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4单元期中综合素养能力提升测评试卷(4)(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4单元期中综合素养能力提升测评试卷(4)(附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亲爱的同学: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经过两周的认真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新的知识,你作好准备了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微笑来挑战自己吧!相信你会做得很棒!记住:要细心哦!
4.转眼学期过半,四年级想举办一场“自然科学技术与历史文化”主题展,丰富学生生活,展示学习成果。
请你帮助同学进行活动策划,布置展厅,加油吧!
一、选择题
1.新华超市周末搞促销活动,其中原价38元的核桃,现在半价出售。
妈妈买4袋核桃要 ( )元。
A .152
B .114
C .76
2.用边长为1厘米的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或一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相比( )
A .一样长
B .长方形周长长
C .正方形周长长
3.2盒物品重4千克,800盒这样的物品重( )千克。
A .3200
B .160
C .1600
4.小丽4分钟做了92道口算题,小明5分钟做了100道口算题,( )的速度快一些。
A .小丽
B .小明
C .无法比较
5.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量得长102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厘米。
A .204
B .306
C .408
6.估算下列乘法算式的结果,大约是3200的是( )。
A .406×8
B .379×9
C .5×724
7.如果正方形的边长增加4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 )厘米. A .4厘米
B .8厘米
C .16厘米
二、填空题
8.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这根铁丝长( )厘米。
9.水果店有400个芒果,每9个装一盒,至少需要( )个盒子才能全部装完。
10.小明今年9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5倍,爸爸今年岁.
11.妈妈买了16千克苹果和14千克梨,如果把这两样水果装在袋子里,每个袋子装6千克水果,一共需要( )个这样的袋子。
12.一根绳子长12米,正好可以沿一张正方形桌子的桌面边缘绕三圈。
这张桌子桌面的边长是( )米。
13.在括号里填上“>”“<”或“=”。
446×7( )7×446 47+0( )47×0 4000千克( )4010克 92×3×3( )92×6 5×809( )4000 8100克( ) 8千克 三、判断题
14.在64÷□=□6⋯⋯中,除数不可能是6。
( )
15.10本书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3本,列式为10÷3=4。
( )
16.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 ) 17.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周长也一定相等。
( ) 18.被除数的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可能有0。
( )
19.用两根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 ) 20.400×8的积的末尾有3个0。
( ) 四、计算题
21.列竖式计算。
48÷8= 37÷5= 60÷7= 654÷6= 615÷3= 643÷9= 22.用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
3504⨯= 321÷3= 756÷6=
8x406= *914÷3=
23.脱式计算.
①232﹣56×3②490×2÷5③435÷3+508④855÷(92﹣89)
24.看图列式计算.
25.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作图题
26.实验小学准备建一个周长是16米的花圃,现在征集设计方案。
你能设计出三个不同的花圃吗?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用尺子画一画。
(每小格的边长是1米)
六、解答题
27.学校进行大型团体操表演.操场上有男生306人,女生站成11排,每排32人.
(1)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共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28.一块长方形草坪的宽是24米,长是宽的3倍,长是多少米?红红沿这块草坪的四周走了两圈,走了多少米?
29.3位老师带着84名学生坐船过河,至少需要多少条这样的船才能一次性将他们都送过河?30.每个书架有4层,4个书架上一共有480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1.水缸里有足够多的水,你能用净含量4千克和净含量7千克的两个水桶量出正好10000克的水吗?写出你的操作步骤。
32.在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小胖想到了2种剪法(如图)。
(1)周长没发生变化的是()。
(选择适合答案填在括号里)
(2)图②剩下部分周长是多少?请计算说明。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原价38元的核桃,现在半价出售,先用核桃的原价除以2求出现在核桃的价格,再乘4,即可求出妈妈付的钱数。
【详解】38÷2=19(元)
19×4=76(元)
即妈妈买4袋核桃要76元。
故答案为:C
2.B
【详解】试题分析:正方形的边长是1+1=2厘米,由此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是1×4=4厘米,宽是1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长方形的周长,进而比较即可.
