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药食两用灰灰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食两用灰灰菜
琴曲歌辞·白雪歌唐·贯休列鼎佩金章,泪眼看风枝。
却思食藜藿,身作屠沽儿。
负米无远近,所希升斗归。
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
斯言如不忘,别更无光辉。
斯言如或忘,即安用人为。
【古诗今译】虽然身为贵族恭亲,也要用慈悲的眼光去看待风枝一样生活无有依靠的人;即使有着尊贵的地位,要看到这不过是一个无常的幻影,就像风雨飘摇的树枝随时会被风雨打掉;生活中要常吃一些粗糙的食物,比如像藜藿这一类的野菜,把自己当作普通的甚至是卑下的人。
屠沽儿,指以屠牲沽酒为业者,亦用为对出身微贱者的蔑称。
背着大米,无论远近,都要用斗升来称量。
为人处事不能以身份贵贱来区别对待,不要学鸡鸣狗盗损人肥己的事情。
如果记住这些话,就是会为人生增添光辉,如果遗忘这些话,那还怎么做人呢。
【诗词赏析】作者贯休又叫僧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
贯休博学多才,《唐才子传》称赞他“一条直气,海内无双。
”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
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
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
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
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
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
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
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
”不肯依附权贵。
这首诗也能体现出贯休劝人向善的良苦用心。
【养生解读】如今越来越重视健康的人们,到了春季也开始寻觅起各种野菜。
菜场上售卖的野菜一般比较贵,所以很多人喜欢自己到郊外去寻找。
其中一种叫作灰灰菜的野菜是很多童年的美味。
如今有的地方还能找到,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种野菜,即是上面这首诗“却思食藜藿,身作屠沽儿”中的“藜”。
灰灰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野菜,最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莱就是灰灰菜。
《四川中药志》中收录的时候叫作灰灰菜,《医林纂要》中叫作灰蒴、灰苋,《草木便方》收录名为灰苋菜。
在《汉语大词典》中,藜的释义为“灰藋、灰菜。
一年生草本植物。
嫩叶可食,老茎可为杖。
”也就说这个野菜跟一般的野菜不一样,嫩的时候可以吃,长大了可以作为手杖。
《本草纲目》中,红心的灰藋才是藜。
李时珍在“藜”条的释名部分提到了藜别名“红心灰藋”,并在集解中写到:“藜处处有之,即灰藋之红心者,茎叶稍大……老则茎可为杖。
”在“灰藋”条的集解中,又重申了灰藋和藜的区别:“灰藋生于熟地,叶心有白粉似藜,但藜心赤茎,大堪为杖。
”所以说,不是所有灰藋都能叫藜。
明朝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作有《咏藜》一诗:“藜新尚可蒸,藜老亦堪煮。
明年幸强健,拄杖看秋雨。
”这种野菜的最佳采摘时间为3~4月,因为它性味甘、苦,凉。
所以跟很多野菜一样有清热的作用。
一般用于治疮疡肿毒,疥癣风瘙。
比如《医林纂要》中记载这种野菜有“祛湿热”的功效。
《本草拾遗》中记载这种野菜可以“亦可煮食,亦作浴汤,去疥癣风瘙;烧为灰,口含及内齿孔中,杀齿匿甘疮。
取灰三、四度淋取汁,蚀息肉,除白癜风,黑子面酐,箸肉作疮。
”所以,古代医家还用这种野菜外治白癜风,但是目前机理尚不明确,值得进一步研究,不建议大家轻易尝试和使用。
如果不是作为野菜食用,作为中草药采摘的话,灰灰菜最好在6~7月间采收,鲜用或晒干后入药,具有清热、利湿、杀虫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腹泻、痢疾、湿疮痒疹、毒虫咬伤等疾病。
有的地方的民间,一些村医会用灰灰菜的偏方水煎服治痢
疾腹泻。
如果是治皮肤湿毒、周身发痒、疥癣湿疮等皮肤疾病,用灰灰菜的茎叶煮水,外敷于患处即可。
专家提醒,灰灰菜虽好,使用也有禁忌。
比如《医林纂要》中提醒:“甘赤灰者,有小毒。
”因为吃灰灰菜而出现光敏性皮炎的患者。
因为它是一种光敏性蔬菜,所以大家最好安排在晚餐食用,平常对光过敏的人群则要慎食。
对于不了解这种野菜的人不要按图索骥,以免误食给健康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