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ISA的成功实践看大学阶段的阅读问题
运用“PISA”国际阅读测评,打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门

运用“PISA”国际阅读测评,打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门作者:杨岸芷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4年第11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出现了一个新概念——“非连续性文本”。
何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类阅读有什么特点,如何叩开这扇阅读的大门,这种种疑惑必定会给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思考,新的挑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PISA”国际阅读素养测评的概念和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根据上面的表述,可以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定义为: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资料,然后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
这种阅读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源自于“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为代表的素养测评。
作为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组织实施的一项国际性学生学业成就的比较调查项目,2009年该项目将“阅读素养”界定为: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和对书面阅读活动的参与度。
与之相应的阅读素养测评不但考查学生运用文章中的信息的能力,还考查学生运用文章以外的知识的能力,具体为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释文本的能力、对文本内容和结构进行评价的能力。
从上述两者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和“…PISA‟国际阅读素养测评”两者的理念如出一辙,都摈弃了以往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中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的领悟这一传统的文本性阅读的考试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注重阅读能力的迁移,以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解释信息并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PISA阅读测试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PISA阅读测试对阅读教学的启示作者:杨康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7年第03期PISA测试是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matioanal Studeat Assessment)的英文缩写,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持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研究。
全世界共有6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华文阅读区域的香港、澳门、新加坡、中国台北和中国上海都有参与。
PISA测试包括三个方面:科学素养、阅读素养和数学素养。
自2000年起,PISA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测试将三项中的一项设为主要测评项目。
PISA测试的评价对象是完成小学初中学习的15岁学生,在中国这是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学生。
2009年是PISA第二次以阅读素养为重点的评价。
自2009年上海代表中国大陆第一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项目,便在阅读素养领域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不难看出我国近十年来课程改革带来的成功经验。
虽然在整体成绩上,上海学生以绝对性优势占领先地位,但在PISA阅读测试的分项指标中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阅读认知策略上,上海学生在访问与检索上比较薄弱。
在阅读文本类型上,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成绩差异高达25分,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欠佳。
在性别差异上,男女生阅读成绩分数差为40分,是东亚国家中性别差异最大的国家。
在阅读参与度上,上海学生以在校学习时间最长取胜,家庭阅读参与度偏低。
在阅读材料分类中,网上阅读活动中指数地低于测试平均水平。
从种种分项指标中可以窥视到“第一名”桂冠中诸多隐患,实则暴露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PISA测试的科学、超前的视域,吸取其精华,进一步反思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拓宽我国阅读课程改革的视野。
一、培养未来社会公民最应具备的阅读能力PISA官方网站开宗明义提出了三大核心问题;学生们已经准备好未来的挑战吗?他们能有效地分析、推断和沟通吗?他们具备了贯穿其一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吗?PISA项目的测试指向不同于以往的常规测试,它并不用于甄别和选拔优秀学生,而是评价参与测试国家和地区的15岁学生是否具有适应未来生活、工作及进入社会的各项能力。
PISA国际比较视野中的阅读评价观

另外,对于参与PISA的各国教育机构来说,应积极拥抱变革,以发展的眼光来 看待阅读评价观的调整与改变。应当充分借鉴他国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寻求 教育改革的创新路径。同时,要学生个体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 创新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多元化的信息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面对挑战,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例如,在评价标准上,可以尝试制定 更为细致、更具操作性的准则,以便于评价者更好地把握;在评价方式上,可 以尝试引入更多元化的手段,如表现性评价、成长性评价等,以更全面地了解 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过程;在文化差异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文化背景的考察, 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阅读教育理念和实践。
在《野性的呼唤》中,巴克被描绘成一只具有高度社会化的狗,他被赋予了人 类的情感和智慧。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适应能力,逐渐在阿拉斯加荒野中站稳 脚跟。巴克的经历充分体现了伦敦所理解的“个人奋斗主义”。这种奋斗不仅 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更是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探索和肯定。
在伦敦看来,“个人奋斗主义”不仅仅是个人的独立和自我实现,更是一种对 自然和生活的尊重和适应。巴克的奋斗历程就是一种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适应, 他接受了荒野的挑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生存的权利。这种奋斗精神不 仅体现在巴克身上,也是伦敦个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优点
TIMSS和PISA都有各自的优点。TIMSS专注于数学和科学两个核心学科的评估, 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在这些学科上的知识和技能。而PISA则更加全面,它不仅 学生的学术能力,还他们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以及社会技能等方面,能够更 好地评估学生的全面素养。
2、不足
然而,TIMSS和PISA也存在一些不足。TIMSS的评估内容相对单一,主要集中 在数学和科学两个学科,对于其他学科和学生个人特点的不够。而PISA的评估 虽然全面,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学校过于重视评估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 求和发展。此外,PISA的评估周期较长,对于教育改革的实施和反馈可能存在 一定的延迟。
PISA阅读样题以及点评

