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械加工中的误差分析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及数学建模研究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及数学建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73c88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e.png)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及数学建模研究机械加工是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误差。
误差的存在直接影响到零部件的质量和精度,因此对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分析和数学建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误差来源分析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误差可以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1.制造设备的误差:制造设备本身的精度会对加工零件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例如,机床的刚性、热变形、传动系统的间隙等都会造成误差的产生。
2.切削力的变化:由于刀具的磨损或者加工条件的变化,切削力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零件加工中出现误差。
3.工件的变形:加工过程中,工件可能会因为切削力等原因而发生变形,使得加工结果与设计要求不符。
4.加工过程中的振动:振动是机械加工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过大的振动会引起工件位置的偏移,从而影响加工精度。
二、误差分析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并对其进行建模研究,我们通常采用以下几种误差分析方法:1.测量方法:通过测量零件的几何属性,使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分析零件的误差情况。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三坐标测量、投影仪测量等。
2.试验方法: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试验,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仅改变某个因素,如切削速度、刀具刃磨状况等,来测量零件加工结果的误差。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误差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3.仿真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建立机械加工过程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和试验,得到加工结果的误差。
仿真模拟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并能够更好地在加工过程中控制误差。
三、数学建模研究数学建模是解决误差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机械加工领域,数学建模可以针对不同的误差来源进行研究,建立与之相关的数学模型,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误差的本质,并提供改善加工精度和质量的方法。
在误差分析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1.误差传递模型:利用数学方法研究误差在加工过程中的传递规律,分析传递路径和影响因素,以便为误差的减小提供方向。
机械零件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控制
![机械零件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a67603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6.png)
机械零件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控制在机械制造领域中,装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装配过程中的误差会直接影响到机械的性能和精度。
因此,对于机械零件装配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分析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误差分析在机械装配过程中,误差的来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首先是零件本身的尺寸误差。
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零件的尺寸无法完全做到精确。
其次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如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和专注度等。
还有一些误差是由装配工艺决定的,比如装配顺序和工艺参数等。
针对以上误差来源,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误差分析。
首先是对零件尺寸进行测量与分析,了解其误差范围和分布情况。
其次是对装配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例如使用传感器等装置对关键节点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误差。
最后是通过统计学方法对误差进行分析,找到误差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的误差控制提供依据。
二、误差控制误差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减小和控制机械零件装配过程中的误差。
首先是优化零件加工工艺,提高零件的精度和一致性。
这可以通过改进加工设备和工艺参数,提高机械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度,从而减小零件尺寸误差。
其次是加强对装配工人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专注度。
专业的培训可以帮助工人了解装配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和控制方法,从而减小人为误差的发生概率。
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对装配过程进行规范和监控,可以进一步减小装配误差。
此外,使用先进的装配设备和技术也是误差控制的重要手段。
例如,可以采用自动化装配线,减少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
还可以利用机器视觉系统和机器人技术来实现高精度的零件配对和装配,从而提高装配的准确度和效率。
最后,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系统也是误差控制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装配完成的机械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装配过程中的误差,确保机械的性能和精度。
三、结论机械零件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控制是保证机械性能和精度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和控制,可以有效减小装配误差的发生概率。
机械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措施
![机械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01f94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a.png)
