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胶卷第一节胶卷的类型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片的结构: 保护层 乳剂层 底层 片基 底层 背面层
色盲片和分色片
• 色盲片,即黑白正片、拷贝片 只对蓝、紫光敏感。主要用于翻拍黑白文件、图表等用途。也是很好 的创作工具。 在后期冲洗时可以在红灯下进行。
• 分色片,也叫正色片。 对可见光中的红、橙色不起反应。 很少在一般拍摄中使用,主要用于印刷制版,暗房。
解像力与清晰度
• 解像力是感光片记录被摄细部的能力,也称为鉴别率、 分辨率。以每毫米胶片上能分辨的最大线对数来表示。
• 解像力越高胶片表现景物细节的能力越高. • 黑白胶片的解像率为80-120线/毫米,即R=1/2d(线对/毫
米)
• 清晰度是观察影像时,人眼感觉到的影像边缘密度变化 的明锐程度。
拍摄后用C—41工艺冲洗。使用较普遍。
1、明胶保护层 2、紫外吸收层 3、感蓝层 4、黄滤光层 5、感绿层 6、明胶隔层 7、感红层 8、中间层 9、防光晕层 10、片基 11、背面层
2021/4/22
彩色反转片
• 彩色反转片经过拍摄,反转冲洗以后,得到与原景物颜 色、明暗一致的影像。反转片可以通过光线直接观赏。 胶片结构和负片相似,主要用于制作幻灯片、印刷、放 像.
色温
• 色温是光源颜色的一种标志,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的色谱成分不同所致, 色温就是光源的色温度.
• 测定:绝对黑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发出某种颜色的光线,这时的温度就 是这种光线的色温.计量单位为开尔文(Kelvin),数值越小色温越低.
• 标准黑体的加热从绝对零度(-273° )开始,每增加1° C,即为1K 。5600K时辐射出白光,类似阳光。常用色温见P91表格
对曝光量数差之比不是常数,曝 光量增加,密度的增加量逐渐减 少,直到密度最大值。被摄原件 的层次被不同比例压缩。D最大 密度部位。
DE段:反转部分 曝光量增加密度 反而下降。
lgH
感光片主要性能综合比较
银盐颗 粒
大小不 均、分 布不均
细小而 分布均 匀
感光度 高 低
灰雾度 大 小
颗粒性 大 小
解像力 低 高
2~6位:用来表示胶卷感光度;从理论上 讲,这5位编码可以表示32种不同的胶卷感光 度;
8~10位:用来表示可拍摄张数(胶卷长度) 从理论上讲,三位编码可以表示8种长度不同 的胶卷,但目前并没有用到这么多,而且绝大 多数的胶卷最大长度是36张,只有Iiford的个 别黑白胶卷是72张的;
2021/4/22
反差系 数 小
大
宽容度 大 小
•感光材料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单独形成一幅影调丰富的作品,都 是相辅相成的,在前期准备、拍摄、冲洗到后期制作都相互联系。
2021/4/22
第五节感光片的使用和保存
一、选用原则 根据实际需要
二、注意事项 1、有效期 2、乳剂号 3、保存和使用要求
三、存放 • 所有胶片都是易受高温和湿度的侵害。储存和处置它们需有对高温
• 感光度: 感光材料对光的敏感程度 常用感光度标准:DIN制(德国)、GB制(中国),ASA制(美国)等 后统一ISO制(国际标准) “ISO100/21о” 祥见P96感光度对照表
• 颗粒度 感光材料的银盐颗粒粗细的程度.
颗粒和感光度以及胶卷冲洗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有关。 影响:颗粒性小、影像细部层次丰富,可以放大的倍数比较高;颗粒性 大,影像粗糙,放大倍数低。
• 反转片的宽容度小,在曝光时要严格控制,色温要准确.一般 用于专业拍摄.一般用E—6冲洗胶片。
• 色彩鲜丽,颗粒细,层次和清晰度都高,影像保存时间长.
