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氨 铵盐 练习解析(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嘴哆市安排阳光实验学校氨铵盐练习解析(2)
1.氨是一种重要的致冷剂,原因是( )
A.氨易溶于水
B.氨是极性分子
C.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D.氨由气体变成液体时吸收大量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解析】氨作致冷剂的原因是液氨气化时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答案】 C
2.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 )
A.很易液化
B.比空气轻
C.极易溶于水
D.能跟水起反应
【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当少量水进入烧瓶后,氨气溶解瓶内气压降低,烧杯中的水就喷入烧瓶,形成喷泉。
【答案】 C
3.对于氨水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
B.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
C.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
D.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解析】氨气溶于水后,一部分NH3与H2O反应生成NH3·H2O,生成的
NH3·H2O又有一小部分电离成NH+
4和OH-。
方程式为:
NH3+H2O NH3·H2O NH+
4
+OH-,故应选D。
【答案】 D
4.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氨水中的NH3·H2O电离出少量OH-
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
D.氨本身的碱性弱
【解析】氨气溶于水生成的NH3·H2O只有一少部分电离,生成NH+
4
和OH-,
即:
NH3·H2O NH+
4
+OH-,故氨水呈弱碱性。
【答案】 B
5.下列物质中可用来干燥NH3的是 ( )
A.浓H2SO4
B.碱石灰
C.P2O5
D.无水CaCl2
【解析】 NH3是碱性气体,能与酸性干燥剂反应,故A、C不能选用,无水
CaCl2能与NH3反应生成CaCl2·8NH3,故D不能选用。
【答案】 B
6.下列各物质分别投入或通入足量水中,无气体逸出的是( )
A.NO2
B.金属钠
C.Na2O2
D.NH3
【解析】 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放出NO气体;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
放出H2;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放出O2,NH3极易溶于水,并与水作用生成
NH3·H2O。
【答案】 D
7.下列物质含氮量最高的是( )
A.硫铵
B.碳铵
C.硝铵
D.尿素 【解析】 比较含氮量的高低可通过比较含氮原子数目与式量的比值来判断,即比较60
2,802,791,1322的大小即可。
【答案】 D
8.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共热,有气体放出又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
A.KNO 3溶液
B.NH 4NO 3溶液
C.(NH 4)2SO 4溶液
D.Na 2SO 4溶液
【解析】 加入Ba(OH)2溶液共热有气体放出,说明含NH +4,
又有不溶于HNO 3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SO -
24,故应选C 。
【答案】 C
9.在8NH 3+3Cl 2====6NH 4Cl +N 2反应中,若有2 mol N 2生成,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量是( )
A.16 mol NH 3
B.8 mol NH 3
C.4 mol NH 3
D.3 mol NH 3
【解析】 由氮元素守恒生成N 2的氮元素即为被氧化的氨。
【答案】 C
10.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烧瓶分别充满氨气和HCl 气体,做喷泉实验
后,水都充满烧瓶,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0.45
B.1∶1
C.1∶0.29
D.4.5∶2.9 【解析】 标况下若有n mol 气体溶于水,同时生成m mol 溶质。
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n
m
n m V
m ⋅=⨯=
4.2214.22,
对于NH 3和HCl 气体,m 均等于n ,
故二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答案】 B
11.通常情况下,氨气是_________色,_________气味的气体,对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粘膜有_________作用。
如果不慎接触过多的氨气,要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气溶于水可用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大量的氨水一般盛放在_________中,实验室里的氨水应放在_________。
工业上制取硝酸是以氨和空气为原料,主要反应过程有三步,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无 有刺激性 眼 鼻 喉 刺激 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橡皮袋、陶瓷坛 棕色
瓶、低温环境
(1)4NH 3+5O 2====∆
催化剂
4NO+6H 2O
(2)2NO+O 2====2NO 2
(3)3NO 2+H 2O====2HNO 3+NO
12.有A 、B 、C 三种气体,A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O 2反应生成B ;B 不溶