PISA 阅读样题及评论《学生看法》这一单元包含了5篇简洁的谈论文,差不多上学生们对于太空研究的一些看法。
世界上有特意多人,正因饥饿和疾病而濒临死亡边沿,但我们只关心此后的进展。
当我们试图不记得这些人而连续连续向前时,我们冷视了他们的需要。
每年,大企业都将大笔金钞票投入到太空事业的研究。
假如将这笔用于太空研究的金钞票,改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而并不是用在贪心的人身上,宽阔人民的磨难必然得以减少。
——小玲:对特意多人来讲,太空探秘的挑战是灵感的根源。
数千年来,我们都在想象天堂的精妙,希望伸手触摸星星,希望与一些只在想象中存在的生物交流,希望理解我们是孤独的吗?太空研究的确是一种学习,而学习的确是推进世界行进的力量。
当现实主义者连续提示我们眼前的咨询题,企图者却拓展我们的思想空间。
的确是这些企图家的远见、希望和希望,引领我们走向此后。
——小碧:我们破坏雨林,由于那边埋藏着石油;我们在神圣的土地上开矿,只为获取铀。
那么,我们还要为解决自己所造成的咨询题而去破坏另一个星球吗?所以要!太空研究加强了一个特意危险的信念,的确是我们可以靠连续增添的支配环境能力来解决人类的咨询题。
假如我们一直理解周边有另一个星球正等候被打劫,那么人类便会特意自然地连续滥用天然资源,如河流和雨林。
我们对地球的破坏差不多够多了,不要再打外层空间的想法了。
——达达:地球资源正迅速地耗尽,而地球人口却以显然的速度增添,假如我们依旧保持此刻的生活方式,生命将没法连续。
污染致使臭氧层穿了个洞,肥饶的土地已所剩无几,不用多久,食品根源也将随之消失。
此刻人类已面对因人口过多而展现的饥饿和疾病咨询题。
太空是一个宽阔的空暇领域,我们可以加以利用。
借着支持太空研究,终有一天,我们可以找到另一个可居住的星球。
目前,这看起来是不行想象的。
但太空遨游这一方法也曾被以为是不行能的。
为认识决目前的咨询题而停止太空研究,是狭隘和短视的。
我们不但要为这一代着想,还要为子子孙孙着想。
三种国际阅读评价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三种国际阅读评价体系给我们的启示付雪婷阅读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在这个信息社会中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之一。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水平也是学业评价的重头戏。
对阅读能力的评价一直是语文评价中的难点。
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语文考试中,阅读测试内容的确定、测试材料的选择、评分标准的制定等方面都是经验性的,没有建立起清晰的阅读能NAEP中的“关而PIRLS息,对文本进行逻辑上的理解。
PIRLS中的“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要求学生超越句子和词语的层面来加工文本,将文本的各部分信息综合起来建立联系,或是更为深入、广泛地思考文本的内涵。
NAEP 中的“形成解释”要求学生扩展最早对文章形成的初步印象,对所读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解。
这要求学生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思考。
PISA中的“形成解释”与NAEP中“形成解释”的考查内容基本是相同的:而PIRLS中的“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则在此基础之上。
更强调学生在“形成解释”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既有知识经验来建构意义。
这一点。
NAEP通过“联系自身”进行了补充。
NAEP 中的“联系自身”要求学生超越文本去思考,将文本与自身建立联系,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
PISA的“形成解释”中虽然没有明确强调这一点,但是在任何阅读活动中,读者都是带着自己的既有知识经验来进行阅读的,在对文章“形成解释”的过程中,是不可能抛开这一切的。
因此,可以认为PISA 中的“形成解释”也并不排斥“联系自身”这一层涵义。
PISA中的“反思和评价文本的内容”“反思和评价文本的形式”和PIRLS中的“检验并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成分”以及NAEP中的“做出评价”大体上是等同的。
PISA中的“反思和评价文本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把文本中的信息和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建立联系,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文本中表达的观点进行评价。
这就要求读者首先应该能够全面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然后和自己所支持的或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所形成的观点作比较,证明、维护自己的观点。
PISA阅读素养测评内容领域的解析及其启示

PISA阅读素养测评内容领域的解析及其启示陈康【摘要】阅读素养测评是PISA测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测评的内容领域对试卷设计、题目命制以及分数的解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结合现代语言测试理论研究界发展的背景和趋势,以《PISA 2015阅读素养框架(草案)》为基础对PISA 阅读素养测评的内容领域进行解析并总结其对国内外语阅读测试带来的启示。
%Reading literacy assessment is a foundational part of the PISA assessment. The content domain of an assessment plays a key role in test design, item development and score interpretation. The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big picture of content domain study in the language testing field, and then analyzes the content domain of the PISA reading literacy assessment based on PISA 2015 Draft Reading Literacy Framework. In the end, the author offers some advice on foreign language reading assessment in China.【期刊名称】《中国考试》【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5页(P56-60)【关键词】PISA阅读素养测评;内容领域;启示【作者】陈康【作者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5阅读对人们来说至关重要。
它不仅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大部分人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重要方式。
PISA阅读素养评价及其启示