2021/4/22
2021/4/22
第三节黑白胶卷
• 全色片
对可见光中的各种色光都能以黑白灰 等不同影调再现。即全色性的。 较为普遍,一般用于印片,放大。冲 洗时需要在全黑的情况下进行。
• 不要把已开启的盛有胶片的容器放在潮湿的地下室、冰箱或别的相 对湿度较高的地方。一个中等温、湿度条件胜过温度虽低而相对湿 度很高的环境条件。胶片储存的理想相对湿度为40%左右。
• 如果你不具备防潮湿的储存条件或你的冰箱必须用于食物冷冻,可 把胶片放在可以封口防湿的铁罐瓶中。如果通常的相对湿度大于60 %,或者你想把胶片放在低于室温的地方,可在储存前放进一点干 燥剂如硅胶之类。
• 影响解像力和清晰度的影响因素:乳剂(卤化银颗粒、 均匀性、厚薄,漫射光晕、反射光晕),曝光量合适, 显影条件(配方{微粒显影液}、时间、温度、搅动量 )
2021/4/22
特性曲线
• 表示感光片密度变化与曝光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可以反映感 光片的感光度、反差、反差系数、宽容度等信息。
. A B.
2021/4/22
反差性
• 反差:景物的反差----
即被摄景物主要部分的明暗差别,光照越强反差越大 底片的反差---即底片经冲洗后影像主要部分的黑白之间的差别,对比越分明反差就越大. • 反差系数 反差系数(r)=影像反差/景物反差 一般的彩色负片和黑白全色胶卷不能全部记录景物的明暗差别,会有一定 的损失.需要在曝光和冲洗时严格控制.底片上的反差合适对后期暗房制 作及表现景物质感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高湿和有害气体的防范措施。
• 在盛夏高温季节或热带地区,建议将胶片储存在冰箱或冷冻仓内, 使胶片保持低温。胶片应存放在不透气的金属盒罐中,加干燥剂, 然后密封。(低温能使湿空气中的水份凝结出水珠,从而使胶片受 害,所以胶片应封存在湿气已经消除的容器中。)
2021/4/22
• 当准备使用时,把盛胶片的容器从冷藏器里拿出来,暂不撕开封口 胶带,给胶片以足够的时间达到室温,然后撕开封口。否则,空气 中的水份会凝结在冰冷的胶片表面。至少等30分钟之后再启封。
2021/4/22
•AB段(趾部):
曝光不足部分:曝光量增加, 密度增加慢,曲线上密度差与
C. D.
对曝光量数差之比不是常数, 曲线越来越陡明暗层次被压缩。
.E •BC段(直线部分)
曝光准确部分:曲线密度差与
CD段(肩部)
曝光量对数差的比值为常数。 正确反映被摄体的明暗变化。
曝光过度部分:曲线上密度差与
• 其他种类的胶片。 高速片和低速片、x光胶片等
2021/4/22
X 光胶片效果
2021/4/22
这些胶片所有的层都对蓝色和紫外感光
色盲片效果
2021/4/22
第四节胶卷的感光特性
• 密度 胶片曝光、冲洗后,在负片的单位面积上所还原的银粒或生成染料的沉积量 ,或银影的黑度或色影的浓度。 密度的大小与胶片的感光度、曝光量、显影有关。
学会从底片上看反差
2021/4/22
正常反差
2021/4/22
高反差
低反差 底片密度大 底片密度小
宽容度和灰雾度
• 宽容度是胶卷正确记录景物亮度范围的能力 宽容度越大说明胶卷记录景物明暗差别越大,反之宽容度就小,黑白胶片 1:128,彩色负片1:64,彩色反转片为1:32.
• 宽容度大的胶片允许拍摄时曝光误差大于宽容度小的胶片.
