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要重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要重视
摘要:在大语文时代,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尤为重要。

本文
对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新课标指导思想下提供培养学生课
外阅读能力的理论及几点基本方法。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外阅读;课外读物;语文素养
引言:在课外阅读教学活动开展阶段中,想要全面的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就必须要综合实际构建出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但是在
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阶段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的课外阅读教学还
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必须要结合实际将更为科学有效的阅读模式构建,并且加
强课外阅读方法的研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思想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
阅读、自主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
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

” ①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
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②在不同学段提出“阅读
与鉴赏”的不同要求中,对于阅读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提倡整本书阅读和跨
学科学习助力学生的快速成长。

可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
是当前语文新课标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当前我学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都是三元里村的,没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不少家庭都不
喜欢读书看报,家里没有良好的安静的读书环境。

有些家长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但把课外阅读任务硬压给孩子,老师有推荐阅读就勉强买一两本,然后就不闻不
问了,这样只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也就不可能使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
习惯。

随着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有的学生甚至自己发明
小游戏来打发时间。

特别是周末和寒暑假,学生几乎就与电子成品打成一片。

在学校里,虽然有很多语文老师也提出课外阅读的要求,由于一般老师只是
教一个班级一两年,有的还更短时间,所以没有形成课外阅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受学生年龄和个性的影响,课外阅读往往缺乏良好的习惯和方法,囫囵吞枣,水
过鸭背。

有的学生一味求奇求快,只看一些逗趣逗乐的书籍,如《校园笑话》
《老夫子》《乌龙院》《脑筋急转弯》等;即使拿到一本好书,也缺乏细读研读
的良好习惯,只是挑出一些片段一读而过,或者就是翻翻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学生看似读得“热闹”,但真正得益却很少。

另外,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内容窄数量少。

学生家里最多的是作文书,家长认
为写好作文就要看作文书,他们以为看课外书就是看作文书;很多时候要学生带
课外书回来,大半是作文选之类。

只有一些学生会在父母帮助下购买自己想看的书。

更多的学生爱看从书摊上买来的书,甚至有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一些不适宜
小学生阅读的成人书刊。

这无疑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3.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理论分析
3.1《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讲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

”②这说明重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
确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语文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
广采博取,先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

有资料显示,中国小学生的阅读量
仅为美国小学生的十二分之一,这足以说明我国小学生阅读量的缺陷。

我们对学
生课外阅读的重视是迫不及待的。

3.2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认识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而且有助于巩固学生在课内所学的字词和读写知识,
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广泛的阅读,可使课堂中新概念、新事实融入他从课外各种书籍里吸取到的知识体系中。

在这种情况下,课堂
上所讲的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会觉得知识是把他“头脑里已有的”东
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

3.3课外阅读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不仅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包括现实的以及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作为自己理想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把自己的行为同“理想化身”作比较,从而
评价自己行为的好坏,进一步对自己进行自律。

例如红色经典阅读,让孩子追寻
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

4.重视课外阅读的基本做法
4.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

一个学期的语文阅读教学
光靠教材上的二十多篇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会上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
外文章来补充教学。

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渗透学法,提高阅读的能力。

当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后,教师辅之以课外的同步阅读,学生才有机会把学到的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系统的课本
学习,可建立知识结构;广泛的课外阅读可扩展知识的领域。

如三年级学习完童
话单元以后,可以阅读《稻草人》《拇指姑娘》,感受作品传达的真善美,或者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讲述故事大意。

只有课内打好基础,课外下功夫,把课堂所
学的知识转化为课外阅读能力。

让学生像海绵一样,在阅读的海洋中,尽情地汲取,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2介绍推荐有趣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把学生引入书的世界
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是紧张曲折、有趣好笑的、通俗易懂的童话、民间故事、少儿题材和历史题材的故事、科幻小说和惊险小说等,③教师应当熟知那些
要向学生推荐的优秀的儿童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尽力避
免让学生触及一些带有负面影响的书籍,帮助他们提高“免疫力”,自觉抵制不
健康内容的侵蚀,让学生的心灵保留一方净土。

课外读物的选择、推荐应充分考
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而且课外读物的选择还要注意易读性,尽量使课外
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

④在低年级,可选择几本有趣的绘本、故事书、
童话朗读或讲解给学生听,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诱导他们自己去阅读;在高年
级可挑选优秀作品的通俗本推荐给学生,逐步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提
高读书的信心和兴趣。

一旦学生的课外阅读上了轨道,也可以在学生之间相互推
荐课外读物。

同时,还可以推荐学生订阅一些优秀的刊物,如《爱科学》《少年
文摘》《都市人成长》《南方分级阅读》等,尽量使学生所读的课外读物适合他
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3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大小共读,让学生在书海学会“自由泳”
可以创造阅读环境,可以在读书的时候播放一些背景音乐;也可以在课室里
面布置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一些阅读的海报、阅读名言。

最重要的就是要陪
同阅读。

充分利用好每周五午读的时间,要求学生拿起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坐在
座位上静静地看书。

老师也拿起一本书,静静地看,不干别的活,与学生共同分
享阅读时光。

每一个人都安安静静地阅读,心怎么不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呢?新的
课程标准还要求师生同读一本好书,这样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更好地指导学
生阅读。

每天的午休前20分钟,也可以是学生的看书固定模式。

这个时候在校
午休的同学争分夺秒看书,静静地享受午休前的宝贵的阅读时间。

学生说:“在
学校的午休前的20分钟看书,我最享受这一刻了。

铺好被子,我便立马拿出书
来看,整个教室通常只有‘哗哗——’的翻书声,安静而又和谐。


还要充分利用资源,提倡亲子阅读,挖掘家长的潜能。

亲子阅读是一种父母
与孩子互动读书的方式,这种读书它应该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情感纽带。

我认为作为家长,应该与时俱进,与孩子共读好书,可以从书中得到收获。

做家
长的就应该为孩子开好头、带好路,引领孩子走向知识的殿堂。

我会通过微笑、
电话、书信、邮件等多种形式,鼓励孩子和父母一起阅读,共同阅读一本好书,
共写读后感。

比如同看《昆虫记》《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过亲子阅读,家
长了解孩子,融入孩子的生活圈,和孩子沟通就有共同的语言,家长和孩子都从
中获益良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外阅读不仅是写作
的基础,也是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
体。

我们要乘着教育改革的春风——新课标的修订完善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延伸课堂教学,增长学生知识,加强学生课外积累,提高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多向思维,让学生有更好的自我发展,培养三观正的接班人。

结语:综合以上分析,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阶段想要全面的提高阅读质量,就要构建出更为科学有效的阅读环境以及阅读氛围。

在上文分析中对课外阅读的要点进行了探讨,往后还需要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研究,通过引进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第3页
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第6页
③④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第431——43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