此外, 需要说 明的是: 阅读 素养测 读 的总 要求 是 :“ 有独 立 阅读 的 能 具 评包 括 试题 本和 问卷 两个 部分, 阅读 力, 学会运 用多种阅读 方法。 有较 为丰
4 水平 (5 6 5 : 级 53 2 分)能胜任 较 试 题本 主要评 价 学生对不 同情境 、 不 富 的积 累和 良好 的语 感, 注重 情感 体 难 的阅读任 务。 如 , 例 发现 隐含 的信 同形式 的文本 的认 知能 力, 问卷则主 验 , 展 感受和 理 解 的能 力。能阅读 发
等级
形式 和 内容选 材上大多 同课 本保持 一 通 过语文学 习全方位 提高 阅读能 力,
P S 将 阅读 素 养划 分为 5 能力 致 , 重 选 取 文学作 品 , 出题 方 式 为 今后 有 效 地 参 与 社 会 生 活做 好 准 IA 个 注 在 等级 , 定了每个 等级 的分数 范围, 确 还 和答 题要 求方面偏 重于对文学作 品的 备, 这也 是P S IA阅读 素 养评 价 对 我国
给 予明 确 的要求 , 尚未 形成 具 有量 我 国 《 标 》中所提 到 的 阅读 能力 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1年 1 但 课 02 月版。 化标 准 的等 级评 定体 系, 不利 于 教 概 念和 范畴 方面 不尽 相 同, 说明 不 这 这 师 通 过评价 手段检验 阅读 教学质量 、 科 学地 测 量 学生 的阅读 能 力
,
WWW.iao c .r . ps .e do g
义 务教 育阶段 的 阅读 教 学 提 出了 “ 总 力并形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 。
体 目标 和 内容 ”, 于 阅读 的评 价 也 对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
专题:阅读素养测评PISA阅读素养观的关键特征及启示

专题:阅读素养测评PISA阅读素养观的关键特征及启示一、PISA阅读素养观的关键特征重点解析2000年、2009年、2018年的PISA阅读测试框架,兼顾2003年、2006年、2012年、2015年的PISA阅读测试框架,综观历次PISA阅读测试,PISA对阅读素养内涵和测试维度的界定在持续“变化”,不过所有的“变化”恰恰都是为了坚持一些“不变”的追求:让阅读素养的立体框架更科学,让阅读素养的主体得到更充分的关注,让阅读素养更顺应社会发展需要。
从这“变”和“不变”的成分,可以发现PISA阅读素养观具有如下三大关键特征:1.在“变”中完善:阅读素养的多维动态属性。
PISA对阅读素养测试“领域”的选择做了三个层次的考虑,构成了关于阅读素养的立体认识框架:承认并尊重真实阅读的复杂性;合逻辑地选择阅读素养的观测维度;阅读素养各维度以适宜的方式延展。
2.在“变”中强化:阅读素养的主体观照取向。
阅读素养测评,测评的是每个阅读主体的阅读素养。
PISA阅读素养观有着鲜明的读者主体观照意识。
第一轮测试确定阅读主体观照的基调;阅读主体的投入度逐渐受到重视;体现主体能动性的阅读策略渐成体系。
3. 在“变”中凸显:阅读素养需顺应技术发展。
技术正在不断地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因此关于阅读素养的界定需要更新和延展,以顺应“电子设备和电子文本普及的趋势”。
(1)文本类型角度:调整分类视角及外延。
2000-2018年,PISA文本类型的变化是较为显著的,其中有特定类型具体样式的增加,譬如,表达方式类型中逐步增加旨在分享信息、处理事务的“交流”型文本,以及读者、作者间可以深度交流的“互动”型文本;也有文本划分视角的调整、丰富,如2018年增加了“文本单位”和“结构和导航”两个文本分类视角。
作出这些调整是因为信息技术引发了阅读对象的变化。
(2)阅读情境角度:扩大文本选择范围。
从2000年至今,PISA测试框架中的“情境”类型没有变化,但各类情境中的文本类型有所增加,文本涉及范围有所拓宽。
运用“PISA”国际阅读测评,打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门

语文2014·11读此类文本的规律和思路:联系图文进行分析、推测、比较、判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直至解决问题。
第三步,设疑深入,学以致用。
这部分结合大家喜欢的购物方式———网购,直击生活中的运用,服务生活。
第四步,点拨提升,回归本真。
最后,我再次让学生明确———“生活处处有语文”的道理。
我们学习非连续性文本,当然不是依图解题,而是汲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己所用。
回顾教学的过程,笔者有了很大收获。
1.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提出非连续文本阅读的主要任务是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阅读文本中原始的信息联系起来。
然而,这些信息往往存在于图表中,或隐藏在某些数据里。
这就要学生能够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意图,学会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解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诀窍,联系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文本中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
2.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能力必将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娱乐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阅读教学不再是单独的课堂行为,应在不同的阅读情境中,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教与学的终极目标之一。
总之,语文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的非连续文本阅读,为我们阅读教学打开了另一扇窗。
让我们一起努力,引领学生欣赏窗外更多别样的风景。
(责编韦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出现了一个新概念———“非连续性文本”。
何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类阅读有什么特点,如何叩开这扇阅读的大门,这种种疑惑必定会给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思考,新的挑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PISA ”国际阅读素养测评的概念和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根据上面的表述,可以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定义为: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资料,然后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
PISA2018阅读素养框架对我国阅读教学的启示