11~12位:用来表示胶卷的曝光宽容度。 现在所有的带DX编码识别装置的照相机均 可以识别第2位至第6位(胶卷感光度)。
• 暗盒条形码:在胶卷暗盒缝口处与第(1)部分方块码之间由两种 不同宽度的黑白线条组成,与许多商品上的条形码类似,可提供 产品的分类识别码和可拍摄张数的信息。
• 潜像条形码:专用于彩色负片。这些条形码排列在胶卷底片的边 缘齿孔外侧,以每张底片两段条形码的间距排列,经显影冲洗后 形成两色相间的条形状标志,其内容丰富,需使用胶片编码阅读 机和自动印片机才能识别,主要用于扩印自动处理。潜像条形码 所包含的内容有:输入输出码、胶卷产品分类识别码、胶卷特性 编码等。
• 光源的色温与彩色感光片的平衡色温一致,才能准确还原景物颜色, 或者对光源色温进行必要的转换。 日光型胶片 色温要求5400K—5600K 灯光型胶片 色温要求3200K—3400K
2021/4/22
高片
经过拍摄冲洗以后,得到与原景物色彩互补明 暗相反的底片,主要用于印相。黑色景物得到白 色影像,蓝色景物得到黄色影像,红色景物得到 青色影像,绿色景物得到品红色影像。
2021/4/22
自动识别码
• 自动识别码:由胶卷暗盒外壳的矩形方块编码组成,总共有12位(即12 块)。每一位分别由银白色(导电)或黑色(绝缘的)方块来表示,分别标 示出该筒胶卷的感光度、可拍摄张数和曝光宽容度。
各位的排列见下图。
1和7位:总是银白色的,做为基准位,连 在一起,与识别电路的公共地线相连接;
2021/4/22
• 防止发射线和有害气体。 • 输片不宜太快,以免产生电火花。 • 感光片在照相机内应尽快拍摄,拍过的胶片应尽快冲洗,
以免产生潜影衰退和色彩平衡的破坏。如不能尽快冲洗应 冷藏。高温高湿常使胶片潜影产生不希望发生的变化。
2021/4/22
• 灰雾度:感光片没有经过曝光在片基上有一个均匀分布的很小的密度值 。
• 原因:银盐性能的不稳定。感光片类型、感光度、保存时间、保存条 件、显影条件、安全灯(性能、太近、时间太长)。
• 要求:灰雾度越小越好。一般不超过0.2-0.4。 • 影响:减少画面的暗部层次,降低反差,影响清晰度。
2021/4/22
• 视觉信息码:在胶卷暗盒上显示部分信息,便于拍摄者了解胶卷 。
2021/4/22
第二节 彩色胶卷
• 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黄品青
三补色 • 红+绿+蓝=白 • 黄+品+青=黑
• 因为胶片和CCD并不像 人的眼睛那样,它们仅对 三原色有兴趣,特别是 CCD,它只对光线的强 弱敏感、而无法辨别颜色 。
2021/4/22
第三章 胶卷
第一节 胶卷的类型
• 以实物了解不同类型的胶卷
• DX编码系统 美国Kodak公司从70年代开始创建了胶卷感光度DX编码系 统(简称DX编码系统)
采用微电脑数字控制技术和标准化方法,将胶片制造、摄 影过程和冲洗加工这三方面的设备、工艺及应用纳入统一 的标准化体系之中,以实现自动化和数控化的目的。
色盲片和分色片
• 色盲片,即黑白正片、拷贝片 只对蓝、紫光敏感。主要用于翻拍黑白文件、图表等用途。也是很好 的创作工具。 在后期冲洗时可以在红灯下进行。
• 分色片,也叫正色片。 对可见光中的红、橙色不起反应。 很少在一般拍摄中使用,主要用于印刷制版,暗房。
解像力与清晰度
• 解像力是感光片记录被摄细部的能力,也称为鉴别率、 分辨率。以每毫米胶片上能分辨的最大线对数来表示。
• 解像力越高胶片表现景物细节的能力越高. • 黑白胶片的解像率为80-120线/毫米,即R=1/2d(线对/毫
米)
• 清晰度是观察影像时,人眼感觉到的影像边缘密度变化 的明锐程度。
拍摄后用C—41工艺冲洗。使用较普遍。
1、明胶保护层 2、紫外吸收层 3、感蓝层 4、黄滤光层 5、感绿层 6、明胶隔层 7、感红层 8、中间层 9、防光晕层 10、片基 11、背面层
2021/4/22
彩色反转片
• 彩色反转片经过拍摄,反转冲洗以后,得到与原景物颜 色、明暗一致的影像。反转片可以通过光线直接观赏。 胶片结构和负片相似,主要用于制作幻灯片、印刷、放 像.
色温
• 色温是光源颜色的一种标志,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的色谱成分不同所致, 色温就是光源的色温度.
• 测定:绝对黑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发出某种颜色的光线,这时的温度就 是这种光线的色温.计量单位为开尔文(Kelvin),数值越小色温越低.
