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学校举办“话中秋”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小云同学从网络上摘抄来的文段。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中秋,是一张车票,自己在这个站台,亲人在那个站台,它意味着______山水,更满载千里奔波之后的团圆欣喜。
中秋,像一颗石榴,丰收的时辰一到,莹润的果实包都
包不住,从不吝(lìn)啬对辛勤汗水的奖赏。
中秋,似一曲合奏,在明月清辉的茏罩
..下,
中华儿女酣畅淋漓
....地挥洒情愫,接续先人的浪漫想象,共叙未来的美好愿景。
数千年来,诗赋画卷连同它们记录的悲欢与离合,______的意绪与哲思,承载(zǎi)
的个人情怀与集体情愫,共同融入了我们的民族记忆。
那倾泻
..的月光,是国人最信赖的心灵凭依;那月光下的团聚,也成为古今旅人的共同心愿。
由此就不难理解,天上月圆时,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何以让身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情难自禁(jīn),______;一行“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何以能引发人们的心绪共振,______起亲族情谊;一帧“天和”核心舱划过满月的定格
画面,何以激荡
..起家国情怀,积蓄起磅礴(bó)力量。
花好月圆时,我们沉醉于亲朋团圆的欢愉,沉浸于传统文化的观照,怎么不能对圆满生出尤其更加强烈的期许呢?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吝.(lìn)B.载.(zǎi)C.禁.(jīn)D.礴.(bó)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茏罩B.酣畅淋漓C.倾泻D.激荡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跨越储藏思绪万千凝结
B.翻越蕴藏百思不解凝结
C.翻越储藏百思不解凝聚
D.跨越蕴藏思绪万千凝聚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怎么能对圆满生出更加强烈的期许呢?
B.怎么能对圆满生出尤其更加强烈的期许呢?
C.怎么能不对圆满生出更加强烈的期许呢?
D.怎么能不对圆满生出尤其更加强烈的期许呢?
二、选择题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群舞《摆出一个春天》由普洱市澜沧县文化馆、澜沧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创作演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荣获2020年第四届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并在2022年央视春晚上亮相。
①生动表现出拉祜人民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①该舞蹈取材于拉祜族传统民间舞蹈“摆舞”
①深受百姓喜爱
①通过一群美丽勤劳的拉祜少女踏歌起舞,鼓舞欢腾的情景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
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有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等纪年方法,“元丰六年”属于干支纪年。
B.《与朱元思书》是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
C.《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三、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青少年的体质影响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开展“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主题班会课。
下面是小云同学在班会课上展示的三则
材料,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10年来,云南运动健儿共获得76个世界冠军和563个全国冠军。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我省不断取得新突破;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省列省市贡献榜第19位,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贡献了云南力量。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云南获奖牌7金9银8铜,创下自第六届全运会以来的最好战绩。
我省首次组团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就取得了4金3银2铜的优异成绩。
材料二
《云南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了体教融合工作步入快车道,使体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阵地作用更加突出,学校体育工作稳步发展,青少年体育组织发展势头迅猛,青少年后备人才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全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从2012年的6642人增加到2022年的31084人,增长367.99%,覆盖项目也更加多元化。
材料三
8.请综合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的内容。
9.请认真观察材料三中的漫画,简要说明该漫画的寓意。
五、名著阅读
10.班级组织《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分享会,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阅读作品后,同学们被作品中人物的信仰所深深感动。
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写出相应的人物。
从《红星照耀中国》中,我们汲取到信仰的力量。
① 在早年求学期间,参加学生运动;出国留学期间,组建共产主义小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作为造反者遭到通缉。
① 本来在国民党军队中拥有很高的军衔和地位,但他最终选择离开国民党,加入共产党。
他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们有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信仰。
(2)红军飞夺泸定桥时,迷信的四川军队嘀咕:“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你认为红军是什么?请阐述理由。
六、字词书写
11.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
七、选择题
12.班级准备将“宁静致远”的书法作品挂在教室橱窗里,大家一致推荐用潇洒飘逸,灵动活泼的字体。
下面书法作品中最符合大家意见的一幅是()
A.
B.
C.
D.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3.“征蓬”在古诗中常比喻什么?这一词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4.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极好,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九、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①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沙②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
余系舡其下,尽却童隶③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④、瑶台⑤、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节选自张孝祥《观月记》)【注释】①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①沙:金沙滩。
①童隶:书童仆役。
①阆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
①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
①广寒之宫:月宫。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念:
(2)盖.竹柏影也盖:
(3)宜.独往宜:
(4)虽未尝.身至其地尝: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17.【甲】文中写作者面对明月却“无与为乐”,有何作用?
