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引热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迟退休引热议
作者:老树
来源:《老友》2014年第03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做出了调整,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也就是说,今后国家制定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将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逐步缓慢地延长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似乎势在必行,也引发了热议。

提出之因
《京华时报》2014年1月25口的题为《人社部:延迟退休是必然选择
可绥礼会抚养压力》的文章提到。

针对延迟退休政策主要是为了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收支平衡的说法,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改革决定之一。

改革退休年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政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李忠表示,几十年来,我们的人口预期寿命在显著变化,也需要通过改革退休年龄来适应这种变化。

不久前国务院作出了连续第10次调整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决策,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目前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的资金,大头基本上是从基本养老保险金中列支的。

中央财政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一些老工业基地给予适当的补助,当然各地也都采取积极的措施,地方财政也做一些配套,这样中央和地方联动,能够保证调整养老金工作的落实到位。

2014年基本养老金的平均增幅大概是10%,这是综合考虑了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物价上涨、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

此前经过连续9次调整,目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水平近1900元。

李忠认为,首先,延退政策要考虑人口预期寿命增长。

我国预期人口寿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42岁,到1957年为55岁,现在已升至75岁。

而我国的退休政策是根据上世纪50年代的人口年龄结构确定的,并一直沿用至今,需要改革以适应变化。

第二,延退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4.9%。

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2.55亿人。

到2033年则会突破4亿人。

照此速度发展下去,社会总抚养比将大大提升,将来或会出现1人养1人的情况。

第三,延退是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老年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从2012年开始,劳动力资源总量开始出现下降,这也预示着我国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将要结束。

虽然我国也存在就
业压力的问题,但是局部的劳动力不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显现。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变化,对低龄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开发将逐步凸显其重要性。

日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备受广大市民和网友关注,被争论数年的延迟退休年龄终于从“传言”变为现实。

专家表示,延迟退休是早晚的事,全世界都是这样做的,中国计划生育这么多年。

人口老龄化更加严峻,自然也不能例外。

而且在我国,解决延迟退休的问题越来越急迫,越早改革,改革的成本就越小,社会震动也越小。

但是,近日由媒体开展的《关于延迟退休及缴纳社保年限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九成市民选择了“不愿意”。

在各种不愿延退的原因中,被选择的是“希望多陪伴家人”和“自己有其他的人生价值追求”。

此外,“不愿多交少领退休金”“担心自身健康状况”等也是较多被提及的原因。

对于延迟退休,一方面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外很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另一方面却遭到许多人的质疑与反对,实行起来可能有一定困难。

那么,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利好与弊端究竟怎样呢?
延迟之利
凤凰网2013年4月7日的题为《戴相龙谈延迟退休:发挥人的作用
使人的价值更好实现》的文章指出,“人口老龄化表明生育少了,质量高了,养老产业发展了,是一种社会进步。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社保基金全国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对于中国日益老龄化的趋势似乎并不怎么担忧。

他说:“过去人口老龄化的负面讲得太多了。


关于延迟退休以弥补养老金缺口的问题,戴相龙表示:“好多人反对,但实际上很多发达国家都采取这种方式。

如果5年实现延迟退休1年也是一个好的方法。

延迟退休不仅仅为了财务平衡。

更多的是为了发挥人的作用,使人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


《新京报》2013年lO月22日的文章《人社部表态支持延迟退休将成国家新政》称,延迟退休年龄。

考虑的不仅仅是养老金的长期收支平衡,更大的背景,是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

中国的新增劳动力已开始减少。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由中国记协举办的“‘中国梦’与社会保障”中外媒体新闻茶座上做出上述表示,虽然没有明确“延迟退休年龄”已是国家即将实施的新政,但此番表述,亦表明人社部赞成“延迟退休年龄”的态度。

胡晓义说,还有一个更大的宏观背景。

就是中国劳动力已经结束了无限制供给的时代。

“2012年,中国的新增劳动力首次出现下降,这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再无限制地使用劳动力。

要节约劳动力资源”。

据胡晓义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将是中国今后节约劳动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他说。

“如果我们在劳动者还有足够劳动能力的时候,就中断了市场链条,切断了人力资源运转的效应。

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1日的文章《延退是为持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提到,从社会财富创造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城镇人均预期寿命达75岁以上,加上劳动条件改善,平均劳动强度比以前大大降低。

这意味着劳动者平均有劳动能力的年龄段实际在延长。

如果继续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

将导致创造财富少而消耗财富多,其结果是:一方面使社会财富分配不平衡,不利于调动中青年人劳动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也得不到持续、合理的提高。

从劳动力供给上看。

虽然我国总的就业形势依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但2012年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绝对下降的现象,比上年减少345万人。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预示着未来我国劳动力将逐步进入供给总量减少时期。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是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供给做支撑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滥用青壮年劳动力的粗放方式,更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

加强技能培训、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都是增加扩大劳动力供给量、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从人力资源利用效能上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并形成起始工作年龄普遍推后的格局。

如果退休年龄仍维持较低水平。

将限制中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女性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并影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延迟之弊
大公网2013年7月4日的题为《延迟退休之利弊》的文章称,虽然远期来看。

我国劳动力将出现严重不足的局面,但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总体仍是供大于求,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挤压岗位供给、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

