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盒子》读后感(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魔鬼的盒子》读后感
《魔鬼的盒子》这个故事是我在《儿童文学》上看到的一篇引人深省的短篇小说。
它表面上讲的是一位妇女因为好奇与贪财而导致她打开了魔鬼的盒子致使丈夫死亡,但却从而得到了十万美元。
实质上,它却严谨地警告了我们:也许好奇是人的潜意识,但是往往活得好好的我们却在那些潜意识的催促下,走路或许不可回头的“路”。
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我曾看过许多类似的故事。
比如说讲小孩的:有一个小孩长得很胖,很丑。
她有一次在夜市上看到了一个装着小乌鸦的瓶子,那个小乌鸦竟声称它是个神仙!于是她要美、要钱财,小乌鸦一一满足。
最后,当她想许第三个愿望的时候,她以为小乌鸦是恶魔,她想如果她许了三个愿望,会把恶魔放出来。
于是,好奇的她便举起了小乌鸦,砸到了地上。
契约解除,魔法失效,她在绝望与后悔中死亡……
这说明了什么?人类的贪婪与松弛不是在一个个故事中展现出来了吗?
它其实还有一个意思。
在文章中,那位妇女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跟平时的众多人一样——好奇、贪心,总是想不劳而获。
但世上哪有那么多的馅饼啊!于是,总是付出了很多、很多……而她的丈夫呢,虽然出现的次数很少,但却和她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他的心是善良的,在他夫人告诉了他有这等好事后,他并没有和夫人一样好奇、贪心,而是告诫她:“噢,千万别打开它,亲爱的。
毕竟也没有
人想就这样平白无故地死掉!”但是,贪婪的人总是从不听善良的人的劝告的,也是从来不了解他的。
最后,丈夫死去了……
世界上,哪有什么免费的午餐啊!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虽是虚造,但也警示着我们:不要笑话他们,好奇与贪婪会害死人,也许你就是下一个!
《魔鬼的盒子》读后感(二)
《魔鬼的盒子》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作者以生活中常见的盗窃案件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揭示出人性的复杂与深沉。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我对人性和道德问题的思考。
小说以一个普通的青年男子杨涛为视角,讲述了他成为一名小偷的过程。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他逐渐迷失的心灵,以及他窃取财物所带来的不断膨胀的欲望。
这个角色的塑造非常精彩,作者刻画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让读者可以深入地了解他的变化和发展。
我非常喜欢作者对角色心理状态的描述,这让我能够和主人公产生共鸣,体会到他内心的喜悦、愧疚和痛苦。
故事中最令我着迷的部分是杨涛面对深渊时的反思和决裂。
他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陷入了贪婪和欲望的漩涡中。
这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当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底线时,他还剩下什么?我意识到,无论我们生活的环境多么艰难,我们都必须保持对自己的约束和道德的执着。
否则,我们将迷失自我,成为无法救赎的伪装者。
在《魔鬼的盒子》中,作者还通过描绘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探讨了人们对金钱的迷恋和扭曲感知。
许多人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往往忘记了追求内心的真正的平静与幸福。
小说中的杨涛就是一个例子,他在追求物质和表面的成功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根基和方向。
这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我们追求财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生活的便利,还是为了追求内心的满足?这个问题的答案未必能一概而论,但是却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与此同时,小说也提醒我们要警惕于那些销售欺诈、利用人性弱点的伎俩。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欺骗和陷阱,它们来自于我们自身的贪婪,也来自于周围环境的诱惑。
《魔鬼的盒子》通过角色的遭遇和反思,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看起来美好的事物背后的真相,同时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
总体来说,我对这本书非常满意。
它引发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揭示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阅读《魔鬼的盒子》,我更加明白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之间的边界。
同时,它也让我思考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相信,只有通过对人性的思考和自我反思,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和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