机械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措施汇报人:2024-01-01•机械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机械加工误差的措施•机械加工误差的补偿措施目录•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途径01机械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原理误差总结词原理误差是由于加工原理的不完善而导致的误差。
详细描述原理误差主要表现在机床或刀具的转动和移动过程中,由于设计原理或机构原理的限制,导致加工出的零件与理论值存在偏差。
例如,齿轮加工中,由于齿轮的齿廓理论是完美的,但在实际加工中,由于机床和刀具的精度限制,无法完全复制理想的齿廓形状,从而产生原理误差。
工具、夹具与机床的制造误差总结词工具、夹具与机床的制造误差是由于这些设备的制造精度不足而导致的误差。
详细描述工具、夹具和机床是机械加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制造精度直接影响着零件的加工精度。
例如,刀具的制造误差会导致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不均匀,夹具的定位精度不高会导致零件的位置精度偏差,机床的主轴回转误差则会影响零件的圆度等。
调整误差是由于加工过程中的调整不准确而导致的误差。
详细描述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工具、夹具和机床进行多次调整,如刀具的更换、夹具的定位、机床的校准等。
由于调整过程中的人为操作和设备本身的特性,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调整误差。
例如,刀具的安装角度偏差会影响切削深度和表面粗糙度,夹具的调整不当会导致零件的定位不准确。
总结词VS总结词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设备的精度限制和测量方法的不完善而导致的误差。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测量是机械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由于测量设备的精度限制和测量方法的不完善,往往会产生测量误差。
例如,使用卡尺测量时,由于卡尺的刻度精度有限,会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同时,测量方法的不正确也会导致误差的产生。
如测量时没有保证工件与卡尺之间的平行度或垂直度,就会产生测量误差。
02减小机械加工误差的措施直接减小或消除误差法直接减小或消除误差法是通过直接减少或消除原始误差来降低加工误差的方法。
例如,通过提高机床的几何精度、减小刀具和夹具的制造误差、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加工误差。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0b229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2.png)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是指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设备、操作等因素导致的加工尺寸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
这些误差会对零件的质量和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减小误差。
本文将从设备选型、工艺参数控制、工艺改进等方面探讨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
一、设备选型方面的对策设备选型是机械加工工艺误差控制的重要方面。
在选购加工设备时,应确保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刚性等方面符合加工要求,以减小误差的产生。
1.选择精度更高的设备对于要求加工高精度零件的工艺,应选择精度更高的加工设备,如高精度数控机床等,以提高加工精度,并减小误差的产生。
2.选用稳定性较好的设备设备的稳定性对加工精度影响很大。
选用稳定性较好的设备可以减小外界因素(如温度、振动等)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降低误差的发生率。
3.考虑设备的刚性刚性是指设备在加工过程中承受载荷时变形程度的能力。
设备刚性好,能够更好地抵抗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和变形,从而提高加工精度,降低误差的发生。
二、工艺参数控制方面的对策控制合理的工艺参数是减小机械加工工艺误差的关键,下面将从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角度分析工艺参数的控制对策。
1.合理控制切削速度切削速度是指加工过程中工件与刀具相对运动的速度。
切削速度的选择要根据加工材料的硬度、材料的切削性能以及机床和刀具的性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如果切削速度过快,容易导致刀具寿命下降,加工表面质量下降,误差增大;而切削速度过慢,则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容易产生负载过重等问题。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切削速度,以确保加工精度。
三、工艺改进方面的对策工艺改进是减小机械加工工艺误差的重要手段。
通过改进现有的工艺流程、技术手段来减小误差的产生,提高加工精度。
1.优化工艺流程通过优化加工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加工顺序,避免二次调整导致误差的累积。
合理的工艺流程有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误差的发生率。
2.改进工艺技术手段利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改进加工工艺技术手段,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减小误差的产生。
详解机械加工容易出现的九大误差!
![详解机械加工容易出现的九大误差!](https://img.taocdn.com/s3/m/000c04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1.png)
机床的制造误差机床的制造误差主要包括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
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各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它将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的精度。
主轴回转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主轴的同轴度误差、轴承本身的误差、轴承之间的同轴度误差、主轴绕度等。
导轨是机床上确定各机床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基准,也是机床运动的基准。
导轨本身的制造误差、导轨的不均匀磨损和安装质量是造成导轨误差的重要因素。
传动链误差是指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运动的误差。
它是由传动链中各组成环节的制造和装配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所引起的。
2刀具的几何误差任何刀具在切削过程中都不可避免要产生磨损,并由此引起工件尺寸和形状地改变。
刀具几何误差对机械加工误差的影响随刀具种类的不同而不同:采用定尺寸刀具加工时,刀具的制造误差会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而对一般刀具(如车刀等),其制造误差对机械加工误差无直接影响。
3夹具的几何误差夹具的作用是使工件相当于刀具和机床具有正确的位置,因此夹具的几何误差对机械加工误差(特别是位置误差)有很大影响。
4定位误差定位误差主要包括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须选择工件上若干几何要素作为加工时的定位基准,如果所选用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来确定某一表面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不重合,就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工件定位面与夹具定位元件共同构成定位副,由于定位副制造得不准确和定位副间的配合间隙引起的工件最大位置变动量,称为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只有在采用调整法加工时才会产生,在试切法加工中不会产生。