18.【甲】【乙】两文分别是如何表现月光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十、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共和国功勋之光
剑钧
①当董希文夜以继日地创作《开国大典》时,远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也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②70年后,一位健在的志愿军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不无感慨地说:“70年来,我们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吃不完、穿不完,这些光荣待遇都是牺牲流血的同志用生命换来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话语中,李延年不以英雄自居。
这也正是老英雄的可贵之处。
他身上展现出的共和国功勋之光及其强大的人格魅力,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③1951年3月,李延年所在的志愿军第47军140师入朝作战7个月后,他作为第418团3营7连指导员,在朔宁以东地区防御作战中经历了从军以来最惨烈的血战。
以“黑山阻击战”闻名的第47军,与美军骑兵第1师进行了生死对决。
10月8日,3营奉命夺回失守的346.6高地。
他回忆:“我们接到命令执行强攻时,已经有两个营在敌人炮火猛烈攻袭下伤亡惨重,但我们没有退缩。
”一夜激战到次日拂晓,3营夺回了包括346.6高地主峰在内的五个山头,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弹药几乎打光,人员伤亡很大,电台被炸毁,与上级的联络也中断了。
随后美军凭借远程炮火和空中火力支援,发起一轮又一轮进攻。
李延年和战友靠在战斗空隙捡拾美军遗弃的武器弹药将敌人一次又一次打下去。
到9日下午,在营连干部所剩无几的危急关头,李延年主动将四个连的干部召集到一块,协调组织作战,进行阵前宣誓以鼓舞士气。
他冒着炮火奔走在各个阵
地,用出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硬是让陷于绝境中的3营官兵攥成了一只铁拳,压住了阵脚。
他说:“当时我心里就一个想法要为祖国,人民立功,我不怕死。
”之后,他又率领3营仅存的百余名官兵与美军展开殊死搏杀,打退美军的多次反扑,为维持第47军战线的稳定建了奇功。
战后,李延年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记特等功一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三级国旗勋章。
④李延年离休后,将自己荣获的大部分证书和勋章分别捐献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和广西军区军史馆,对自己的赫赫功勋却闭口不谈。
他坦诚地说:“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作为一名战士,战场上要惊天动地,退下来了就要甘于平淡。
战士打胜仗是应该的,这些功劳是属于那些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和人民群众的……所以我把这些荣誉都归还给他们,这也是他们应得的荣誉。
”
⑤心系“国之大者”,有功而不自傲,这就是李延年身上闪烁的功勋之光。
离休后,李延年依旧是“最美奋斗者”。
在家里,他是好丈夫,每天买菜做饭,忙里忙外,其乐融融;在干休所,他是热心肠,为干休所栽花养草,服务邻里,乐此不疲。
晚年的李延年看上去如此普通,走到大街上,也鲜有人会认出他就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但他人生散发出的光彩却照亮了这个世界,感动了每一个人。
(选自《解放军报》2021年1月19日,有删改)19.李延年在战后能获得那么多的荣誉,和他在朔宁以东地区防御战中的杰出表现是离不开的。
请简要概括李延年在该防御战中的具体表现。
20.文章多次引用李延年的话有什么作用?
