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还应注意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于危险原因机会是否 相等。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9页
结局判断
❖ 结局测量和确定,是RCT和队列研究关键。
❖ 比如,在工作中包括放射性材料人,其发生恶性黑色素瘤危险上升3倍。 无法排除一个可能性是,负责查体医师意识到这些暴露者可能存在危险, 因而更深入仔细地进行检验,结果将那些以往可能被疏忽漏诊病例检验 了出来(或者更早地发觉了疾病)。这造成暴露组发病危险显著上升 (而实际并非如此),此即所谓监测偏倚。
0
(不显著) 3.0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0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1页
病例对照研究中混杂
❖ 作用时间短暂或造成早死原因甚至无法测量
❖ 当从医院中选择病人时,若曾经暴露于某原因病人 更易入院,则暴露与结局之间关系很轻易被扭曲。
如:输精管切除术---前列腺癌关联,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相对危 险度被高估,而以人群为基础研究则没有这种缺点。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4页
队列研究中混杂
❖ 队列研究中是否暴露不是随机,暴露组病人在影响 结局一些主要方面可能和非暴露组不一样,由此可 能造成混杂。
❖ 比如,假设高血压患者较非高血压患者更易患癌症,那么在比较钙拮抗剂治疗组 和非治疗组癌症发病危险时,高血压将成为一个混杂原因。所以,在队列研究中, 研究者必须统计两组病人特征并进行基线可比性分析,或按其特征调整混杂原因。
学习目标
❖ 掌握病因研究证据评价标准及回答相关临床 问题方法和步骤
❖ 了解各种病因学研究方法、强度、不足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页
病因学研究基本概念
★ 病因和病因学 ★ 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 ★ 危险原因 ★ 单一病因致病和多病因致病 ★ 疾病发生条件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页
病因和病因学研究
★ 病因是指外界客观存在生物、物理、化学、 社会等有害原因,或人体本身心理以及遗传 缺点,当其作用于人体,能够引发致病效应 者,称之为病因,或致病原因。
0/4
有
0/4
有
0/4
合计
7/8 21/32 3/8 1/32 6/8 5/32 7/8 0/32
平均 26.1 29.3
Χ2
自由度为 1①
0.53
4.52
7.16
23.22
P (不显著②)
0.50 (不显著)
<0.05
<0.01
<0.00001
OR
5.7
8.0
10.5
28.0
注 ① 用 Pike 与 Morrow 的配对对照Χ2 检验公式。
❖ 随访时间太短,以至于结局不能够发生并充分表现出来 。 ❖ 随访时间足够长,又有失访问题。 ❖ 怎样判断随访是否“足够彻底” ?
“5和20”规则:小于5%失访几乎不会造成偏倚, 大于20%失访会严重影响结论准确性,失访百分比 介于二者之间所造成偏倚也介于二者之间。
敏感性分析。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41页
❖ 只能调整已知和已测量混杂,对于那些未知和未测 量混杂原因则无能为力。所以在解释队列研究结果 时,应持慎重态度。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5页
RCT
❖ RCT中研究对象是按照随机化标准分组。 ❖ 在一个关于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是否可能增
加癌症危险随机化对照试验中,高血压病人 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收钙拮抗剂治疗, 另一组接收对照性治疗或抚慰剂治疗。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6页
钙拮抗剂是否会增加癌症危险研究
有害结局(癌症) 发生(病例) 不发生(对照)
暴露于治疗
是
(钙拮抗剂)
A
B
否
C
D
总计
a+c
b+d a+b+c+d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7页
RCT优缺点
❖ 随机化设计不但使两个治疗组在已知结局决 定因子方面相同,还能够平衡未知原因。
❖ 因为样本量、随访时间和伦理学方面限制, 随机化对照试验并不适于评价多数被怀疑有 害或者罕见暴露,也不适于有害结局较罕见 情形,所以研究者通常不得不从其它类型研 究中寻找证据。
2
30 30 有
3/4
否
0/4
有
1/4
有
0/4
3
22 31 有
1/4
有
0/4
否
1/4
有
0/4
4
33 30 有
3/4
有
0/4
有
0/4
有
0/4
