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书笔记1000字最新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Q正传)读书笔记1000字最新5篇
(阿Q正传)读书笔记1000字最新5篇
(阿Q正传)作为鲁迅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讲,到如今仍有着非凡的意义。
下面是我整理的(阿Q正传)读书笔记1000字最新5篇,欢迎大家浏览共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岩读书笔记优选10篇
关于(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0篇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优秀范文5篇
红星照射中国寒假读书笔记600字5篇
(阿Q正传)读书笔记1000字1
前段时间讲授了(阿Q正传)这篇文章,读完课文后心里久久不能安静冷静僻静,觉得阿Q又可笑又可悲,同时又佩服鲁迅先生的才华。
(阿Q正传)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暴露出国民的弱点,写出国人的灵魂。
从作品的宇里行间中,我能体会到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同时作者也集中描写和痛彻批判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
阿Q的精神胜利法往小里讲能够称之为乐观。
其实讲起来,乐观本来是人所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
有很多时候,人都需要一种乐观的精神让本人的心理得到平衡让本
人以一种更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就比方讲我们的物质世界特别的丰富多彩。
对我们人类来讲有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人的本性中有着很强的占有欲和自尊心,看到好的东西就会拼命的想要得到,并且能够为了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惜一切代价。
正由于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的进步,我们也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是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到达本人的要求。
好了还想更好,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膨胀的欲望与占有之心会使人的心灵扭曲,甚至会导致人们为了知足本人不现实的欲望而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甚至性命。
而这时就需要我们心中的乐观心态来调节,进而让我们满足,收起本人过分的欲望——至少我们比上缺乏比下有余,满足才能常乐嘛。
然而,乐观一旦过了头(就象阿Q),那么就会变成一种精神上的堕落。
构成一种甘为人后、不思进取,甚至还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心理。
阿Q就是这种心理的典型。
起初,未庄那些有权有钱的老爷们欺负他、打他他还会还手,还要跟人家拼命,这讲明他还有着做为一个人的人格与尊严,他希望得到一个作为人的最最少的平等与尊重。
可是这样对于他似乎是无济于事的,由于未庄的人们并没有因而而改变对阿Q的态度,反而愈加变本加厉的欺负他——拉着他的辫子把他的头往墙上磕。
阿Q当然不服,可是他又无力还手。
但是这时的阿Q并没有去想别人为什么会看不起他,他更没有
为了本人在别人面前不受嘲骂,有着最少的尊严而让本人活的堂堂正正、不再欺软怕硬。
而是用本人那所谓的乐观精神来安慰本人:“我终于被儿子打了。
〞听起来,心理或许会得到暂时的知足,好象别人吃了亏一样,挺舒适。
殊不知他是在本人贬低本人,本人看不起本人。
到后来,他竟然还演变到别人前脚刚打骂嘲笑过他,他后脚就忘了,又把人家当圣人一样的贡起来。
为了让本人的心理更快乐一点,还美其名曰:本人是天下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
我听了以后真想上去也揍他一顿。
一个本人都不把本人当人看的人,又怎样能让别人尊重你呢?阿Q不知道本人这种极为可笑的精神胜利法,这种夸张了的乐观心态,只能用于麻木本人,让本人沉溺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得到一个虚幻的精神补偿而心满意足于现实,让本人更不快乐。
鲁迅先生之所以要塑造出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正是要映射出潜伏在千千万万中国人心中的“劣根性〞,让世人真真正正的去看清楚本人到底是如何的人。
他是要唤回沉默国民的灵魂啊!要知道,一国之中有一个两个、哪怕百十个这样的人都不要紧,但要是全国的人身上都有着阿Q的影子,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完了!鲁迅先生深深的看到了存在于中华民族的这一不容乐观的弱点。
他写下(阿Q正传)是要告诉世人,这种为摆脱绝望的生存环境而作出的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只能使人坠入愈加绝望的深渊,于是我们绝望的生活
环境是永远也不可能摆脱的。
其实不只是鲁迅的那个年代,即便是我们如今也应该以“阿Q〞来时时提醒本人,这种过分的自己欺骗的乐观到最后只能使一切不容乐观。
希望“阿Q〞会在如今的社会里消失,成为一个真正诙谐的笑话。
(阿Q正传)读书笔记1000字2
前段时间读了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觉得它就像旧社会的第一声春雷,字字句句都掷地有声。
阿Q是一个一无所有,靠短工度日的贫困农民。
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存的危机,受尽欺凌。
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己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
辛亥革命的消息刺激了他改变生存地位的欲望,他向往革命,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并且勾结官府,把他充作“革命-〞拉上法场枪毙,而阿Q对本人的悲剧却还至死不悟。
正是让人可悲又可叹。
鲁迅先生不止创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形象,而且写出了旧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活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弱点。
鲁迅先生以辛辣挖苦的文笔从阿Q身上揭露了几千年封建社会文化积淀而构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
这种劣根性表如今阿Q身上,就是麻木不仁和“精神胜利法〞,阿Q用这种方法自己安慰、苟且偷生。
即便这样,别讲生存,
就连性命都没有保住。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这是阿Q临死前的半句话,而这次他表现的精神胜利法却是那样的悲怆……
难道鲁迅先生仅仅是在写阿Q吗?,不,我以为他更是在刻画隐伏在中华民族骨髓里的不长进的性质,——“阿Q相〞!试想一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中国是仅存的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它的历史远比其他发达国家要久,它的起跑线远比其他发达国家要靠近终点,但为什么直到如今,它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原因就是那不长进的“阿Q〞相,就是那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尽管这精神胜利法有时确实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安慰,让我们的心里好过些,但假如这样长久下去,结果只要一个——像阿Q一样——灭亡。
