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法制教育教学教案(精选7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法制教育教学教案(精选7篇)
大班法制教育教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了解各种不同的交通标志图,正确表达它们各自的作用。

2、体验游戏的快乐,乐于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动画片:交通信号灯
2、交通标志(停车标志、信号灯、左右转弯标志)。

3、教具:信号灯
活动过程
1、观看动画片:交通信号灯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完整讲述,知道十字路口明显的交通标志叫“红绿灯”。

2、教师引导幼儿设想路段的情况,以生动的例子、形象的手势,启发孩子理解标志图的作用。

3、教师:老师扮演交通警阿姨。

,你们想不想当一个小记者来采访我?引导幼儿从交通警的职业情况、辛苦程度、交通手势等不同角度进行采访。

4、具体了解民警在指挥交通时有什么手势?这些手势告诉我们哪些交通规则?微笑立正表示对人尊重;右手掌往上,手心向外,体前平举表示请停下;右手臂侧举,来回移动表示前行
5、请幼儿学做民警阿姨指挥交通。

6、游戏:过马路要看灯,幼儿分成信号灯、行人两类角色,自由体验生活。

(1)幼儿徒步行走在人行道上。

(2)幼儿学做开汽车状,穿梭于马路上,面对交通标志,正确识别,认真开车,最后把车停靠在停车场。

大班法制教育教学教案(篇2)
一、主题班会的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班会的活动方式
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等形式展开。

三、班会的理论分析
1、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能力、鉴别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地传递和接受信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已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专家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学校教育不到位;
②、是受家庭负面的影响;
③、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

成长环境,对青少年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固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学生天天受到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影响,同时也天天受着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上各种人的影响。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解决。

学校的法制教育要首先走在前列。

3、促进法制教育课的教学。

使学生的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澄清学生心理及思想感情中的模糊观念。

四、班会活动流程
案例介绍——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实话实说(讨论)———齐诵——宣布班会结束
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青少年学生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

如果青少年学生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青少年学生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才能分清是非,青少年学生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讨论题:
1)年少犯罪就值得宽恕吗?
2)你怎么样安排假期?
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
全体学生齐诵:《学生守则》
4、班主任总结:不管一个人的知识多么丰富,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如何好,当他带上法盲的眼镜时,就容易走错路,跨过法律的界线。

让我们擦亮法律的镜片,让他们与法同行吧。

5、班干部宣布班会结束。

大班法制教育教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
2、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

"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叔叔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2、谈话,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幼儿讨论)
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

"我们大班小朋友太乖了,叔叔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叔叔把小图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

""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大班小朋友真棒,叔叔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
5、引导幼儿讨论 "我们大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 (幼儿讨论)
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

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学了好不好。

""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

"(反复教幼儿三遍)
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今天中三班小朋友表现太棒了,叔叔来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读了,叔叔来一下,看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

"
9、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鼓励幼儿读第二遍,表扬幼儿读得棒,提到幼儿兴趣,读第三遍。


10、延伸 "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11、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

大班法制教育教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遇到危险时,会拨打求救电话(110,119,112)帮助自己和他人。

2.培养幼儿应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道具(两部电话等),一些相关的安全标示
2、安全宣传的图片,视频
活动过程:
导入:小朋友你们认识警察叔叔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警察叔叔是怎么抓坏蛋的,好不好?
1、先通过图片让小朋友看看一些关于警察,医生,消防员工作的场景,再给小朋友讲讲他们的工作职责,
让小朋友萌生对他们的崇敬.
2、讨论:让小朋友讨论遇到什么困难,应该打什么电话,怎样报警?(先打电话,再说清楚遇到了什么情况)
什么情况下打求救电话?(家里着火了,家人肚子疼)
能不能随便打求救电话?(只有真正遇到危险才能拨打急救电话)
3、情景再现:一个小朋友扮演病人,另一个小朋友打110,让小朋友判断电话是否用对?
一个小朋友随便打电话,然后另一个小朋友打急救电话才发现电话打不通(让小朋友明白急救电话不是能随便乱打着玩的。

)
4、播放视频,让小朋友巩固求救电话的使用
结束部分:好了这些叔叔阿姨好累了,先让他们休息休息。

我们要把这些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也来考考他们知不知道这些安全常识好不好?
延伸部分:
了解在班小朋友家长是否有上述工作的,请家长到学校来给小朋友讲这些安全常识(最好是穿职业装)让小朋友近距离的接触。

活动评价;
只是让小朋友了解了拨打急救电话,和记住电话号码,却没有教小朋友认识数字(部分小朋友可能还不认识123等数字)
大班法制教育教学教案(篇5)
一、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

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一)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

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

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

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原则:
1、依靠法律
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勇于斗争。

