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d52c5dc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4.png)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商业资本家预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从事商业活动的目的,是取得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就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但是,商业利润不能来源于纯粹的商品买卖。
在全部商业活动中,除了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如商品的运输、保管、包装等活动外,纯粹的商品买卖活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图片来源网络
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具体途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商品的购买价格,其间的差额就包含着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家之所以要把部分剩余价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是因为商业资本家为产业资本家提供的服务,使产业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而产业资本家就必须,而且也愿意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让给商业资本家,这比他自己兼营商业更为有利。
图片来源网络
商业资本是一种与产业资本并列的独立的资本形式,因而也要和产业资本一样获得平均利润。
商业利润的多少,同样受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支配,这取决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竞争手段是资本在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转移,通过这种竞争,最终在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形成了统一的平均利润率,商业资本家因而也获得平均利润。
政治经济学笔记(绝对经典 亲自整理)
![政治经济学笔记(绝对经典 亲自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2426f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6.png)
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理论经济学各专业〕:1.?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洪银兴高等教育出版社2.?政治经济学热点与难点争喊?逄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经济学各专业能够不瞧上面两本书注重:原理及其表达方法〔文字组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理解三个全然咨询题: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都属于理论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要紧任务。
3.怎么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知识要点:1.商品的二因素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2.价值形式的开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实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
重点:1.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
2.什么原因讲劳动的二重性学讲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提示:〔1〕劳动的二重性学讲解释了商品的二重性,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根底。
〔2〕从劳动二重性动身,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根底上,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而提出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学讲。
〔4〕在前面三点的根底上,马克思提出了资本积存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3.从开展的角度对制造价值的劳动的新熟悉。
4.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也能够结合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来理解。
提示:〔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全然规律,市场机制是这一规律的作用形式。
〔2〕价值规律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决定、实现与社会必要劳动时刻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市场机制只是是表现这种关系的外在形式。
考虑题:1.劳动价值论有何现实意义?提示:劳动价值论的全然动身点:资源如何配置和财宝如何分配。
第五章 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
![第五章 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57c463c4647d27284a73513e.png)
②产业利润为900×18%=162
③商业利润为100×18%=18
④产业资本家把产品卖给商业资本家 的价钱为900+162=1062。
⑤商业资本家依照商品的消费价钱 1062+18=1080卖给消费者。
结论:商业利润说明产业资本家和 商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
从现象上看,商业资本参与剩余价值 的联系,似乎降低了平均利润率,对 产业资本家是不利的,但由于有商业 资本家专门运营商业,增加了流通中 的资本总量,因此提高了平均利润率, 对产业资本家也是有利的。
竞争是经过资本的自在转移而完成 的,竞争的结果是构成平均利润率。
2.平均利润率的构成
在自在竞争占统治位置的条件下,资 本自在的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 润率高的部门。这种转移不时继续到 一切的消费部门都取得大致相等的利 润率,即构成平均利润率时,资本转 移才会趋于中止。
部门
预付 资本
资本无机 构成
二、利息和利息率
1.利息的构成及实质
利息是借贷资本家仰仗对资本的一 切权,从职能资本家那里取得的一局 部平均利润。由于平均利润是剩余价 值的转化方式,所以,利息是剩余价 值的特殊转化方式。
2.平均利润的联系
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支出两局 部。这是由资本的一切权和运用权分 别惹起的。作为资本的一切者,取得 利息;作为资本的运用者,取得企业 主支出。
银行利润的实质:
银行利润来源于利息,利息来源于工 人发明的剩余价值,所以,银行利润 是产业工人发明的剩余价值的一局部。 表达了银行资本家和其他职能资本家 一同参与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雇 佣工人。
四、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是资本家经过发行股票集资 运营的企业。
股票是股资入股并取得一定支出的凭 证。 股票的一切者是股份公司的股东。 股份公司指导权实践上操纵在少数大 股东手里,是大资本控制和应用中小 资本的方式。
第六章 第一节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第六章 第一节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8946dc0a6c85ec3a87c2c57a.png)
C. 商品的保管费和运输费
D. 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二 多选题:
1. 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 BCE )
A. 商品内在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B. 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C. 商品价值中的c + v部分
D. 商品生产中的投下的全部生产费用
9. 由于商业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生产价格就等于( C )
A. 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B. 所有资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C. 生产成本+商业利润+平均利润
D. 生产成本+企业利润+利息
10. 资本主义商业中的纯粹流通费用是指( A )
A. 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C. 通过资本的转移实现的
D. 通过追求超额利润实现的
E. 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的结果
5. 平均利润是( CDE )
A. 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趋于平均化的结果
B. 各部门资本周转速度趋于平均化的结果
C. 各部门之间竞争和利润率平均化的结果
D. 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取得的等量利润
C. 垄断商品价格
D. 进行资本转移
6. 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便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这表明( B )
A.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发生了变化