取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复杂性。随着学 校和社会阅读要求发展,以及阅读研究的最新进展, “认知方面”调整为“认知策略”,从文本处理和任务 管理两方面进行建构。如图 1 所示:
文本处理
定位信息
在文本中获取和检索信息
PISA 的 阅 读 素 养 定 义 具 有 一 定 的 稳 定 性。 和处理大量的数字文本,这已经成为日常学习与生活
PISA2000 将阅读素养定义为“理解、运用、反思阅读 的常态,学生也应该具备阅读这些电子文本的能力。
书面文本,以实现个人的目标,增进自己的知识,发
(二)阅读文本维度的拓展
挥自我潜能,参与社会生活。”比较 PISA2018 的阅读
加“评判”并删去“书面”(纸质)两个词。
文本);文本类型(描述、叙述、说明、论证、说明书、
“评判”这个词增加到 PISA2018 阅读框架,体现 事物交流)。这个定义基本承继了 PISA2009 的分类,
了这样一个观点:“阅读通常是存在目标指向的,因 但仍有发展,如文本来源、结构和导航。
此读者必须要考虑文本中论点的正确性、作者的观点
在数字阅读时代,评估读者使用浏览工具处理高 密度数字文本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数字阅读中所使 用的一些导航工具,譬如滚动条、菜单、目录、书签、 超链接、屏幕缩放等,在测评时也相应增加评估读者 有效运用这些导航工具的能力。为了简便易行,PISA 2018 框架将“静态”文本和“动态”文本区分开来,“静 态文本有一个简单的组织形式和低密度的浏览工具 (通常,一个或几个屏幕以线性方式排列的页面), 而动态文本,它的特征更复杂,非线性组织形式和更 高密度的浏览工具”。
PISA 阅读样题及点评

PISA 阅读样题及点评《学生看法》这一单元包括了5篇简短的议论文,差不多上学生们关于太空研究的一些看法。
世界上有专门多人,正因饥饿和疾病而濒临死亡边缘,但我们只关怀以后的进展。
当我们试图不记得这些人而持续连续向前时,我们漠视了他们的需要。
每年,大公司都将大笔金钞票投入到太空事业的研究。
如果将这笔用于太空探究的金钞票,改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而并非用在贪心的人身上,宽敞人民的苦难必定得以减轻。
——小玲:对专门多人来讲,太空探秘的挑战是灵感的来源。
数千年来,我们都在幻想天堂的精妙,期望伸手触摸星星,期望与一些只在幻想中存在的生物沟通,期望明白……我们是孤单的吗?太空探究确实是一种学习,而学习确实是推动世界前进的力量。
当现实主义者持续提醒我们眼前的咨询题,妄图者却拓展我们的思想空间。
确实是这些妄图家的远见、期望和期望,引领我们走向以后。
——小碧:我们破坏雨林,因为那儿埋藏着石油;我们在神圣的土地上开矿,只为得到铀。
那么,我们还要为解决自己所造成的咨询题而去破坏另一个星球吗?所以要!太空探究强化了一个专门危险的信念,确实是我们能够靠持续增加的支配环境能力来解决人类的咨询题。
如果我们始终明白邻近有另一个星球正等待被掠夺,那么人类便会专门自然地持续滥用天然资源,如河流和雨林。
我们对地球的破坏差不多够多了,不要再打外层空间的主意了。
——达达:地球资源正快速地耗尽,而地球人口却以明显的速度增长,如果我们仍旧保持现在的生活方式,生命将无法连续。
污染导致臭氧层穿了个洞,肥沃的土地已所剩无几,不用多久,食物来源也将随之消逝。
现在人类已面对因人口过多而显现的饥饿和疾病咨询题。
太空是一个宽敞的闲暇领域,我们能够加以利用。
借着支持太空探究,终有一天,我们能够找到另一个可居住的星球。
目前,这看起来是不可想象的。
但太空漫游这一方法也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当前的咨询题而停止太空探究,是狭隘和短视的。
我们不单要为这一代着想,还要为世世代代着想。
从PISA的成功实践看大学阶段的阅读问题

o e s g as o d v lp o e s k o e g a d p tnil n d n ’ o l,t eeo n ’ n wld e n oe t ,a a
t prc a ns iy ( “ o aipt i o e . 即 阅读 素 养 是 以达 成 目标 、 ti e c t” 丰富知识 、发展潜 能 、融人 社会为 目的 ,理解 和使 用书面 文 本并对 文 本作 出反 映 的素养 。 对 阅读素 养 的评价 强调 ) 学 生对 书面文 体 的理 解 、 用 和思考该所 的最新科 研成果 。报告认 为 ,中国 国民识 字者
的图 书和 杂 志 阅读率 均 呈下 降趋 势 ,而 生 活节 奏加 快 和 媒体 多元化 则是造成 这种 现象 的重要原 因。 ”
作 为 国 家未 来 建设 者 的 当代 大学 生 ,其 阅读 状况 更
PS 的阅读 素养 评 价 以发展 性评 价 思想 为指 导 ,分 I A 别从 阅 读 文本 的组 织 形式 、阅 读类 型 以及 建 构 文本 的使 用 目的等 三个 维 度来 评 价 学生 的 阅读 素 养 ,对 扩 展学 生 的 阅读 面 、提 高 学 生对 不 同类 型 文本 的适应 力 提 出 了具 体要求 。阅读 素养评 估 的内容不仅 限于课 堂材料 ,还包括
学 生在 课 堂外 所碰 到 的各 种 材料 。测 评重 点 不是 测量 1 5 岁 的学 生能 否进 行 专 业 意义 上 的 阅读 ,而 是 更多 地 关 注
PS ) 正式 实施 ,该 项 目对 各 国 1 IA 5岁青 少 年 学生 的学 习
质量 作 每三 年 一次 的 比较 研 究 ,以形成 终 身学 习 的动 态 模型 。当年 的评 价 即把学 生 的 阅读 素 养 、数 学素 养 及 科 学 素养 确 定 为评 价 项 目, 体 涉及 到学 生 必须 掌 握 的内 具 容 、必须 实 施 的学 习过程 以及 知识 与能 力应 用 的情况 等 。
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与青少年阅读力培养

