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院校冶金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以昆明理工大
关于有色冶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科 教 论 坛
关 于有 色 冶金 课 程 体 系 建 设 的几 点思 考
韩召 华 中胜 ( 徽工业 大学 冶金与 资源学 院 安徽马 鞍山 2 3 0 ) 安 4 0 2
摘 要: 本文对安氍工业 大学有色冶金课程体 系建设进行探 讨, 出课 程体 系建设应 以行 业发展和地方需求 为导 向, 指 以培养适 应新形势发 展 要 求的 高级技 术人 才为 目标 。 文还 对地方 院校 有色 冶金课 程体 系建 设 的具体措 施提 出 了几点建议 。 本 关键 词 : 色冶金 课程体 系 专业建设 有 中 图分 类号 : 4 G 2 6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9 9 ( 0 0 () O 4 -0 1 7 - 7 5 2 1 ) 3 a- 1 1 3 2 2 有 色 金属 是 重 要 的基 础 原材 料 , 同时 也 优 化 , 立 并 完 善 具 有 我 校 特 色 的 有 色 冶 有 色 冶 金行 业 的 了解 。 为适 应 新 形 势 下 有 建 金课程体系 , 不断 提 高 我 校 在 有 色 冶 金 行 色 冶 金 行业 的 发 展 , 修 课 模块 应 增 加 资 选 业 的地 位 和 影 响 1 。 源类 、 境 类、 料类等选修课 , 环 材 有利 于 有 色 冶 金 行 业 复合 型人 才 的 培 养 。 3 我 校 有 色 冶 金 课 程 体 系 建 设 应 注 意 3. 加强 实践 教学环 节 7 的 几个 问题 在 实 验 教 学 方 面 , 增 加 设 计性 、 合 应 综 3. 增 强课 程 的系统 性 和连贯 性 1 性 实验 的 比 重 , 过 与 大 学 生 科 研 训 练 计 通 在 对有 色冶 金课 程体 系进 行深 入 系统分 划 ( RTP)教 师 科研 项 目进 行 有机 结 合 , S 、 加 析 的基 础上 , 明确 每一 门课 程 的地 位 、 用 、 深 学 生 对 基 础 知 识 、 本 原 理 的理 解 和 掌 作 基 教学 范 围、 核心 内容和 重 点内容 , 使各 门课程 握 。 实 习 环节 , 了给 学 生 提供 更 多的 实 在 为 之 间做到 有机衔 接 , 以形成 结构完 整 、 脉络分 践机 会 , 深 其 对 有 色冶 金 行 业 的 了解 , 加 应
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校级教学团队及推荐级教学团队

数字媒体广告创意与创作
杨璐、昌蕾、刘艳子、藤依舒、宗俊
艺术与传媒学院
7
构建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秦卫平、徐天茂、张民坤、耿植林、普运伟
计算中心
8
信计专业系列课程网络化平台教学实践
姜麟、石剑平、徐润林、朱志宁、李玉兰
理学院
9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性实验技能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张彬、马永平、何素琼、姜鹏
社会科学学院
3
“昆明理工大学矿物数字博物馆”建设
朱杰勇、周梅、王雷、孔志刚、刘益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4
双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设及实践
干晓蓉、蔡光程、吴刘仓、付英姿、朱兴东
理学院
5
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和改革
伏云昌、宫爱玲、吴光敏、钱晓凡、樊则宾
理学院
6
实施考试组织改革有效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邹永松、史庆南、邓荣群、杨丽波、吴浩
教务处
7
留学生汉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陆建生、李英姬、潘玉华、张永怡、郑佳佳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8
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体系创新建设与实践
向凤红、李玉惠、薛洁、周建华、胡蓉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9
应用型动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与实践研究
陈克巧、王成、邹宇昆、喻丽、张譞元
附件:
一、特等奖(10项)
序号
成果名称
项目完成人
完成单位
1
依托学科优势,建设高水平冶金工程特色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华一新、李坚、徐瑞东、朱云、田国才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EE+HD·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冶金院校的前世今生(原14所冶金工业部院校的变迁)

冶金工业部,是国务院曾经的组成部门之一。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冶金工业部被撤销。
前冶金部共有14所院校,其中3所划入教育部【北京科技大学(211工程)、东北大学(985、211工程);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另外11所归省市直属管理。
冶金部属院校原来校名多带“钢铁”“冶金”字样,后来多数以科技大学、工业大学命名。
一、东北大学【原名:东北工学院】【学校所在地:辽宁沈阳、河北秦皇岛】东北大学前身为东北工学院,简称东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
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具有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资格的高校。
1987年在秦皇岛设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成为东北大学的组成部分,毕业证、学生证和学生档案等统一著名“东北大学”。
1998年东北大学及秦皇岛分校划入教育部直属。
学校建有有189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另设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08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有17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
二、北京科技大学【原名:北京钢铁学院】【学校所在地:北京】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52年由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山西大学六所著名院校的矿冶学科组建而成,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20世纪50、60年代,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北大、清华、钢老三”。
被誉为“钢老三”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自建校之初就得到中央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国家钢铁工业的最高学府,学校的发展与新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
1988年,学校定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评估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第一部分学校概况我校诞生于红土高原,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管、经、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5年私立东陆大学工科。
建国初期,为开发云南丰富的矿产资源,满足“培养矿冶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的需要,1954年9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昆明工学院,先后隶属高等教育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云南省,1995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1974年9月,“为适应建设云南地方工业的需要,满足各民族对各类技术人员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云南工学院,1994年9月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昆明分院、云南省化工专科学校、电子科技大学昆明分部合并组建成云南工业大学。
1999年10月,经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并报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为昆明理工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建校历史较长、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重点大学。