5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产生的误差工件刚度:工艺系统中如果工件刚度相对于机床、刀具、夹具来说比较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由于刚度不足而引起的变形对机械加工误差的影响就比较大。
刀具刚度:外圆车刀在加工表面法线(y)方向上的刚度很大,其变形可以忽略不计。
机械加工中的误差分析
![机械加工中的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c8e07e02768e9951e738d7.png)
三 、加工后的误差
( 1 )工件 内应 力 引起 的误 差 。内
如 :在 卧式镗 床上镗箱体孔 时,要 进行
作者简 介 :袁胜春 ( 1 9 6 5 ~) ,本科 ,高级讲 师,机械 专业学科带头人 ,从事机械专业 的理论及 实习的教 学与管理工作 。
一
e l25
产生 弹性 变 形 ,因此 ,会 造 成 加 工 误 差 。此外还有加 紧力 、离心力 、重力 等
引 起 的误 差 。
道工序的加工精度 。工件加工 后的测量
误差则直接影响工件精度 的评定。测量
( 2 ) 切 削热 和其 他 热 源使 刀 具 和
工件 的相对位置 产生误差 。在金属切 削
加工后测量的误差将直接影响 工件的后
这样将使设 备的结构或刀具 的外 形复杂 化 ,制造 很 困难 ,用 近似 的加 工 方法 , 不但 可以简化机床或刀具 的结 构 ,且能 提 高生产 率 ,使加 工过程更经 济。所 以 我们 常常 在 满 足零 件 技 术 要 求 的情 况
下 ,采取 近似 方法进行加工 ,既 然是近
似 ,就必 然存 在误 差。
( 2 ) 机 床 、夹具 、刀 具 的 制 造 误 差 以及机 床 、夹具 、刀具的磨损影 响工
热 、摩擦热 以及 阳光 和供 暖设备 的辐 射
热而 引 起 的。工 艺 系 统 中,机 床 、刀 具 、夹具 、工 件 的结 构 一 般 都 比 较 复
件尺 寸和形状精度 。机床 、夹具 、刀具
各种工艺因素对加工精度 的影 响程度是
不同的。在 分析具体工序时 ,必须 分清 主次 ,找 出起 主 要作 用 的 因素 ,这样 , 才能合 理地 选择 加工方法 ,确定工 序公 差 ,保 证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过程中误差的产生及预防措施
![机械加工过程中误差的产生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cf1291955270722182ef706.png)
机械加工过程中误差的产生及预防措施摘要:在完成任何一个机械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工艺系统各种原始误差的存在,如机床、夹具、刀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工件的装夹误差、测量误差、工艺系统的调整误差以及加工中的各种力和热所引起的误差等,都会使工艺系统间正确的几何关系遭到破坏而产生机械加工误差。
下面就如何减小机械加工误差进行探讨。
关键词:机械加工误差产生原因避免误差措施零件的机械加工是在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内完成的。
零件加工表面的几何尺寸、几何形状和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取决于工艺系统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工件和刀具分别安装在机床和刀架上,在机床的带动下实现运动,并受机床和刀具的约束。
因此,工艺系统中各种误差就会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反映为零件的加工误差。
1、零件机械加工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机械零件加工误差中很大一部分与加工工艺系统的结构状况有关;而另一部分则与切削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因素变化有关。
这些误差的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1.1 加工原理误差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刀刃轮廓或近似的传动关系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例如,加工渐开线齿轮用的齿轮滚刀,为使滚刀制造方便,采用了阿基米德基本蜗杆或法向直廓基本蜗杆代替渐开线基本蜗杆,使齿轮渐开线齿形产生了误差。
1.2 工艺系统引起的误差首先,由于工艺系统中各组成环节的实际几何参数和位置,相对于理想几何参数和位置发生偏离而引起的误差,称为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其与工艺系统各环节的几何要素有关。
其次,工艺系统在切削力、夹紧力、重力和惯性力等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从而破坏了已调整好的工艺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导致加工误差的产生,并影响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再次,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切削热、摩擦热以及工作场地周围热源的影响,工艺系统的温度会产生复杂的变化。
在各种热源的作用下,工艺系统会发生变形,导致改变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正确相对位置,导致加工误差的产生。
浅谈机械加工误差的分析
![浅谈机械加工误差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76092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e.png)
浅谈机械加工误差的分析机械加工误差是指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材料、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引起的偏差。
这些误差可能会导致工件尺寸大小、形状、位置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影响到零件和装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机械加工误差进行精细的分析,可以帮助加工工程师发现问题,调整加工工艺,提高加工精度,确保成品质量。
一、误差分析方法1. 质量记录法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通过对工件尺寸的测量和记录,可以得到不同的数据,从而分析加工误差。
记录的数据应该包括标准值、实际值和误差值,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和对比,可以找到误差来源。
2. 视察分析法通过对工件外观、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观察,可以检测出加工误差。
同时,视察分析法还可以通过检测加工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确定是否存在机械设备本身的问题。
利用精密测量工具对工件进行实际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得出实际误差值,从而推测出加工误差的来源。
测量分析法需要综合考虑测量误差和仪器精度等各种因素。
二、误差来源1. 加工设备的误差加工设备在制造和运行中,存在自身的制造误差和使用寿命等问题。
比如,在机床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如果工作台面的平面度不够精度,或者导轨柿子不能完全垂直,就会导致加工误差的出现。
2. 刀具的误差切削刀具是机械加工过程中重要的零部件,其精度影响到加工质量。
由于刀具的加工和使用原因,刀具的尺寸、形状等方面会产生误差。
此外,刀具材料、刀具质量等也会影响加工误差。
4. 加工工艺方面机械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加工工艺方面包括加工模式、进给速度、加工温度、刀具轨迹等等,都会影响加工误差。
正确调整加工工艺,可以克服这些问题,提高加工精度。
三、误差控制对于机械加工误差的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设备和刀具的精度,保证其质量稳定。
2. 采用合适的加工材料,保证其材质稳定,减小加工误差。
