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原子结构章末过关检测二鲁科版选修3_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过关检测(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阴极射线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是电子打在玻璃管壁上产生的
B.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
C.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表明阴极射线带正电
D.阴极射线的比荷比氢原子核小
解析:选B.在阴极射线管中管壁上出现荧光是由于阴极射线撞击的结果,并不是电子打在管壁上形成阴极射线,A错误;通过试验,证明阴极射线本质上是电子,通过在电场、磁场中偏转的状况证明阴极射线带负电,B正确、C错误;由于电子与氢原子核的带电量相等,但电子质量远小于氢原子核,故D错误.
2.关于原子结构理论与α粒子散射试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做α粒子散射试验是为了验证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是错误的
B.卢瑟福相识到汤姆孙“枣糕模型”的错误后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
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试验是为了验证核式结构理论的正确性
D.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试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
解析:选D.卢瑟福设计的α粒子散射试验是为了探究原子内电荷的分布,并非为了验证汤姆孙模型是错误的,A错误;卢瑟福并不是相识到“枣糕模型”的错误后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B错误;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试验后,由试验现象而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C错误,D正确.
3.关于线状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种原子处在不同温度下发光的线状谱不同
B.每种原子处在不同的物质中的线状谱不同
C.每种原子在任何外界条件下发光的线状谱都相同
D.两种不同的原子发光的线状谱可能相同
解析:选C.每种原子在任何外界条件下的线状谱都相同,不同原子的线状谱不同.
4.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如图四个能级图,正确代表氢原子能级的是( )
解析:选C.本题依据玻尔理论:第n 个能级应为E n =1
n
2E 1.据题给的四个图,可知C 正
确;A 图中E n =1n 3E 1,D 图中E n =1
n
E 1,B 图中分隔匀称,故A 、B 、D 均错.
5.氢原子巴尔末系中最短波长是( ) A .4R
B .43R
C .R
D .R
2
解析:选A.依据巴尔末公式有1λ=R ⎝ ⎛⎭⎪⎫122-1n 2,λ=1R ⎝ ⎛⎭⎪⎫122-1n 2,最短波长为114R =4R . 6.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放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 =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 =1能级上时并不放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
n =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
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E n =A n
2,式中n =1,2,3,…表示不同能级,A 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
A.3
16A B .716A C.1116
A D .1316
A
解析:选C.俄歇电子的动能是铬原子从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上释放的能量与电子从n =4能级上电离所需的能量之差.可以认为n =4能级上的能量就是电子从该能级上电
离所需的能量.故可进行如下计算E 电子=E 2-E 1-|E 4|=-A 4+A -A 16=11
16
A ,故选项C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康普顿发觉了电子
B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密立根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D .密立根通过“油滴试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解析:选BD.汤姆孙探讨阴极射线时发觉了电子;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密立根用“油滴试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选项A 、C 错误,B 、D 正确.
8.依据光谱的特征谱线,可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和鉴别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状谱中的明线是特征谱线,汲取光谱中的暗线不是特征谱线
B .线状谱中的明线不是特征谱线,汲取光谱中的暗线是特征谱线
C .线状谱中的明线与汲取光谱中的暗线是特征谱线
D .同一元素的线状谱的明线与汲取光谱中的暗线都是一一对应的
解析:选CD.依据光谱理论知,明线光谱与汲取光谱都能表示元素的特点,都是元素的特征谱线,而同一元素的线状谱与汲取光谱都是一一对应的,C 、D 正确.
9.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核外电子受力变小
B .原子的能量削减,电子的动能增加
C .氢原子要汲取肯定频率的光子
D .氢原子要放出肯定频率的光子
解析:选B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r 减小,
由库仑定律知核外电子受力变大,A 错;由k e 2r 2=m v 2r 得E k =12mv 2=ke
2
2r
知电子的动能变大,由
E n =-
13.6
n
2 eV 知n 减小时原子能量削减,B 对;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肯定频
率的光子,C 错,D 对.
10.用大量具有肯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肯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觉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Δn 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 之差,E 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依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可以推断,Δn 和E 的可能值为( )
A .Δn =1,13.22 eV<E <13.32 eV
B .Δn =2,13.22 eV<E <13.32 eV
C .Δn =1,12.75 eV<E <13.06 eV
D .Δn =2,12.75 eV<
E <13.06 eV
解析:选AD.由于增加了5条光谱线,说明调高电子能量后氢原子可能处于n =4的能级,而原来氢原子处于n =2的能级,增加的谱线应为从n =4跃迁到n =3、2、1和从n =3跃迁到n =2、1共5条谱线,则Δn =2;而E 1=-13.6 eV ,E 4=-0.85 eV ,E 5=-0.54 eV ,ΔE 14=12.75 eV ,ΔE 15=13.06 eV ,则12.75 eV<E <13.06 eV ,D 正确;也可能调高能量后处于n =6的能级,原来处于n =5的能级,增加的谱线应为从n =6跃迁到n =5、4、3、2、1共5条谱线,而E 7=-0.28 eV ,ΔE 17=13.32 eV ,E 6=-0.38 eV ,ΔE 16=-13.22 eV ,则13.22 eV<E <13.32 eV ,A 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终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需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20分)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 1=-13.6 eV ,普朗克常量取h =6.6×10
-
34
J ·s.
(1)处于n =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汲取多大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
(2)今有一群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辐射几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最小的频率
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1)E 2=E 1
2
2=-3.4 eV
E =E ∞-E 2=3.4 eV.
(2)N =C 2
4=
4×3
2
=6种 E 4=E 1
42=-0.85 eV
E 3=E 1
3
2=-1.51 eV E 4-E 3=hνmin
νmin =1.6×1014 Hz.
答案:(1)3.4 eV (2)6种 1.6×1014
Hz
12.(20分)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以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1)若要使n =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耀该氢原子? (2)若用波长为200 nm 的紫外线照耀氢原子,求氢原子电离后电子的速度多大?(电子电荷量e =1.6×10
-19
C ,电子质量m e =0.91×10
-30
kg)
解析:(1)n =2时,E 2=-13.6
2
2
eV =-3.4 eV 所谓电离,就是使处于基态或激发态的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到n =∞的轨道,n =∞时,
E ∞=0.
所以,要使处于n =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电离能为 ΔE =E ∞-E 2=3.4 eV ν=ΔE h =3.4×1.6×10-19
6.63×10-34
Hz ≈8.21×1014
Hz.
(2)波长为200 nm 的紫外线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E 0=h ·ν0=6.63×10
-34
×3×10
8
200×10
-9 J =9.945×10
-19
J
电离能ΔE =3.4×1.6×10-19
J
=5.44×10
-19
J
由能量守恒:hν0-ΔE =12mv 2
代入数值解得:v =9.95×105
m/s. 答案:(1)8.21×1014
Hz (2)9.95×105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