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及重视。
1954年,秦基伟将军出席了我校成立大会。
周恩来、朱德、阿沛·阿旺晋美,以及江泽民、李鹏、胡锦涛、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接见过我校学生及毕业生。
1994年,李岚清副总理为我校建校40周年题词:“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并于1995年视察我校。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楚图南为我校题词:“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进入新世纪,陈至立、宋健、许嘉璐、徐匡迪、王淀佐等主要领导为我校50周年校庆题词或发来贺信,教育部周济、赵沁平、吴启迪、陈小娅以及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云南省等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到校视察和指导工作。
经过51年的建设,我校已形成以地质、采矿、矿物加工、有色冶金、有色金属新材料制备与加工为主体,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大有色”学科专业体系。
其中,有色真空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深部找矿、矿床数学经济模型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冶金工程的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

冶金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科学科,涉及到广泛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术。
在冶金工程领域中,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是非常重要的细分学科,对于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冶金工程的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展开讨论,探讨其研究内容、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冶金工程的二级学科1.1 金属材料学金属材料学是冶金工程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及其加工制备过程。
其研究内容涉及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等方面,是冶金工程中的基础学科之一。
1.2 冶金物理化学冶金物理化学是冶金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二级学科,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冶金过程中的应用。
其研究内容涉及金属的相变规律、溶质扩散动力学、金属表面化学反应等方面,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开发新型金属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1.3 冶金工艺学冶金工艺学是冶金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二级学科,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提取、精炼、合金化及成形加工等工艺过程。
其研究内容涉及矿石选矿、冶炼炉的设计与运行、金属材料的成形加工工艺等方面,是冶金工程中的应用学科之一。
二、冶金工程的三级学科2.1 有色金属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是冶金工程中的重要三级学科,主要研究有色金属(如铜、铝、镁、锌等)的提取、精炼及其合金化工艺。
其研究内容涉及有色金属矿石的选矿提炼、湿法冶炼、电解精炼等方面,对于推动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钢铁冶金钢铁冶金是冶金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三级学科,主要研究铁、钢的提炼、精炼及其热处理工艺。
其研究内容涉及高炉冶炼、转炉精炼、钢铁热加工工艺等方面,是冶金工程中的重要应用学科。
2.3 冶金材料工程冶金材料工程是冶金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三级学科,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性能设计、成形加工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其研究内容涉及金属材料的强化改性、组织控制、材料表面工程等方面,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三、冶金工程学科发展趋势3.1 多学科交叉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冶金工程学科与材料科学、化工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增多。
昆明理工大学国家级及省级重点学科名录

学科名称 有色金属冶金 环境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 采矿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建筑学 矿物加工工程 力学 磷化工工艺过程及设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食品工程 学科类别 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 级别 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水利工程 应用化学 有色金属冶金 制浆造纸工程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以队伍建设为纲,教学科研相长,创建一流系列热工精品课程
西安交通大学
何雅玲,陶文铨,何茂刚,王秋旺,刘志刚,赵小明,傅秦生
59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与实践
西北工业大学
姜澄宇,王润孝,张骏,李铁虎,李玉龙,薛静
60
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建设特色鲜明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邬江兴 于宏毅 吴 瑛 胡扞英 金 梁
34
系统改革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戴勇,张铮,韩冰,顾惠明,吴慧媛
35
化工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陈炳和,薛叙明,刘承先,孙德松,郭泉
36
多学科融合 国际化拓展—生物系统工程专业创建与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浙江大学
应义斌,王剑平,何勇,邬小撑,郭亚芳,邵玉芳,赵文波,王俊,冯水娟,泮进明
国家级一等奖(64项)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1
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北京大学本科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
北京大学
林建华,李克安,朱庆之,张庭芳,段连运
2
基于网络环境的临床医学自主学习体系及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北京大学
王杉,陈红,刘帆,周庆环,姜可伟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及教学体系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
武汉大学
黄进,肖永平,张湘兰,余敏友,杨泽伟
40
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武汉大学
顾海良,石云霞,丁俊萍,佘双好,宋俭
41
依托区域优势,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科研项目分类

昆理工大校字〔2009〕95号昆明理工大学关于印发《科研项目分类与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各院、部、处、室、馆、中心及直属部门:《昆明理工大学科研项目分类与认定办法》(试行)已经2009年11月11日第十七次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一月十六日昆明理工大学科研项目分类与认定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科研在支撑学校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统一我校科研项目类别,规范科研项目管理,为全校教职工的学术业绩量化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科研项目的分类、认定、定级与管理。
