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展
a
16
农业的发展方向
• 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
品粮、豆的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 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建农牧民收入两大
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 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 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
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 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特色产品配 套加工业。
a
13
2、不利条件:
气候寒冷,热量不足,无霜期短,生长期短,低温 易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受冻害。
3、存在问题:
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 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2)耕地破坏严重 3)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4)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 5)水土流失严重
a
14
4、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
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
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
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
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
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
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
难。
a
23
1、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
• 农业基础条件好;
•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 海陆交通便利;
• 市场广阔;
• 产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
• 劳动力资源充足,科技人才较多;
• 国家政策的支持。
a
24
• 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 的 煤铁 资源,东北地区重要发展钢铁、机 械、汽车 等工业部门。
初中地理_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章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学海导航】学习一个地区的产业分布,要综合分析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从而找出该地区地理特征对产业分布产生的影响。
【活动探究】活动一:农产品生产基地目标一:运用“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和“全国和东北地区部分农产品产量”表,说出东北地区农产品生产结构及其布局的特点。
(重点)农作物分布活动探究: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从地形、气候、土地资源等方面分析)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甜菜资料链接:2010年全国和东北地区部分农产品产量全国东北地区总产量(万吨)人均产量(千克/人)总产量(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人均产量(千克/人)稻谷19576.0 142.9 2870.0 14.7 262.0玉米17724.5 129.4 5478.9 30.9 500.1豆类1896.5 13.8 751.8 39.6 68.6 思考: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追踪训练](2017.青岛)读图“我国某地地区图”,完成1﹣2题.1.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甲地﹣电子工业 B.乙地﹣种植业C.丙地﹣制糖工业 D.丁地﹣畜牧业2.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C.稻米满仓,荔枝成行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活动二:重工业基地目标二:运用“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说出东北地区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特点。
依托矿产资源支柱产业工业中心工业部门[追踪训练](2015.潍坊)读东北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图1)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油田A是__________,分布在_______平原上。
(2)城市B是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制造基地。
(3)辽中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瓶颈有哪些?(至少两条)目标三: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背景和战略转型。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题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分步导学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课堂多媒体展示东北平原收割小麦和鞍山钢铁公司生产车间的视频画面。
通过视频,在新课开始之初让学生感知本区发达的农业和工业。
农产品生产基地一、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问:我国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以什么土壤为主?学生:东北平原,以黑土为主。
教师:东北平原由哪三部分组成?学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课件展示:东北地区主要粮食分布图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
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36“活动”第1题和第2题第1小问。
如导入时涉及了此内容,则可以省略这个环节。
2.出示“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回答:(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粮食作物。
(2)归纳图中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规律。
(3)图中小麦属于冬小麦,还是春小麦?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导入,步步设疑,层层展开,让他们学会分析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通过读图活动,提高学生读图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题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分步导学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农产品生产基地3.出示“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回答:(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经济作物。
(2)归纳图中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规律。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黑土地”材料,了解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讲述时,应强调东北地区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密切关注黑土流失的问题,注重保持水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走出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后农作物种植品种的变化情况: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
5.联系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归纳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这里耕地广阔,有利于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初中地理_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知识准备1、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糖料作物,作物熟制。
