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建构游戏“南水北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建构游戏“南水北调”
作者:孙银丽冯硕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22年第12期
一、活动背景
为了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我园本学期开展了园本课程“童耕园”。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干燥,孩子们种植的西红柿、葱、黄瓜、辣椒等需要大量的水来灌溉。

正好周末下了一场雨。

周一来园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菜园,发现一旁的水桶里盛满了雨水,菜地里的菜叶却卷起来了。

孩子们对此展开了讨论,决定在菜园里建立灌溉设施,将水桶里的水引入菜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玩教具材料:PVC管、树枝、奶粉罐、砖头、小石头、小铲子等。

环境场地:幼儿园菜地。

儿童兴趣及前期经验:幼儿已有用水桶、水管给菜地浇水的经验;已经掌握了平铺、延长、架高、垒高、平铺和垒高相结合等建构技能;知道起点和终点,并能根据起点和终点规划路线图;小组之间有合作经验,知道分工合作。

游戏玩法及规则:运用各类材料搭建灌溉设施给菜地浇水。

先用PVC管搭建路线,把水桶里的雨水引入菜地;再用奶粉罐、树枝等对搭建好的路线进行架空。

教师重点关注: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因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临时性变化等。

二、活动过程说明
实录一:引水灌溉
镜头一:规划路线
又到了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来到菜园,发现菜园里的大桶装满了雨水。

水桶里的水可以用来干什么呢?正好,阳阳发现西红柿的叶子都卷起来了,他建议道:“我们可以用雨水来浇菜!”该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但是,怎么把雨水引入菜地呢?需要用到哪
些材料呢?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用沙水区的PVC管進行尝试。

孩子们先根据已有经验绘制了路线图,然后挑选出一张最佳路线图。

大家分工合作进行搭建,很快就把PVC管连接到了菜地里。

行为分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能与同伴协商完成任务。

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沙水区玩过引水游戏,知道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

教师支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师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并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

镜头二:引水试浇
开始进行引水试浇了,孩子们发现,水都漏向了一边。

“停!水没了。

”“漏水了,漏水了,先停下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喊道。

洋洋说:“我们要调整一下管道,都用粗的管道。

”于是,大家用粗PVC管替换了细PVC管,并再次浇水,可水还是漏了出来。

怎么回事呢?孩子们蹲在旁边继续调整。

韩淼说:“接口处要在前面水管的下面。

”大家听了她的建议,快速调整好,并再次尝试,可还是会漏水。

大家认真观察管道,相互讨论漏水的原因。

这时,轩轩发现水流不过去是因为地势问题,于是同伴合作找来一些石头把PVC管垫高。

这一次,水终于流向了菜地,小朋友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行为分析:幼儿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等方面的特点,并能与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不断尝试发现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水管漏水的原因,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支持:《指南》指出:“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要怎样做等。

”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水是往低处流的,并通过亲身体验发现管道粗细问题、地势问题等,及时进行了调整。

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在幼儿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鼓励其自己动手操作,逐步获得成就感。

实录二:穿越篱笆
镜头三:架空搭建
由于平地搭建无法直接浇灌到菜苗,孩子们开始思考:如果让管道穿越篱笆,让水从上面流下去,是不是可以直接浇灌到菜苗呢?带着问题,孩子们兴奋地找来了各种材料,有石头、树枝、奶粉罐等,准备架空搭建。

婉婷拿着一把小铲子,像种树一样将树枝“种”进泥土里,一旁的心悦看到后跑到草丛里拽来一根草做绳子,将树枝缠绕到一起。

洋洋和一鸣借助石头将树
枝固定在地上,可手一松树枝就倒了。

他们找来多根树枝,利用草将树枝捆住,但是草有点细,一扯就断了。

洋洋看到树枝有点短,并且太轻了无法承重,于是决定放弃树枝,改用奶粉罐、轮胎、石头、材料筐等做支撑。

他们先把奶粉罐、材料筐、石头等摆放好,再把PVC管架在上面。

在调试管道时,洋洋不小心把管道碰倒了。

义凯说:“没事儿,奶粉罐不稳定。

”大家再次齐心协力,重新调整了支架位置,再次搭建好灌溉设施。

行为分析:活动中,孩子们没有绳子,于是找来草代替,说明幼儿了解草的特性,知道长长的草可以用来捆绑物品。

虽然后面孩子们没有用树枝做支撑,但这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

在搭建管道过程中,幼儿还加深了对物体稳定性、地势等关系的了解。

教师支持:《指南》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结合幼儿的生活需要,教师给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游戏材料。

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把草当作绳子,把轮胎当作支架,用奶粉罐和石头做支撑,充分运用一切自然资源开展活动。

镜头四:大河东流
孩子们试着在架空的管道上引水,但石头做的支架有点低,水流不过去。

乐乐看见了,拿起一块小石头垫在下面。

有了前期经验,孩子们知道水往低处流,很快就将水引入了菜地。

在试水环节,轩轩用泥球在PVC管上滚动。

测试管道一定要用水吗?那可不一定,用球也可以。

只要球能顺着管道滚过去,水一定也可以流过去。

临近结束时,孩子们又发现水流大小与管道粗细、长短存在一定关系,还可以通过减少水管数量来进行不规则搭建,这些都有待我们在后期活动中继续探究。

行为分析:大班幼儿喜欢探究,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愿意积极发现并分享身边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师支持:教师鼓励幼儿智慧合作,运用绘画等方式将游戏中的问题表现出来,大家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验证,互相总结和分享游戏经验。

本文系“河南省幼儿园教师实录型游戏活动案例比赛”一等奖作品,证书编号:豫教〔2021〕567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