依据本办法规范和认定的科研项目,作为学校与学院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究生导师评聘等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科研项目的定义与分类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科研项目,是指以学校名义承担、经学校科技处认定、由学校教职工负责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转让、咨询服务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类政府科技计划、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和国际组织资助项目。
第四条本办法将科研项目按项目来源、技术难度和研究经费,分为“国家级(A级)”、“省部级(B级)”、“地厅级(C级)”三个级别,每一个级别又分为“重大”、“重点”和“一般”三种类型(A1-A3、B1-B3、C1-C3)。
未进入上述三级九类的项目,为其它项目(D类)。
第五条国家级(A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等科技部其它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各类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其它部委(局)项目;联合国及国际组织资助项目,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与重大技术转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才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项目;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

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摘要: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办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冶金工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念、特色、设想和工作重点及方向,包括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特色、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实验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管理与学术梯队,逐步建立多元化开放的冶金工程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实验教学;人才培养;开放实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是国家1956年院系调整在西北布点的唯一设有冶金工程学科点的院校。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当时隶属于国家冶金工业部,是部直属重点院校。
冶金工程专业现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和校级名牌专业,是从1958年建立的炼铁、炼钢、有色冶金等专业逐步发展起来的。
冶金工程作为西北地区办学最早的该类专业,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其中冶金物理化学为省级重点学科。
冶金工程实验室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建较早的实验室之一,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钢铁实验室、有色冶金实验室和冶金炉实验室。
1999年9月,为适应学科发展和专业调整的需要,在原钢铁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冶金工程实验室。
现开设有钢铁冶金学、冶金原理、有色冶金学、冶金传输原理、特种冶金、钢铁冶金原料处理与工艺、冶金实验技术等课程的本科生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12项,其中综合性实验11项、设计、综合性实验1项,同时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创新及实验室开放项目。
一、冶金工程实验教学理念与特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600余人,如何系统全面地做好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工作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课题。
冶金工程实验室为此配备了必要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组织精干高效的教学研究队伍,冶金工程教研室编制实验教学计划,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完善实验教材,根据自身特色和现有仪器设备,结合兄弟重点院校精心撰写了15万余字的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作者:郭敏焦树强闫柏军来源:《高教学刊》2024年第22期基金项目: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构建‘一/三/三/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助力冶金工程人才培养”(JG2021Z08);北京科技大学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冶金工程学研究方法”(KC2022QYW02)第一作者简介:郭敏(1968-),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冶金工程。
DOI:10.19980/23-1593/G4.2024.22.009摘要:在“双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将冶金物理化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专业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目前,各大高校都己积累一些课程思政实践的经验,但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旧突出。
针对冶金物理化学课程特色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分别从思政教育目标、思政元素挖掘设计与融入、教育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探索,构建“一/三/三/三”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从而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目标。
关键词:双一流学科;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冶金物理化学;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2-0040-04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disciplin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closely combine the teaching of Metallurgical Physical Chemistry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h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ho are excellent in morality and learning, and have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a major issue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think about and solve. At present,all universities have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in the curriculum, but the problems such as imbalance and inadequacy are still promin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lurgical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and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etallurgical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wer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Mining design and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l, and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of "One/three/three/three" course was constructed,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gether.Keywords: double first-class disciplin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etallurgical Physical Chemistr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自2014年課程思政这一综合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以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逐步从上海推广到全国,各高校获取了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昆明理工大学学校概况