21.李延年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李二满卖鱼
王德彩
①李二满是首批住进安置房的人之一。
②安置房建在大深山里千挑万选出的一块盆地上。
四山合抱,溪水绕山。
十几个单元的安置房建造得错落有致,可容纳几百人,像二满这样的贫困户都住了进去。
③好长一段时间内,大家都陶醉在这些在梦中都想象不出的房屋里。
抚抚墙壁,摸摸地板,滑溜溜的,生怕自己不小心划坏了。
经济宽裕一点的人还会置办些新家具。
④经过一段时间的拾掇打理后,每一户都有点城里人家的感觉了。
大伙儿清闲了一些,清闲的同时,也深感这屋子内,尚缺点什么。
想去拔一棵米,四子遥远;想掏几个鸡蛋,鸡窝不在身边;想储一点粮食,瓦缸早被扔了。
⑤一天早上,荣香在楼道口放了一筐自炸油条,她六岁的儿子喊:“卖油条啰!”不一会儿,油条就被一扫而光。
⑥住荣香对面的七婶说:“你卖油条,我就弄点豆浆来配。
”
⑦七婶买荣香的油条,荣香买七婶的豆浆。
有时油条、豆浆直接互换。
⑧没过几天,各种吃食在一家家安置房中出现,种类渐渐齐全丰富。
⑨白菜、萝卜、魔芋、豆腐……一家一个品种,卖吃食的小摊在安置房广场四周有序摆开。
张婶子的白菜换李婶子的萝卜是一斤换一斤,换周嫂子的魔芋是四斤换一斤。
廖婶子显然是忙坏了,因为她的豆腐深受老爷爷老奶奶们喜欢,她的豆干、豆豉、豆腐乳有独家秘方,老少皆爱。
但廖婶子并没因需求量大而抬价,一直坚持最初的换法。
老人孩子谁要是帮了她一把,走时定会收到一把香喷喷的豆豉。
⑩李二满从这种情景中受到了启发,也看到了商机。
夜晚,他躺在床上想:这个山沟一下子竖起这么多楼,楼内一下子住进这么多人,开个店肯定有生意。
他想开小卖部、药店、理发店、洗衣店、修指甲店……他想了长长一串。
二满也明白,想得再多自己也只能开一个店。
⑪他向包联干部老兰说出了开店的想法,老兰愣住了。
开店不仅涉及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能力高低的问题——李二满长得人高马大,但他文化水平低。
⑫不过,李二满也有他的可贵之处。
⑬他虽四十了,但有一身使不完的劲儿,那双又大又蛮的手永远闲不住。
他看不起那些天天袖着手东晃西逛的人。
⑭李二满前前后后跟了老兰好几天,最后说自己只卖鱼,因为他太喜欢吃鱼了。
再说卖鱼简单,电子秤自动算账。
老兰答应了。
但问题是进鱼需要本钱,这个钱从哪里来?李二满先开口了,要老兰借他钱。
他说万一卖鱼赔钱了,他便早起晚归去老庄子放羊挣钱还给老兰。
⑮“那你为啥现在不去老庄子放羊挣钱?”老兰问。
⑯“一个单身汉子,整天在山沟里和羊待一起,太孤独。
这里热闹。
”
⑰老兰听后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回答借还是不借。
三天后,老兰用拉鱼的专用设施为李二满弄来了两百斤活鱼。
⑱二满快速地在安置楼房前的小河上拦起一个小水渠,下端用一块大大的竹篱笆围住。
⑲开头那天老兰亲自坐镇,教二满如何使用电子秤,二满半天就学会了。
⑳二满日夜守在河边,一边逗鱼一边卖鱼。
五天不到,一渠鱼全卖完了,他把卖鱼的收入一分不少地报告给老兰。
老兰没说赚了还是亏了,又去弄了两百斤鱼。
㉑第三次进鱼时,二满对老兰说:“我还你钱吧!”老兰盯着他问:“你不卖鱼了?”二满不解地问:“为啥不卖呀?”老兰未回答,转身又去进鱼了。
㉒在第六次进鱼的时候,老兰说可以还他钱了。
李二满把卖鱼所得的钱全部掏出。
老兰拿了其中一小部分,然后对二满明明白白地交代:“我的钱你已经还清了,以后挣的全是你自己的了。
”二满攥着一把钱愣在那里,他不相信自己已经挣了这么多,他还想塞给老兰一些,但老兰早已跨上摩托车不见了人影。
㉓老兰再一次光顾,是让二满跟他去进鱼,并交代以后都由二满自己去进货。
㉔李二满学会了进鱼。
同时,他在卖鱼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互通有无。
老张头笑说自己想吃鱼但没钱,二满说:“把你的花生米拿点儿来换。
”这个先例一开,二满家里鸡蛋、大米、大豆、小豆等等都有了。
㉕二满的卖鱼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充实、快乐。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8日,有删改)22.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社区居民做生意→(1)→李二满打算卖鱼→(2)→李二满自己卖鱼
23.有人认为,文章第①~①段所叙事件与文章的主要事件关系不大,可以删除。
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24.文章第①段写道“老兰听后沉默了一会儿”。
请你分析老兰此时的心理,并用第一人称描述出来。
25.结合文章内容,对“老兰”这一人物形象进行简要评价。
十一、作文
26.题目:真想为你______
要求:
①请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①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①不少于600字。
27.题目:最美的遇见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①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①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