B.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C. 价值规律已经不再起作用
D. 平均利润率规律取代了价值规律
7.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B )
B.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
![第七章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736cceeab14e852458fb57f8.png)
• 成本价格存在的意义:
• 商品的资本主义成本价格(c+v)和实际价 值(c+v+m)不仅在含义上不同,而且在 数量上也一致,前者小于后者,它们之间 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这个差额的存在, 既表明了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资本对雇 佣劳动的剥削,也是资本家之间展开激烈 竞争的基础。
• 第一,成本价格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亏的 分界线。
家之间,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进行的竞争。
• 部门内部的竞争表现在: • ①在生产领域展开的革新技术、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提
高质量、改进品种等的竞争;
• ②在流通领域展开的争夺销售市场和取得优质低价的原材 料而进行的竞争。
• 竞争的结果,必然使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均 衡为统一的市场价值,即社会价值。
产业工人是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领域劳动商业职工是在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流通领域劳动产业工人为资本创造剩余价值商业职工不创造剩余价值而是为资本实现剩余价值商业职工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用以补偿自己的工资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就成为商业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即商业利润
第七章 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
• 决定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 平均利润率并不是各个部门不同利润率的 简单平均,在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中,不仅 各个生产部门的个别利润率起决定作用, 而且具有不同利润率的不同部门的资本在 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起决定的作用。
• 如人均GDP的计算。
• 因此,平均利润率取决于两个因素:
• 第一;各个生产部门的不同的利润率;
P m v n cv
• 第三,资本的周转的速度。在剩余价值率 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时,资本每年周转的 速度越快,其中的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也 就越多,同量可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就 越多,资本的年利润率就越高。可见,年 利润率与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资本家 为了提高年利润率,总是想方设法加快资 本的周转速度。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8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8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398875c676a20029bd642d18.png)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八章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利润和利润率【答案】利润: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
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总资本的比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用公式表示:2.成本价格【答案】成本价格: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价值总和。
3.平均利润【答案】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投资者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
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投资者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结果。
4.平均利润率【答案】平均利润率:等于社会总剩余价值除以社会总资本,用公式表示:5.生产价格【答案】生产价格:产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
6.商业资本【答案】商业资本:又叫商人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以获取商业利润的职能资本。
7.生产性流通费用【答案】生产性流通费用:与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有关的流通费用,这种费用是由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引起的,如在商品的分类、包装、保管和运输中支出的费用;参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创造。
8.纯粹流通费用【答案】纯粹流通费用:由商品的价值形态变化引起的、只与商品买卖行为相联系的费用,如广告费、簿记费、商业店员工资、通信费等;不参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创造。
二、判断题1.成本价格作为资本家的实际耗费就是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
()【答案】×2.利润与剩余价值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答案】√3.在研究利润率平均化问题时是以个别资本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或基础的。
平均利润、利息与地租
![平均利润、利息与地租](https://img.taocdn.com/s3/m/204fddadd1f34693daef3ead.png)
平均利润、利息与地租大纲一、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3.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5.利润率趋向下降趋势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2.商业利润3.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三、借贷资本和利息1.借贷资本的本质和特点2.利息和利息率3.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四、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资本主义地租1.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2.级差地租3.绝对地租4.垄断地租和土地价格5.矿山地租,建筑地段的地租6.地租的历史知识点汇总概念:C01:资本主义生产成本C02:商品利润C03:商业流通费用C04:借贷资本C05:利息C06:利息率C07:资本主义地租C08:级差地租C09:绝对地租C10:垄断地租C11:土地价格原理和观点:K01: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K02: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K03:生产价格和的不一致K04: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因素K05: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作用K06: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K07:借贷资本的特点K08:资本主义商业信用的特点K09:资本主义信用的作用K10:级差地租的形式K11: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K12:垄断价格与地租的关系K13:地租主要经历的阶段正文一、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生产成本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商品价值中的C+V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生产成本的高低是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利润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
而两者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程度。
什么是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决定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3fe86ed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5.png)
什么是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决定因素平均利润率体现了职能资本家之间分配剩余价值的关系。