大班法制教育教学教案(篇6)
教学目的:
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燃气安全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

有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独立完成了,家长和老师也把你们看成了小大人。

下面老师有些问题要问问大家,看看你们有没有为成为一名小大人做好准备。

二、用电安全: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
2、用电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3、不当的使用会导致什么后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

所以,我们不要出于
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

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防范措施:
1、家里的插座、插头不能乱动。

2、全家外出时要切断家里的总电源。

3、不私自拆卸、维修电器。

4、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有湿水。

5、一旦出现电器故障,立即截断电源。

三、注意防火:
过渡:生活中,有哪些环境中,用到火?
1、出现过的一些火灾是怎样引起的?(不小心留下了火种)
那么我们怎样在生活中不留下火种呢?
(1)小心不要留下火种。

(友情提醒:家中客人来去较多,督促吸烟的客人掐灭烟头,小心留下火种。

同时在生活中做到不玩火,小小的一颗火心都有可能引起火灾。

特别提醒在寝室中不能带易燃易爆的物品。

如:打火机、摩丝等。

)
(2)根据国家规定燃放烟花爆竹。

(友情提示:到正规商店购买烟花爆竹;在指定的场所燃放烟火爆竹;学生不能单独燃放;必须在大人的陪同下,由家长燃放;燃放时须远离火源,注意保护好自身安全。

)
2、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遇到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
3、小结:万一发生意外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

报警时应做到:要说出哪里着火了,火势怎样,是如何着火的,还要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地址。

如果你置身于火场,必须沉着、冷静。

绝对不能慌张。

要一个一个地沿着安全通道按次序逃离现场,不然就会踩死很多人!”同学们,如果学校真的发生了火灾,千万不能慌,要齐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保住生命财产,大家都知道--生命比金子更保贵。


四、小心使用燃气。

防范措施:
1、晚上睡觉前和外出时关闭煤气总开关。

2、白天家里有人时,保持厨房窗户打开,使空气流通,预防煤气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厨房窗户,关门厨房的房门,预防煤气中毒。

4、发生燃气中毒后应该迅速关上煤气阀门,打开门窗,(在泄漏的房间内不能开灯、打电话)走到外面迅速拨打110、120等及时求救。

大班法制教育教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使幼儿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初步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难点:
让幼儿知道如何防火,学会自救。

活动准备:
1、生活中幼儿接触过火,能了解一些火的相关常识。

2、实物投影仪,相关消防图片,火灾片段的录像。

3、蜡烛、火盆、废纸等着火实物及沙子、水盆等灭火用品、湿毛巾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火的特性、用途及危害。

1、利用实物感受生活中的火,了解火能够发光,发热的特性。

教师把蜡烛点燃,让幼儿适当靠近火焰来近距离地观察火、感知火,进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讲一讲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利用火的,教师以火的口气总结火的用途及危害:“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很好!我是人人都需要又人人都害怕的火,我在你们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可以照明、烧水、做饭、发电、炼钢、治病。

但是一不小心也有可能引起火灾,我一发火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


二、利用图片,了解相关防火常识。

1、播放火灾录像的片段让幼儿在感受熊熊大火的气势同时,猜一猜引起大火的原因。

2、结合图片,说一说如何防火大火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势冲天,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甚至会把人烧死,是多么危险呀,那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呢?
①不玩火柴、火机。

②不玩插座、插头和电线。

③不在阳台及禁放区内放鞭炮。

④不用明火照明找东西。

⑤提醒爸爸不乱扔烟头。

⑥电器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等。

三、尝试几种简单的灭火技能,了解自救逃生的方法。

1、试着用沙子覆盖的方法灭火,用水浇灭火。

教师在搪瓷盆中点燃木柴,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尝试用沙、用水来灭火。

2、尝试用在地上打滚的方法压灭身上的火。

3、观看相关自救逃生的图片,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边操作投影图片边提问幼儿,引导幼儿说一说自救逃生的方法:万一着火了不能躲在衣柜内或床底下,要马上大声呼救,并打电话(119)找消防员,告诉着火的详细地址。

在消防车没赶到之前,不能坐电梯逃生,更不能从楼上跳下去,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湿的被子,贴着地面爬出去。

四、进行消防逃生演习
1、模拟情景:大家正在位于南京路6号的红太阳电影院看电影,突然着起大火来了,大家该怎么办?
2、指导幼儿试着拨打电话119,告诉消防员着火的地址。

3、带领幼儿用湿毛巾握住口鼻,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方向进行自救逃生。

4、幼儿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孩子们,由于消防人员急时赶到,大火已被扑灭,没有造成任何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我们战胜了大火,我们胜利了!
五、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观看消防队员的消防演习,进一步了解火灾的危害,学习在危险面前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