• 标准黑体的加热从绝对零度(-273° )开始,每增加1° C,即为1K 。5600K时辐射出白光,类似阳光。常用色温见P91表格
对曝光量数差之比不是常数,曝 光量增加,密度的增加量逐渐减 少,直到密度最大值。被摄原件 的层次被不同比例压缩。D最大 密度部位。
DE段:反转部分 曝光量增加密度 反而下降。
lgH
感光片主要性能综合比较
银盐颗 粒
大小不 均、分 布不均
细小而 分布均 匀
感光度 高 低
灰雾度 大 小
颗粒性 大 小
解像力 低 高
2~6位:用来表示胶卷感光度;从理论上 讲,这5位编码可以表示32种不同的胶卷感光 度;
8~10位:用来表示可拍摄张数(胶卷长度) 从理论上讲,三位编码可以表示8种长度不同 的胶卷,但目前并没有用到这么多,而且绝大 多数的胶卷最大长度是36张,只有Iiford的个 别黑白胶卷是72张的;
2021/4/22
反差系 数 小
大
宽容度 大 小
•感光材料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单独形成一幅影调丰富的作品,都 是相辅相成的,在前期准备、拍摄、冲洗到后期制作都相互联系。
2021/4/22
第五节感光片的使用和保存
一、选用原则 根据实际需要
二、注意事项 1、有效期 2、乳剂号 3、保存和使用要求
三、存放 • 所有胶片都是易受高温和湿度的侵害。储存和处置它们需有对高温
• 感光度: 感光材料对光的敏感程度 常用感光度标准:DIN制(德国)、GB制(中国),ASA制(美国)等 后统一ISO制(国际标准) “ISO100/21о” 祥见P96感光度对照表
• 颗粒度 感光材料的银盐颗粒粗细的程度.
颗粒和感光度以及胶卷冲洗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有关。 影响:颗粒性小、影像细部层次丰富,可以放大的倍数比较高;颗粒性 大,影像粗糙,放大倍数低。
• 反转片的宽容度小,在曝光时要严格控制,色温要准确.一般 用于专业拍摄.一般用E—6冲洗胶片。
• 色彩鲜丽,颗粒细,层次和清晰度都高,影像保存时间长.
2021/4/22
2021/4/22
第三节黑白胶卷
• 全色片
对可见光中的各种色光都能以黑白灰 等不同影调再现。即全色性的。 较为普遍,一般用于印片,放大。冲 洗时需要在全黑的情况下进行。
• 不要把已开启的盛有胶片的容器放在潮湿的地下室、冰箱或别的相 对湿度较高的地方。一个中等温、湿度条件胜过温度虽低而相对湿 度很高的环境条件。胶片储存的理想相对湿度为40%左右。
• 如果你不具备防潮湿的储存条件或你的冰箱必须用于食物冷冻,可 把胶片放在可以封口防湿的铁罐瓶中。如果通常的相对湿度大于60 %,或者你想把胶片放在低于室温的地方,可在储存前放进一点干 燥剂如硅胶之类。
• 影响解像力和清晰度的影响因素:乳剂(卤化银颗粒、 均匀性、厚薄,漫射光晕、反射光晕),曝光量合适, 显影条件(配方{微粒显影液}、时间、温度、搅动量 )
2021/4/22
特性曲线
• 表示感光片密度变化与曝光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可以反映感 光片的感光度、反差、反差系数、宽容度等信息。
. A B.
2021/4/22
反差性
• 反差:景物的反差----
即被摄景物主要部分的明暗差别,光照越强反差越大 底片的反差---即底片经冲洗后影像主要部分的黑白之间的差别,对比越分明反差就越大. • 反差系数 反差系数(r)=影像反差/景物反差 一般的彩色负片和黑白全色胶卷不能全部记录景物的明暗差别,会有一定 的损失.需要在曝光和冲洗时严格控制.底片上的反差合适对后期暗房制 作及表现景物质感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高湿和有害气体的防范措施。
• 在盛夏高温季节或热带地区,建议将胶片储存在冰箱或冷冻仓内, 使胶片保持低温。胶片应存放在不透气的金属盒罐中,加干燥剂, 然后密封。(低温能使湿空气中的水份凝结出水珠,从而使胶片受 害,所以胶片应封存在湿气已经消除的容器中。)
2021/4/22
• 当准备使用时,把盛胶片的容器从冷藏器里拿出来,暂不撕开封口 胶带,给胶片以足够的时间达到室温,然后撕开封口。否则,空气 中的水份会凝结在冰冷的胶片表面。至少等30分钟之后再启封。
2021/4/22
•AB段(趾部):