那么你对平均利润率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平均利润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平均利润率的概述平均利润率:就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企业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以及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它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利润在各部门的企业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的取决因素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部门利润率水平,二是利润率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
不能把平均利润率看作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
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平均利润率是由全社会各个产业部门不同的个别利润率,在竞争规律作用下,趋向平均化而形成的。
各个产业部门不同的利润率的形成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①剩余价值率;②资本有机构成;③资本周转速度。
假定社会上有五个不同的产业部门,各投资100万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资本周转速度都是一年一次,但资本有机构成各不相同,从而利润率也就不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素这种高低不等的利润率必然引起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剧烈竞争。
资本家会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Ⅴ、Ⅳ、Ⅰ)抽走,竞相投入利润率高的部门(Ⅲ、Ⅱ),从而引起资本在部门之间流来流去。
通过这种资本的转移,会促使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从而市场价格发生变动。
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资本流入,投资激增,商品供应大量增加,出现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降,实现的利润减少,结果利润率从原来的高峰跌落下来。
相反地,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则由于资本抽走,生产缩减,商品供应量减少,出现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所实现的利润增加,结果就从低利润率回升到高利润率。
政治经济学第7章
![政治经济学第7章](https://img.taocdn.com/s3/m/ed045b6016fc700abb68fca5.png)
PPT文档演模板
政治经济学第7章
•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利润转化为 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所以 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市场价格表现为社会生产价格的货币表 现。
政治经济学第7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政治经济学第7章
*第七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掌握:三个转化、两个过程
剩余价值 利润
利润
平均利润
价值
生产价格
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商业利润、银 行利润。
PPT文档演模板
政治经济学第7章
*一、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政治经济学第7章
• 3.商业资本的作用(商业部门的作用)
•A
•A
•A
•A
•B
•B
•
•B
中
•C
•B
间
•C
商
•D
•D
•C
•E
•C
•E
PPT文档演模板
政治经济学第7章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与实质
1.商业利润的来源 ★形式上:商业利润来自商品的销售价与出厂价的
差额。 ★本质上:商业利润真正源泉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
2.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根本原因: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时期 预付资本 C V C:V 剩余价值率 M 平均利润率
t1
400
200 200 1:1 100%
t2
900
600 300 2:1 1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概念及公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概念及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c4c78d6195f312b3169a554.png)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概念及公式一、对资本的分类:(根据划分依据、目的内容对象不同加以区分)1.根据是否履行职能作用所有权资本(非职能资本):借贷资本、股份资本、土地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农业资本(均只获得平均利润)产业资本:根据循环中职能作用的不同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其中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统称流通资本。
生产资本比流通资本重要。
生产资本:根据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一经投入,逐步收回。
流动资本:一经投入,全部收回。
1借贷资本、股份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农业资本均来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总结:2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的获利水平通常等于平均利润;3借贷资本、股份资本的获利水平通常低于平均利润;4土地所有者获得的是超过平均利润以外的超额利润。
2.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作用不同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找剩余价值的源泉)3.根据资本的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分为:股份资本、国家垄断资本、国际垄断资本二、价值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1)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围绕价值波动;(2)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3)在垄断条件下,价格围绕垄断价格波动;1(1)(2)(3)均为违背价值规律;2价格变动均要以价值为基础;3整个社会的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一致;4改变的只是价格表现形式。
三、资本家所获取的利润形式:(1)超额利润 (部门内进行)(2)平均利润 (部门间竞争)(3)垄断利润 (凭借垄断地位)四、计算公式:(1)货币流通规律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数量 X 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2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2)率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剥削劳动的程度揭示资本家的剥削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掩盖资本家的剥削 p’= m/(c+v)影响利润率的因素:1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2利润率与c/v(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3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4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成正比年剩余价值率:衡量一年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 n/v=m’n年利润率:衡量一年中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p’=M/(c+v)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3)剩余价值形式公式:超额剩余价值 = 商品社会价值 - 商品个别价值超额利润= 商品社会价格 - 商品个别价格生产价格 = 生产成本 + 平均利润股票价格 = 股息 / 利率土地价格 = 地租 / 利率(4)地租级差地租 = 劣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 优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绝对地租 = 农产品价值 - 社会生产价格(5)资本理论资本周转次数n = 1年 / 周转一次花费时间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 使用年限折旧率 =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预付资本总周转(平均周转)= (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总价值+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的总价值)/全部预付资本(6)社会资本再生产1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基本条件: I(v + m) = II c具体实现条件: I(c + v + m) = I c + II cII(c + v + m) = II(v + m) + I(v + m)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首先追加生产资料 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追加消费资料 II(c + m – m / x)>I(v + m / x)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基本条件: I(v + v + m / x) = II(c + c)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基本原则:a.总量不变,II(c + v + m) = I(v + v + m / x) + I(v + v + m / x)b. m m / xc. 遇到c加 c;遇到v加 v。