主题阅读征文│ZHENG WENCHINA PUBLISHING JOURNAL2018年 第12期20PISA 阅读素养评价标准与青少年阅读力培养*□文│皮江红 徐立蒙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预示着我国教育将进入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时代。
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青少年阅读力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阅读教育做出变革。
与传统的阅读评价相比较,PISA 阅读素养评价标准实现了从输入到输出、从知识再现到能力提升、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的转型。
PISA 阅读素养评价标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契合性,可以为我国青少年阅读力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对PISA 阅读素养评价标准进行了类型化解析,归纳出我国青少年阅读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PISA 阅读素养评价标准导向下,我国青少年阅读力培养完善的途径。
一、PISA 阅读素养评价标准PISA 为英文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是由经合组织(OECD)发起实施的项目,其中阅读素养是其重点测试内容,也是国际评价界关注的热点领域。
PISA 将阅读素养定义为“理解、使用、思考和接触书面文本,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潜能,并参与社会”(OECD 2009)。
[1]基于阅读情境(reading situation)、阅读内容(reading text)及阅读评判(reading assessment)等不同维度,PISA 阅读素养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输出的评价标准:访问与检索无论材料以何种形式呈现,访问与检索信息都是阅读的首要条件。
PISA 所提倡的访问与检索并不局限于单向机械地接收材料中即已呈现的信息,而是要求阅读者对信息进行自主筛选并适当地加工与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这表明立足于输出的PISA 阅读素养评价标准开始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表达,从静态的识记阅读逐渐走向动态的运用阅读。
国际阅读能力研究—从PIRLS,PISA和NAEP看阅读能力研究

国际阅读能力研究——从PIRLS,PISA和NAEP看阅读能力研究摘要:综观几十年来关于阅读能力的理论研究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我国关于阅读能力的结构、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其培养方式仍未取得基本一致的观点。
国际上PIRLS,PISA 和NAEP三个阅读水平评价项目颇具借鉴之处,能为我国阅读能力研究以及今后的语文教学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国际阅读;阅读能力;阅读素养;评价阅读对人们来说至关重要。
它不仅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大部分人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重要方式。
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各国教育家的认同非常一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知识;一种是使学生能够借助它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后一种知识技能具有基本工具的性质。
在校学生应该具备的各种技能中,阅读技能居首位。
”英国教育家哈里·麦多斯克认为:“阅读是学习当中最为重要的技能。
在语文学习中,大约有90%的自学时间要花在阅读上。
”美国研究机构测定:“学生的阅读水平与他以后的数学、物理、计算机成绩的相关率在70%左右,与历史、地理等科的成绩相关率在90%以上。
阅读能力是基础,阅读水平高,理解能力强,才有利于其他学科学习。
”[1]因此各国不约而同地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并且将其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
阅读研究在国际上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Progress of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ies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项目以下简写为PIRLS),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以下简写为PISA)和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am (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项目以下简写为NEAP),这三个阅读水平评价项目颇具借鉴之处,能为我国阅读能力研究以及今后的语文教学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乘“PISA”测试之风 破阅读教学之浪

教学篇•学业评价乘“PISA”测试之风破阅读教学之浪林燕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柯中心小学,福建厦门)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人们愈发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逐年改革教育模式。
从开始提倡“素质教育”,直到2009年上海学生第一次参加PISA测试一举成名后,人们越加深刻地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重要性。
由此,PISA理念开始盛行。
二、PISA试卷呈现方式1.重头戏———“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更重视提高学生的提取、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以数据表格为例,学生在面对一份数据表格题,通常只关注到表格里的数据信息,导致答题时,只会将表格里的数据照搬照抄,而不懂得观察横向、竖向数据的规律,一旦学生不能找出规律,就无法判断这份数据表格是想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信息,也就无法将看似杂乱的数据内容转化成有序的文字表达。
而对于连续性文本来说,上下文的前后联系,成句成段的文字叙述,已经将一些信息表达得足够明确,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过一遍或者两遍,就可以直接从文本中提取到想要的信息。
2.创设情境,贴近生活问题情境越真实,或者直接来源于生活,学生肯定越有熟悉感、亲切感。
同安区某一年毕业试卷的阅读材料就第一次出现了非连续文本———动车票。
动车票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大人一般都能够读懂票面上的信息,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他们也许只知道这是一张由一个出发地到达一个目的地的凭证,但或许对票面上的信息只是一知半解。
这道题型的出现,就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考查学生对动车票票面文字信息的理解、提取。
题型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因此,测试的题目应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学科课程只是辅助。
三、基于PISA理念的教学策略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1)避免“填鸭式”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教育改革后呼声最高的,显而易见,学生的主体性是不容忽视的。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最好的老师》一课为例,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以及出人意料的举动———故意编造根本就不存在的猫猬兽信息给学生做测验,让学生得了零分。
基于PISA视角 观照阅读目标要求

