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跑教学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往返跑的技巧与方法
3. 往返跑的练习方法与手段
三、教学对象
本教学方案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四、教学时间
共5课时,每次课45分钟。
五、教学场地与器材
1. 场地:操场或运动场
2. 器材:标志物、秒表、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
1. 教师讲解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起跑、加速、冲刺、减速等环节。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模仿往返跑的动作。
3. 教师纠正学生的动作,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第二课时:往返跑的技巧与方法
1. 教师讲解往返跑的技巧与方法,如呼吸节奏、步伐调整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第三课时:往返跑的练习方法与手段
1. 教师介绍往返跑的练习方法与手段,如间歇训练、分组接力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第四课时:往返跑的实战演练
1. 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比赛,教师担任裁判。
2. 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与方法,提高比赛成绩。
3. 教师点评比赛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
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往返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体会。
3. 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往返跑过程中的动作规范性,评价学生的基本动作要领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往返跑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技巧与方法运用能力。
3. 了解学生对往返跑的兴趣和热爱程度,评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八、教学反思
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练习强度。
4. 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