目前,由于产业结构、教育等多种因素,大学生已经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在总就业岗位不变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将意味着挤压岗位供给,年轻人就业负担无疑将显著增加。

老员工不退休,新员工名额必然会缩水。

想进国家机关或是事业单位工作,可是老人不退下来,就没有空缺的编制,新人想进也没法进。

从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新快报》2013年8月6日的文章《延迟退休影响就业并非危言耸听》提到,我国的最大国情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后备大军。

在这个国情下,延长退休年龄弊将远远大于利。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每年新增离退休人员最少在600万人左右。

如果延迟退休至65岁,那么,最少在5年内每年将吃掉600万适龄就业人口的就业岗位。

而这5年将是我国调结构、促转型的最为关键的5年,经济减速是毋庸置疑的。

研究机构计算,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减少就业大约在100万人口,我国经济增速已经从10%左右下降到7%左右,那么,每年大约将减少就业300万人。

一个经济减速。

一个延迟退休,每年就将吃掉900万人口的就业岗位。

同时。

现在每年我国需要安排的就业人员在2400万人左右。

而每年真正能够实现就业的仅为10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每年劳动力供需缺口在1400万左右。

新华网2013年10月15日的文章《延迟退休年龄可能带来的弊端》指出,首先,推迟退休年龄会加剧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虽然我们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是我国的总人口依然呈上
升趋势。

年轻人的就业压力依然不容乐观,许多高校毕业生,还未就业就面临着失业。

年轻人就不了业,就会成为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

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应用。

现在国家提倡干部年轻化。

是想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给年轻干部一个历练的机会,也为国家注入新活力,提高工作效率。

而现在还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有很多40岁以上的工作人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很多干部不会使用计算机,还在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工作,工作效率低下,更有甚者拿着钱不做事,等着退休的人也不在少数。

如果延迟退休年龄的话,这部分人将占用很多宝贵的人力资源,让有能者而不能居之。

最后,从人本身的角度考虑,缺乏以人为本的关怀。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20岁以前,人们在不停地充实自己,学习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根本没有时间好好休闲。

出了校门,又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到处奔波,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更是接踵而至。

好不容易到自己退休了,可以在有时间也有金钱的情况下放松自己,却要延迟自己享受的时间,这是很不人性化的。

链接:各国退休年龄都在后延
美国:美国没有硬性规定的退休年龄,但是,一个人的退休年龄和他所领取的养老金是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人如果62岁之前退休是领取不到养老金的:如果62岁退休,只能领取一部分养老金:如果65岁以上退休,可以领取标准的养老金:如果推迟到70岁退休,领取的养老金会更高。

正因为能否领取养老金和领取多少养老金与退休年龄有关,在美国自然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退休年龄界限,为了领取标准的养老金,大部分人选择在65岁退休。

德国:2012年1月1日,德国开始实施将法定退休年龄延长到67岁的法规。

如果不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将拿不到全额退休金。

对于1947年出生的人,2012年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零1个月。

1948年出生的人,退休年龄将再增加1个月。

1958年出生的人,退休年龄提高到66岁。

1958年以后出生的人,每晚出生一年退休时间延长两个月。

这样,1964年及以后出生的人,法定退休年龄将延长到67岁。

新法规在注重公平公正的同时,也兼顾了特殊情况。

例如,对于参加养老保险达到45年的人,依然可以在65岁退休时领取全额养老金。

对于参加养老保险达到35年的人,可以在63岁申请提前退休,但必须承担一定比例的养老金损失。

法国:2014年1月起正式生效的新法案规定,从2018年开始,退休者享受全额退休养老金的工龄从41年零3个月提高为41年半,在此之后,退休者的法定工龄每3年增加一个季度。

计划到2035年法定工龄年限达到172个季度,即43年。

这就意味着,一个22岁就业的法国人,只有在企业和个人连续缴纳43年退休养老金之后,在65岁时才能享受全额退休养老金。

韩国:韩国退休金管理机构韩国国民年金公团表示。

今后20年,韩国人有资格领取退休金的年龄将逐步从60岁增至65岁。

按现行制度,韩国人60岁即可领取退休金。

制度修改
后,出生于1953年至1956年的韩国人年满61岁可领取退休金,出生于1969年及以后的韩国人年满65岁才可领取退休金。

英国:与很多发达国家一样,英国政府优厚的福利和高税收造成很多人60多岁就不愿继续工作,转而依靠政府养老金生活。

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英国政府提出大幅削减福利开支,提高国民的法定退休年龄。

根据规定,英国人的退休年龄从65岁延至66岁,个人缴纳养老金的比例也要提高3%。

这样一来,政府每年将节省50亿英镑的养老金支出。

新加坡:随着人均寿命的逐渐提高,新加坡将退休年龄延迟至62岁。

2011年政府通过返聘条例,规定员工在退休后可在自愿的基础上继续工作,雇主需向符合健康条件的62岁以上员工提供3年的返聘合同。

同时,政府积极帮助中老年人提升就业能力,鼓励他们干力所能及的工作,40岁以上的员工参加培训的费用全免,50岁以上的员工在岗位上干满6个月可以获得政府的奖励,出租车司机可以干到70岁。

责编/江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