解:正方形的周长:
(1+1)×4,
=2×4,
=8(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
(1×4+1)×2,
=5×2,
=10(厘米);
8<10;
长方形的周长长.
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根据拼成的图,找出新的图形的边长(或长和宽),进而根据周长公式求解.
3.C
【分析】求800盒这样的物品约重多少千克,先求出800里面有几个2,用除法计算;800里面有几个2,就有几个4千克,再用乘法计算。
【详解】800÷2×4
=400×4
=1600(千克)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除法的初步认识及应用。
4.A
【分析】首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用两个人做的题数的数量除用的时间,求出2人每分钟各做多少道题,然后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即可。
【详解】92÷4=23(道)
100÷5=20(道)
23>20
所以小丽的速度快一些。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以及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5.C
【分析】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量得长102厘米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102厘米,用每段长度乘段数即可。
【详解】102×4=408(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理解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4段是解题关键。
6.
A
【分析】乘法的估算,一般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然后按照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即可。
【详解】A. 406×8≈3200;
B.379×9≈3600;
C.5×724≈3500;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的估算,根据四舍五入计算是本题的关键。
7.C
【详解】试题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增加4厘米,则四条边共增加(4×4)厘米,也就是周长增加了(4×4)厘米,据此即可求解.
解:4×4=16(厘米);
答: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16厘米;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已知条件代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知道增加的长度.
8.40
【分析】由题可知,铁丝的长度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0×4=40(厘米)
所以这根铁丝长40厘米。
9.4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水果店有400个芒果,每9个装一盒,用除法发现有余数,因为要全部装完,所以最后的余数也需要1盒。
【详解】400÷9=44(盒)……4(个)
44+1=45(盒)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全部装完的理解,所有的都要装到盒子里,才叫全部装完。
10.45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9乘5就是爸爸的年龄.
【详解】9×5=45(岁)答:爸爸今年45岁.
故答案为45.
【点评】本题解答的依据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1.5
【分析】先将苹果和梨的重量相加,计算出苹果和梨的总重量,再用总重量除以每个袋子能装的重量,即可得到需要装多少个这样的袋子。
【详解】16+14=30(千克)
30÷6=5(个)
因此一共需要5个这样的袋子。
12.1
【分析】用这根绳子的长度除以3,求出这张桌子的桌面的周长,再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解答。
【详解】12÷3=4(米)
4÷4=1(米)
这张桌子桌面的边长是1米。
13.=>>>>>
【分析】第①根据乘法交换律判断,第②④⑤计算两边结果比较大小,③⑥将单位统一换算成克之后进行比较。
【详解】446×7=7×446
47+0=47,47×0=0,47>0
4000千克=4000000克,4000000克>4010克
92×3×3=828,92×6=552,828>552
5×809=4045,4045>4000
8千克=8000克,8100克>8000克
【点睛】关键在于正确计算以及单位统一。
14.√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所以除数一定比余数6大;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在64÷□=□6
⋯⋯中,除数要比余数6大,所以除数不可能是6,原题说法
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分析】一共有10本书,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求每人分几本,就是求10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进行计算。
【详解】10÷3=3(本)……1(本)
10本书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3本,列式为10÷3=4,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考查了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解答问题的能力,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16.√
【分析】一副三角尺有两个三角板,分别是30°、60°、90°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和45°、45°、90°构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据此解答。
【详解】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尺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两块一个是锐角30°,一个是锐角60°的直角三角尺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如下图示:
故此说法正确。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板的形状进行拼组。
17.√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则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得:
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周长也一定相等。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8.√
【分析】根据题意可分别计算出152÷5、268÷4的商,然后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152÷5=30 (2)
268÷4=67
由此可知,被除数的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可能有0。
故答案为:√
19.×
20.×
【分析】400×8=3200,积的末尾有2个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400×8的积的末尾有2个0,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6;7……2;8……4;
109;205;71……4;
【分析】整数除法的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48÷8=6 37÷5=7......260÷7=8 (4)
6
848
48
7
537
35
2
8
760
56
4
654÷6=109 615÷3=205 643÷9=71 (4)
109
6654
6
54
54
205
3615
6
15
15
71
9643
63
13
9
4
22.1400;107;126;
3248;304 (2)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3504
⨯=1400 321÷3=107 756÷6=126
8x406=3248 *914÷3=304 (2)
验算:
23.解:①232﹣56×3 =232﹣168
=64
②490×2÷5
=980÷5
=196
③435÷3+508
=145+508
=653
④855÷(92﹣89)
=855÷3
=285
【详解】【分析】①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计算即可,②先算乘法再算除法计算即可,③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计算即可,④先算小括号的减法,再算除法计算即可.