于水,但易与O2反应生成C;A、C气体皆易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则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答案】 NH3 NO NO2
13.使用铵盐做氮肥时,施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①使用铵盐氮肥不要同时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等碱性肥料混合使用;②不能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存放和施用铵盐氮肥;③施用后要立即用土覆盖,并及时灌溉,以防止肥效流失。
14.设计一个实验只用一种试剂鉴别NaHCO3、NH4Cl、NaCl、NH4HCO3四种无色溶液,简述操作步骤及现象。
【答案】用四支试管分别取少许试液,分别加入足量Ba(OH)2溶液,并加热,同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管口检验。
产生白色沉淀,且试纸变蓝的为NH4HCO3,只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HCO3,不产生沉淀但试纸变蓝色的为NH4Cl,均无明显现象的为NaCl。
15.常温下A和B两种气体组成混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 A>M B),经分析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氮和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氮和氢的质量比始终大于14/3,由此可确定A为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其理由是。
若上述混合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7∶1,则在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A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
【答案】 N2 NH3 NH3中N∶H质量比为14∶3,在NH3中加入任何比例的N2,都将使N∶H质量比大于14∶3 1∶4 20
(二)提升类
1.下列气体易液化,遇挥发性酸时冒白烟,而且适宜作致冷剂的是( )
A.N2
B.NH3
C.NO
D.NO2
【解析】 NH3气体遇到酸蒸气时生成白色的铵盐颗粒,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
液氨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故液氨可作致冷剂。
【答案】 B
2.跟氨分子所含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都相同的粒子是( )
A.Na+
B.Mg2+
C.HCl
D.HF
【解析】 Na+、Mg2+、HCl、HF质子总数分别为11、12、18、10;电子总数分别为10、10、18、10。
【答案】 D
3.在1 L 1 mol·L-1的氨水中( )
A.含有1 mol NH3分子
B.含NH3和NH+
4
之和为1 mol
C.含NH3·H2O 1 mol
D.含NH3、NH3·H2O、NH+
4
之和为1 mol
【解析】氨水中含氮粒子共有NH3、NH3·H2O和NH+
4
,故由两物质守恒可知应选D。
【答案】 D
4图1—2中,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
若挤压胶头滴管,
使液体
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气。
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
...是……()
A.X是NH3,Y是水
B.X是SO2,Y是NaOH浓硫酸
C.X是CO2,Y是稀硫酸
D.X是HCL,Y是NaOH3
【解析】CO2在稀H2SO4中的溶解度很小,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几乎不减小。
【答案】C
5.150℃时,碳酸铵完全分解生成的气态产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
A.NH3
B.CO2
C.H2O
D.NH3·H2O
【解析】 NH3·H2O只能存在于水溶液中,NH3·H2O均为极性分子。
【答案】 B
6.将NH4HCO3置于干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
A.NH3,O2
B.H2O,O2
C.CO2,O2
D.O2
【解析】 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NH3、CO2、H2O,依次通过Na2O2和碱石灰时,CO2、H2O与Na2O2反应,并放出O2,故最后得到NH3和O2。
【答案】 A
7含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浓氨水(密度ρ<1g·1-
mL)和浓NaOH(ρ>1g·1-
mL)
各取50mL分别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稀氨水质量分数为a%,稀NaOH质量分数为b%
则a与b关系正确的是……()
A.a>b B. b>a
C. a = b
D. 不能确定
【解析】设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由题意可知,b>
2
1c,
a<
2
1c,。
【答案】B
8.NH4H与NH4Cl相似,与水可以反应生成H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H-离子半径比Li+离子半径小
B.NH4H与水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
C.NH4H是离子化合物
D.NH4H的水溶液呈酸性
【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NH4H+H2O====NH3·H2O+H2↑且NH4Cl是离子化合物,故B、D均不正确;由于H-离子与Li+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但H-核电荷数比Li+小,所以H-离子半径比Li+离子半径大。
【答案】 C
9.从某些反应看,NH3和H2O、NH+
4
和H3O+、NH-
2
和OH-、N3-和O2-两两类似。
据此判断下列反应正确的是( )
①CaO+2NH4Cl====CaCl2+2NH3↑+H2O
