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
的是 A .Ca : 1s 22s 22p 63s 23p 64s 2 B . Mg 2+: 1s 22s 22p 6
C .F — : 1s 22s 22p 5
D . Br :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5
2.上列各变化:①橡胶的硫化 ②石油的裂化 ③植物油的氢化 ④油脂的皂化 ⑤
动物油的熔化 ⑥蔗糖的炭化 ⑦塑料的老化 。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全部
B .②③④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⑥⑦ 3.已知有两种一氯取代物,则的一氯取代物有
A .3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4.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A .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
B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C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D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5.组成为167H C 的烷烃有九种,其中仅能由一种单烯烃加氢而制得的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6.在下面的电子结构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A .ns 2np 3
B .ns 2np 5
C .ns 2np 4
D .ns 2np 6
7.下列各物质若n 值相等时,其同类的同分异构体最多的是
A .C n H 2n+2O 的醇
B .
C n H 2n O 的醛 C .C n H 2n O 2的羧酸
D .C n H 2n+2的烃
8.下列分子的比例模型中,中心原子上存在孤对电子的是 A . B .C . D .
9.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 2S 和BF 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 .直线形;三角锥形
B .V 形;三角锥形
C .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 .V 形;平面三角形
10.水解前与水解后的物质都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 .麦芽糖
B .蔗糖
C .乙酸乙酯
D .乙酸甲酯
11.x 、 y 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 的阴离子与y 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
可知
A .x 的原子半径大于y 的原子半径
B .x 的电负性大于y 的电负性
C .x 的还原性大于y 的还原性
D .x 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 的第一电离能
12.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 2SO 4并加热使淀粉发生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所需试
剂是
①NaOH 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Cu (OH)2悬浊液 ④碘水 ⑤BaCl 2溶液
A .④
B .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13.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 .3p 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为1s 22s 22p 63s 23p 2的原子
B .2p 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 22p
5
的原子
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的原子
D.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5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5的原子14.某种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5H10O2,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和Z,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和Z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A的可能结构有
A.1种B.2种 C.3种D.4种
15.1 mol 与Cu(OH)2作用,最多消耗Cu(OH)2
A.2。

5mol B.2mol C.3mol D.4mol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B.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淀粉和纤维素为同分异构体
17.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2,下列叙
述中不正确的是
A.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反应
B.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溴发生反应
C.胡椒酚可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聚合物
D.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18.在120℃、1.01×105Pa时,将1L丙烷(C3H8)与若干升O2混合点燃充分燃烧后,
恢复至原温度、压强,测得气体体积为m L,若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变为n L,若m—n=7,则n L气体中一定含有:
A.O2B.CO C.CO与O2D.CO2
19.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在微热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生成10。

8克的银,而燃烧等量的有机物时,须消耗氧气6。

16升(标准状况),该有机物是
A.葡萄糖B.甲酸乙酯 C.丁醛 D.甲醛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20.某种ABS工程树脂,由丙烯腈(CH2=CHCN,符号A),1,3—丁二烯(CH2=CHCH=CH2,符号B)和苯乙烯(—CH=CH2,符号S)按一定配比共聚而得.
(1) A,B和S三种单体中,碳氢比(C:H)值最小的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元素分析可知该ABS样品的组成为C a H b N c(a,b,c为正整数),则原料中A和B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用a,b,c表示)。

21.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1)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和Mn(NO3)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CuMn2O4.
①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
②NO3-的空间构型是(用文字描述).
(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 被氧化为CO2,HCHO 被氧化为CO2和H2O。

①根据等电子体原理,CO 分子的结构式为。

②H2O 分子中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③1 mol CO2 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22.Ⅰ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回答以下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_______.
(2)C、N、O 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
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N2O4(l)+2N2H4(l)===3N2(g)+4H2O(g) △H=-1038.7kJ·mol-1
若该反应中有4mol N-H 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有________mol。

Ⅱ金属镍在电池、合金、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4)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

(5)甲醛(H2C=O)在Ni 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醛分子内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Ⅲ氮可以形成多种离子,如N3-,NH2-,N3-,NH4+,N2H5+,N2H62+等,已知N2H5+与N2H62+是由中性分子结合质子形成的,类似于NH4+,因此有类似于 NH4+的性质.
(6)写出N2H62+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写出N3-等电子体物质的化学式;(一种)
四、推断题
23.为扩大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一些油品中加入降凝剂J,以降低其凝固点,扩大燃料油品的使用范围。