《政治经济学》第8课:资本职能与平均利润
![《政治经济学》第8课:资本职能与平均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652ce5b46294dd88d1d26b5b.png)
问题:价值规律VS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生产部门
不变 资本
可变 资本
剩余 价值 率(%)
剩余 价值
商品 价值
利润率(%)
食品工业 70 30 100 30 130
30
纺织工业 80 20 100 20 120
20
机械工业 90 10 100 10 110
10
合 计 240 60
60 360
过程:部门间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国内企业志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3、下列关于利润率变动的正确说法是() A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化;B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反方向变化; C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同方向变化;D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反方向变化;
资本的产物。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 价值的转化形式。
三、利润率
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
1. 利润率的概念
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
利润率 =
×100%
预付总资本
P' m m C cv
m m v
2. p′与m′的关系:
联系:p′是m′的转化形式,是同一m 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比例 。
如今,网上销售已成为江苏各地农产品流通的新方式。徐州丰 县的“中华果都咨询网”建立1年来,已有1500多人次在网上信 息中心发布信息,销售以特色果品为主的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突 破了5000万元,全县出现一批营销规模较大的农民网上经纪人。 大丰市农业网建立了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200多个特色农产品 常年在网上发布,网上成交额达3000多万元。
资本论3卷讲稿
![资本论3卷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85b0e56c783e0912a2162aa4.png)
第四讲《资本论》第三卷学习1、《资本论》第三卷研究资本生产总过程,它以利润范畴为轴心展开的分配过程,循着由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形成了严密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体系。
2.其内容分为四部分:一、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分述)(第一---四篇)二、生息资本和利息(分述)(五篇)三、土地和地租(分述)(六篇)四、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综合)(七篇)3、《资本论》三卷 资本生产总过程图示。
PmG-G-W 12PmPm Pm C <商品价值是商品经济中,经济活动围绕的轴心。
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价值以价格的形式和运动表现出来,其运动规律展开为价值规律。
而作为商品经济成熟的高级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商品价值也要发生变化。
商品价值内在的构成C+V+M 要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转化为=成本价格K+平均利润P ,即转化为生产价格,这种转化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生产价格的出现就使得以商品价值为轴心的经济活动本质,现象的表现为以生产价格为轴心的活动形式,现实中的资本主义经济正是这样显示其经济运动运行的。
从而,认识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这种必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首先)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K+P _)是由单个资本开始的。
由于同一生产部门资本的竞争,它的价格构成(C+V+M )先转化为=成本价格+单资利润进而在部门内资本间收益 的企业转移,结果就转化形成市场价值=成本价格+部门平均利润这只是初步的转化,但为进一步转化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2、其次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而引起进一步的转化,由于不同部门的平均利润存在差别,使得利润低的部门的生产要素向利润高的生产部门转移,从而利润竞争引起资本的进一步运动,又会引起部门之间利润率已再转化,也就是在社会范围内,转化形成=成本价格K+社会平均利润P ,即形成生产价格。
这一转化就使得简单商品生产中的商品价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形,从而形成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础。
3、最后,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关键是,剩余价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P _。
资产的划分
![资产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c856e5375a8102d276a22f31.png)
1、根据生产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那一部分资本。
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
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殖。
2、根据生产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固定资产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3、根据资本是否具有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的作用、利润是否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划分职能资本和非职能资本。
【职能资本】职能资本: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实际发挥了职能作用的资本。
在内容上职能资本主要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产业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实现剩余价值。
职能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
通常情况下,只有职能资本才能获得平均利润,而非职能资本(如借贷资本)所获得的收益(利息)则小于平均利润。
【产业资本】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接着又放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种形式中完成着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
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它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银行资本】银行资本:指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或能永久支配、使用的资金,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
从所有权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
借入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
从经营借贷资本并以自身资本用作借贷资本看,银行资本属于借贷资本的范围;从经营一种资本主义企业并获得平均利润来看,银行资本又具有职能资本的特点。
资本主义的分配
![资本主义的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ca4a034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2.png)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一、名词解释1、平均利润P155① 定义:是指各部门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
平均利润率实质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得到的利润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② 反映:平均利润是预付资本和平均利润率的乘积,它的形成实际上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
