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美好祖国-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划重点(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
思维导图
核心笔记
1、我国取得了哪些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①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②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③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④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⑤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⑥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⑦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
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③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④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
3、我国正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能够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
重点知识记忆
1、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受到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
①飞驰的高铁列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②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③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
④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条件也更加充分。
2、劳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③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3、为什么每个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①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②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③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4、如何实现中国梦,创造美好未来?
①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为什么要发扬实干精神?)
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青少年如何发扬实干精神,助力实现中国梦?)
重点知识训练
1.劳动是社会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光荣。
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学生
①掌握所有的劳动技能
②养成勤劳自立的习惯
③做一些的力所能及的家务
④勤工俭学,廉洁从政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1.C【解析】;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所有”绝对;④错误,“廉洁从政”不是青少年学生所为。
故选:C。
2.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这是因为
①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还创造精神财富
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③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有些劳动没有意义
④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还创造精神财富,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故①②④观点正确;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有意义,故③观点错误。
故选:D。
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富强,是大人的事,与青少年无关
B.青少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C.青少年不必全都有理想,那些学习好的有理想就够了,与我没关系
D.青少年为国家发展做出了最大贡献
3.B【解析】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青少年今天的表现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明天,所以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故B正确;AC错误,国家富强,是所有人的事,也与所有青少年有关;D错误,青少年为国家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故选:B。
5.2020年3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规定: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必修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开展劳动教育课有利于学生A.增强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B.提升问题意识、轻视书本知识
C.参与劳动实践、放弃理论学习
D.拓展课外知识、弱化课堂学习
5.A【解析】题文材料体现了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这有利于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增强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等,故A是正确的;BCD错误,加强劳动教育,不会轻视书本知识,不会放弃理论学习,不会弱化课堂学习。
故选:A。
6.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下列对劳动的理解有误的是A.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
B.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
C.劳动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
D.劳动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6.D【解析】题干中我国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这是因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我国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劳动创造价值,实干才能使梦想成真,实干创造美好未来。
劳动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ABC认识正确,不符合题意;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0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中国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这既是赞誉也是期许,作为当代青年要
①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②热爱祖国,坚定理想信念
③锤炼品格,担当时代责任
④脚踏实地,练就过硬本领
A.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D【解析】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热爱祖国,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积极探索,锤炼品格,担当时代责任,脚踏实地,练就过硬本领,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