5
22 27 有
3/4
否
1/4
否
1/4
否
0/4
6
21 29 有
3/4
有
0/4
有
0/4
有
0/4
7
30 27 否
3/4
有
0/4
有
1/4
有
0/4
8
26 28 有
3/4
有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4页
危险原因
★一些疾病(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危险性
小、多病因)单从临床个体入手来研究病因十 分困难,需从临床个体扩大到对应群体,从宏 观方面来研究病因,于是提出危险原因概念。
★危险原因是指在一群体中,因为某一原因存在,
使相关疾病发病率增高,而当其被消除后,可 使该病发病率下降,这种与发病率增高相关原 因,称之为危险原因。
服用反应停 病例组母亲 对照组母亲
有
12(a)
2(b)
无
38(c) 88(d)
50(a+c) 90(b+d)
OR=13.9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8页
口服避孕药(OC)与心肌梗塞(MI) 关系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服OC 未服OC
病例(MI) 39 114
❖ 累计 153
对照 24 154
178
OR=2.20 ORMH=2.79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5页
横断面研究
❖ 是研究在特定时间与特定范围人群中相关原因与疾 病或健康情况关系。
❖ 研究人群暴露于药品后发生不良反应分布状态,如 老年人群镇静催眠类药品滥用情况调查。
❖ 了解某人群药品使用特点,如二周用药调查。 ❖ 没有对照组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6页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42页
B、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 假如伴随对危险原因暴露增加(剂量或时间 增加),发生不良结局危险(或严重程度) 也增加,这么剂量-反应关系将会强化关联可 信度。
❖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可追踪观察暴露组与未
暴露组某种疾病(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 判断暴露与疾病(不良反应)之间关联.
❖ 如反应停与短肢畸形,左旋咪唑与脑炎综合 征等关联就是经过队列研究确证.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3页
钙拮抗剂使用和癌症
❖ 此研究从美国三个地域搜集了一个71岁及以 上未患癌症队列人群,一部分人使用了钙拮 抗剂(a+b),另一部分人未使用钙拮抗剂(c+d)。 此队列定义很清楚,但大多数暴露人群患有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残疾并住院,暴露组 与非暴露组之间不一样质。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8页
2、暴露测量或结局判断
❖ 在病例-对照研究,暴露测量是关键步骤。
❖ 比如,在被问及是否曾接触有机溶剂时,那些白血 病患者更可能会回想起以往暴露史,因为他们回想 动机更强烈(回想偏倚),或者是因为调查者更主 动地挖掘其暴露史(调查员偏倚)。所以,在判断 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真实有效性时,应注意研究者是 否采取了办法以降低回想偏倚,比如采取盲法进行 调查,对研究对象和调查员隐瞒研究假设。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3页
1、研究设计方案
❖ 依据研究目标和可行性,可选择个案报道、 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RCT、系统评价等,但论证最强设计方案是 RCT、系统评价。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4页
病例汇报
药品上市后引发罕见不良反应,甚至DID首次报道 多来自医生病例汇报。尤其是结局极少见(比如服用反 应停孕妇生下患海豹肢畸形孩子),则这么病例汇报和 系列追踪可能会有足够效力往返答我们问题。 ❖ 病例汇报没有对照组,不能进行因果关系确实定; ❖ 一旦对某种药品怀疑被公布,常引发医生和病人过分汇 报,造成偏性结论; ❖ 对药品与常见或迟发ADR或DID联络,在个体水平极难 探测,所以病例汇报作用较小。
❖ 对结局事件,必须建立特定标准来定义主要结局事件并将这 些标准落实于随访一直。
❖ 特定标准必须具备充分客观性。
❖ 尽可能对判断临床结局事件调查者采取盲法,不让他们知道 病人临床特征和预后原因,使研究者在各个研究组中用一样 努力去发觉结局事件。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40页
3、随访足够长和彻底吗?