幸亏在旧社会的那群“阿Q〞们中,有几个脑袋还清醒的人——孙中山、邓小平、毛主席们拯救了社会,拯救了人们,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却没能完全拯救他们的灵魂——直到如今,那些用精神胜利法来自己安慰、自欺欺人、苟且偷生的“阿Q〞们仍然不在少数,他们甚至比“‘老’阿Q〞还要坏一百倍!以往的阿Q最多只是在北大后讲是“儿子打老子〞,或者讲本人是“虫豸〞,而如今的“阿Q〞们呢?贪赃枉法的官员在收到贿赂后用精神胜利法来自己安慰,无业游民在扮成残疾人或贫困人,向人们博取同情、乞取钱财后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欺欺人,犯罪的人们逃逸在外后用精神胜利法来苟且偷生……实在令人汗颜。
尽管监管部门已经尽全力去打击这些行为,但毕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我以为,更切实的方法就是拯救那些“阿Q〞们的灵魂,让他们知道:“精神胜利法〞不胜利!
那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呢?没错,我们不能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我们应该积极进取,不骄不馁,记住“精神胜利法〞不胜利,做新时代的新主人!
(阿Q正传)读书笔记1000字3
看了鲁迅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所以鲁迅先生用挖苦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
从这篇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本人永远是对的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这个方面来讨论。
“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遭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讲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碰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假如现今社会中有人想靠着精神胜利法来存活下去,我想这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吧!由于不可能有老板会想要用这样的员工,不要讲在工作了、假如再读书时就有这种心态,我想有这种心态的人将来应该是非常的惨吧,就连在同
学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脚。
而在文章中阿Q为了减轻外力给来的欺压和欺侮,阿Q只能自己麻木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就由于这样使得阿Q以自负来安慰本人,于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本人的世界了。
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学,本人明明处于劣势,但是却又由于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要用精神胜利法来获得心灵上的安慰,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自己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使本人变得更好更强,所以可以以讲它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
还由于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卖劳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写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是阿Q他连基本的人生权利也没有,没有属于本人的土地,连一间栖身的房屋也没有,只好常年在土榖祠里落脚,然后必须强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这个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在现今社会似乎也是有类似的现象发生,似乎有钱人在社会里就是老大、而没钱的就只能成为有钱人底下的玩具一样被玩弄。
在没有人权的社会里他的这些做法能否能够给予同情呢?
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体会最深和考虑的一些地方,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固然被挖苦的一文不值,但是鲁迅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本人的世界里,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
(阿Q正传)读书笔记1000字4
(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
是鲁迅的一部中篇小讲。
鲁迅在谈到这篇小讲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讲过,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
〞((阿Q正传·英文版序))鲁迅在这篇小讲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小讲的中心人物是乡村漂泊汉阿Q的。
(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阿Q是一个贫困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
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无名无姓。
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
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
——“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知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己安慰。
小讲中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都是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行状〞。
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己安慰。
阿Q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
比方,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己安慰;别人讲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
搪塞。
具有惊人的健忘症。
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尘不染。
转嫁痛苦,耍无赖。
畏强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