基于PISA视角观照阅读目标要求作者:范锦飘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第12期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策划的学生基础能力国际研究项目 (Program for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是一个针对30个成员国和部分非OECD成员国的15岁在校学生的测验项目。
阅读评价是其评价项目之一,而基于PISA的阅读评价主要侧重的是阅读素养的评价。
那么,PISA阅读素养测评对阅读能力目标有哪些要求?基于PISA视角,我国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存在哪些问题?PISA对我国小学阅读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又会带来哪些启示呢?一、PISA阅读素养测评对阅读能力目标的分析PISA阅读素养是指一个人为达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开发潜能以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
以阅读为例,PISA阅读素养评价的重点是测试学生在为了个人应用、为了公共应用及为了工作和为了教育而阅读的情境下提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阅读素养的理解也在进步,对阅读素养的要求也在提升。
过去,我们说,阅读素养是学生在校内外学习中获得的一种阅读能力,现在我们理解的阅读素养应该是“在人一生经历的各种情境中,在与同伴以及所参与的更大的社会团体的相互作用下,建构的一种可增长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能力。
”可以这样说,阅读能力的目标并不只是能否读懂文章,而应该是能否对阅读的材料具备提取信息、构建以及对其进行评价反思的能力。
因此,PISA阅读能力的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通过阅读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阅读当成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手段,要通过阅读去增长人的潜能。
第二,PISA阅读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阅读材料,并且具有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这种阅读能力包括了提取信息、理解材料、评价反思的能力。
第四,这种阅读能力是在具体文本阅读情境中生成与发展的,是适应不同阅读目的、文本形式、阅读方式的结果。
PISA视野下的电子阅读素养测评及其启示

PISA视野下的电子阅读素养测评及其启示作者:郑彩华来源:《基础教育》 2012年第3期郑彩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摘要:阅读素养是PISA测评的三个领域之一。
由于电子阅读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PISA2009年的阅读素养中增加了对电子阅读素养的测评。
PISA2009从获取和检索信息、整合和解释信息以及反思和评价信息三个任务方面测评阅读素养。
因电子文本所特有的与印刷文本不同的性质,所以在测评方面,电子阅读与印刷阅读在这三个方面有所不同。
PISA电子阅读素养的测评应引起我国基础教育中对电子阅读素养教学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学生电子阅读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PISA;电子阅读;素养;测评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32(2012)03-0050-06一、阅读素养与电子文本阅读在理解电子阅读素养之前,必须先对PISA及其中的素养和阅读素养概念和含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下简称OECD)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简称,是各国政府间为在全球框架下监测学生进步而合作开展并由著名专家制定的有效的跨国评估项目。
PISA不仅评估学生的学科及跨学科能力,而且考察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信念和学习策略以及整个教育体系所体现的均衡与公平程度。
(一)PISA中的素养素养(literacy)是PISA独创的一个概念,希望以纸笔测验的方式,测评完成或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青少年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学科领域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推理和有效交流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中解决和解释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迎接现实生活挑战的能力和为未来生活挑战做好准备的程度,而并不是测评学生所掌握的特定学校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的程度。
PISA中阅读测试的测评框架与设计思路_兼谈对我国阅读测试的启示_乐中保

2008年6月第10卷/第6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 OU RNAL OF HE BE I N ORMA L UNI VERS ITY /Edu cational Scien ce Edition /Jun.2008Vol.10No.6=教育实践>收稿日期:2008-01-16作者简介:乐中保(1981-),男,湖北广水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评价,语文教师教育。
PISA 中阅读测试的测评框架与设计思路)))兼谈对我国阅读测试的启示乐中保(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摘 要:PISA 中阅读测试在阅读情景的确定、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能力的构成、阅读能力的层级等方面构筑了一个完整的阅读测评框架,体现出了独具特色的阅读测试设计思路。
这对我国的阅读测试有许多的启示,我们应明确阅读能力的内涵和层级,联系学生,使阅读试题走向情景化、生活化,不断拓展阅读材料的类型。
关键词:PISA ;阅读测试;测评框架;设计思路中图分类号:G 424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08)06-0032-04阅读是学生在这个信息社会中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之一,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长期以来,如何公平、客观、高效地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缺乏清晰的测评框架体系,阅读测试体现出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PISA 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一项国际性学生评价计划,阅读是其评价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PISA 每三年为一个评估周期,每一周期的测试重点各不相同,自从2000年以阅读为主要领域进行了第一次正式评估以后,在2003年和2006年,P ISA 又以阅读为附带领域进行了两次测试。
经过了三次测试实践以后,P ISA 中阅读测试在阅读目的的确定、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能力的构成、阅读能力的层级等方面构筑了一个完整的阅读测评框架,体现出了独具特色的阅读测试设计思路,这对于我国的阅读测试有较多的可资借鉴之处。
多种角度看PISA引发的阅读关注