2、我国最大的平原,是由、、组成。
东北地区的土壤,属于气候。
3、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等资源。
4、我国最大的油田。
东北工业以工业为主,位于东北地区的著名的工业基地。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检查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二、课程导入欣赏:东北平原的农业景观图片、东北地区的工业图片。
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城市的分布,而“民以欣赏图片东北平原的农业景观图片食为天”,工业是主导产业,要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我们还需要考究这个地区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种类及分布。
2、掌握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
3、分析东北地区的工业结构和布局的特点。
4、掌握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5、了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东北地区的工业图片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
三、新课学习学习任务一:农产品生产基地活动1:(1)你知道东北地区有学生思考回答,明确:(1)春小麦、水稻、大哪些著名的农产品吗?请举例说明。
(2)下图所示的农作物,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有哪些?活动2:阅读课本36页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粮食作物。
(2)归纳图中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规律。
(3)图中小麦属于冬小麦,还是春小麦?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豆、玉米、甜菜、亚麻等。
(2)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有大豆、小麦、甜菜。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1)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水稻和春小麦。
(2)大豆主要分布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玉米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水稻分布较为分散;小麦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春小麦,东北冬季气温低,冬小麦难以生存。
活动3:阅读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和分布 东北地区主要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东北地区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与范围:(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78.8万平方千米。
(2)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南邻渤海和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东北地区是山环水绕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大部分)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4、河流:主要河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河流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导致春汛的原因: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水位上涨。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1、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北部山区人口较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
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吉林省较多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2、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京哈线(2)哈尔滨:职能: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工业部门: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黑龙江)(3)长春:职能: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亚 麻
计算下表,此表的已知条件全吗?怎样获取? 议一议,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2010年
全国
东北地区
总产量 人均产量 总产量 占全国的 人均产量 (万吨) (千克) (万吨) 比重(%) (千克/人)
稻谷 19576
142.9 2870
14.7
262.0
玉米 17724.5 129.4 5478.9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1.读图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地区。 2.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东北三省工业结构和分布特点。 4.结合地图和资料分析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5.结合材料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背景和战略转型。
欣赏:东北平原的农业景观图片
A.大豆
B.荔枝
C.小麦
D.甜菜
2.东北地区玉米产地主要集中在
() D
A.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B.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C.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D.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3.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 )A
A.以重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C.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 D.轻、重工业高度发达
4.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大庆油田
长
鞍山钢铁
春
●
汽
车
工
业
的
摇
篮
沈阳重型机械
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中心
东北油田是中国重要 的石油工业基地,大 庆油田长期以来一直 是中国最大的油田。
以沈阳、齐齐哈尔为 中心,形成了重型机 械、冶金设备、矿山 设备生产基地。
哈尔滨是中国重要的 动力机械基地,能够 生产大中型水电、火 电发电机组及先进的 输变设备。
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学习⽬标·导思】1、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及分布2、了解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与主要⼯业中⼼分布【课前预习·导学】⼀、农产品⽣产基地1、东北地区⼟地资源丰富,⽓候温和湿润,农业⽣产条件较好。
历史上以盛产⼤⾖、、著称。
新中国成⽴以来,逐渐被、⽔稻、所取代。
其中⽟⽶种植主要以和。
省是中国甜菜主产区之⼀。
2、东北地区的糖料作物是,主要集中在和。
省是中国甜菜主产区之⼀。
⼆、重⼯业基地1、是东北地区的⽀柱产业。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等⼯业部门。
随着⼤庆、辽河等油⽥的开发,⼯业迅速崛起。
进⼊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产业和⼯业也有了长⾜发展。
2、主要⼯业发展(1)东北地区是中国主重要的⽯油⼯业基地,油⽥长期以来⼀直是中国最⼤的油⽥。
(2)是中国重要的动⼒机械基地。
(3)、是重型机械、冶⾦设备、矿⼭设备⽣产基地。
(4)、是运输机械制造基地。
3、辽中南⼯业基地(1)发展重⼯业的优势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便利的,较好的⼯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
(2)⼯业中⼼:是机械⼯业中⼼,和是钢铁⼯业基地,是化学⼯业和装备制造基地,是化学⼯业基地,是综合⼯业中⼼和造船⼯业基地。
4、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业基地,、、、化学⼯业等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断下降。
