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13热点突破 浓硫酸的性质及有关实验探究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滤纸上
变黑
脱水性
将铜片加入盛有浓硫酸 的试管中加热
铜片逐渐溶解,产生 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
强氧化性
2.分别写出浓硫酸与Cu、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常u温+下2H,2S铁O4、(浓铝)=遇=△=浓==HC2SuOSO4发4+生S钝O2化↑,+故2H可2O用铝、槽或铁 槽C车+运2H输2S浓OH4(2浓SO)=4=。△===CO2↑+2SO2↑+2H2O 。
回 原题
2. 典例剖析
• 【典例1】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
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 • A.酸性 B.脱水性 C.强A氧化性
D.吸水性


解析 浓硫酸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先吸水,使蔗 糖干燥;再脱水,脱去蔗糖分子中的氢、氧元素;最后氧化 碳单质显示强氧化性。以上过程中无硫酸盐生成,故不显示 酸性。
稀释剩余的浓硫酸,合理吗?
转 解析
3.规律方法
1.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规律 (1)钝化:常温下浓硫酸能使 Fe、Al 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而 发生钝化。
(2)与活泼金属(如 Zn)反应,开始产生 SO2,随着反应的进行
规 浓硫酸度变成稀硫酸,又产生 H2。 律 (3)与不活泼金属(如 Cu)反应,开始产生 SO2(加热),浓度变 方 小后,稀硫酸不再与 Cu 反应。如 1 mol Cu 与含 2 mol H2SO4 法 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 SO2 小于 1 mol。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热点突破:
浓硫酸的性质及有关实 验探究
1.热点透析 2.典例剖析 3.规律方法 4.变式训练 5.真题演练
1.热点透析
浓硫酸的性质及实验探究

少量胆矾加入浓硫酸中 蓝色固体变白
吸水性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 沾有浓H2SO4的滤纸
(4)浓硫酸在与金属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硫 酸在与非金属的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2.硫及其化合物转化规律
规 律 方 法
4.变式训练
【变式】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Zn充分反应时,有 SO2和H2生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研 究。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微热试管A,观察到C、D、 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 D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反应较长时间后,C、D、 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转 解析
解析 (1)可根据浓H2SO4的特性选择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进行确 定,如利用其脱水性,稀释时放热等。(2)从图示看,C装置应是 检验SO2气体的,应选择甲装置,为防止倒吸则B处需接一安全 装置。(3)浓H2SO4的强氧化性表现在被还原生成SO2的反应中。 随着H2SO4浓度的减小,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反 应较长时间后浓H2SO4变成稀H2SO4,与Zn反应生成H2,气泡量 又会增加。(4)D中浑浊消失是因为过量的SO2与CaSO3反应生成 Ca(HSO3)2。
解析显/隐
【典例2】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 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D( )。
请点击图片放大/缩小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有CuSO4生成,向①加水,观察颜色
请回答:
(1)装置A中需用浓H2SO4,用一种简单的方法确定一
瓶H2SO4一定是浓H2SO4: 用__玻__璃__棒__蘸__取__少__量__试__液__,__滴__在__一__张__白__纸__上__,__白__纸___若___
立__即__变__黑__,__证__明__是__浓__H__2_S_O_4___。
答案 显/隐
(2)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 确连接,a接__3_(或__4_)__、__4_(或__3_)__接b,c接____2____、 ____1____接d;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防__倒__吸__。 (3)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____C_中__品__红__溶__液__褪__色_____________; 反应较长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_浓__H__2S_O__4_变__成__稀__H_2_S_O__4后__,__与__Z__n_反__应__放__出__H_2__。 (4)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S__O_2_+__H_2_O__+__C_a_S_O__3_=_=_=_C_a_2_+_+__2_H__S_O__-3 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