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学习方丛下册第十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学习方丛下册第十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彭、拟、谋”等9个生字,会写“泽、彭、拟”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拟定、参谋、锻炼”等13个词语。
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2、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随文认识“彭、拟、谋”等9个生字。
本课的有些生字,学生容易读错,如“拟”,应读作“nǐ”,不要读成“yǐ”;“赴”应读作“fù”,
不要读成“pù”;“躇”应读作“chú”,不要读成“zhù”。
初读课文时,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的读音。
老师重点指导易错的“炼”和
“眷”2个字的写法,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
3、语言运用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彭、拟、谋”等9个生字,会写“泽、彭、拟”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拟定、参谋、锻炼”等13个词语。
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诗歌引入,走近伟人
4、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历史。
(课件出
示抗美援朝的视频资料)
【设计意图】诗歌引入,体会毛主席博大的胸襟。
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板块二
明确目标,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
仔细观察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课文由两个部分
组成)
3、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4、课文中出现了3封电报的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3封
电报和毛主席批示的内容找出来并画线。
(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相
关语句)
(2)对毛主席的批示,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3)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小结:①这里的“忠骨”是指什么?②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
(4)答疑解惑。
(课件出示解释)
这里的“忠骨”是指什么?(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5)这句诗的意思太深奥了,只有走进毛主席的内心世界才能完全
领悟它的意思。
让我们一起走进毛主席的内心,感受他的情感世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检查学
生的预习情况,初步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为深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打下基础。
板块三
观看动画,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第一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学生边读边画)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对毛主席的内心世界的看法。
(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1)指名学生读。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
席悲伤得说不出话,吃不下饭,只能借烟消愁)
(2)毛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惊悉噩耗,毛主席怎能不悲恸
欲绝呢?(全班齐读课件中的句子)
4、噩耗传来,痛失爱子的老父亲在想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2)教师引导:毛主席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
真的。
大家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段话。
5、第一部分中还有哪些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指
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1)指名学生读。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毛主席对儿
子的两声呼唤中,我体会到毛主席对儿子深深的思念,他多么想再见儿子
一面。
从动作和神态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我感受到毛主席内心无比的悲痛,这种丧子之痛,这种丧失最心爱的长子
之痛,是一位父亲难以承受的。
)
(2)此刻,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毛主席心中的伤痛。
让我们通过朗
读来体会主席失去爱子后万分悲痛的心情。
(全班齐读课件中的句子)
6。
学生练习接读,有感情地朗读。
(1)噩耗传来,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悲痛不已,他整整一天,(学生接读)没说一句话。
(3)毛主席怎能不肝肠寸断呢?他整整一天,(学生接读)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4)此时此刻,毛主席多么希望岸英能像去苏联留学时那样平平安安地回来,像去农村锻炼时那样平平安安地回来,他喃喃着儿子的名字,(学生接读)“岸英!岸英!”
(5)此时此刻,毛主席想到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所受到的苦,他的眼睛模糊了,喃喃着儿子的名字,(学生接读)“岸英!岸英!”
(6)此时此刻,毛主席多么希望岸英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亲切地唤着“爸爸”,他哽咽了,喃喃着儿子的名字,(学生接读)“岸英!岸英!”
(7)教师小结:可是,岸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他再也唤不回心爱的儿子了。
这节课,我们通过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到毛主席惊悉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
我们运用这个方法学完了课文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感情基调是悲痛的,让我们带着这种悲痛的心情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设计意图】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毛主席痛失爱子极度痛苦的心情。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2、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感情朗读,感受悲痛
1、谈话导入。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一块一米
高的花岗岩石矗立在墓前,正面刻着“毛岸英同志之墓”,背面刻着中国
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撰写的一段碑文:
课件出示
2、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中国和朝鲜关系一直都非常友好,毛主席尊
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爱子葬在了朝鲜。
这是一种怎样的胸襟啊?我们来一
起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3、当司令部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而朝鲜要求把岸英安
葬在朝鲜时,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认真读课文
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学生边读边画)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对毛主席的内心世界的看法。
(学生自由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1)指名学生读。
你从对主席的这些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他心中万分的悲痛和不舍。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发呆,他
想起和爱子在一起的短暂时光,让人无限的眷恋。
他想起岸英奔赴朝鲜时,自己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一阵悲痛、愧疚又
涌上心头。
)
(2)主席就算有再大的悲痛也要强忍着,咬着牙,和着泪吞进肚中,因为他是中国人民的主席,还有很多的大事等着他去干。
我们带着悲痛的
心情一起来读课件中的句子。
6。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发呆,他心里在想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1)指名学生读。
你从对主席心理活动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这是父亲对儿子很自然的一种感情,主席想到儿子奔赴朝鲜战
场时,自己因为工作繁忙未能去相送,作为父亲,怎会不想和死去的儿子
见上最后一面呢?)
(2)这个要求是能满足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父子情深蕴含在这简
简单单的一句话中。
让我们带着悲痛的心情来齐读课件中的句子吧。
7。
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
他若有所思地说了什么?(指名
学生读)
课件出示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
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