曝光不足部分:曝光量增加, 密度增加慢,曲线上密度差与
C. D.
对曝光量数差之比不是常数, 曲线越来越陡明暗层次被压缩。
.E •BC段(直线部分)
曝光准确部分:曲线密度差与
CD段(肩部)
曝光量对数差的比值为常数。 正确反映被摄体的明暗变化。
曝光过度部分:曲线上密度差与
• 其他种类的胶片。 高速片和低速片、x光胶片等
2021/4/22
X 光胶片效果
2021/4/22
这些胶片所有的层都对蓝色和紫外感光
色盲片效果
2021/4/22
第四节胶卷的感光特性
• 密度 胶片曝光、冲洗后,在负片的单位面积上所还原的银粒或生成染料的沉积量 ,或银影的黑度或色影的浓度。 密度的大小与胶片的感光度、曝光量、显影有关。
学会从底片上看反差
2021/4/22
正常反差
2021/4/22
高反差
低反差 底片密度大 底片密度小
宽容度和灰雾度
• 宽容度是胶卷正确记录景物亮度范围的能力 宽容度越大说明胶卷记录景物明暗差别越大,反之宽容度就小,黑白胶片 1:128,彩色负片1:64,彩色反转片为1:32.
• 宽容度大的胶片允许拍摄时曝光误差大于宽容度小的胶片.
11~12位:用来表示胶卷的曝光宽容度。 现在所有的带DX编码识别装置的照相机均 可以识别第2位至第6位(胶卷感光度)。
• 暗盒条形码:在胶卷暗盒缝口处与第(1)部分方块码之间由两种 不同宽度的黑白线条组成,与许多商品上的条形码类似,可提供 产品的分类识别码和可拍摄张数的信息。
• 潜像条形码:专用于彩色负片。这些条形码排列在胶卷底片的边 缘齿孔外侧,以每张底片两段条形码的间距排列,经显影冲洗后 形成两色相间的条形状标志,其内容丰富,需使用胶片编码阅读 机和自动印片机才能识别,主要用于扩印自动处理。潜像条形码 所包含的内容有:输入输出码、胶卷产品分类识别码、胶卷特性 编码等。
• 光源的色温与彩色感光片的平衡色温一致,才能准确还原景物颜色, 或者对光源色温进行必要的转换。 日光型胶片 色温要求5400K—5600K 灯光型胶片 色温要求3200K—3400K
2021/4/22
高片
经过拍摄冲洗以后,得到与原景物色彩互补明 暗相反的底片,主要用于印相。黑色景物得到白 色影像,蓝色景物得到黄色影像,红色景物得到 青色影像,绿色景物得到品红色影像。
2021/4/22
自动识别码
• 自动识别码:由胶卷暗盒外壳的矩形方块编码组成,总共有12位(即12 块)。每一位分别由银白色(导电)或黑色(绝缘的)方块来表示,分别标 示出该筒胶卷的感光度、可拍摄张数和曝光宽容度。
各位的排列见下图。
1和7位:总是银白色的,做为基准位,连 在一起,与识别电路的公共地线相连接;
2021/4/22
• 防止发射线和有害气体。 • 输片不宜太快,以免产生电火花。 • 感光片在照相机内应尽快拍摄,拍过的胶片应尽快冲洗,
以免产生潜影衰退和色彩平衡的破坏。如不能尽快冲洗应 冷藏。高温高湿常使胶片潜影产生不希望发生的变化。
2021/4/22
• 灰雾度:感光片没有经过曝光在片基上有一个均匀分布的很小的密度值 。
• 原因:银盐性能的不稳定。感光片类型、感光度、保存时间、保存条 件、显影条件、安全灯(性能、太近、时间太长)。
• 要求:灰雾度越小越好。一般不超过0.2-0.4。 • 影响:减少画面的暗部层次,降低反差,影响清晰度。
2021/4/22
• 视觉信息码:在胶卷暗盒上显示部分信息,便于拍摄者了解胶卷 。
2021/4/22
第二节 彩色胶卷
• 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黄品青
三补色 • 红+绿+蓝=白 • 黄+品+青=黑
• 因为胶片和CCD并不像 人的眼睛那样,它们仅对 三原色有兴趣,特别是 CCD,它只对光线的强 弱敏感、而无法辨别颜色 。
2021/4/22
第三章 胶卷
第一节 胶卷的类型
• 以实物了解不同类型的胶卷
• DX编码系统 美国Kodak公司从70年代开始创建了胶卷感光度DX编码系 统(简称DX编码系统)
采用微电脑数字控制技术和标准化方法,将胶片制造、摄 影过程和冲洗加工这三方面的设备、工艺及应用纳入统一 的标准化体系之中,以实现自动化和数控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