②2Na+2NH3====2NaNH2+H2↑
③3Mg(NH2)2====Mg3N2+4NH3↑
④NH4Cl+NaNH2====NaCl+2NH3↑
A.只有③
B.只有①
C. ①和②
D.都正
确
【解析】反应①看作CaO与H2O反应;②看作Na与H2O反应;③看作Mg(OH)2受热分解;④看作NH4Cl与NaOH的反应,一一类似,即可得出结论,上述反应都正确。
【答案】 D
10.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NH3(g)和Cl2(g)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生物只有 N2(g)和NH4Cl(s),则反应前后容器中压强比应接近于()
A.1∶11B.11∶1C.7∶11D.11∶7
【解析】依题意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8NH3(g)+3Cl2(g)=====6NH4Cl(s)+N2(g)则p(前)∶p(后)=n(前)∶n(后)=11∶1。
【答案】B
11有一种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H4、NH3、H2、CO、CO2和HCL气体。
进行如下实验:①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气体总体积不变;②在通入澄清石灰水,气体体积变小但无浑浊现象;③剩余气体在空气中引燃,燃烧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色。
(1)根据实验①,可推断混合气体中没有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③,可推断混合气体中没有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混合气体中肯定有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不能肯定或否定的气体。
若有,则是_________气体。
【答案】(1)NH3混合气体可能有的气体中只有NH3能被浓H2SO4吸收(2)H2和CH4H2和CH4燃烧产物中有H2O,而无水CuSO4未变色(3)CO、HCl (4)有 CO2
12某种常见的白色晶体A,与盐酸反应产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将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若在A的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则析出的白色沉淀C和无色气体D;D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加热固体A,可生成水、B和D,而且B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根据以上事实,可以判断出A是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
加热固体A生成水、B和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HCO3CO2BaCO3
NH4HCO3====NH3↑+CO2↑+H2O
13.有位同学只用了一个圆底烧瓶、带玻璃管的橡皮塞、橡胶管、酒精灯、少量的浓氨水、大烧杯及水,即做成了喷泉实验。
你能否做成该实验?如何操作?运用了什么原理?若用稀氨水是否也能做成该喷泉实验?
△
【答案】只要能制得一烧瓶氨气,即可做成功该实验。
具体操作: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浓氨水,摇动烧瓶并加热,使浓氨水蒸发,烧瓶中充满氨气,立即用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并在玻璃管上连接好橡胶管,及时插入水中,(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挤压橡胶管使水进入烧瓶,瞬间即可形成喷泉。
运用原理:NH3·H2O ∆
==== NH3↑+H2O、
NH3+H2O====NH3·H2O,由于NH3极易溶于水造成烧瓶内外压强差较大,外压使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形成喷泉。
稀氨水不易做成功。
14.氮可以形成多种离子,如N3-、NH-
2、N-
3
、NH+
4
、N2H+
5
、N2H+2
6
等。
已知
N2H+
5离子的形成过程类似于NH+
4
的形成过程,N2H+
5
在碱性溶液中将生成电中性
的分子和水。
试写出:
(1)该电中性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N2H+
5
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3)1 mol N-
3
共有_________mol电子;
(4)写出两种非金属氧化物跟N-
3
电子数相同的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2H4 (3)22 (4)CO2 N2O
15.实验室常用饱和NH4Cl溶液跟饱和NaNO2溶液反应制取氮气,其反应为:NaNO2+NH4Cl∆
====NaCl+N2↑+2H2O+Q,再用制得的氮气跟氢气化合制取氨气。
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
图1—3
请回答:
(1)装置A中导管a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用序号回答)。
①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②使分液漏斗中溶液能顺利滴下,③使实验装置不漏气。
(2)装置C的作用是。
(3)在实验开始前,首先必须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4)点燃装置D的酒精灯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5)从装置D中导出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检验反应产物的化学方法是。
【答案】 (1) ②
(2)干燥N2、H2,使N2、H2充分混合,且能通过观察气泡,控制N2和H2的气流
(3)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4)排尽装置中空气
(5)N2、H2、NH3向E中滴入酚酞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