3. 调整加工工艺,控制加工过程的温度、速度等参数,保证加工精度。
4. 采用自动化加工、数控加工等高精度加工方法,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机械加工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机械加工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c3697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c.png)
机械加工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差,影响机械加工精度。
而造成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机械零件制造工艺误差、机床设计制造误差、测量与控制误差、夹具设计制造误差等。
如何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减少各种误差的产生,提高机械加工精度是一项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工作,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机械加工;误差;产生原因;应对策略机械加工是将被加工零件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过程。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都会产生各种误差。
这些误差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机械加工的质量和精度,甚至影响到工件的正常使用。
因此,为了减少和消除机械加工误差,提高工件精度和合格率,对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对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误差的分类机械加工过程中,加工误差是指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实际运动和理想运动存在差异的现象。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形式,机械加工误差可分为直接误差、间接误差和综合误差。
综合误差是指由于各因素对机械加工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现象。
综合误差会影响工件尺寸、形状和位置等精度,而且会随着机床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同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综合误差也会有所不同。
2.机床设计制造误差机床设计制造误差主要由机床结构和几何精度两方面原因引起。
机械结构和几何精度是机床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对机床结构进行设计时,应尽可能减少零部件之间的刚性连接,使其具有较小的变形和运动副间隙。
同时,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还应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以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补偿方式来减小机床几何精度误差。
为减少机床设计制造误差,首先需要对机床进行合理定位、减少误差源。
具体方法是:在加工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工作台、刀具等的原位置不变;通过合理选择机床参数来减小机床定位误差;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调整刀具角度和偏角大小;定期检查并调整机床,使其处于最佳状态。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分析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e64a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b.png)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引言机械加工工艺是制造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技术误差,导致产品不符合设计要求,甚至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效果。
对于机械加工工艺中的技术误差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机械加工工艺中的技术误差问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技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技术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精度误差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加工的精度。
如果设备本身存在精度误差,那么加工出的产品也会存在相应的误差。
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刀具的磨损、传动件的松动等都会导致产品加工精度下降。
2. 刀具磨损在机械加工中,刀具是直接与工件接触的工具,其磨损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加工精度。
如果刀具磨损严重,就会导致产品表面粗糙、尺寸偏差等问题。
3. 工序误差机械加工通常是由多道工序组成的,每个工序都会对产品加工精度产生影响。
如果某个工序出现误差,就会传导到整个加工过程中,导致产品精度下降。
4. 材料性能误差在机械加工中,材料的硬度、韧性、延展性等性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加工精度。
如果材料性能不稳定,就会导致产品加工精度难以保证。
以上这些技术误差问题都会影响到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质量,甚至导致产品无法使用。
对于这些技术误差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三、对策分析针对机械加工工艺中的技术误差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解决:1. 提高设备精度首先要解决的是设备精度误差问题。
可以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来保证设备的精度。
现代化的数控机床可以通过自动补偿来修正设备误差,提高加工精度。
2. 优化刀具管理刀具的磨损是导致产品加工精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通过建立刀具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刀具,以保证产品加工精度。
3. 加强工序管理针对工序误差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工序管理来减少误差的传导。
机械加工精度的误差分析与优化
![机械加工精度的误差分析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de3b2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b.png)
机械加工精度的误差分析与优化机械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加工精度的误差成为了制约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机械加工精度的误差进行分析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误差的来源、误差分析的方法以及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误差的来源机械加工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设备误差、刀具误差、加工工艺误差以及材料误差等多个方面。
设备误差是指机床、夹具、测量装置等在设计、制造、装配等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例如,机床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都会引起误差,而夹具的刚度、精度也会对加工精度产生影响。