❖ 理想化是起始队列每一个病人将一直被随访直至他们完全 康复或出现其它疾病结局。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0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1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2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3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4页
Step two 检索证据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5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6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7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8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9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 累计 63
268 331
第29页
母亲早孕期服用雌激素与少女阴道腺癌
表 5-1 病例对照研究部分资料
病
母亲年龄
母亲吸烟
此次怀孕出血
以往流产史
此次怀孕时使 用过雌激素
例 号
病 例
四个 对照 病例 平均
对照
病例 对照 病例 对照 病例 对照
1
25 32 有
2/4
否
0/4
有
1/4
有
0/4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2页
关于危害证据真实有效吗?
四条标准: 1. 是否采取了论证强度高研究设计方案? 2、两组对治疗/暴露和临床结局测量方法相同吗?盲法? 3、 对研究对象随访期是否足够长? 4、 对危害研究结果是否符合病因推断一些标准?
l 暴露是否在结局发生之前 l 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l 是否有治疗与不治疗正反两面证据 l 不一样研究之间关联是否一致 l 此关联是否有生物学意义
confounding
yes
no
cause
第7页
❖ 一项医疗办法或环境原因对病人是否有害
口服避孕药是否会引发乳腺癌? 钙拮抗剂是否增加死亡或癌症危险?
❖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评价因果推断相关证据真实 有效性、关联主要性以及与某个详细病人直接相关 程度。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8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9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5页
危险原因
★ 危险原因确实定要排除混杂和偏倚干扰。 偏倚----选择和测量阶段 混杂----设计阶段 机遇----设计和分析阶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6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xplanation
Finding
association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bias
yes
no
chance
yes
unlikely
4、是否符合病因推断一些标准?
A、暴露是否发生在结局之前
有害原因暴露是否发生在不良结局之前对确定因果时序是非常主要。 比如,一份自杀与抗抑郁药氟西汀相关汇报曾引发争论:到底是因 为使用氟西汀而使人产生了自杀念头?还是这些人原本就心理抑郁, 有自杀倾向,所以才给予氟西汀进行治疗?对全部抗抑郁对照试验 进行meta分析,也没能必定这一关联。
在研究病因时,可将研究对象按病因有没有分成病 例和对照两组,调查既往病因暴露情况,以判断病 因暴露与疾病发生有没有关联以及关联程度大小, 这是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经惯用到方法。
病因→服药,疾病发生改为→不良反应发生
用途:探索病因,筛选危险原因; 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说。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7页
反应停与短肢畸形病例对照研究
★ 病因学是研究病因侵袭人体,在内外环境综 合影响下,引发人体发病,并研究发病机制 科学。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页
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
★只有该病原体入侵人体,才能引发疾病, 称之为直接病因 结核菌与结核病 HIV与爱滋病
★与发病相关间接原因,它们存在,能促 进发病
居住条件差、营养不良、 社会经济环境恶劣、心理精神刺激等
❖ 对照组病人还应该有与病例组病人一样暴露机会。
如:钙拮抗剂---癌症关系病例对照研究,以癌症病人为病例,对照组为 非肿瘤病人,若将患冠心病病人(其暴露于钙拮抗剂机会较大)从对照 中排除掉,可能高估钙拮抗剂危害。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2页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 队列研究主要用于检验病因假设。
