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在医院中药治疗方面的合理运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剂学在医院中药治疗方面的合理
运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药剂学应用在医院中药治疗方面的合理运用与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53
例为未接受中药药剂学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剩余53例为接受中药药剂学
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两组的合理运用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观察组药物合理应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患者治疗期间合理利用中药药剂学可以提高药物合理应用,且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中药治疗;合理运用;临床治疗效果
目前,西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但是长期服用西药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不
良反应,加之西药治疗一部分慢性疾病时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影响患者的依从
性[1]。

而中药和西医对比,强调调理机体情况,从而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甚至可
以根治。

同时,中药的毒副低于中药。

随着社会各界不断提高对临床治疗的重视度,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中药方剂的应用比较广泛,且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不少见。

临床上对于中药处方房的使用首先要辨证分型,选择合理的药材。

若治疗时直接
应用方剂,无法确保治疗效果,甚至可能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为了提
高中药方剂运用的合理性,很有必要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保障用药的安全合理。

为此,本次研究探讨中药药剂学在医院中药治疗方面的合理运用及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的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10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男女各32例,21例;年龄区间22~67岁,平均(42.13±3.27)岁。

观察组男女各33例,20例;年龄区间23~68岁,平均(43.46±3.47)岁。

两组资料的对比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由中药药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立足患者病情开具处方,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

观察组使用中药治疗,同时联合中药药剂学进行干预,内容如下:
(1)处方审核。

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后由中药药师应用相关知识严格的审核和校队开具的处方,对中药药物配比是否准确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可以承受使用的剂量。

对不合理的问题进行分析,主动与医生沟通,提出整改意见。

定期对不合理的处方问题进行总结,构成报告后便于后期整改。

(2)药物发放。

中药药剂师以临床医生开具的处方为基础称量和配伍,对于需要炮制的药材,在处理后及时交给患者。

(3)讲述正确的用药方法。

部分患者开具中药时容易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产生怀疑,药剂师应主动告知患者中药治疗的意义,告知其中药使用的方法和质量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

耐心的解答其提出的疑惑,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比如,煎煮部分药物之前需要浸泡一定的时间,煎煮时要选择合适的容器,避免使用金属材质容器,降低因化学反应对药物治疗的效果造成影响。

告知患者用药期间的相关禁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药方配比正确、药物剂量合适及疗程合理。

观察并评估两组治疗效果,评估标准为[2]:痊愈:治疗后病症完全消失,可停药;显效:治疗后病症大部分消失,可以停药观察。

有效:病症基本消失,但
是不可停药。

无效:病情好转不明显或恶化。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统计基本资料,计数资料可表示为率(%);计量资料可表示为(±s)。

以P<0.05表达差异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药物合理应用
观察组药物合理应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合理应用[例,(%)]
组别例数药方配
比正确
药物剂
量合适
疗程合理
对照组5341
(77.36)
43
(81.13)
42(79.25)
观察组5352
(98.11)
53
(100.00)
52(98.11)
2值-10.60911.0429.397
P值-0.0010.0010.002
2.2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例,(%)]
组别


无效有效显效痊愈总有效率
对照组
5
3
12
(22.64)
14
(26.42)
9
(16.98)
18
(33.96)
41
(77.36)
观察组
5
3
1
(1.89)
10
(18.87)
8
(15.09)
34
(64.15)
52
(98.11)
2值
-10.60
9
0.8620.0709.66410.609 P

-0.0010.3530.7910.0020.001
3 讨论
近年来中药快速发展,各种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中药的效果较好,且临床上广泛关注中药的应用价值[3]。

但是,在此背景下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并不少见,治疗安全性显著降低,不利于社会稳定。

中药药剂师掌握了专业的中药药剂学方面的知识,可通过其指导中药处方的开具,告知患者用药相关注意事项,同样可以降低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发生率,保障治疗的效果。

结合以往的工作可知,中药的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并不少见,常用的有配比不合理、计量不准、没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没有及时说明注意事项。

对于上述问题,中药药剂师可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对临床医师开具的出发进行审核,指出不合理之处。

同时,对药物进行发放时对药物使用的方法进行讲述,强化患者的
用药安全意识,确保其快速恢复。

因此,干预后用药合理性更高,且总有效率更高,提示中药药剂学的应用效果较好。

综上,中药药剂学在医院中药方面的应用更为合理,且总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齐昕.中药药剂学在医院中药方面的合理应用方法与作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7):163-164.
[2]王英姿,杜守颖,吴清,等.抛锚式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 2016, 35(003):81-83.
[3]朱贤慧.中药注射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J].中成药, 2020, 42(11):3113-3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