昆明理工大学学校概况昆明理工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济、管理、文学(含艺术)、法律、教育、哲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重点大学,属中国著名大学之一。
2005 年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学校”。
学校现设有 21 个学院和 3 个教学部,有74个本科专业。
学校在全国部分省市设有 60 个函授站,有 61 个夜、函大本专科专业。
学校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学生毕业面向全国就业。
学校所有的本科专业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都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学历教育的资格。
学校现有 6 个博士后流动站、5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4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7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3 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1 个MBA授权点。
有 1 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7 个省级重点学科、9 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的重点学科、2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
现有各类学生 5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 6000 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20000 余人,成人教育学生 28000 余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在我校设立了“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办公室”,现有 592 名国防生在读。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在 3292 名在职教职工中,具有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76人。
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及兼职两院院士23 人;博士生导师 112 人,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110 人;在 1745 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872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1182 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5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84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25 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3人、后备人才 30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 14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6 人,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 人。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080201)(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冶金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实践能力,了解冶金工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冶金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胜任冶金工程领域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经营、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标准按照现代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基础标准并结合辽宁科技大学培养标准和冶金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应用型冶金工程师培养的专业标准。
1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1.1 数学物理基础:具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力学、电磁学、热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1.2 自然科学基础:具有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电工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科学方法的应用。
1.3 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和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基础知识,熟悉程序设计方法,熟练使用通用软件和专业软件。
1.4 冶金企业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冶金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2 专业理论基本技能与综合工程素养2.1 掌握冶金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培养冶金生产的调度和指挥能力:掌握物理化学基本知识与理论,能分析与解决钢铁冶金生产中的热力学与动力学问题;熟练掌握冶金传输原理基本知识与原理,并能对冶金过程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及质量传递问题进行分析与计算;熟练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掌握材料成分、工艺、组织与性能之间的规律;掌握机械设计与制图的基本知识,并能应用于工程设计;熟练掌握冶金专业知识(包括烧结、炼铁、炼钢、炉外精炼、连铸等),能应用上述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了解采矿与选矿的基本知识;了解金属压力加工的原理及工艺;了解能源与环境相关知识,以及钢铁冶金行业与能源环境的联系,注重行业节能减排;了解工程管理的知识。
盘点能比肩北大清华的大学专业

盘点能比肩北大清华的大学专业当每年的高考来临时,如何选择一个好学校和一个好专业成为许多考生最大的问题。
当大家都把目标锁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一些一般院校的某些专业,其实力与北大清华相比,也具有极强的优势,甚至有些专业和学科都超过了北大和清华。
也许你认为难以置信,那么,这里为你选取一些鲜有人知的比肩北大清华的专业为你做一些简单介绍,希望你在报考时能引起注意,避免在报考时唯名校是从,丧失了更多的求学机会。