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公也基地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尤其是运⽤改在传统产业。
【名师点拨】导致东北⽼⼯业基地衰退的原因:①资源枯竭②设备⽼化③产业结构单⼀④矿区沉陷,⽣态恶化,环境污染【课堂巩固·提升】1、适宜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有()A、⽔稻、油菜、⽢蔗、棉花B、冬⼩麦、花⽣、甜菜、棉花C、春⼩麦、⼤⾖、甜菜、⽟⽶D、冬⼩麦、油菜、咖啡、黄⿇2、东北地区播种⾯积最⼤的糖料作物是()A、花⽣B、甜菜C、芝⿇D、⽢蔗3、下列特产最不可能产⾃⿊龙江的⼀组是()①⼩麦②油菜③甜菜④⼤⾖⑤⽢蔗⑥橡胶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②⑤⑥4、吉林省的“汽车城”长春除⽣产汽车外,还是我国()A、重型机械和盐化⼯基地B、运输机械制造基地C、光化学仪器和飞机制造基地D、重型机械和⾷品⼯业基地5、下列矿产资源及产地,不在辽宁省境内的是()A、马鞍⼭铁矿B、鞍⼭铁矿C、辽河油⽥D、本溪铁矿6、下列有关⿊龙江的叙述,正确的是()A、⿊龙江省的农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B、松嫩平原是⽟⽶、甜菜⽣产基地C、⿊龙江省的⼤⾖欲运到南京⼀榨油⼚,所经过的铁路⼲线为京哈线、京⼴线D、⿊龙江省属于温带⼤陆性⽓候7、⿊龙江是我国重要的“粮仓”,这⾥种植粮⾷的不利条件是()A、平原⾯积⼴B、⼟壤肥沃C、⽓候适宜D、⽓温较低8、下列不属于辽中南地区⼯业重⼯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是()A、⼯业开发早,基础好B、⽯油资源丰富C、便利的交通运输D、有⾊⾦属矿产资源丰富9、辽中南地区的著名⼯业城市有()A、⼤连、⼤庆、齐齐哈尔B、沈阳、长春、哈尔滨C、唐⼭、秦皇岛、辽阳D、沈阳、辽阳、⼤连⼆、综合题(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城市及矿产的名称:①②;矿产③④;矿产(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铁路线和⼯业中⼼的名称:铁路线:A B⼯业中⼼:C D(3)字母C代表的城市是、、沈吉线、沈丹线等多条铁路线的重要枢纽,这为其⼯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生产条件:东北地区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2、主要农作物分布:
(1)粮食作物:大豆、玉米、小麦、水稻。
其中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大豆和甜菜的总量占全国比重最大,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2)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三种主要的经济作物都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1、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
2、主要工业部门:
(1)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汽车。
(2)随着大庆、辽河等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崛起。
(3)进入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3、工业基地
(1)沈阳--机械工业中心
(2)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
(3)抚顺--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
(4)辽阳--化学工业基地
(5)大连--综合工业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
(6)哈尔滨--动力机械基地(生产大中型水电、火电发电机组及先进的输变电设备)(7)长春、大连--运输机械制造基地(制造汽车、铁路机车、客车、船舶、拖拉机)(8)沈阳、齐齐哈尔--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4、工业发展历程
(1)过去:石油、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优势地位下降,经济发展困难。
(3)目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支持资源枯竭开支城市转型提升。
6_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分层练)(解析版)

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考点基础练考点一东北地区的农业1.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它形成的有利条件中不包括()A.人均耕地面积大B.水热条件较好C.机械化程度高D.本地消费市场广阔【答案】D【详解】东北三省人口稀少,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同时本地消费粮食少,商品率高,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人文方面的优势是()A.农业种植历史悠久B.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高C.地广人稀,粮食消费少D.土地集中连片,便于耕作【答案】C【详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土地集中连片,便于耕作,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是其人文方面的优势;该地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其自然方面的优势。
种植历史悠久不是提供商品最多的优势,综上所述,故选项C 符合题意。
故选: C。
3.土壤肥沃,有“粮仓”之称的平原是()A.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宁夏平原D.东北平原【答案】D【详解】东北平原的土地非常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之一。
东北平原的粮食产量能够占到中国总粮食产量的1/3,有“中国粮仓”之称,D正确;故选D。
考点二东北地区的工业1.针对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发展,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A.发展观光旅游业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C.减少资源能源浪费D.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答案】B【详解】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会加速资源的枯竭,不可取,B错;发展观光旅游业、减少资源能源浪费、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等方式属于科学合理的发展,可取行为,排除ACD,结合题意,故选B。
2.东北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区,工业以工业为主,该地区中的工业基地是工业基地。
()A.轻工业,京津唐B.重工业,沪宁杭C.轻工业,珠江三角洲D.重工业,辽中南【答案】D【详解】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D正确,ABC错误。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 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和工业分布特点 课件

学习目标
1. 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历程。 2. 掌握东北三省作为我国主要重工业基地的条件、 工业分布、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
知识精讲
一、工业发展历程 1. 过去: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石油、钢铁、机械、 化学工业等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2. 9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断下降,经 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3. 现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运用高 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
知识精讲
二、重工业基地 3. 发展问题: ① 能源枯竭; ② 设备、技术老化; ③ 产业结构单一; ④ 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知识精讲
二、重工业基地 4. 解决措施: ① 调整能源结构,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 ② 加快技术改造,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③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④ 发展节水产业,加强环境治理。
知识精讲