2、生产价格P156(06年辨析,4分)06辨析:商品按照价值出售转化为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仅仅使价值规律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①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② 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 = K + p其中pp 表示生产价格,K 表示生产成本(=C+V ),p 表示平均利润;③ 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④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价格围绕生产价格pp 上下波动。
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一、虽然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
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利润总额与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
二、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也必然和价值总额相等。
三,生产价格随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上升。
⑤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
3、利润率P153(03年辨析,4分)03辨析: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不仅是一种质的转化,而且两者在量上也不相等。
①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②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表示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最新《政治经济学》课后复习题4-3(含参考答案)
![最新《政治经济学》课后复习题4-3(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2d4fc619e8b8f67c1cb9dc.png)
课后复习题三第八章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一、判断题1、各行各业资本家都拼命地积累资本,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就高。
2、在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和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成正比例变化。
3、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由于同一部门内部不同资本家之间互相竞争的结果。
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就以生产价格为基础。
这时,价值规律就不再起作用了。
5、平均利润率形成后,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超额利润消失了。
6、商业流通费用,无论是生产性流通费用还是纯粹流通费用都要由剩余价值来补偿。
7、商业利润的源泉是商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二、问答题1、平均利润形成后为什么还会有利润率的差别?2、简述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3、为什么说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意味着资本家占有的利润量绝对地减少和剩余价值率的降低?4、为什么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比成本价格和利润更加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5、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如何?6、利润率是什么?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7、试述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8、简述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规律及其原因。
三、计算题1、设产业部门预付的不变资本为192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1525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可变资本2000万元;剩余价值率200%。
设商业部门所用资本与所耗资本相等,生产工人的剩余价值率也为200%,预付资本的情况是:购进商品资本1200万元;保管费用400万元(其中:300c,100v);运输费用500万元(其中:400c,100v);纯粹流通费用200万元。
试计算:(1)平均利润率是多少?(2)产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3)商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4)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多少?2、假设全社会有甲乙两个部门,投资总额均为100亿元,资本有机构成分别为9:1和7:3,固定资本分别为总资本的80%和40%,使用年限均为10年;流动资本一年周转1次;m'为100%。
政治经济学概念
![政治经济学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52fe42be518964bce847c31.png)
导论政治经济学述要一、概念题1.生产力: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能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也称社会生产力。
2.劳动对象: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力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3.劳动资料: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4.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5.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第一章商品一、概念题1.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或两种属性,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2.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4.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5.商品经济:以商品交换为特征或以出卖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6.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培养与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8.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的能力或劳动生产的效率,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表示。
第二章货币一、概念题1.货币: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3.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与商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4.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货币流通的基础。
5.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产物。
第七章 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
![第七章 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9b9b5d76d4d8d15abf234e8a.png)
第七章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一、名词解释1.成本价格2.职能资本3.利润4.利润率5.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6.生产价格7.超额利润8.商业资本9.商业利润10.生产性流通费用11.纯粹流通费用二、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商品的成本价格是生产商品()。
①预付的不变资本和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总和②预付的不变资本和耗费的可变资本的总和③耗费的不变资本和耗费的可变资本的总和④耗费的可变资本和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总和2.在资本主义市场上,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由()规定的。
①商品的价值②商品的成本价格③商品的生产价格④商品的市场价格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成是()。
①可变资本的产物②不变资本的产物③固定资本的产物④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4.资本主义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