多种角度看PISA引发的阅读关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9年测试结果的公布,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热烈讨论。
一线教师的见解和分析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数据背后传达的信息,也让我们调整坐标和努力的方向。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刘波:阅读能力是提高成绩的前提的确,从语文的工具性来讲,阅读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没有较高的阅读能力,缺乏必要的阅读速度,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就会吃亏。
我校曾有一名学生酷爱阅读,并获得过宁波市“阅读之星”的称号。
因为阅读面广,他的语文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写作能力也很强。
而且,历史与地理等学科成绩也都不错,这就是广泛阅读对学习的促进。
“上海每天进行不超过30分钟的趣味性阅读的学生,阅读平均成绩为560分,比从不进行趣味性阅读的学生高63分”,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阅读实践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
其实,学生多阅读有价值的书,既可以丰盈精神,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是一举多得的。
PISA测试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力推进学生阅读,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最好方式。
浙江省磐安县教育科学研究所陈复兴:网上阅读能力有待提升笔者分析上海学生的“阅读素养”报告后发现,成绩背后还存在很大的可提升空间。
其一是“学生网上阅读活动广度指数平均值仅为-0.35,显著低于OECD各国的平均值”。
这反映在访问与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这三种文本认知能力中,上海学生访问与检索的平均成绩居然比阅读总成绩低7分。
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更不必多言,说明我国中小学生有效的网上阅读活动比较欠缺。
上述结果与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大有关联。
据统计,上海学生每周校内外上课时间共计34.8小时,还不包括作业时间,比美国和芬兰多10小时以上。
这样就剥夺了本应属于学生的休闲时间,包括课外网上阅读时间,也导致网瘾学生人数居高不下。
因为学生需要用网游来宣泄课业带来的心理负担,有的甚至走火入魔。
不像欧美学生,课外还有余暇利用网络进行综合阅读和探究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4期总第46期江西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NO.4,2006SerialNO.46———————————————收稿日期:2006-05-20作者简介:李晓霞,云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论与历史新闻学。
一2000年,由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28个成员国及4个非成员国参与的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d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简称PISA)正式实施,该项目对各国15岁青少年学生的学习质量作每三年一次的比较研究,以形成终身学习的动态模型。
当年的评价即把学生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确定为评价项目,具体涉及到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必须实施的学习过程以及知识与能力应用的情况等。
根据PISA的定义,“Readingliteracyisunderstanding,using,andreflectingonwrittentexts,inordertoachieveone’sgoals,todevelopone’sknowledgeandpotential,andtoparticipateinsociety.”(即“阅读素养是以达成目标、丰富知识、发展潜能、融入社会为目的,理解和使用书面文本并对文本作出反映的素养。
)对阅读素养的评价强调学生对书面文体的理解、应用和思考,重视普通教育目标的达成,对学生知识潜能的开发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也在评价之列。
PISA的阅读素养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思想为指导,分别从阅读文本的组织形式、阅读类型以及建构文本的使用目的等三个维度来评价学生的阅读素养,对扩展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适应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阅读素养评估的内容不仅限于课堂材料,还包括学生在课堂外所碰到的各种材料。
测评重点不是测量15岁的学生能否进行专业意义上的阅读,而是更多地关注即将离开中学的学生在广泛的连续或不连续的阅读材料基础上建构、扩展并反思阅读材料的能力。
此外,PISA还强调阅读编译和文字上的涵义,还关注阅读者在理解或应用书面材料时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04年,PISA项目公布了第二期评价的排名。
中国香港15岁学生的数学能力名列第一,科学能力排名第三,而阅读能力(中文)由第一期的第六位降至第十位,但只是明显低于芬兰、韩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与此同时,亚洲国家韩国学生的阅读能力从第一期的排名第六位上升到了第二位。
二与亚洲一些国家公众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相比,我国的国民阅读率却在持续走低。
根据两年一度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人的阅读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2003年的国民阅读率为51.7%。
”[1]2004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余敏在题为《中国出版物市场发展状况及趋势》的报告中公布了该所的最新科研成果。
报告认为,中国国民识字者的图书和杂志阅读率均呈下降趋势,而生活节奏加快和媒体多元化则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2]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其阅读状况更加令人不安。
不久前,河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课题组历时一年多时间,对高校学生阅读与思想状态等问题进行调查。
对某重点大学的86名学生进行的随机采访显示,其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读书主要由于学习需要。
四大名著只有四人完整地读过,大部分学生没有读过,以后打算读的占一半,但条件是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时间。
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想在大学期间读一些经典从PISA 的成功实践看大学阶段的阅读问题李晓霞(云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云南昆明650221)摘要:大学阶段的阅读本质上是为帮助学生个体实现社会角色内化而进行的阅读,四类不同的阅读情境对学校教育者在资源整合、阅读指导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借鉴PISA的成功实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来审视大学阶段的阅读问题,一是要在观念上认清阅读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将阅读素养的提升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社会化的过程联系起来;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阅读资源整合、阅读方法指导、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对可控资源的有效管理,突破阅读指导的两大瓶颈,建立并完善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的开放性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PISA;大学生;阅读素养;阅读情境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6)04-0117-04名著。