二、重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 的重工业基地。 1. 发展条件: ①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煤、 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② 交通便利:东北三省是我国铁 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知识精讲
二、重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 的重工业基地。 1. 发展条件: ③ 工业基础好:哈尔滨、长春、 沈阳、大连是东北三省主要的综合 性工业中心。
典型例题
1. 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 A ) A. 以重工业为主 B. 以轻工业为主 C. 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 D. 轻、重工业高度发达
典型例题
2.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C ) A. 资源日趋枯竭 B. 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C. 产业结构多样化 D. 污染严重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反思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反思东北地区,真的是个宝藏地方啊!提到这里,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广袤的土地,白雪皑皑的冬天,还有那一口正宗的东北大拉皮。
嘿,别说,光是吃就能让人流连忘返。
但今天咱们不聊美食,咱们聊聊这片土地上的产业分布。
哎呀,真是有趣得很。
东北的产业,简直像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各种各样的菜肴一应俱全。
说到重工业,那可是东北的老本行了。
这里有着发达的煤炭、钢铁和机械制造业。
想当年,咱们的黑土地就是支撑整个国家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那些高耸的烟囱,冒着白色的烟,仿佛在告诉你:嘿,我们可不是吃素的!而且这些工业可不是随便糊弄的,都是经过岁月磨砺出来的。
就像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虽然岁月蹉跎,但依然精神矍铄。
再说说农业,哇,东北的农田真的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稻谷、小麦、玉米,真是应有尽有,想象一下,秋天的时候,那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像是在给你打招呼。
农民们更是个个都是土专家,什么耕种、施肥,都得心应手。
你瞧,那些壮汉在田间地头忙碌,个个都是风里来,雨里去。
种出来的粮食可都是我们国家的“粮仓”,一颗颗饱满的粮食,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劳和汗水。
哎,再说到服务业,东北的这块地儿可别小看。
虽然它的重工业很有名,但这些年,服务业也在悄然崛起。
你去大街上转一圈,哟,咖啡馆、KTV、购物中心,样样都有。
特别是年轻人,走在街上,吃着炸鸡,喝着奶茶,乐呵呵的。
这一代人追求的可不仅仅是吃饱,更是要吃好、玩得开心。
你要问我东北的小伙伴们,他们可都是能嗨到天亮的,活力满满。
说到旅游业,东北的山水也是美得让人惊叹。
冬天的滑雪场,夏天的避暑山庄,简直就是度假的天堂。
旅游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真是一举两得。
想想那种在雪地里飞驰的快感,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听说每到滑雪季,游客们络绎不绝,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来一场“冰雪大战”。
东北也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后,咱们的老工业基地可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能源、环保产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及其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历程,掌握其主要工业部门的分布及发展状况。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东北地区的产业景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兴趣,提高其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地理特点、地形地貌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及其特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究地理规律,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及其特点,了解其主要工业部门的分布及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兴趣,提高其地理素养,增强学生对家乡产业发展的关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及其特点,主要工业部门的分布及发展状况。
2.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究地理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地图观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及其特点。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及其特点,分析其主要工业部门的分布及发展状况。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产业部门,如黑龙江的石化产业、吉林的汽车产业、辽宁的钢铁产业等,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究地理规律。
甘肃省定西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说课稿湘教版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是湘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三节教学内容,主要由“江海交汇之地”、“我国最大地城市群”、“水乡地文化特色与旅游”等三部分组成。
下面本人就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来进行探讨。
一、课程标准依据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二、说教材本节教材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两部分内容。
本教材在“农产品生产基地”这部分内容中,安排了一组“前活动”,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和农作物,通过读图了解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材安排3个段落的正文内容,扼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概况和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及分布情况。
在“重工业基地”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同样安排了一组“前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来了解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和主要工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东北地区工业布局与工业结构的特点。
教材安排了2个段落的正文内容,扼要介绍了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和主要措施。
为呼应正文内容,教材安排了“辽中南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2则“阅读”材料,这2则“阅读”材料是正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最后,教材安排了一组“活动”,通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措施的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这则“阅读”材料,为“活动”第1题作了知识铺垫。
本组“活动”第2题,以乡土地理为综合性学习载体,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中有关位置与分布知识的学习方法,进而形成相关的地理技能。
三、说学情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运用地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格外注意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读图,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
湘教版八年级下地理教案设计_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很高,为全国的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重工业基地
过渡:东北地区不仅农业发达,工业也很发达,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东北地区的工业。