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的头,还讲“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偷了别人家的萝卜,却要萝卜讲话。
等等。
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最少的自己意识和个性意识。
阿Q的身上还有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
他以为,但凡革命都是与他作对,革命-捉住都要杀头。
这体现了阿Q 身上的保皇意识。
他本人固然经常遭到别人的侮辱,但却以欺侮女人为乐。
并且以为“女人是祸水〞,自以为“男女之大防甚严〞,超过了古今的圣贤。
尽管四处漂泊,还要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种宗法家族思想的体现。
阿Q参加革命,其实对革命并不了解,一个把自由-变成了“柿油-〞的漂泊汉眼中的革命,是完全根据本人的本能来确定其含义的。
在阿Q的眼中,革命就是古代戏曲中的场面——“银盔银甲。
三尖两刃刀〞;所谓的革命,就是抢得财产,把秀才家的宁式床搬来;就是抢得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儿等女人抢来,享受他得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仇杀,把秀才等杀掉,把王胡杀掉;就是欺压别人,让小D搬东西,
搬不快就打。
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将比失败让人愈加可怕。
阿Q性格有着深入的文化根源。
它与中国历史,十分是近代中国屡遭外国侵略的耻辱历史相联络。
是那种固然败落,但还自以为是天朝上国的鸵鸟精神的折射;它也是中国小农经济社会的产物。
中国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不觉悟等弱点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容易染上“精神胜利法〞。
同时,阿Q 的性格还与传统的儒家文化尤其是道家和释家文化相连接。
回避现实和不敢面对现实,是阿Q和传统的道家和释家文化的相通点。
(阿Q正传)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鲁迅写作这部小讲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因而,阿Q的性格就是当代中国国民性的象征。
小讲特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阿Q时代属于过去,但阿Q 性格包含的内容并未绝迹,所以如今阿Q是当代中国国民的灵魂。
鲁迅对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这体现了鲁迅深入的启蒙主义的思想。
(阿Q正传)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阿Q正传)读书笔记1000字5
鲁迅的(阿Q正传)我已经读过很多次了,至今仍然还
没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
大概是我本人头脑十分笨的缘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微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现实意义来,并让它创造出价值,带来丰厚的社会财富(其实就是他本人的财富),同时也宣传了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垒了n 块砖,加了m片瓦。
我实在是非常佩服这些高明人士的头脑和目光的。
也许是由于我曾经读了几本古书,中了旧思想的毒,思想比拟保守,属于呆子一类,故从来只知道有为圣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智圣〞),为鬼神立庙(如文昌庙、药王庙等),而从不知竟会有人为阿Q这样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状更无丰功伟绩且曾被拉到十字路口枪毙示众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庙的。
然而,在我国的灵秀山水地绍兴,却有一家“土谷祠〞专门为阿Q建立起来了。
土谷祠是鲁迅小讲里阿Q住过的地方,是在未庄的。
它何以会出如今绍兴,我不得而知,也许这是分店或者连锁店吧。
但我又太孤陋寡闻了,没听讲过哪里还有一家土谷祠,这到如今为止应该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
也许未庄就是绍兴,绍兴就是未庄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没有考证过。
究竟土谷祠为什么会开在绍兴,那就只好等渊博的学者们来考证考证了。
总之,如今绍兴就是有这样一家土谷祠。
那么土谷祠里供奉的是什么呢?我没去过,不大清楚,
大概就是社神谷神吧,好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然而,我们精明的商家,好似还没这么博爱,眷顾到上至神只,下及黎民。
但里面又不供奉阿Q,由于他不是圣人,他们为阿Q立这一家土谷祠,只是由于这是阿Q曾经“下榻〞的地方。
()就这问题我想来想去,最后总算想通了:所谓的“土谷〞者,土地和稻谷者也。
而如今保佑土地和稻谷之神,就是钱爷爷、孔方兄,亦即财神爷。
试想那土谷祠的老板、庙祝,不就是在这万能之神的保佑之下获得建屋买房的土地和吃饱肚子的稻谷吗?至于阿Q和鲁迅,只不过是财神爷香案上的香炉罢了,就专门等待那些热爱鲁迅、热爱文化、热爱旅游的“香客〞们前来上一炷香。
想通了这些,我就更是对那些老板和庙祝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们既保佑了本人的土谷,也给当地带来了土谷,而且让“香客〞们获得了无价的精神享受,就像是善男信女们星期祷告完毕之后的精神上的舒坦一样。
他们建立了这土谷祠,真是利己利人,利国利民,功在现代,利在千秋,真真足可为圣人矣!
不过,尽管我们习惯了夸耀过去,沉醉于n年前的繁荣兴盛,习惯于今天对外国人点头哈腰,但我们毕竟还是发奋图强的,这看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势头就知道了——假如连这点也没有,那距离亡国就不远了。
因而,我们有些乐观的预言家便断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或曰:“将来的全球化就是中国化!〞我听了这些伟大的预言,感觉好似是听着阿
Q在喊:“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可是既然那些预言是出于那些思维明晰头脑聪明的分析家、预言家之口,我仿佛就没理由不相信了。
由于我没有他们那样的明晰的思维、聪明的头脑和敏锐而且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
而且我看着国家确实是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这仿佛也就印证了那些伟大的预言了。
是的,我们的儿子会阔得多!然而,这又像是以前有些同样伟大的预言家看着这世界一天比一天坏,就预言1999年某一日(忘了是哪一日了)是世界末日一样,那时也确实有很多人相信的。
但我是从上世纪走过来的,也经历了1999年的那一天。
而我到如今竟然还没有死,世界竟然也还在。
话讲了这么多,不知有没有扫了各位游客的雅兴;或者阻碍别人眯缝着眼睛享受几百年前的繁荣盛世和梦想着几十年后一统天下的大同世界;或者打搅了诸君做眼球运动。
所以我还是尽快闭嘴吧,否则要该枪毙的就不是阿Q,而是我了——而我是知道我死了之后是没有时机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女)的。
而且我也要学得聪明一点了,与人们一起高唱:“土谷祠不倒,阿Q万岁!〞;也只能与人们一起沉醉于我们祖先的繁荣盛世,并神往于那些伟大的预言了。
但是,我只想讲:“鲁迅精神万岁!〞
(阿Q正传)读书笔记1000字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