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压力源相关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护士压力源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及如何缓解其压力,维护其群体的心理健康。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中的护士压力源量表对我院急诊科病房和门诊126名护士的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工作压力、工作性质与强度、患者和家属的不理解、职业危险及防护不利、待遇较低、社会心理支持不足等因素成为急诊科护士主要的工作压力。
结论:工作压力过大对急诊科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应针对护士工作压力源来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使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服务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mergency nurses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stress factors and how to relieve the pressure,to maintain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ir populations.Methods:Questionnaire was used in scale stressors of nurses 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wards and 126 nurses out to investigate.Results:Work stress,job nature and intensity,and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patients with their families,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protective negative,treatment with lower,such as a lack of psychosocial support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to work stressors.Conclusion:Work pressure o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adverse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hospital administrators should be sources of job stress for nurses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able nurses to provide satisfactory services to patients in the joy of success,to optim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Key words】Emergency department;Nurses;Work pressure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是指对生物或人类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使个体产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刺激 [1] 。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所有急危
重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是抢救和管理任务最为繁重的科室,特定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工作过度紧张,急诊科收治患者大多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
急诊科护士
承担着繁忙的观察、护理、治疗、急救等任务,同时安全受到更多的威胁 [2] 。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模式的转变,急救工作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各类突发急危事件决定了急救工作的高强度和高压力性,各种各样的压力源,都会
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影响护理工作及急救工作质量 [3] 。
面对压力过大
需要有应对的措施,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会给护士生理、心理带来不良影响,还会影响急诊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和质量。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分析其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缓解并消除压力,维护她们的心理健康,我们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调查对象为基层医院门急诊护士126名,其中男性4人,女性122名,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29.8±
2.3)岁;护理工作1~25a,平均(12.8±
3.5)a,在急诊科工作为3~128个月,平均(110.7±2.6)个月。
1.2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和国内常用的护士压力源量表 [4] 进行测量,发放问卷前由专人负责量表的详细介绍、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本量表共35条目,5个方面,采用1-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其承受的压力越大,此量表在国内应用信度较高 [4] 。
该量表由专人统一发放和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126份,全部收回,回收率100%。
1.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 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水平程度(见表1)。
表1126名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调查结果[n( ±s)、%]
2.1工作压力:人员分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直接导致工作量增加和休息时间减少。
在人口众多的中国,600多万医务工作者中护士仅有126.6万名,即每千人护士人数为1人,居全世界倒数第三。
据卫生部最新调查显示,全国696家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与床位的比例平均为0.33∶1,最低为0.26∶1,尚未达到卫生部1978年规定的标准,即护士:床位为0.4∶1,而国际上一般为1∶1,这种情况在基层医院更为多见。
急诊科患者病情危重的居多,所以护士工作很繁忙。
护士还经常加班加点,有的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疲惫和神经衰弱,休息更是得不到保障。
护士频繁值夜班,还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会经常出现疲劳感,免疫力下降以及失眠、多梦、健忘、易怒、神经敏感等等一系列的症状。
在急救中,陪伴的家属因为救人心切,常常对急诊护士采取过激的言行,致使急诊护士常常要为自己的人身安全担忧。
有时还会与医生发生矛盾。
受到医生及领导的批评,或者不是自己职责内的工作而被医生指使,都会使急诊护士在心理上受到挫折,致使情绪低落。
2.2工作强度:①应急性较强是急诊科的特点,不能计划和预测什么时间有多少患者及患何种疾病的患者来就诊,且来急诊就诊的病人病情都是急、重的,变化也快,危险性高,以上这些因素都要求急诊科护士在上班时间随时处于应急状态,这样的状态持续的时间一长,护理人员都会感到疲惫和紧张。
②由于急诊病人病情急、重,所以病人及家人也处于高度紧张、恐惧、焦虑、绝望的同时,常会表现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不礼貌行为,护理人员对于这种情况也理解,但是长期压抑自身情绪,做出精神妥协,一旦自己得不到理解或受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护士就会产生自卑感、不安全感。
③急诊科工作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工作,通常要求全科人员通讯工具务必24小时畅通,以便应急,这就使护理人员即使是在下班休息时间也处于待命状态,不能完全放松自己。
④目前国内医院护士严重缺编,急诊科护士不但要担负每天上百名急诊患者的治疗、护理任务,还要承担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精力、体力透支的状态。
⑤急诊科是医院承担突发事件的重要科室,一旦遇到群体事件及患者集聚时,加班、加点则是家常便饭,以致护士正常生物钟被打乱,进食、休息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