第20页
Step Three: 评价证据
(一)、真实性评价 (二)、主要性评价 (三)、适用性评价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1页
(一)、真实性评价
❖ 不一样类型研究其结果真实有效性是不相同, 对全部相关研究系统综述是效力最高证据。
❖ 对于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类型证据,应做两 次真实有效性评价,一次按照下面指南进行, 再一次按照系统综述指南来做(见图框6-1)。
s ② 配对 t 检验,=1.7 x 岁。
母亲哺乳
病例 对照
否
0/4
否 1/4
有 0/4
有 2/4
否 0/4
否 0/4
有 0/4
否
0/4
3/8 3/32
2.35
0.20 (不显著)
10.0
此次怀孕时照 射过 x 线
病例 对照
否 1/4 否 0/4 否 0/4 否 0/4 否 0/4 否 1/4 否 1/4 有 1/4 1/8 4/32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9页
结局判断
❖ 结局测量和确定,是RCT和队列研究关键。
❖ 比如,在工作中包括放射性材料人,其发生恶性黑色素瘤危险上升3倍。 无法排除一个可能性是,负责查体医师意识到这些暴露者可能存在危险, 因而更深入仔细地进行检验,结果将那些以往可能被疏忽漏诊病例检验 了出来(或者更早地发觉了疾病)。这造成暴露组发病危险显著上升 (而实际并非如此),此即所谓监测偏倚。
0
(不显著) 3.0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0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1页
病例对照研究中混杂
❖ 作用时间短暂或造成早死原因甚至无法测量
❖ 当从医院中选择病人时,若曾经暴露于某原因病人 更易入院,则暴露与结局之间关系很轻易被扭曲。
如:输精管切除术---前列腺癌关联,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相对危 险度被高估,而以人群为基础研究则没有这种缺点。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4页
队列研究中混杂
❖ 队列研究中是否暴露不是随机,暴露组病人在影响 结局一些主要方面可能和非暴露组不一样,由此可 能造成混杂。
❖ 比如,假设高血压患者较非高血压患者更易患癌症,那么在比较钙拮抗剂治疗组 和非治疗组癌症发病危险时,高血压将成为一个混杂原因。所以,在队列研究中, 研究者必须统计两组病人特征并进行基线可比性分析,或按其特征调整混杂原因。
学习目标
❖ 掌握病因研究证据评价标准及回答相关临床 问题方法和步骤
❖ 了解各种病因学研究方法、强度、不足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页
病因学研究基本概念
★ 病因和病因学 ★ 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 ★ 危险原因 ★ 单一病因致病和多病因致病 ★ 疾病发生条件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页
病因和病因学研究
★ 病因是指外界客观存在生物、物理、化学、 社会等有害原因,或人体本身心理以及遗传 缺点,当其作用于人体,能够引发致病效应 者,称之为病因,或致病原因。
0/4
有
0/4
有
0/4
合计
7/8 21/32 3/8 1/32 6/8 5/32 7/8 0/32
平均 26.1 29.3
Χ2
自由度为 1①
0.53
4.52
7.16
23.22
P (不显著②)
0.50 (不显著)
<0.05
<0.01
<0.00001
OR
5.7
8.0
10.5
28.0
注 ① 用 Pike 与 Morrow 的配对对照Χ2 检验公式。
❖ 随访时间太短,以至于结局不能够发生并充分表现出来 。 ❖ 随访时间足够长,又有失访问题。 ❖ 怎样判断随访是否“足够彻底” ?
“5和20”规则:小于5%失访几乎不会造成偏倚, 大于20%失访会严重影响结论准确性,失访百分比 介于二者之间所造成偏倚也介于二者之间。
敏感性分析。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41页
❖ 只能调整已知和已测量混杂,对于那些未知和未测 量混杂原因则无能为力。所以在解释队列研究结果 时,应持慎重态度。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5页
RCT
❖ RCT中研究对象是按照随机化标准分组。 ❖ 在一个关于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是否可能增
加癌症危险随机化对照试验中,高血压病人 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收钙拮抗剂治疗, 另一组接收对照性治疗或抚慰剂治疗。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6页
钙拮抗剂是否会增加癌症危险研究
有害结局(癌症) 发生(病例) 不发生(对照)
暴露于治疗
是
(钙拮抗剂)
A
B
否
C
D
总计
a+c
b+d a+b+c+d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7页
RCT优缺点