J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的合成路线可以设计如下,其中A的氧化产物不发生银镜反应:
试写出:
(l)反应类型;a 、b 、P
(2)结构简式;F 、H
(3)化学方程式:D→E
E+K→J
24.化合物A最早发现于酸奶中,它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体,可由马铃薯、玉米淀粉等发酵制得。

A的该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

A在某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催化氧化,其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在浓硫酸存在下,A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试回答:
(1)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A B D.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E
A→F (3)写出以下反应的反应类型:A→E ;A→F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选项C是错误的,应该是1s22s22p6,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的正误判段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记住构造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2.D
【解析】
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熔化是物理变化,则选项⑤是物理变化,其余选项都是化学变化,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变化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变化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并能记住常见的变化特点,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3.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苯环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以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存在2个对称轴,因此其一氯代物有3种,答案选A。

考点:考查有机物等效氢原子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依据,即首先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相同的,其次同一个碳原子所连接的所有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相同的,再就是具有对称性结构的(类似于平面镜成像中物体和像的关系)。

4.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ABCD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是0、1、6、1,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未成对电子数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然后结合电子排布式灵活运用即可。

5.B
【解析】
试题分析:仅能由一种单烯烃加氢而制得,这说明烷烃分子中只有存在2个相邻的碳原子可以各自去掉1个氢原子,从而形成碳碳双键,所以满足条件的庚烷是2,2,3-三甲基丁烷和3,3—二甲基戊烷,答案选B。

考点:考查烷烃结构简式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烯烃和氢气的加成原理,然后结合烷烃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

6.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价电子的排布式可知,ABCD分别是是第ⅤA、ⅦA、ⅥA、0族元素.因此选项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但由于A中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对于C选项的,则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C选项,答案选C。

考点:考查第一电离能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第一电离能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7.A
【解析】
试题分析:C n H2n+2只有碳链异构,n值相同,醇、醛、酸既有碳链异构,又有位置异构,而醛、酸中官能团上占有一个碳原子,相对醇少一个碳原子,所以醇异构体最多,答案选A.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同分异构体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8.C
【解析】
试题分析:A是直线型结构,中心原子上不存在孤对电子;B是平面型结构,中心原子上不存在孤对电子;C是三角锥形结构,中心原子上存在孤对电子;D中正四面体结构,中心原子上不存在孤对电子,答案选C。

考点:考查孤对电子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孤对电子的判断依据,并能结合分子的模型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9.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H2S和BF3的分子中中心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分别是(6-2×1)÷2=2、(3-3×1)÷2=0,所以H2S是V形,BF3是平面三角形,答案选D。

考点:考查分子空间构型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孤对电子的计算依据,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10.A
【解析】
试题分析:麦芽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且水解产物葡萄糖也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乙酸乙酯、乙酸甲酯均并能发生银镜反应,其中蔗糖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可以,答案选A。

考点:考查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物质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

试题设计新颖,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即可。

11.B
【解析】
试题分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这说明x是非金属,y是金属,位于x的下一周期的左侧,所以A、C不正确,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x的还原性小于y的还原性。

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或第一电离能越大,则选项B正确,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与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12.D
【解析】
试题分析:要测定淀粉的水解程度,则需要测定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以及用碘水测定淀粉的存在。

因此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但和葡萄糖的反应都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而淀粉水解需要硫酸做催化剂,所以还需要氢氧化钠溶液,即答案选D.
考点:考查淀粉水解的有关实验探究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不用忘记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这一关键操作。

13.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A中都是Si元素,B中都是F元素,C中前者是锌,后者是Ar。

D中都溴元素,答案选C。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判断和应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4.B
【解析】
试题分析: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和Z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这说明Y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根据A的化学式可知,水解产物应该是乙酸和正丙醇或乙酸和异丙醇,因此A的结构简式有2种,答案选B。

考点:考查酯类的水解、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15.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种含有羧基和醛基,醛基需要2mol氢氧化铜。

又因为又生成1个羧基,所以2mol羧基又需要1mol氢氧化铜,所以共计是3mol,答案选C。

考点:考查醛基和羧基与氢氧化铜反应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旨在考
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醛基的氧化产物是羧基,也能和氢氧化铜反应。

