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不合格标本的认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 MEDICAL HEALTH
为了确保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在我国大部分医院实验室一般都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检验分析前后的质量控制规章制度。

由于标本在分析前尚未送达实验室,所以实验室不能对各种标本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很好的控制,往往会造成标本的不合格。

检验人员必须快速、准确地对标本判断,认定标本是否合格,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准确、有效的检验结果。

1 不合格标本的定义
在各种物理因素或者化学因素的影响下,送检样品中的某种物质浓度经仪器测定值失真,已经不能真实反映机体的情况。

这种样品测定值与“真值”相差过大,能够误导人们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即已表明此样品为不合格的检验标本。

通常情况下,不合格标本可以划分为显性的不合格标本和隐性的不合格标本。

1.1 显性的不合格标本
显性的不合格标本是指标本从外观上就可以直接判断出标本不合格。

主要包括了标本采集量明显不达要求、凝固、因输液引起的稀释、试管使用错误、溶血、脂血等。

1.2 隐性的不合格标本
隐性的不合格标本是指不能从外观判断标本是否合格,影响标本检验误差的因素具有十分强的隐蔽性。

隐性的不合格标本在临床上欺骗性很强,往往会导致误诊。

主要包括了被检测者由于精神状态、饮食和标本采集时的体位等生理因素;标本采集操作过程不规范、其它药物的干扰等临床因素;检验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等实验条件因素等。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临床上已经认定出的355份不合格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

2.2 方法
将不合格标本按项目内容及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进行统计。

3 结果
355份不合格标本中,溶血96份,占
27.04%;凝血39份,占10.98%;脂血18份,
占5.07%;采血容器不当4例,占1.12%;采
血量过少38份,占10.7%;尿标本少且不
新鲜57份,占16.06%;粪便标本少且不新
鲜35份,占9.86%;申请单与标本不一致10
份,占2.81%。

试管错误6份,占1.69%;痰
标本为唾液40份,占11.29%;胸腹水凝固
12份,占3.38%。

4 不合格标本的认定
4.1 显性的不合格标本的认定
在本组资料中,显性的不合格标本主
要为溶血、尿标本少且不新鲜、标本采集
错误(痰标本为唾液)。

这些标本的认定比
较简单,通过直接观察标本外观、性状和
成分就可以判断出来。

4.2 隐性的不合格标本的认定
就要靠综合指标进行判定。

如对同
一患者的多标本间检测值的横向和纵
向分析。

如怀疑标本是轻度输液稀释标
本,那么TP、CA、MG检测结果有偏低倾
向,GLU轻度升高、PT轻度延长、HB轻
度降低等现象。

常规标本中有些项目(如
CO2-CP、GLU)要比急诊即时抽血的标
本测定值低.要引起重视。

脑脊液或胸腹
水混有血液或凝固也不宜做蛋白、糖、氯
化物测定。

在南方冬季室温常低于25℃,
测定血液粘稠度应注意对结果的影响
(37℃温箱保温30min后再测)G6-P-T测
定要注意是输血前还是输血后标本。

5 预防不合格标本产生的措施
5.1 开具检验申请单
临床医生在开具检验申请单时,应对
所要检验项目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
解,例如患者是否经历过剧烈运动、是否
处理精神紧张状态、是否服用过影响检验
结果的其它药物、抽血时间是否妥当等。

5.2 患者个人准备
主要包括了患者在采集标本前的饮
食、生理状况、病理、输液、用药等方面的
情况。

5.3 标本采集
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必须严
格遵照操作规范执行。

即使采集的过程比
较困难或是标本采集量不达标准时,也不
能将不同的标本之间互相倒来倒去。

严禁
在患者的输液侧采集血液标本,或是在静
脉注射了某种药物后立即抽血。

5.4 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运送一定及时,特别是
容易变凝固或变质的标本,如尿、粪便等
标本。

如条件允许,最好用保温箱运送血
液标本,尽可能避免外界温度对标本的影
响,避免因振动引起的溶血。

5.5 标本处理
当标本送达实验室后应即刻开展处
理和检测。

因检验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其他
的原因确实不能立即测定时,必须先分离
出血清后在保湿冰箱内储藏。

5.6 结果报告生成
检验结果报告生成后,应认真进行
分析,并履行审核手续。

如同一病人采集
了多份标本,可在各标本测定结果之间进
行交叉分析,以便综合判断标本的可靠
性,从而尽量排除影响标本质量的干扰因
素。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
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社,2006.
[2] 丛玉隆.临床实验室管理学[M].北京: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3] 赖兰萍,孙劲松.标本采集质量
中的护理冈脸干预[J].现代护
理,2005,11(14):1092~1093.
【收稿日期】2010-12-25
临床医学检验不合格标本的认定
何芳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云南普洱 666400)
【摘要】通过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临床上已经认定出的355份不合格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了显性的不合格标
本和隐性的不合格标本的认定技巧,提出了预防不合格标本产生的措施。

【关键词】不合格标本 认定 标本采集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1)02(a)-0054-01
54 中国卫生产业·第八卷·第二期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