1.让学生阅读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简史,首先来了解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概况,并简单总结。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和工业城市及其分布。
难点: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
课题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分步导学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课堂
回顾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温故知新,为本节产业分布的学习做铺垫。
农
产
品
生
产
基
地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多媒体展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视频画面。
三.板书设计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2.东北地区农作物及种类分布
3.农产品特点
二、重工业基地
1.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四.知识梳理
五.课后习题
1、农业生产条件:___________资源丰富,气候___________,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A.以轻工业为主 B.轻工业和重工业均衡发展
C.以重工业为主 D.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非常落后
5.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工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
A.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中心,形成动力机械基地
B.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运输机械制造基地
C.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形成了石油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6.关于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同步练习) 解析版-2021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精选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地区所属的温度带是()A.亚热带B.暖温带C.中温带D.寒温带2.②地区所属的干湿地区是()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3.①、②所属地区的作物熟制主要是()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答案】1.C2.A3.A【解析】1.由图可知,①处是我国三大平原中纬度最高的东北平原,这里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属于中温带地区,故选C。
2.②地区是位于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三江平原,由于纬度高、气温低、水分蒸发少,是我国四大干湿区中的湿润区,故选A。
3.①、②两地区都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中温带,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故选A。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5.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且起步早B.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C.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D.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6.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4.B5.A6.A【解析】4.从图中可知,①②③地区都是在山区,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林地;B符合题意。
5.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工业基础良好,但是高新技术产业落后,而且起步较晚,故A 错;其它选项描述正确;选A。
6.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有: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A符合题意。
7.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C.水资源丰富D.工业历史悠久,消费市场广阔【答案】A【解析】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该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有利的条件是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工业基础雄厚等。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1.下列农作物中,在东北平原大面积分布的是A.棉花、玉米B.春小麦、甜菜C.水稻、甘蔗D.冬小麦、大豆2.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A.土壤肥沃B.地广人稀C.气候高温多雨D.大规模专业化生产3.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和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种植以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相对集中B.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C.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D.吉林省是我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4.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A.以轻工业为主B.轻工业和重工业均衡发展C.以重工业为主D.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非常落后5.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工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中心,形成了动力机械基地B.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了运输机械制造基地C.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形成了石油工业基地D.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了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6.关于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矿产资源丰富,品位高②交通运输便利③地理位置优越④工业基础较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下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中,可行的有①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②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③积极发展观光旅游业④进一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⑤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8.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颈有①矿区沉陷②国家政策限制③生态恶化④行业恶性竞争⑤环境污染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全国热播。
故事讲述的是解放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东人到东北地区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
据此完成9~10题。
9.电视剧中,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地区去开荒谋生,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B.森林资源丰富C.社会秩序安全稳定D.交通便利10.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

4.教师讲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主要措施和成效:
(1)地理背景:过去,重工业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优势地位下降,经济发展困难。
