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折”了导学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筷子“折”了》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筷子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掌握正确应用筷子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礼仪认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
1.了解筷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掌握正确应用筷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正确应用筷子的习惯。
2.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礼仪认识。
四、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筷子的历史、应用方法和文化意义。
2.视频:展示正确应用筷子的方法。
3.实物:准备一些筷子让学生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段介绍筷子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视频,引导学生对筷子产生兴趣。
2.讲解:教师简要介绍筷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以及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3.示范:教师现场示范正确应用筷子的方法,包括握筷、夹菜等技巧。
4.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应用筷子,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并提出改进意见。
5.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筷子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文化意义,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六、板书设计:
筷子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正确应用筷子的方法
七、作业安置:
1.整理筷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并写一篇短文。
2.观看相关视频,练习应用筷子的方法。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筷子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以及传授正确应用筷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礼仪认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
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学生对筷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礼仪认识和文化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文化元素,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