刀具误差是指刀具在制造、磨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刀具的材质、几何形状、刃口磨削质量等都会对加工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加工工艺误差是指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设备调试不当等原因引起的误差。
例如,切割速度、进给速度、径向切宽等参数的选择和调整不当,都可能导致加工误差的增加。
材料误差是指工件的形状、尺寸、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误差。
材料的不均匀性、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特性都会对加工误差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误差分析的方法误差分析是指通过对机械加工误差的定位、测量、分析等手段,揭示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机理,以便进行误差补偿和改进的过程。
常用的误差分析方法包括测量法、数学模型法和统计分析法等。
测量法是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对加工件进行测量,获取几何形状和尺寸方面的数据,然后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误差的大小和方向。
测量法可以通过直接测量、间接测量以及三坐标测量等方式进行。
数学模型法是通过建立机床、夹具、刀具、工艺等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和仿真等手段,预测和分析误差的产生和传递路径。
数学模型法可以通过有限元法、多体系统理论等进行。
统计分析法是通过对多个加工件加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误差进行分析和判别。
统计分析法可以通过卡尔曼滤波、方差分析等进行。
三、优化策略根据误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优化策略来降低机械加工精度误差。
机械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优化
![机械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b08c7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8.png)
机械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优化一、引言在机械装配过程中,误差分析与优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误差的存在会导致装配件的不匹配,使机械系统的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对机械装配误差进行科学的分析与优化,旨在提高机械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二、误差来源分析1. 几何误差几何误差主要由于零件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精度不足引起。
常见的几何误差包括平面度、垂直度、圆度、直线度等。
在机械装配过程中,需要对每个零件的几何误差进行测量和分析,确保其在允许范围内。
2. 尺寸误差尺寸误差是指零件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异。
尺寸误差往往由制造过程中的材料变形、切削误差、热胀冷缩等因素引起。
为了降低尺寸误差,可以采取合理的工艺措施,例如优化工艺路线、提高切削精度等。
3. 材料性质误差材料性质误差是指材料的力学性质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差异。
材料的力学性质会受到材料种类、热处理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装配误差。
为了降低材料性质误差,可以选择性能稳定的材料,加强质量控制等。
三、误差分析方法1.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装配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分析。
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或多体仿真方法,模拟机械装配的各个环节,预测误差的产生和传递规律。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有效地分析误差来源,找到优化的方向。
2. 测量分析法测量分析法是通过精密测量手段,对机械装配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实时测量和分析。
常用的测量手段包括三坐标测量、激光干涉测量等。
通过测量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误差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误差优化方法1. 工艺优化工艺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制造工艺,减少误差的产生。
可以采用精密制造工艺、改进切削工艺等手段,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2. 组装优化组装优化是指通过合理的组装顺序和方法,减少误差的传递和累积。
可以先进行局部调整,然后再进行整体组装;可以采用引导装配和自动校正等方法,提高装配精度。
3. 设计优化设计优化是指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减少误差的敏感性和传递。
机械加工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机械加工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94592d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2.png)
机械加工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如何有效控制加工误差是机械加工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根本发展目标是提高精度来实现机械设备的使用价值。
机械加工企业需要根据误差来源分析出产生误差的根本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不断将误差降低至允许范围内,将加工质量提高到可以满足部门制造要求。
关键词:机械加工过程;误差产生;原因分析;应对策略1机械加工的概念和原理机械加工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它需要在一个相对庞大、较为复杂的程序中,集合许多其他的加工工艺,并对设计图纸和生产标准进行严格的参照,从而达到目的。
所以,必须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序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工艺流程的制定上,要从产品的设计样板,质量标准,生产装备,技术人员的个人能力,工作经验等因素来确定,在实际的机械加工中,由于各已加工零件对其产品的要求和要求都不一样,其加工流程也不一样。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生产工艺与技术,确保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机械加工一般是先将原料从粗到细,然后再将成品装配在一起。
2 机械加工的原则第一,加工基准面,从而使得以后的加工工作能够得到参考数据,这就是所谓的参考前处理。
第二,先孔后面。
对于连杆,箱体在进行工艺层的处理时,需要注意这个原理的反应,如此才能确保和平门的孔位的准确性,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带来方便。
第三,根据不同的加工需要,采用不同的装备,粗加工时,产品精度要求比较低。
因此,需选择精确度低,功率大。
为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可以通过合理使用精密机床来完成工作任务。
在精加工过程中,对于产品整体精度要求很高,因此,需尽量选择大精度机床。
为能够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必须对发动机零部件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所需求的功能特性,从而实现发动机的高效运行。
