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白泥水库的合理布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 确 定 了合 理 的 方 案 。 图 2幅 。
关键词 :水库 ;堆 石坝 ;坝设计
1 工程概 况
白泥水库位于贵州省松桃县迓驾镇坝德村 ,集
雨面 积 为7 . 5 k m 2 ,总 库 容 2 1 8 万 m 3 ,属 于 新 建 小
区高程 和成 库 条 件 ,在 大 沟 河 作 业 段 长4 3 0 m的 河 段 上初 步选 取上 中下 3个坝 址作 比选 ,上 坝址 和 中 坝址 间距 2 3 0 m,中坝址 和下 坝址 间距 2 0 0 m。作业
1 0 m。
下 坝 线 优 点 是 充 分 利 用 皇 岸 下 游 河 流 走 向 优
势 ,将 溢洪 道 布置在 左 岸 ,泄 槽 和挑 流消 能段 流 向
和 下游 河道 基本 一致 ,可 以避 免 水流 下泄 时转 弯 冲 刷 侧墙 等不 利影 响 ;缺点 是左 岸地 势较 陡 ,开挖 形
时 流态较 差
S M A J 上 H Y D R 0 P O W E R 2 0 1 6/ V o. 6. T o a l No. , 9 2
河 床趾 板建 基 面 高程 4 3 8 m,上 下 游 坝 坡 为 1 : 1 . 4 。 混凝 土 面板 厚 度 为0 . 4 m的 等 厚 丽板 ,混凝 土 趾 板 布置 于弱风 化 岩 体 中部 ,厚 度 和宽 度 分 别 为 0 . 5 m 和5 m。面板 下 游 依 次 为 垫 层 区 、过 渡 区 、主 堆 石 区 、特 大块 石堆 石 区及下 游护 坡 。 溢 洪道 印 置于大 坝 右岸岸 边 ,溢流 段总 宽 度为 1 4 I l l 。溢 洪道 由正堰 段 、泄槽 段 和消 力池 组成 堰 顶 高程 4 8 6 m,堰 型 为 正 向 实 用 堰 ,堰 顶 净 宽 为
5 1 m,坝 顶 宽 7 m ( 含0 . 5- l 1 防浪 墙 ) ,坝 顶 长
取 水建 筑物 布置 在大 坝左 岸 ,由塔 式龙 抬头 进
2 . 5 4 : 1 , 左岸较 陡 ;为逆 向坡 ;右岸较缓 ,为顺 向
坡。坝区出露第 四系人工堆积 、第 四系坡积堆积和
寒武 系 中上统 ;河床 发育 F 4 压 性 逆断 层 ,产 状
2 o 7 8 o ;右 岸存 在 J 2 、J l O两 条 平行 的层 面 夹 泥 裂 隙 ,两条 夹泥 结构 面均 斜交 并横 穿 右坝肩 ,为可 能 的侧 滑 面 ,对 建拱 坝是 极 为不利 的地 质条 件 。
坝址优越 ,故中坝址为推荐坝址。
3 . 2 坝 线选择
根据推荐的中坝址具体地形条件 ,进行坝轴线
比选 ,确定 最优 坝 轴线 。 中坝址河 床呈 直线 形 ,相 对顺 直段 长约7 0 m。中坝址 上 、下河 段左 右岸 坡 地
3 枢纽坝址
3 . 1 坝 址 选择
形均呈喇叭状扩散 ,且右岸上下游都有天然沟槽 ,
段河道上下河段 比降较陡,只有中间河段较缓 ,在 同等规模库容下坝增高较多 ,极不经济。如果在选
( 1 )型水库 ,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 大坝高 5 2 m,坝 顶 高 程 4 8 9 m ,坝 体 填 筑 量 5 1 万m 3 。本工程是 以农业灌溉、集镇及周边农村 人畜饮水 为主 ,兼有 防洪排涝 等功能 的综 合水利
工条件 、淹没 占地赔偿和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
比较 。
经综合分 析 ,上坝址 和 中坝址都具 备建坝条 件 ,中坝址无论是在工程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施
工运输 条 件 、工 程 占地 和工程 投资 价等 方面 均 比上
谷, 正 常蓄水位 4 8 6 m处 的 天 然 河 谷 宽 高 比为
小水电 2 0 1 6 年 第6 期 ( 总第 1 9 2 期)
规划设计
混凝土 面板堆石 坝在 白泥水库的 合理布置
皮 玉 红 , 田 友 文
( 铜仁 市水 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贵州 铜仁 5 5 4 3 0 0 )

要 :结合 地形地貌以及勘探地质条件 ,对 白泥水库枢 纽区的优化布 置及其 选择 进行 了介 绍。在综合 比选之后 ,最
本 工 程坝址 选 择受 地形 地质 条件 控制 ,结 合灌
收稿 日期 :2 0 1 6 —0 9 —0 8
作者 简介 :皮 玉红 ( 1 9 8 2 一) ,男 ,工 程师 ,主要从事水 利 水 电工程设计工作 。
以溢洪道泄槽段走 向必须转弯布置 ,导致下泄洪水

3 7 ・
规 划设 计
工程 。
取河段以下建坝 ,水库与灌区落差减少 ,自流控制
灌面将减少 , 经济效益极低。 根据勘探地质条件分析 ,由于下坝址地质条件
不满足建坝要求 ,因此针对该河段的上坝址与中坝
址 进行 比较 ,最 终选 出最 优 坝址 ,主要 从地 质 、施
2 工程 地质
经过现场勘 测 ,枢纽 区河床高程4 4 4 ~ 4 4 2 m, 河床宽4 —1 0 m ,坝址呈左 右不对称 的 “ V ”形河
成 一定 的高 边坡 ,增 加 支护 坝线 面板 堆石 坝方 案枢 纽 山混凝 上 面板堆 石
坝 、右岸 岸边 开 敞式 溢洪 道 、左岸取 水 隧洞兼 施 工 导 流隧 洞组 成 。 混凝 土 面 板 堆 石 坝 布 置于 主 河 道 ,最 大 坝 高
左右 岸地 形极 不对 称 ,只有 中 间部 分 长约3 0 m 河 段
地形较对称 , 适宜大坝枢纽布置 ;因此在相对顺直
段长 约7 0 r n 范 围 内拟 订 了 2条坝 轴线 作 比选 。 上坝 线优 点是 右岸 坝肩 地势 平缓 ,有利 于 布置 溢洪 道溢 流堰 ,溢 洪道 开挖 不会 形成 高边坡 ,边 坡 支 护工程 量 较少 ;缺 点是 由于河 道 突然 向左转 ,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