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危机与救亡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危机与救亡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危机常常如汹涌的波涛,冲击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而在危机面前,救亡图存则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例题和知识点的梳理,深入探讨这一重要的历史主题。
一、民族危机的表现形式
民族危机可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政治上,领土被侵占、主权被践踏是常见的危机表现。
例如,近代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丧失了大量的主权。
像《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些都是民族政治危机的沉痛例证。
经济上,外国商品的倾销、资源的掠夺以及本国经济体系的崩溃,也是民族危机的显著特征。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在华的经济特权,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致使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文化方面,民族文化受到冲击,传统价值观受到挑战。
比如,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些人开始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怀疑和否定。
例题:以下哪项不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A 外国商品大量倾销
B 民族工业蓬勃发展
C 资源被掠夺
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答案:B
解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外国列强的挤压和封建势力的束缚下,
发展艰难,并非蓬勃发展,A、C、D 选项均是民族危机在经济方面的
表现。
二、救亡图存的努力
面对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
努力。
1、洋务运动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
工业,试图实现富国强兵。
他们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
例题: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 推翻清朝统治
B 发展资本主义
C 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
D 传播西方文化
答案:C
解析: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自救运动,其主要目的是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A 选项推翻清朝统治不符合洋务派的立场,B 选项发展资本主义不是其主要目的,D 选项传播西方文化是其客观影响之一,并非主要目的。
2、戊戌变法
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
他们主张通过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但由于守旧势力的强大和变法措施的激进,变法仅持续了一百多天就宣告失败。
例题: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B 袁世凯的出卖
C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 光绪帝没有实权
答案:C
解析:A 选项是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B 选项袁世凯的出卖是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D 选项光绪帝没有实权也是导致变法失败的因素之一,但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从根本上与封建势力抗衡。
3、辛亥革命
1911 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例题: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
A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答案:A
解析: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其他选项都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但不是最大功绩。
4、新文化运动
1915 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他们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和旧道德,倡导白话文,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例题: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民主、科学
D 三民主义
答案:C
解析:A 选项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B 选项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主张,D 选项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三、民族救亡运动的意义和启示
这些救亡图存的运动虽然有的失败了,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它们的意义在于: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让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关
注国家的命运,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变革,
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培养了一批具有
先进思想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从这些历史中,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启示:救亡图存必须要有先进的
理论指导和坚强的领导核心;要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的
力量;要根据本国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不断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总之,民族危机与救亡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主题。
通过对相关例
题和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智
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