16.C
【解析】
试题分析: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不正确;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不正确;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17.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1个酚羟基、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所以选项AC正确,B不正确,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3mol溴发生反应;由于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其溶解度比苯酚还小,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18.A
【解析】
试题分析:在题设条件下,1 L C3H8在O2中完全燃烧最多只能生成3 L CO2气体和4 L水蒸气。

由于O2不能被碱石灰吸收,所以,燃烧后的气体通过碱石灰,体积减少的最大量只能为7,因此根据题意可知,氧气一定是过量的,即nL气体中一定含有氧气,答案选A。

考点:考查丙烷燃烧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烃的燃烧通式,然后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讨论和判断即可。

19.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在微热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生成10.8g 银,即0.1mol银。

根据银镜反应可知每个醛基被氧化,可以生成2mol单质银子,那么生成生成0。

1mol银,需要的还原剂为0。

05mol.等质量的该化合物燃烧的时候消耗氧6.72 L,氧气的物质的量是0。

3mol.根据这两个结果,可以得出结论,1mol该化合物燃烧,消耗氧为6mol,因此根据有机物的化学式可得到丁醛符号条件,其余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银镜反应和己烷燃烧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的原理,然后根据有关的方程式并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讨论和判断即可。

20.(4分)(1)B (2分) (2)2c / (b—a)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有机物的最简式可知,碳氢比(C:H)值最小的单体是1,3-丁二烯,答案选B.
(2)设A,B和S三种单体物质的量分别是x、y、z,则3x+4y+8z=a、3x+6y+8z=b、x =c,解得x;y=2c / (b—a)。

考点:考查有机物中元素含量的计算以及单体个数的计算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原子守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

21.(10分)(1)①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2分) ②平面三角形(2分)
(2)①C≡O (2分)②sp3(2分)③2×6。

02×1023个(或2N A)(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②NO3—中中心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5+1-3×2)÷2=0,所以其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2)①原子数和价电子数分别都相等的是等电子体,则和CO互为等电子体的是氮气,氮气分子中含有三键,则CO的结构简式就是C≡O。

②水分子中氧原子含有2对孤对电子,是V形结构,因此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杂化。

③CO2分子中含有2个碳氧双键,而双键是由1个σ键和1个 键构成,所以1 mol CO2 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2×6。

02×1023个(或2N A).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分子空间构型、杂化轨道类型以及共价键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2.(18分) (1)(2分)(2)N>O>C (2分)
(3)①三角锥形(2分) sp3(2分)②3(2分)
(4)C (2分) (5)sp2 (2分)
(6)N2H62++2OH-=N2H4+2H2O (2分)(7)N2O CO2 CNO-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Ⅰ(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是。

(2)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

但由于氮元素的2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的,则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O>C。

(3)①氨气分子中中心原子氮原子含有1对孤对电子,所以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NH3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

而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所以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这个与H2O,H2O2中O的杂化类型都是sp3的道理是一样的。

②反应中有4mol N-H键断裂,即有1molN2H4参加反应,生成1.5molN2,则形成的π键有3mol。

Ⅱ(4)Ni含有2对未成对电子,所以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碳元素。

(5)甲醛是平面型结构,所以中心原子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2杂化。

Ⅲ(6)N2H62+与碱溶液反应类似于NH4+与碱液的反应,所以反应的方程式是N2H62++2OH-=N2H4+2H2O。

(7)原子数和价电子数分别都相等的是等电子体,则和N3-等电子体物质的化学式是N2O、CO2 、CNO-等.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轨道表达式、杂化轨道类型、分子空间结构、等电子体以及化学键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该题以“周期表中的元素”为载体,考查学生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23.(11分)(1)加成(1分)消去(1分)水解(或取代)(1分)
(2) (2分) (2分)
(3)+C16H33OH +H2O (2分)
n+n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水发生加成反应。

由于A的氧化产物不发生银镜反应,所以A的结构简式是CH3CHOHCH3。

根据反应b的反应条件可知,该反应应该是羟基的
消去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是.D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和醇发生酯化反应,则E
的结构简式是。

E和K通过加聚反应生成J,则K的结构简式应该是。

H去掉1分子水即生成K,所以H的结构简式是。

G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则G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CHCH2OH。

这说明1,3-丁二烯和氯气发生
的是1,4-加成反应,所以F的结构简式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以及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该类试题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记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