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改善老年脑梗塞偏瘫病人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早期康复护理改善老年脑梗塞偏瘫病人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
的体会。
方法:选择2021-10至2022-10月期间至本院就诊的50例脑梗塞偏瘫
老年患者作为基础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
对照组以基础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展开干预,比较两组老
年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整体生能力显著比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预前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并没有显著
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整体肢体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借助早期康复护理形式来对老年脑梗塞偏瘫患者展开干预,可以进一步提升康复的总体效果,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得到
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老年脑梗塞偏瘫;肢体功能;生活能力
脑梗死属于临床发病率极高的一种脑血管类疾病,该病的诱因是因患者脑部
出现血液供应障碍,使得患者产生缺血或者缺氧的问题,最终导致脑组织逐渐缺
血坏死或者软化。
患者通常会出现猝然昏倒、半身不遂以及语言和智力障碍等症状,该病发病较急,且致残率和致死率均相对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近些年以来,该病的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所
控制,但是出现偏瘫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学者表示[1-2],高效的护
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促进其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本文选择2021-10至2022-10月期间至本院就诊的50例脑梗塞偏瘫老年患者作
为基础研究对象,现嫁给你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21-10至2022-10月期间至本院就诊的50例脑梗塞偏瘫老年患者作
为基础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
对照组中
分别有14例男性和11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61至80岁之间,年龄均值
(69.59±8.11)岁;观察组中分别有13例男性和1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
62至81岁之间,年龄均值(70.18±9.79)岁;两组患者上述基础资料差异不大
(P>0.05),因此可以纳入本次研究并展开基础比较,且本研究已经过我院医学
伦理会统一批准,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主要以基础性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主要有出院指导、指标检查以及
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则以早期康复护理进行有效干预,具体方式如下:①肢体功
能护理;护理人员要每天使用温热水来对患侧肢体进行细心擦拭,每天至少两次。
在每晚入睡之前借助酒精来展开按摩,防止患者关节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僵硬和变
形的问题。
疾病初期的肢体训练过程中,由于患者不能自主展开运动,因此护理
人员需要引导患者在床上展开基础运动锻炼,比如协助患者上下肢关节进行内外
旋转、外展以及拉伸和抬高等,开始训练时要把握好时间,按照患者实际病情来
对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进行适当增减。
②体位护理;尽可能的引导患者以侧卧位进
行休息,同时伸展患者的患侧上肢,将其置于高枕之上,在患侧下肢处垫上长枕,保证患者患侧的膝关节和髋关节为屈曲体位。
在体位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注意
观察,每十二小时引导患者调整体位,避免出现压疮。
③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脑梗塞老年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会逐步失去运动和语言功能,患者在疾病的影响
下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基于此,医院护理人员需要同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关系,尽可能的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让其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提升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能力评分;借助Barthel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越
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能力就越高。
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借助Fugl-Meyer量表来进行评估,其
中上肢整体运动功能总分为66,下肢整体运动功能总分34,得分情况和肢体运
动功能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5.0来对本次研究数据信息展开分析,若是存在计量资料则以
()进行表示,组别中比较差异较大以t作为检验。
若是存在计数资料以
[n(%)]进行表示,组别中比较差异较大以χ2作为检验,比较过程中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P<0.05)进行表示,反之则表示并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能力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整体生活能力显著比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
对照组2533.29±4.3046.14±5.23
观察组2533.28±2.4763.97±9.29
2.2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
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并没有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整体肢体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比较()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
对照组2568.93±5.6674.92±9.56
观察组2567.25±6.7288.69±9.70
3.讨论
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人口不断朝着老龄化现象的趋势发展,临床老年脑梗塞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通常,大部分老年患者均合并各种各样的基础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由脑梗塞引发的偏瘫,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3]。
老年群体属于脑梗塞的主要患病对象,主要原因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其机体免疫功能也在不断下降,机体中的各项器官逐步衰退等因素。
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手段来对脑梗塞老年患者合并偏瘫进行干预,能够促进老年人生活功能和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整体生能力显著比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预前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并没有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整体肢体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由此表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分析原因如下: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协助运动不便以及出现偏瘫的患者在床上完成肢体按摩等工作,避免关节出现僵硬和肿胀的情况。
同时,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展开简单、有针对性的肢体活动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血液尽快流通,从而加快疾病康复的进程[4]。
此外,护理人员每天定时帮助患者完成翻身,能够避免出现压疮,且心理护理还能够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有效疏导,尽可能的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从而促进疾病预后良好,改善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总体而言,早康复护理模式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等层面为老年脑梗塞合并偏瘫患者提供高效的护理措施,使得患者能够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
综上所述,借助早期康复护理形式来对老年脑梗塞偏瘫患者展开干预,可以进一步提升康复的总体效果,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热米拉·卡玛力,王萌,牛相来.经筋刺法联合头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2,43(12):1790-1792.
[2]杨玉琳,李露露.早期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07):111-113.
[3]张立云,张军阳.个性化心理干预在老年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评价[J].心理月刊,2021,16(21):183-184+201.
[4]雷倩.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脑梗塞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观察[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06):1038-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