❖ 随机化设计不但使两个治疗组在已知结局决 定因子方面相同,还能够平衡未知原因。
❖ 因为样本量、随访时间和伦理学方面限制, 随机化对照试验并不适于评价多数被怀疑有 害或者罕见暴露,也不适于有害结局较罕见 情形,所以研究者通常不得不从其它类型研 究中寻找证据。
2
30 30 有
3/4
否
0/4
有
1/4
有
0/4
3
22 31 有
1/4
有
0/4
否
1/4
有
0/4
4
33 30 有
3/4
有
0/4
有
0/4
有
0/4
5
22 27 有
3/4
否
1/4
否
1/4
否
0/4
6
21 29 有
3/4
有
0/4
有
0/4
有
0/4
7
30 27 否
3/4
有
0/4
有
1/4
有
0/4
8
26 28 有
3/4
有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4页
危险原因
★一些疾病(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危险性
小、多病因)单从临床个体入手来研究病因十 分困难,需从临床个体扩大到对应群体,从宏 观方面来研究病因,于是提出危险原因概念。
★危险原因是指在一群体中,因为某一原因存在,
使相关疾病发病率增高,而当其被消除后,可 使该病发病率下降,这种与发病率增高相关原 因,称之为危险原因。
服用反应停 病例组母亲 对照组母亲
有
12(a)
2(b)
无
38(c) 88(d)
50(a+c) 90(b+d)
OR=13.9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8页
口服避孕药(OC)与心肌梗塞(MI) 关系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服OC 未服OC
病例(MI) 39 114
❖ 累计 153
对照 24 154
178
OR=2.20 ORMH=2.79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5页
横断面研究
❖ 是研究在特定时间与特定范围人群中相关原因与疾 病或健康情况关系。
❖ 研究人群暴露于药品后发生不良反应分布状态,如 老年人群镇静催眠类药品滥用情况调查。
❖ 了解某人群药品使用特点,如二周用药调查。 ❖ 没有对照组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6页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42页
B、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 假如伴随对危险原因暴露增加(剂量或时间 增加),发生不良结局危险(或严重程度) 也增加,这么剂量-反应关系将会强化关联可 信度。
❖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可追踪观察暴露组与未
暴露组某种疾病(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 判断暴露与疾病(不良反应)之间关联.
❖ 如反应停与短肢畸形,左旋咪唑与脑炎综合 征等关联就是经过队列研究确证.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3页
钙拮抗剂使用和癌症
❖ 此研究从美国三个地域搜集了一个71岁及以 上未患癌症队列人群,一部分人使用了钙拮 抗剂(a+b),另一部分人未使用钙拮抗剂(c+d)。 此队列定义很清楚,但大多数暴露人群患有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残疾并住院,暴露组 与非暴露组之间不一样质。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8页
2、暴露测量或结局判断
❖ 在病例-对照研究,暴露测量是关键步骤。
❖ 比如,在被问及是否曾接触有机溶剂时,那些白血 病患者更可能会回想起以往暴露史,因为他们回想 动机更强烈(回想偏倚),或者是因为调查者更主 动地挖掘其暴露史(调查员偏倚)。所以,在判断 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真实有效性时,应注意研究者是 否采取了办法以降低回想偏倚,比如采取盲法进行 调查,对研究对象和调查员隐瞒研究假设。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3页
1、研究设计方案
❖ 依据研究目标和可行性,可选择个案报道、 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RCT、系统评价等,但论证最强设计方案是 RCT、系统评价。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4页
病例汇报
药品上市后引发罕见不良反应,甚至DID首次报道 多来自医生病例汇报。尤其是结局极少见(比如服用反 应停孕妇生下患海豹肢畸形孩子),则这么病例汇报和 系列追踪可能会有足够效力往返答我们问题。 ❖ 病例汇报没有对照组,不能进行因果关系确实定; ❖ 一旦对某种药品怀疑被公布,常引发医生和病人过分汇 报,造成偏性结论; ❖ 对药品与常见或迟发ADR或DID联络,在个体水平极难 探测,所以病例汇报作用较小。
❖ 对结局事件,必须建立特定标准来定义主要结局事件并将这 些标准落实于随访一直。
❖ 特定标准必须具备充分客观性。
❖ 尽可能对判断临床结局事件调查者采取盲法,不让他们知道 病人临床特征和预后原因,使研究者在各个研究组中用一样 努力去发觉结局事件。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40页
3、随访足够长和彻底吗?