①可变资本的比率②不变资本的比率③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④固定资本的比率5.如果其他条件相同,那么,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的关系是()。
①有机构成越低,利润率越低②有机构成越高,利润率越高③有机构成越低,利润率越高④有机构成与利润率按同方向变动6.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是()。
①形成平均利润②价格高于价值出售③同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均衡为社会价值④不同种商品的价值均衡为生产价格7.平均利润率是()。
①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②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③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全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④剩余价值总量和所费资本的比率8.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受供求关系影响的市场价格()。
①仍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规律仍在起作用②不再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规律不起作用③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规律不起作用④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规律仍起作用,只是作用的形式发生变化9.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这个生产价格是指()。
①个别生产价格②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③社会生产价格④个别生产价格或社会生产价格10.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0ac4048bf524ccbff021840c.png)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5章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经典习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名词解释1.成本价格答: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掉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总和。
成本价格的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因为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归为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时,剩余价值就被看作是商品价值在成本以上的增加额,即资本家所费资本的产物。
不仅如此,对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还是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因为预付资本虽然只有一部分加入成本价格,但在物质形态上却全部参与商品的生产过程。
因此,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成本价格不仅是资本家账簿上的项目,它对现实的商品生产也会产生实际的影响:(1)成本价格的补偿是资本家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2)成本价格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市场竞争中胜败的关键;(3)成本价格决定着资本家的盈亏。
2.利润答:利润是指资本在运行中带来的,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价值增加额。
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产业部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挥作用,而且没有消耗的不变资本部分即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
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便取得了利润的转化形式。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这种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及其来源
(二)影响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 1.社会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 2.社会总资本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一)生产价格的形成 (二)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三)生产价格理论并不违背劳动价值论
(四)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 k
第二节 产业资本与平均利润
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一)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1.部内部间的竞争 2.部门之间的竞争 3.平均利润率的公式: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1.部门内部间的竞争 A、是指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生产同类商品的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 B、竞争的目的是为追逐超额利润。 C、竞争的结果形成了商品的社会价值。 促使本部门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利润率的下降,这又成 为部门之间竞争的基础。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 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 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马克思
利润
商品价值 W = c+v+m = K + m 成本价格 k 劳动力自 转移来的 新 身价值 生产资料 创 的价值 造 V 的 C 价 剩余价值 值 m
商品价值 W = c+v+m = K + m 实际耗费 W= K + P
商业资本的作用
有利于产业资本家集中精力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相对增加了生产资本。
有利于加快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 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
有利于分工和市场的扩大。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
(一)商业利润的来源 (二)商业利润的大小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商业资本)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 商业利润 家参加m分割的结果 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 (一)商业利润的来源 社会剩余价值总额 (二)商业利润的大小 公式 =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 商 =
20
70
30
100 % c+v
— 100 —
120 130
纺织 生产价格 80 20 = 工业 机械 90 10 工业 300 总额
K + P 20
%
20 20
120
120 110
100 %
10 60
60
商品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
生产 部门 食品 工业 纺织 工业 机械 工业 总额 预付资本(100万) 剩余 剩余 平均 不变 可变 价值 价值 利润 资本c 资本v 率 70 80 90 300 30 20 10 100 % 30 20 10 60
2.部门之间的竞争
机械工业 纺织工业 食品工业
分析利润平均化趋势
不同的生产部门
资本有机 构成不同 资本周转 速度不同
投入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
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利润
生产 部门
食品 工业
预付资本(100万) 剩余 剩余 利润 商品 不变 可变 价值 价值 率 价值 资本c 资本v 率
70 30
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V
— ——
= K + Pm 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 P 利润 P —
(一)生产价格的形成
商品价值 W
= c+v+m =K+m =K+P — 生产价格 = K + — P
平均利润总量=剩余价值总量
生产 部门
食品 工业 预付资本(100万) 剩余 价值 不变 可变 率
资本c 资本v
剩 生产 余 平均 商品 价格 价 利润 价值 值 30
(三)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非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概念与分类 2.非生产性流通费用补偿 (四)商业资本家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思考题: 1.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剩余价值与利润、剩余价值率 与利润率的关系如何?影响年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 2.平均利润率是怎样形成的(或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 格的)?