对内燃机而言,当活塞被处理时,需具有很高的精度,它的工艺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活塞壁面变薄,而径向刚度则相对较差。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分析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3d9ff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e.png)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分析机械加工工艺是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在加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技术误差问题。
所谓技术误差,指的是由于人为、设备、材料等方面导致的误差。
技术误差会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制定对策来避免。
一、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造成技术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加工人员对工艺的不熟悉、操作失误等方面。
为了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 培训加工人员加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决定了整个加工过程的精度和质量。
因此,应加强加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加工工艺的理解程度和操作技能水平,降低误差的发生率。
2. 强化质量意识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往往是由于对质量意识不足引起的。
因此,在培训加工人员的过程中,应不断强化质量意识,让其认识到质量对企业和产品的重要性,提高其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而促进质量和精度的提高。
二、设备因素设备的状态对加工的精度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设备因素也是造成技术误差的原因之一。
为了避免设备因素产生的误差,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维护设备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避免因设备问题而导致加工误差的发生。
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并调整各项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
2. 提高设备的精度现代数控加工设备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大大降低误差的发生率。
因此,在购买设备时应注意选择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设备,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调整,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三、材料因素材料因素也是导致技术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特点来制定加工方案,从而避免由材料因素而导致的误差。
1. 调整加工方案不同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加工方案。
因此,在加工前应充分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制定适合材料特点的加工方案,从而提高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2. 选择优质材料优质的材料能够在加工过程中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和精度。
机械加工误差分析以及解决措施
![机械加工误差分析以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c1a58de45c3b3566ec8b70.png)
机械加工误差分析以及解决措施摘要:在机械加工中,工件上某一尺寸的加工误差,可能是由多项系统误差和多项随机误差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由于在加工每一尺寸时,作用在其上的偶然因素的组合都不一样,因此,即使是同一设备、同一操作工人加工出的同一批工件,其实际尺寸也是变化的,这就是尺寸分散现象。
一批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围若在公差范围之内,则合格;反之,若尺寸分散范围超出公差范围,则超出的部分工件为不合格品。
本文主要针对机械加工误差分析以及解决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机械加工;误差;解决措施1机械加工精度及误差的含义所谓机械加工精度,指的是机械产品在进行机械加工之后,其实际的几何参数与图纸中所规定的数值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大,则证明机械加工精度越高,反之,则证明机械加工精度较低,加工后机械产品的实际几何参数与图纸中规定的数值之间的差值,就是机械加工误差,加工误差越小,说明机械产品的质量越好,加工误差永恒存在,不可消除,但如何控制加工误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机械加工精度的具体内容机械加工精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以及相互位置精度,衡量机械加工精度的高低,要从这三方面人手。
尺寸精指的就是机械产品零件的实际尺寸与图纸中所标注的尺寸的符合程度。
几何形状精度指的是机械产品零件表面实际的宏观形状与图纸中所绘制的宏观形状的符合程度。
相互位置精度指的则是机械零件与基准之间的相互位置与图纸中所要求的相互位置的符合程度。
3机械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3.1原理误差在加工的过程中没办法采用理想的加工运动方式而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方式,由此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原理误差。
从实际的情况考虑,如果采用理论中的加工原理对工件进行加工,那么就需要十分复杂的加工机构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机械加工企业只需要将加工件的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满足功能需求即可,并不需要提高成本来彻底消除误差。
因此,在实际加工中原始误差是一定会存在的,这就会给加工件的加工精度带来影响。
机械加工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机械加工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ddd15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6.png)
机械加工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摘要:为了降低机械加工中误差的发生几率,文章首先从机械加工误差的概念及其分类入手,具体分析机械加工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而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旨在提升机械加工生产质量和效率,为机械加工企业获得最大化生产利益,实现机械加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机械加工;原始误差;产生原因;机械零部件;随机误差1. 机械加工中误差的基本概述1.1概念机械加工误差指的是在生产加工期间,因为外界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而促使加工生产后的零部件和预期零部件的尺寸、质量、表面积等产生一定偏差的现象,导致其零部件质量较低、精度不足。
虽然机械加工误差在实际生产加工期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但是,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人为干预,将误差控制在其最低范围之内,减少生产误差对机械零部件的质量影响。