90%以上的人认为英语四、六级等考试用书是必须去读的书。
一半以上的人正在读的书是学习用书。
《谁动了我的奶酪》、《杰出人士的七个习惯》等一些励志书、人物传记被认为是“对今后找工作有用的书”。
“没时间读书”甚至是“有书不读”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单一的阅读情境、走低的阅读率、在低层次徘徊的大学生阅读,对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的提高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读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语言与文字的表达能力自然也就难以提高了。
客观地说,造成大学生阅读素养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社会风气给学校教育带来的问题,大学生群体的阅读率与国人一道持续走低,没有崇尚读书的社会风气,就没有崇尚阅读的大学校园;有平面媒体在网络时代遭遇冷落带来的问题,“读图时代”、网络时代铺天盖地的视觉传播减弱了文字符号的吸引力,文字的魅力被淡化,阅读的乐趣被忽略;有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和能力的普遍缺乏带来的问题,一些大学图书馆馆藏的专业类图书的出借率长期在低谷徘徊,娱乐类的畅销书却受到追捧,学生的读书笔记千篇一律,且鲜有经典作品在其间。
长期的厌读导致的厌学情绪,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影响到了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公正评价。
此外,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教育者要么将阅读素养等同于信息素养,要么将阅读素养等同于人文素养,要么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作为阅读的第一要义,要么将职业化作为阅读的最终目的。
对阅读素养丰富的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大学阶段的阅读资源缺乏有效地整合,在校大学生缺乏系统的阅读指导。
一些学校为改善学生的专业阅读能力,围绕“读、写、议”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对学生的专业阅读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
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少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阅读专业书籍的积极性。
问题是,这样的教改涉及面毕竟不广,学生阅读的指向范围有限,加上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有关大学生阅读素养的评价体系,因此,想要对这一教学改革的成果作出明确的评价仍存有很多困难。
三站在学校教育者的角度审视大学阶段的阅读问题,一是要在观念上认清阅读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丰富对大学阶段阅读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真正将阅读问题纳入大学生涯的整体规划中;二是要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通过贯穿于各类课程的阅读教学及学习型校园的建设,发挥学校教育在资源整合、方法指导、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探寻真正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在这里,无论是观念的转变还是方法的革新都存在一个如何取它山之石攻己之玉的问题,从PISA的成功实践看大学阶段的阅读问题,特别是阅读目的的社会化与阅读情境的多元化问题,的确有不少值得借鉴与思考的经验和做法。
(一)大学阶段的阅读根本上是为帮助学生个体实现社会角色内化而进行的阅读传统的观点强调阅读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视阅读为信息理解和接受的言语行为,突出阅读即主客体对话的隐喻,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
传统的阅读观与阅读教学观重视阅读的普遍性意义,对阅读主体的研究涉及不多。
大学校园是学生个体在次级社会化阶段一个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大学阶段的阅读作为社会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学生组成其文化模式的价值观、规范和信仰有着重要影响。
大学生特定的社会角色要求我们有必要从社会化的高度来认识大学阶段的阅读问题。
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社会化应该被视为一种终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行为不断被社会互动所形塑。
它使个体能够发展自己及其潜能,能够学习并作出调适。
”[3]因此,大学阶段阅读的主要功能仍然与个体潜能的开发相联系,这一点,在PISA有关阅读素养的定义中可以找到明确的表述。
通过阅读这一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个体得以创造或商定今后可能承担的社会角色。
实践证明,除了可以帮助学生个体获得单纯的教育学历之外,阅读素养水平的高低也有助于预测人们在劳务市场中的境遇。
2000年,OECD组织的国际成人素养调查(IALS)发现,那些具备高水平的阅读素养的人要比那些低水平的人更可能被雇用。
调查显示,阅读素养对劳务市场结果的独立影响力与教育学历的独立影响形成正比。
某人具有中等教育学历(只要高于二级水平),如果他的阅读素养水平在200(在刻线的底部),那么他将有2/5的机会拥有一份高水平的职业,如果他的阅读素养水平在400,那么他将有4/5的机会。
相反地,某人具备中等阅读素养水平(得到300分),如果他只有较低教育学历(低于二级教育),那么他有2/5的机会获得同等职业,而如果具有高水平教育(三级学历)那么就有超过4/5的机会。
[4](二)大学阶段的阅读涵盖四类不同的阅读情境,不同类型的阅读情境需要不同的指导方式和不同的评价标准PISA按情境的用途、相关人员和内容将阅读的情境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为了个人应用而阅读(个人的阅读);二是为满足个体参与更大范围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阅读;三是基于专业的阅读;四是为了学习而进行的阅读。
PISA的测试对象为15岁的青少年,与这一阶段的学生相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总第46期比,大学阶段的阅读主体社会化程度更高,阅读的情境也更为复杂。
第一类阅读主要为满足个体实践中的智力上的兴趣,它包括为巩固、发展个人与其他人的联系而进行的阅读。
其内容一般包括个人信件、小说、传记以及为满足好奇心对信息材料的阅读,此类阅读作为休闲、娱乐活动的一部分在大学阶段的阅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具有自主性强、规范性弱、个体差异突出、阅读资源来源广泛的突出特点,加上与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相去甚远,学校教育者较少能够对此类阅读提供有效的指导,因而学生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也最容易产生随波逐流的问题。
时下,一些品位不高甚至是格调低下的畅销书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为满足个体智力兴趣的阅读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类阅读包括命名的官方文件和关于公共事业的信息。
这种阅读或多或少与那些不知名者相联系,其内容一般包括通知、规章、方案、小册子、表格等。
大学阶段的此类阅读较多依赖于学校教育者以及社会日常提供的资源,具有来源清晰、可控性强的特点,阅读的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阅读文本的质量和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