3.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有何变化?为什么说 它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4.生产性流通费用有哪几类?非生产性流通费用是如何得到补偿?
5.商业资本是如何形成的?它的职能是什么?
第6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1、成本价格和利润 2、产业资本与平均利润 3、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第一节
成本价格和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三、影响年利润率的因素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一)成本价格 1.成本价格的含义 2.成本价格的意义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利润的含义 2.利润的本质
m转变为成本价格K 的产物 m转变为全部预付 资本的产物
利润P
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
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 值的真正来源。 ?
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一)利润率的含义 (二)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利润率提高
结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
——使利润趋于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量 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 = 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生产 部门
平均 预付资本(100万) 剩余 平均 利润 剩余 利润 商品 利润 价值 不变 可变 率 价值 率 价值 资本c 资本v 率
食品 工业
20
20
商品 生产 价格 价值 120 130 130 120 110 120
100 %
100 %
20
360
(二)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规律的影响,不再围绕价值而是 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并不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三)生产价格理论并不违背劳动价值论 A、从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看,它完全是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展 开的,是用价值规律来说明的。 B、从生产价格量的界限看,尽管在个别部门它与价值常常是不 一致的,但整个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C、从生产价格的变动看,归根到底它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四)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和职能 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 作用的资本,是专门从 事商品买卖活动以获取 1.商业资本的含义 商业利润的职能资本。
2.商业资本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商业资本的职能和作用 1.商业资本的职能 2.商业资本的作用
产业资本的职能 商业资本的职能
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 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是m的转化形式,是商业资本
P′ P ′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商业资本)
获得方式:买卖商品差价 获得途径:商业店员剩余劳动 真正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一)商业流通费用的含义 (二)生产性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概念与分类
2.生产性流通费用的补偿
100 %
30 20 10
30% 130 20% 120 10% 110
纺织 工业
机械 工业
80
90
20
10
100 %
100 %
食品工业 (70:30) 竞争
C:V 低 利润率高
生产增加 供过于求 利润率下降 资本流入
机械工业 (90:10)
C:V 高 利润率低
生产减少
平 均 利 润
资本流入
供不应求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又称利润
率下降与利润量同时增加的二重性规律 2.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第一,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提高。 第二,不变资本各要素价值的下降。
第三,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
第四,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五,股份资本的增加。
第三节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和职能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剩余价值率:
m m v
m p cv
预付总资本
利润率:
区别:
m’:剥削率 1)内容不同 p’: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2)数量不同
m’ > p’
联系:p’为m’的转化形式
三、影响年利润率的因素
(一)剩余价值率
正比例
(二)资本有机构成
(三)资本周转速度
反方向
正比例
(四)不变资本的节省 正方向 (五)原材料价格的变动
70
平均利润率 = 纺织 20% 20 20% 120 100 20 80 20 社会总资本 % 工业 机械 100 10 10% 110 20% 20 90 10 % 工业 300 60 总额
100 30 30 % 剩余价值总额
30% 20% 130 20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利润量 剩余价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