24.35×4×2=280(棵)
25.20厘米;32米;36分米
【分析】(1)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将数据代入计算即可;(2)将第二个图形右上方的两条线段平移后得到一个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将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3)第三个图形是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将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详解】(1)5×4=20(厘米)
第一个图形的边长为20厘米。
(2)如图所示:
6+2=8(米)
8×4=32(米)
第二个图形的边长为32米。
(3)(15+3)×2
=18×2
=36(分米)
第三个图形边长为36分米。
26.见详解
【分析】已知花圃的周长是16米:
1.如果设计成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出正方形花圃的边长即可。
2.如果设计成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先求出花圃的长与宽的和,只要设计的花圃的长与宽之和等于求出的和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方法一,设计成正方形:边长=16÷4=4(米);
方法二,设计成长方形:长+宽=16÷2=8(米),所以长和宽的组合可以是:
长=5米,宽=3米;
长=6米,宽=2米;
三种不同的花圃如下图所示:(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周长求出边长,考查的是对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理解与应用。
27.(1)658人
(2)46人
【详解】(1)11×32+306=658(人)
(2)11×32-306=46(人)
28.72米;384米
【分析】根据长与宽的倍数关系,24乘3即可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围着草坪走了两圈,所走的长度是周长的2倍,先根据周长公式求出周长,即求出长与宽的和再乘2就求出周长,最后给周长乘2即可解答。
【详解】24×3=72(米)
(24+72)×2×2
=96×2×2
=192×2
=384(米)
答:长是72米;红红沿这块草坪的四周走了两圈,走了384米。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9.18条
【分析】3位老师要算进去,最后算出17条还剩2人,2人也要一条船,所以需要18条船。
【详解】3+84=87(人)
87÷5=17(条)……2(人)
17+1=18(条)
答:至少需要18条这样的船才能一次性将他们都送过河。
【点睛】有余数时判断剩下的人是否需要坐船,需要就多加一条船
30.30本
【分析】书的总本数除以书架数,再除以每个书架的层数即可解答。
【详解】480÷4÷4
=120÷4
=30(本)
答: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30本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1.能,操作步骤见详解
【分析】先统一单位,10000克=10千克,然后根据桶与桶之间的转换达到刚好装满10千克水的要求即可。
【详解】10000克=10千克,
首先把装满水的7千克水桶中的水倒入4千克的水桶倒满,这时还剩3千克,再把4千克桶里的水都倒出,把7千克的水桶中剩余的3千克倒给4千克的水桶里,最后再把7千克水桶装满,这样两个水桶里的水加起来刚好10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重量单位的换算及简单的重量计算,熟练掌握相关单位间的转换进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2.(1)①
(2)54厘米
【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周长没有变化的是图形①;
(2)剩下图形的周长比原来正方形增加了2个7厘米,算出正方形周长再加上2个7厘米即可。
【详解】(1)周长没发生变化的是(①)。
(选择适合答案填在括号里)
(2)7×2=14(厘米)
10×4=40(厘米)
14+40=54(厘米)
答:图②剩下部分周长是54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