能PK北京大学的专业大气科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苏有这样一所高校,它培训了全国各地级以上城市中绝大部分的气象业务骨干,几乎全国每一个气象部门都有这所学校的毕业生,甚至全球94个国家和地区的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都是该校的学生,这所学校颁发的文凭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这就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该校的王牌专业便是大气科学,该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其在去年的高校重点学科评估中,与北京大学齐名,同列为全国重点学科。
该学科目前形成了四个特色的研究方向:大气环流动力学与短期气候预测、东亚季风与海陆气相互作用、气象灾害的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以及大气动力学和数值模式研究。
目前,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三所学校的大气科学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三者相互补充。
北京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1992年被确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它是全国气象类院校中的唯一基地。
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建立了“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培训中心”,为世界80多个国家培训了480多名高级气象技术人员,足见其立足点之高。
大气科学类专业对数学、物理和化学水平要求较高,在报考时需要注意。
另外,该专业不招收色盲和色弱学生。
这个专业的就业形势也比较好。
2008年11月“全国气象部门2009届毕业生人才招聘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国家气象中心、大气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天津、吉林、上海等省市气象局180余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1600多个工作岗位,需求量大,基本上只要你满意,现场就可以签约。
第七届云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申报资料

第七届云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申报依托学科优势构建冶金与材料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成果完成人:彭金辉、干勇、华一新、赵昆渝、易健宏完成单位:昆明理工大学;钢铁研究总院二○一二年十月十日一、项目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工程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培养一批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强、个性突出、视野宽广的“研究型”人才。
因此,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
冶金与材料学科是昆明理工大学58年办学积淀形成的特色优势学科,具有“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6个;近年来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6项,国家发明专利306项;已培养本科毕业生20540余人、硕士3120余人、博士230余人,已培养的毕业生中涌现出徐祖耀、殷之文、张国成、戴永年4位院士,3位省部级领导,32位地厅级领导、100余位大型国有企业领导以及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
本成果立足学科群体优势,结合学科发展和专业布局特色,与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建立学科与专业互促机制,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个性、广视野、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了冶金与材料专业人才“多模式培养—多学科交叉—多方位协同—国际化合作”的多元化培养体系,以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重大需求。
二、成果主要内容及创新点2.1成果主要内容(1)多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对人才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以“应用型”和“研究型”多元化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社会和冶金材料行业的人才需求为背景,以学生为本,坚持“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实施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坚持工程教育四年不断线,构建了“校企联合、校际交流、国际合作”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黄侃,贾秀清,张济荣,李伟,申金霞
13
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中国音乐学院
金铁霖,王士魁,董华,刘畅,戴滨
14
南开大学近代化学教材系列(教材)
南开大学
申泮文,刘靖疆,乔园园,朱志昂,何锡文,张邦华,王永梅,陈军,车云霞,李姝
15
当代大学生母语教育的理念创新、资源建设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南京大学
卢德馨,许 望,鞠国兴,肖明文
29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为核心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南京大学
周进,唐涛,王思慧,苏为宁,吴卫国
30
构建立体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打造“做、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
东南大学
郑家茂,熊宏齐,胡仁杰,张文锦,张远明,戴玉蓉,方 霞,潘晓卉
31
物理实验课程“多重交互”教学新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吉林大学
滕利荣,孟庆繁,逯家辉,程瑛琨,王贞佐
24
“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课程及教材建设
复旦大学
陈思和,骆玉明,陈尚君,陈引驰,傅杰,汪涌豪
25
土木工程本科学生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
同济大学
何敏娟,顾祥林,熊海贝,赵宪忠,林峰,丁文其,吴迅
26
深入开展多模式国际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司徒渝,杨跃,张斌,李登万,徐诗勤,陈晓慈,尹守军,向桢,武友德,郭杰,王泽忠
52
创建及规范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昆明理工大学,清华大学
宁平,郝吉明,瞿广飞,陈建中,唐晓龙,孙可伟,彭金辉,杨斌
53
构建西部教学团队,深化数学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积极服务基础教育
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团队名称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研究方向有色金属冶金团队带头人杨斌、马文会、徐宝强主要支持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团队成立时间1979年推荐单位(盖章)昆明理工大学推荐材料密级非密可否公示可可否公开宣传可学科分类名称1 有色金属冶金代码450402 真空冶金代码45030203 代码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制造业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制造业团队简介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团队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成绩显著。
1958年戴永年老师在昆明工学院开始进行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研究,1979年成立昆明工学院真空冶金研究室,1989年成立昆明工学院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
2004年研究所被云南省认定为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
团队于2005年、2012年、2014年被遴选为云南省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团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目前团队拥有30名成员,研究生70名,团队成员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3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2名。
