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教育从“尊重”开始——读李开复同志的《尊重原则才是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化教育从“尊重”开始——读李开复同志的《尊
重原则才是管理的真谛》有感
作者:刘党桦
来源:《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 2013年第3期
文/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刘党桦
近读李开复同志写的《尊重原则才是管理的真谛》,感触很深,觉得尊重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同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具体来讲就是人性化教育应从“尊重”开始。

在学校教育中,尊重的寓意十分广泛,既有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又有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其出发点是通
过平等的对话与调节,提升学生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在“人性化”的教育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
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学生,既是学生权利与成长的需要,也是人性化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尊重,把爱放心间——人性化教育纯朴归真的回归人性化教育从“尊重”开始
——读李开复同志的《尊重原则才是管理的真谛》有感
“教育源于爱”,爱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和,爱是维系师生的纽带。

当我们大谈“尊重”、“和谐”、“平等”时,爱便成了各要素间互通的桥梁。

实例1:季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一次在班会主题活动中,季磊勉强唱了首歌,但走调了,其他同学哄堂大笑,季磊无助地站在原地。

这时,老师带头鼓起掌,还拉着他的手说:“你真勇敢,我们一起把歌
唱完!”然后和季磊一起把歌唱完了,这时,学生们向季磊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尊重不只是对学生行为需求的关注,更是对学生心灵的呵护。

学生的心单纯透明,面对难堪,他们渴望保护和安慰。

学生需要肯定,他们通过成人与同伴的评价来认识、评判自我。

对于内向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特别的关怀与鼓励。

只有给他们提供积极适时的反馈,才能锻炼和增强他们的自信。

师爱能呵护心灵,我们应该尽量释放爱的源泉,用宽
容的态度、真挚的情感去帮助引导学生,把爱与尊重发挥得淋漓尽致。

爱与尊重是人性的彰显,也是教育追寻的目标。

二、尊重,以导促其行——人性化教育思维定势的改变
“数其十过,不如赞其一长”,这是指在孩子行为问题上教师的立场与处理方式,这为“尊重”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也
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需求。

实例2:生物课的课外探究课上,李锐和杨亮开心地拉着小树,摘着树叶。

同学们告诉了老师。

李锐和杨亮一脸
的受挫。

老师笑着说:“李锐和杨亮想看看树叶是怎样的,对吗?”他俩重重地点头。

“那你们可以摸一摸,闻一闻,看
一看,然后再告诉我你们的新发现。


其他同学也兴奋地投入到探索中去。

若一开始,教师粗暴地用是非对错来衡量,那么无形中会使学生心理“负强化”。

这样的方式将不利的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因素,把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这才是尊重教育的
最佳方式。

相信学生,给学生机会,更多的是体现在师生合作、包容、信任的基础上,这也是人性化教育的一个显著
特征。

我们的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唤醒,其目的不在于表面的“知识”,而是要通过“知识”带出隐蔽其后的“行为”和“意义”。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多的体现出“精神”、“自由”、“自我实现”的特点。

三、尊重,润物细无声——人性化教育幸福体验的回归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可看出,尊重与自我实现是层层递进的,尊重是前提,只有让学生受到绝对的尊重,才
能实现自我,最终体验到成功感与幸福感。

实例3:八年级语文课上,老师让李倩同学到黑板上默写《核舟记》第二段的内容。

李倩很快完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