述一个生活片断,比如“吃饭”,要求:模仿文中的特点,从三个感官角度去描写。
口头练习能对写作的基本能力作出很好的测评。
试想一下,如果口头表述一
件事情都不能清楚,那么在写作中同样会这种表述不清的毛病表现出来。
如果我
们在写作中坚持以细节为主的口头表达练习,一定会对写作有所帮助。
三、关注细节,积累素材
作文即生活。
观察,就是要关注生活细节;思考,就是从生活细节中得到启发。
如果教师要激起学生们的写作兴趣,首先是要激发学生们对自己的生活细节
感兴趣。
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感悟到“平凡之中见真情”。
因此,从设计作文
练习开始,尽量采用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在写作要
求上,督促学生多表现生活的细节,多揣摩人物的特征,从而完成主题的表现。
比如设计的题目有:“描述每一个老师最基本的特征”,根据水浒里“李逵吃鱼”的
细节,让学生去比较联想林黛玉在同样条件下吃鱼会表现出什么样的举动。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要保证作文练习的经常化,笔者不提倡总是进行大规模
的当堂作文练习。
实践证明,作文水平要提高,主要的功夫要放在积累上。
在没
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多次进行当堂大作文练习,只能是进行重复低效的劳动。
学生作文中的固疾不会得到改正。
笔者以为,只有改变传统单一的当堂作文练习
的模式,把作文练习化大为小,通过分解作文练习环节,把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
逐步渗透到到阅读教学中,才能保证作文练习的经常性和高效性。
笔者要强调的是,本文提出在写作练习中强调细节,并不是认为写作中“细节
至上”论或“细节唯一论”。
不同学校面临的条件不同,尤其是面对的学生写作基础
状况有很大差别,提出的写作指导思想必然有所不一。
但是本着科学的态度,笔
者以为对写作教学进行不断深入的探讨是极其有意义的。
它必须在促进写作教学
科学化的同时,最终是为了能在写作中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韦志诚.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2]钱理群.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晓坑中心校 3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