通过测量差异范围,反映机械加工质量,所测量的差异值越小、等级越高,加工出来的机械零部件质量也越高[1]。
1.2分类在机械加工生产期间,机械和相关道具组成一套完整的零件加工体系,在不同生产环节存在的误差存在一定差异,对机械加工产生的误差影响也不同,包括生产前期误差、生产过程误差。
而这其中,在加工阶段,由于加工系统自身原始状态对机械加工产品造成的生产误差叫做原始误差;由于加工工件、刀具处于静止状态下或者在生产阶段由于位置变化产生的误差成为几何误差。
在机械加工期间,由于切削工序产生的误差叫做原始误差,这部分误差产生的影响包括对机械零件的形变影响、应力等,不管是什么机械加工,都不能避免误差的存在,也不能实现加工参数的绝对精准,只要最后加工产品在质量允许范围内,均可以看作是合格产品。
2. 机械加工中误差产生的原因2.1原理误差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历经岁月的洗礼,慢慢建立形态不同的加工工艺,在对不同对象进行加工操作期间,使用的加工工艺存在一定差异性,使用的加工原理也有所区别,所以,在加工期间,存在多元化的客观误差。
比如:在使用齿轮滚刀时,会存在齿轮形廓误差,归根结底,是因为生产的机械齿轮同模具之间在外观、尺寸上存在区别,如果区别较大,很容易直接报废,加大机械加工产品的残次率,机械加工企业存在加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机械加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机械加工中的误差控制技术分析
![机械加工中的误差控制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36474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b.png)
机械加工中的误差控制技术分析机械加工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机械加工中的误差控制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误差控制技术的优化能够提升机械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并保证加工零件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机械加工中常见的误差来源以及误差控制技术,并探讨其优缺点。
1. 误差来源机械加工中的误差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设备误差:机械加工设备的波动、稳定性、机床结构不足等原因都会导致设备误差。
(2) 刀具误差:刀具磨损、刀具光洁度、刀具材料选择等都会影响切削力和加工精度。
(3) 材料误差:材料密度、弹性模量、变形模量等因素也会影响加工精度。
(4) 操作误差: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经验、使用工具和夹具等也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因素。
2. 误差控制技术为了保证机械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常用的误差控制技术包括:(1)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可以方便、快速、精确地控制机床的运动轨迹和加工参数,减小误差的发生和累积。
(2) 精密机床技术:精密机床技术是减小误差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精密度高、稳定性好、刚性佳的机床可以保证加工零件的高精度和高效率。
(3) 机床结构改进技术:优化机床结构可以降低机床振动和刚度不足所带来的误差,如加装强度结构、减重减振、精细的床身加工和装配等。
(4) 刀具材料和几何参数优化技术:如减小磨损、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和几何参数、提高切削力、减小加工温度等都可以减小刀具误差。
(5) 加工工艺与操作技术改进:优化加工工艺,减少加工次数和用具材料,优化夹具和工装,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都可以减小操作误差和材料误差。
3. 误差控制技术的优缺点(1)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可以方便、快速地控制机床的运动轨迹和加工参数,可以大大减小误差的发生和累积。
但是,数控系统本身也存在达到精度极限和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且数控加工设备投资较大,维护成本高。
(2) 精密机床技术:精密机床技术精度高、稳定性好、刚性佳,可以保证加工零件的高精度和高效率。
精密机械加工中的误差分析与校正
![精密机械加工中的误差分析与校正](https://img.taocdn.com/s3/m/50d577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b.png)
精密机械加工中的误差分析与校正精密机械加工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工艺。
它涉及到高精度的零部件制造和装配过程,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误差。
因此,对于精密机械加工中的误差进行分析与校正,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在深入了解误差分析与校正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误差。
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
在精密机械加工中,误差主要包括形状误差、尺寸误差、位置误差和表面质量误差等。
这些误差直接影响着零部件的功能和性能,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校正非常重要。
误差分析是通过对各个加工环节中的误差来源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来识别误差的成因和规律。
精密机械加工中的误差来源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外在环境因素和加工过程因素。
外在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等。
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导致工件和工具材料的热胀冷缩,从而产生尺寸和形状变化。
振动则会对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和切削产生影响,导致工件定位不准确和切削表面质量下降。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采取适当的温湿度控制和振动隔离措施。
加工过程因素主要包括机床刚度、刀具刚度和工艺参数等。
机床刚度是指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对于切削力和振动的抵抗能力。
机床刚度低会导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从而影响加工精度。
刀具刚度则与切削力和工具变形有关,刀具刚度低会导致刀具的挠曲和震动,进而引起加工误差。
工艺参数是影响加工精度的关键因素,例如进给速度、切削速度、切削深度等。
适当选择和调整这些参数可以降低误差的产生。
校正误差是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误差进行补偿和改善。
校正误差的方法主要包括工艺调整、机床调试和精密测量。
工艺调整是指通过优化切削参数、合理布局工序和改进工艺流程等手段,降低误差。
通过改进切削路径、调整刀具刚度和优化切削参数,可以减小误差的产生。
机床调试则是通过仔细调整机床本身的参数和结构来提高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中技术性误差分析及优化措施分析
![机械加工中技术性误差分析及优化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89be0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f.png)
. Al言l传R统i定gh位t误s差R大e多s数er来v源ed于.人为影响造成的操作性误
差机械加工生产 主 要 利 用 自 动 化 生 产 模 组 因 此 数 据 定 位 操作误差的关键源头在于构件定位层面与夹具定位零件固 定层面之间存在较大缝隙
