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构建快乐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如何构建快乐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摘要: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赋教于乐,本
文从四方面进行阐述: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创设情景,使学生享受
学习之乐;点缀趣味,使学生体验知识之乐;引导探索,使学生享受攀登之乐关键词:
思品、快乐课堂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孔子是主张乐学的,提倡
乐学有着悠久的渊源。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赋
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产生渴望探索知识的内动力,不断步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
至高点,并获得愉快的享受,美的陶冶。
一、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要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就要
从学生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挖掘生活中有趣味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
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学习
《我和父母》一课中“我们都有温暖的家”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回家,请家长说说给自己
起名字的过程和其中寄托的家长的美好期待,然后在课堂上自愿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
这样
一来,学生纷纷发言,饱含真情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
学生在介绍自己和听别的同
学的介绍中,深深感受到父母、家人对自己的厚望和亲情。
在此基础上,我引入新课:“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
我们从生命孕育的那一刻起,就在家温暖的港湾里成长。
那么,家――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走进我们的家――‘我们都有温暖的家’”就是这样的一
个引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走进了新的一课的
学习。
二、创设情景,使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在课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情景,使学生在新异的学习氛围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引出要讲授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如在讲述一些理论性强的内容,若
按常规来分析、讲述,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因此,我在处理这些内容时,就先编造一些
故事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角色,然后让学生对不同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学生既是导演、演员,又是观众,还要做评论家,乐在其中。
如在讲“竞争,前进的动力”时,一般不好
讲述,学生虽然知道社会上有竞争,生活中有竞争,学习上也有竞争,但对“如何正确面对竞争的压力与压力促进竞争”这两者的内在关系不理解。
于是,我在课前让几位同学编排小品,他们自己构思,自己创作。
课堂上由两位同学表演名为《心理医生》的小品:一个同学扮心
理医生,一个同学扮考试成绩不理想,心情沮丧的同学。
由于有生活的经历,表演心情沮丧
的同学的表演很逼真;由于大家的共同构思,心理医生的表演很风趣生动。
看完两个同学的
精彩表演后,其他同学交流议论,纷纷就表演这个情景发表自己的看法,再联系生活联系课
本内容思考“如何正确面对竞争的压力与压力促进竞争”这两者的内在关系就明白了。
由此可见,教师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使课堂变成学生的艺术殿堂,这会使学生从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点缀趣味,使学生体验知识之乐
知识本身是严肃的,但当人们运用、“摩玩”它时,便会生发出许多情趣来,由严肃变
为活泼、幽默;由严肃变为亲切、有味。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趣味点缀,以幽默调节,则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之乐。
我能结合教材讲幽默故事或幽默语言,让学
生多笑一笑,易活跃课堂气氛;穿插学生熟悉的歌曲、歌词,易接近学生,引起共鸣;恰到
好处地运用俗语民谣,听来自然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像故事一般地叙述,易抓住人心;
用诗朗诵或诗一般的语言,易给人以激情和遐想;运用高度概括的名言警句,易给人以积极
向上的力量;运用深入人心的广告语,易产生强大的冲击力。
例如,我在讲授“实践中的‘一
国两制’”时,把歌词和广告语有机结合起来:“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
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山水依旧,人依旧”,可回归前与回归后,“不一样就是不
一样”。
这样讲解,教师语言就显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灵活多变。
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兴奋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对教材内
容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感到课时“短”了,无疑起到了建构学生积极心态的作用。
这不仅有助
于理解,而且有助于记忆和运用。
如在教学中常用一些形象的比喻,趣味的故事进行讲授。
如用“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用“母鸡飞不高,因为
它的理想只是一把谷糠;麻雀飞不远,因为它的理想只是一个安乐窝;雄鹰之所以能博击长空,是因为它把万里山河装胸中。
”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有助于学生克服“有没有理想不要紧,没有理想照样过日子”的糊涂思想。
另外,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故事,用故事设置悬念,使学生为了寻找确切的答案,认真地看书或听课;或用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观点,让学生自已从故事中悟出道理;或用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
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活跃
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四、引导探索,使学生享受攀登之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享受攀登之后成功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表现在适当地分解知识
的难点,合理地划分课堂教学的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
有艰辛
的探索、攀登,才会有成功的乐趣。
如在讲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的内容时,我引导学
生积极开展以“权利和义务是不是对立的?”为辩题的辩论。
课前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他
们就自己的观点收集资料,课堂上,正反方各推出6人做辩论,其他同学做补充,每一方都
就自己收集的资料陈述自己的观点,经过正反双方激烈的争辩,在辩论的过程中激起思想的
火花。
这样,学生顺着激辩的思路,层层上台阶,步步往上攀,其乐无穷,加深了对权利与
义务两者关系的理解,使他们的认识到“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课堂教学是一个舞台,是学生和教师齐鼓合鸣的舞台,是教师展现才艺的平台,它将
给教师和学生更多遐想和空间,演奏更加和谐优美的“乐章”。
构建快乐和谐的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教育自智慧去实践,让我们在课堂上学生幸福碰撞,快乐相约。
【参考文献】
[1]韩永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彭承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