团队成员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实干精神。
团队带头人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奉献精神。
团队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形成了稀散金属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再生、真空冶炼新工艺以及高纯有色金属材料的真空制备四个研究方向。
先后承担了“973计划”课题、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承担云南省发改委、科技厅、教育厅等部门的科技计划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
普通高师院校“大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春师范大学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为例

普通高师院校“大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春师范大学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为例张小奇;张英波;杨树臣【摘要】普通师范院校在开办工科专业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共性问题。
以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4个工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为例,围绕地方应用型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构建由图学课程群、力学课程群、材料课程群和电学课程群构成的“大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在此基础上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Normal colleges are faced with many commo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specialty core curriculum platform of “large engineering”, which including graphics curriculum group, mechanics curriculum group, material curriculum group, electricity curriculum group, are building aroun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goal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for example of the practice on four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advance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on this basis.【期刊名称】《职业技术教育》【年(卷),期】2016(037)008【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大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普通高师院校;工科专业【作者】张小奇;张英波;杨树臣【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长春,130032;长春师范大学教务处;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长春,1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58.3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工科大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建设研究”(GH150545),主持人:张小奇高师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重大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 t r a c t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p e c i a l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s a k e y t o e mb o d y t h e f e a t u r e s a n d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h e l p i n i mp r o v i n g t a l e n t t r a i n i n g q u a l i t y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t wa s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a t t h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p e c i a h y f o r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Co ns t r u c t i o n o f Me t al l ur g 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pe c i a l t y a t Kun m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c e a nd Te c h no l o g y
关键词 : 冶金工程; 特 色专业 ; 高等教 育; 人 才培养; 教 育改革
Ke y wo r d s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p e c i a l t y ;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t Me n t t r a i n i n g ; e d u c a t i o n r e f o m r
Va l ue En g i n e e r i ng
・1 3・
地方 工科 院校 冶金工程 国家级特 色专业 的建设与实践
— —
以昆明理 工大学冶金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为例
Eng i ne e r i ng Co l l e g e s:
C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Pr a c t i c e o f Na t i o n a l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p e c i a l t y f o r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i n Lo c a l
o f Ku n m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h a s b e e n c o n s t r u c t e d .T h e t r a i n i n g q u a l i t y o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p e c i a h y t a l e n t s h a s b e e n
彭金辉 P E NG J i n — h u i ; 华 一 新 HUA Yi — x i n ; 李坚 L I J i a n; 林艳 L I N Y a n
( 昆 明理 工 大 学 ) 台 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 昆明 6 5 0 0 9 3 )
( F a c u h y o f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a n d E n e r g y E n g i n e e i r n g , K u n m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K u n mi n g 6 5 0 0 9 3 , C h i n a )
摘要 : 特 色专业建设是体现 高等学校办学特 色与办学优势的关键 , 是 高等 学校提 高人 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 手。 本文介绍 了昆明理 工大学冶金 工程 特 色专业的建设 , 通过依托 学科优势, 改革人 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 系, 更新 和优化教 学内容 , 强化 学生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践教学 , 提 升教 师队伍 整体 水平, 从而提 高特 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