二 机床制造参数误差 机床制造参数误差包含三项即主轴运转误差传动链 误差导轨误差首先就主轴运转物产来看主轴运转误差是 指在主轴运转过程中由于速度与运转量缺乏稳定性造成 机械设备的严重磨损使得实际运转数据与要求数据存在偏 差从而引发机械 加 工 产 品 存 在 一 定 的 误 差 其 次 是 导 轨 误 差导轨误差的概 念 解 释 首 先 要 从 导 轨 的 概 念 来 入 手 导 轨 作为机床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明确机床各部件具 体位置的标准 但由于在安装过程中不合格或使用时有所 磨损极易导致导 轨 之 间 的 位 置 和 部 件 产 生 一 定 的 问 题 从 而产生导轨误差最后是转动连误差转动连误差是指机械 加工时传动链的作用是机床运转的能量传输 一旦传动链 两端的传动机运转出现问题例如两端的运转机在运转时并 不能统一方向便会导致转动机在机械运转时使得链条与 传动机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从而使得 传动链两端产生明显偏差最终造成机械加工产品误差 三 加工器具数值误差 加工器具数值误差的影响要素主要来源于夹具磨损刀 具尺寸构件加工参数等 一方面在基于非特定构件的生 产环境中道具的 选 择 需 要 和 构 件 加 工 的 标 准 尺 寸 相 吻 合 如果出现在夹具刀具等构件选择上与标准的数据指数不相 统一的现象就会 直 接 影 响 到 数 据 加 工 的 准 确 性 和 精 确 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机械加工中的误差分析
【摘要】机械加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机械加工精度严重影响着加工质量,本文进行了加工误差分析,针对目前机械加工中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加工误差的控制基础,最终本文提出了进行控制加工误差的具体措施,为企业加工提高参考。
【关键词】机械加工;加工误差;分析;改进措施
0 概述
机械加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机械加工涉及到我国各个经济领域。
机械加工质量和精度是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进行企业机械加工的误差分析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机械加工由于涉及到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并针对不同的企业存在各种差异,因此,进行加工误差的控制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努力方向。
然而,机械加工误差设计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的全周期,只有综合分析企业的生产规律,才能获得企业加工所存在的缺陷。
在前人关于加工误差的研究中,大量专家和学者指出了控制加工误差的主要策略和执行办法,为企业进行提高加工水平提供了一定参考。
然而,加工误差始终存在与企业制造过程中,本文通过分析机械加工企业的一般加工行为,提出针对性的控制加工误差行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加工精度水平[1]。
1 机械加工误差分析
机械加工误差是指企业的制造加工工件后的要求与设计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了加工产品不满足使用要求,甚至会引起安全事故。
加工误差于加工工序的诸多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充满了不确定性,给进行分析控制加工误差带了困难。
误差按照实际产生的途径也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与要求加工精度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分析如下:
1.1 加工设备误差
加工设备是进行机械加工的最直接工具,也是保证加工误差的重要保障因素。
加工设备误差主要指由于设备存在的原理性误差,机械随着工作时间延长出现的加工误差,加工设备存在的自身变形,夹具和固定架存在的装配误差和工作环境变换等。
例如在机床加工中,可能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包括:加工刀具和夹具变形,机床的滚珠丝杠之间的传动误差,机电控制存在的系统误差和时间误差,机床的运动检测误差等。
可以看出,加工设备误差来源范围广,出现的时间难控制,对于加工误差的影响重大[2]。
1.2 加工原理误差
机械加工主要通过加工工具与加工工件发生机械相互作用,从而是工件发生变形达到理想形状。
在此过程中,加工工件发生剧烈的变化,这就涉及到工件物理性质和几何性质的变化。
(1)几何性质的变化。
对于加工工件收到切削力后将发生自身变形,如在车削细长轴时,在两端顶针的固定下,车刀会使细长轴发生弯曲变形,这过程就导致了细长轴的加工误差。
工件的刚度对于加工有着重要影响,工件加工变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加工质量,此类误差可控制性差。
(2)物理性质的变化。
工件在加工后会伴随着发热、变性等作用,这些作用均对加工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工件的物理性质变化对于加工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加工性,加工过程的几何性质变化等方面。
因此,加工过程中需要考虑
到加工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其影响。
3 机械加工中的误差控制分析
进行控制机械加工的误差对于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当今社会竞争不断复杂,增强企业加工质量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发展[3-4]。
进行误差控制分析,主要是控制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尽可能的保证加工误差,主要内容如下:
1)误差统计检测分析
作为当今经济占有主导地位的机械加工行业,必须采取直接的措施去控制企业的加工误差水平。
进行误差统计分析能够有效地掌握企业的制造水平,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补偿措施。
采用加工误差统计分析能够有效地找出企业制造过程误差原因,把握出现加工误差和的性质和规律,适合中批量和大批量的加工制造。
误差统计分析对于企业的宏观调控有着促进作用,在统计分析的结果上能够更明确企业的努力方向。
误差统计分析能够针对企业加工随机性进行掌握,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2)加工误差补偿分析
对于加工误差需要进行主观调控,误差补偿是指通过误差分析,考虑加工过程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人为的主动设计,进行补偿加工出现的各种误差。
在分析加工误差后,需要设定加工余量和加工公差,从而综合设计制造过程,实现加工误差最小化的要求。
误差补偿是机械加工工艺人员进行保证加工质量的首要措施,能够最直接的降低加工误差。
3)加工工艺误差分析
采取合理的工艺措施能够在降低误差中起到关键作用,工艺误差分析主要指在加工前进行试切,并在针对加工误差进行均匀分配,确保获得精度交高质量工件后再进行大批量加工。
试切加工是机械加工中的首要工序,试切后的工件能够反映出整个加工过程的水平并能及时发现加工存在的问题。
加工误差均匀分配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对加工设备的依赖,保证加工工件整体的水平。
4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趋向稳定化,加工质量将逐渐被企业视为工作重心。
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坚实的加工能力,未来机械加工领域将会出现更多的误差分析理论和成果。
本文对目前企业的加工水平进行和综合评测,提出了当今影响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提高加工误差的基本措施,保证了企业的加工能力提高,为企业迎接新的竞争给予了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妮娜.浅析机械加工精度[J].科技信息,2010(12).
[2]高衍庆.机械加工质量控制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
[3]翟道美,易广斌.影响机械工程加工精度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5).
[4]陈永涛,郭双全.浅析机械加工精度影响因素与提高途径[J].科技资讯,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