❖ 理想化是起始队列每一个病人将一直被随访直至他们完全 康复或出现其它疾病结局。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0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1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2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3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4页
Step two 检索证据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5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6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7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8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19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 累计 63
268 331
第29页
母亲早孕期服用雌激素与少女阴道腺癌
表 5-1 病例对照研究部分资料
病
母亲年龄
母亲吸烟
此次怀孕出血
以往流产史
此次怀孕时使 用过雌激素
例 号
病 例
四个 对照 病例 平均
对照
病例 对照 病例 对照 病例 对照
1
25 32 有
2/4
否
0/4
有
1/4
有
0/4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2页
关于危害证据真实有效吗?
四条标准: 1. 是否采取了论证强度高研究设计方案? 2、两组对治疗/暴露和临床结局测量方法相同吗?盲法? 3、 对研究对象随访期是否足够长? 4、 对危害研究结果是否符合病因推断一些标准?
l 暴露是否在结局发生之前 l 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l 是否有治疗与不治疗正反两面证据 l 不一样研究之间关联是否一致 l 此关联是否有生物学意义
confounding
yes
no
cause
第7页
❖ 一项医疗办法或环境原因对病人是否有害
口服避孕药是否会引发乳腺癌? 钙拮抗剂是否增加死亡或癌症危险?
❖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评价因果推断相关证据真实 有效性、关联主要性以及与某个详细病人直接相关 程度。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8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9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5页
危险原因
★ 危险原因确实定要排除混杂和偏倚干扰。 偏倚----选择和测量阶段 混杂----设计阶段 机遇----设计和分析阶段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6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xplanation
Finding
association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bias
yes
no
chance
yes
unlikely
4、是否符合病因推断一些标准?
A、暴露是否发生在结局之前
有害原因暴露是否发生在不良结局之前对确定因果时序是非常主要。 比如,一份自杀与抗抑郁药氟西汀相关汇报曾引发争论:到底是因 为使用氟西汀而使人产生了自杀念头?还是这些人原本就心理抑郁, 有自杀倾向,所以才给予氟西汀进行治疗?对全部抗抑郁对照试验 进行meta分析,也没能必定这一关联。
在研究病因时,可将研究对象按病因有没有分成病 例和对照两组,调查既往病因暴露情况,以判断病 因暴露与疾病发生有没有关联以及关联程度大小, 这是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经惯用到方法。
病因→服药,疾病发生改为→不良反应发生
用途:探索病因,筛选危险原因; 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说。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7页
反应停与短肢畸形病例对照研究
★ 病因学是研究病因侵袭人体,在内外环境综 合影响下,引发人体发病,并研究发病机制 科学。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页
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
★只有该病原体入侵人体,才能引发疾病, 称之为直接病因 结核菌与结核病 HIV与爱滋病
★与发病相关间接原因,它们存在,能促 进发病
居住条件差、营养不良、 社会经济环境恶劣、心理精神刺激等
❖ 对照组病人还应该有与病例组病人一样暴露机会。
如:钙拮抗剂---癌症关系病例对照研究,以癌症病人为病例,对照组为 非肿瘤病人,若将患冠心病病人(其暴露于钙拮抗剂机会较大)从对照 中排除掉,可能高估钙拮抗剂危害。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32页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 队列研究主要用于检验病因假设。
第20页
Step Three: 评价证据
(一)、真实性评价 (二)、主要性评价 (三)、适用性评价
循证医学病因循证
第21页
(一)、真实性评价
❖ 不一样类型研究其结果真实有效性是不相同, 对全部相关研究系统综述是效力最高证据。
❖ 对于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类型证据,应做两 次真实有效性评价,一次按照下面指南进行, 再一次按照系统综述指南来做(见图框6-1)。
s ② 配对 t 检验,=1.7 x 岁。
母亲哺乳
病例 对照
否
0/4
否 1/4
有 0/4
有 2/4
否 0/4
否 0/4
有 0/4
否
0/4
3/8 3/32
2.35
0.20 (不显著)
10.0
此次怀孕时照 射过 x 线
病例 对照
否 1/4 否 0/4 否 0/4 否 0/4 否 0/4 否 1/4 否 1/4 有 1/4 1/8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