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炒疙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炒疙瘩
作者:付秀宏
来源:《东方女性》 2013年第11期
炒面疙瘩是北京特有的面食风味小吃。
民国初年,北京宣武区虎坊桥,有一家叫广福馆的面食铺。
有一天,经营
馆子的穆姓母女俩和了10斤面,结果卖了一天,临关门还剩下五六斤。
母女俩发愁剩面怎么处置,忽想到一个主意:
把剩下的面胚子拿过来重揉,然后揪成比疙瘩骰子略大的小疙瘩,下到开水锅中煮熟,捞出后摊在阴凉处。
当晚,母
女俩就用这些熟面疙瘩,加了些青菜炒着吃,没想到——口味特别好。
她们边吃边商量,决定在原经营品种的基础上,再添上这道新的面食,起名叫“炒疙瘩”。
第二天,由于“炒疙瘩”味道香鲜,价格便宜,新老主顾都来争相品尝。
五六斤面疙瘩,不一会儿就卖光了。
后来母女俩又将配料进行改进,使炒疙瘩名声大振。
前门外李纱帽胡同(现大力胡同)“恩元居”,也仿照广福馆的制法出售炒
疙瘩。
恩元居的经营者是河北河间的马东海兄弟俩,北京炒疙瘩经恩元居逐步改进,更加精美好吃了。
现在的北京炒疙瘩,色泽深黄,配上绿叶鲜菜,黄绿相映成辉,食之绵软柔韧,越嚼越香。
制作过程中,面疙瘩煮、炒兼用。
配料中的蔬菜,选用各季的时令蔬菜,因蔬菜变幻多样,炒疙瘩滋味醇香,视觉上更显淡雅美观。
北京炒疙瘩的具体做法是,先把面粉加水和成较硬的面团,后切成比黄豆粒略大的圆疙瘩,放入沸水锅内煮,同
时用铁铲贴锅底顺一个方向慢慢搅动,每隔一两分钟搅一次,防止疙瘩沉底烧糊。
搅动时,把粘在一起的疙瘩拨散,
开锅后再煮三到五分钟,当疙瘩全部浮起,用大漏勺接出,放入凉水盆里浸泡少时。
炒前捞出沥干。
然后,再将牛肉切末与三种不同颜色的时鲜青菜配好。
把牛肉切末下炒锅,炒约半分钟;加酱油、醋、盐,后加
煮熟的疙瘩再炒;最后加入备好的时鲜青菜,加适量汤水,约炒一分半钟,待酱油等水分全浸入疙瘩即成。
出锅前,
炒疙瘩要放点大蒜片,跟面疙瘩一样大小。
炒疙瘩的特点是滑爽可口、颜色喜人。
油菜、菠菜、黄瓜是绿色主演;胡萝卜、黄豆芽、南瓜、红椒是黄红搭档;洋葱、葱白、山药是白色小调;木耳、紫菜是黑色幽默。
如此漂亮、富有生机的配菜选项,怎能不催人食欲?
很多老北京,小时候很爱吃面疙瘩。
他们常常怀着一颗怀旧之心,自己动手调面、切菜,做一盘淳朴的炒疙瘩或
一碗劲道的疙瘩汤。
今日的北京炒疙瘩,那小小面疙瘩富有嚼劲儿,牛肉肉质细嫩,蔬菜、干货营养有机组配;吃时,真能感觉到人合天作之妙。
尤其是面疙瘩的“百炼成钢”与蔬菜“刚刚炒倒”,相映成趣、相辅相成,令人过目不忘。
于是,小时垂涎欲滴之美好,在嘴里就开始婉转歌唱了。
北京炒疙瘩的妙处,是对“面—肉—蔬”合璧的淡定从容。
它让我进一步感受到北京小吃的美食深度与营养涵盖。
北京炒疙瘩,丝丝扣扣总关情,斤斤厘厘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