(2)主要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
课堂检测:练习三
欣赏歌曲
读图回答
指图说出
阅读了解
归纳总结
完成笔记
完成活动题
阅读了解
归纳总结
了解
阅读了解
完成笔记
营造情境,导入课题。
培养读图能力
提高用图能力
拓展知识
提高归纳能力
梳理知识体系
提出问题自然过渡
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学习归纳方法
了解拓展
知识延伸
构建知识体系落实重难点
掌握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练习巩固
课后
板书设计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生产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
2.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主要农产品
(1)玉米:发展较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
(2)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左右,总产量占全国的2/5强
(3)甜菜:黑龙江省是我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总产量占全国的1/3强,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二、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
2.传统工业的衰退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歌曲导入:播放内容与东北地区相关的歌曲,《松花江上》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甘肃省白银市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三)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习题(无答案)(新版

练习题(三)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于茜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位于温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有肥沃的黑土,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产区。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她的家乡位于(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海南省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2、3题。
2.A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人口少B.面积大C.气温低D.沼泽多3.A地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人文条件是( )A.平原广阔B.人均耕地面积大C.水热条件好D.土壤肥沃2012年2月8日新华网消息吉林省2011年粮食总产突破300亿千克大关,单产平均每亩达465.1千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1.4千克,位居全国第一。
据此回答4、5题。
4.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春小麦B.冬小麦C.水稻D.青稞5.下列粮食集中产区位于吉林省的是( )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C.洞庭湖平原D.成都平原6.若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鞍山的主要工业部门应为( )A.纺织工业B.石油工业C.化学工业D.钢铁工业7.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位于( )8.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以轻工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C.轻、重工业都发达D.轻、重工业都不发达二、综合题9.读图,完成相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山脉① ; 河流② , 河流④ ;城市⑤ ; 邻国⑥。
(2)B地形区是 ,主要农作物有 (至少写出三种),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分析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写出三条)。
(3)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东北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了保护沼泽湿地,国家在③处建立了。
(4)从“伊春市工业结构(2010年)”图可以看出伊春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和 ,这里发展家具制造业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是油田,由此推测A处最可能的工业部门是。
所以,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具有的特点。
(5)由⑤向南直至大连港的铁路线是。
总结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课题: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型:新授时间:2014 年3月17 日
主备人:杨胜然参与备课:李文军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现状。
2.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
3.读图分析、归纳分东北地区形成重工业基地的有利因素。
4.对东北传统老工业基地由落后到振兴发展历史的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
2.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分东北地区形成重工业基地的有利因素。
【导学过程】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汉族
B、满族
C、鄂温克族
D、鄂伦春族
2、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的交点是()
A、哈尔滨
B、大连
C、满洲里
D、绥芬河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课
(一)、农产品基地
(1)生产条件:_____资源丰富,黑土肥沃,气候_________。
(2)主要农作物:_____、水稻、_______、大豆、_____。
(二)、重工业基地
(1)工业中心及产业部门。
(2)工业结构特点:依托丰富的_____等资源,重点发展_____、_____、汽车、_________工业,形成了以_______为支柱产业
的结构特点。
(3)中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_______工业基地
(4)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通过加快_________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运用_________
改造传统产业,支持___________城市转型提升,实现了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
1、利用所学知识相关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2、利用相关资料,分析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有利条件?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A层: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B.东北重要的谷物农业区——松嫩平原C.东北主要的玉米生产区——三江平原 D.东北主要的黑土所在区——三江平原2、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共同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
A.春小麦、大豆 B.冬小麦、玉米 C.棉花、水稻 D.高粱、亚麻B层:
3、下列矿产资源不位于辽宁省的是( )
A.阜新煤矿
B.辽河油田
C.鞍山、本溪的铁矿
D.鹤岗煤矿
4、A、B、C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草地、林地
B.草地、林地、耕地
C.草地、耕地、林地
D.耕地、林地、草地
C层: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与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①光照②气温③降水④土壤⑤社会经济因素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
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
C.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五、布置作业,知识延伸
新航线P69考点三
六、课后反思,教学相长
我的收获:
存在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