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任务一
课题的任务分工

课题的任务分工指的是在一个课题研究中,各个研究成员或团队成员之间的任务分配和协作安排。
以下是课题的任务分工的详细阐述:
一、确定研究目标和任务
在课题研究开始之前,需要确定研究目标和任务,并明确各个研究成员或团队成员的任务分工。
这样有利于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
二、确定研究方法和流程
在确定研究目标和任务后,需要进一步确定研究方法和流程,并根据研究内容和任务分工,对各个研究成员或团队成员的具体任务进行分配。
例如,确定谁来负责文献综述、数据采集、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具体工作。
三、协作沟通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各个研究成员或团队成员之间需要进行协作沟通,及时了解研究进展和问题,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例如定期开会、交流思路和观点等。
四、任务分工管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建立任务分工管理机制,及时了解各个研究成员或团队成员的任务进展情况,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此外,还需要及时调整任务分工,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课题的任务分工的详细阐述,对于研究成员或团队成员来说,任务分工的合理安排和有效管理对于课题研究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机械制图及Auto CAD》教学课件 课题1 平面图形的绘制

任务一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概述
知识链接
(二) 标题栏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标题栏》(GB/T 10609.1—2008)对
标题栏的基本要求、内容、尺寸与格式作了明确规定
任务一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概述
知识链接
二、 图线 1. 图线的尺寸 (1) 所有线型的图线宽度(d)应按图样的类型和尺寸大小在
下列数系0.7mm; 1.0mm;1.4mm;2.0mm。
图形文件和关闭图形文件等操作,这是绘图的基础操作。 1. 新建图形文件 2. 打开图形文件 3. 保存图形文件
任务一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概述
知识链接
七、 绘制一个简单的正方形 (一) 直线命令
1. 命令访问 选择【直线】按钮 ; 命令行:Line、L;( 键盘输入) 功能区:【常用(选项 卡)】→【绘图(面板)】 →【直线】, 菜单栏:【绘图】→【 直线】。
任务一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概述
知识链接
七、 绘制一个简单的正方形 (一) 直线命令
4. 关于坐标系 绘制的每个对象或者放在世界坐标系中,或者放在坐标系中。 当创建二维几何图形时,输入的数据最终以笛卡尔(x,y)或极坐标 (距离,角度)的形式传递到软件。既可以手动输入这些坐标,也可 以在绘图窗口拾取一个点来得到坐标。
课题一 平面图形的绘制
机械图样是承载着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信息的重要技术文件
课题一 平面图形的绘制
机械图样是承载着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信息的重要技术文件
任务一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概述
知识链接
一、 图纸幅面、标题栏 (一) 图纸幅面和格式
1. 基本幅面 为便于图样管理,用于绘制图样的图纸,其幅面的大小和格式必须遵 循GB/T 14689—2008中的规定。
课题一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掌握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 原理
(二)MCS-51单片机的中央处理器 1.运算器 运算器主要用来对操作数进行算术、逻辑运算和位操作。运 算器主要包括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 ,累加器A、程序状态字寄 存器(PST)以及BCD码修正电路等 (1)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ALU的功能十分强大,它不仅可对8位变量进行逻辑“与”、 “或”、“异或”、循环、求补和清0等基本操作,还可以进行加、 减、乘、除等基本算术运算。MCS-51单片机的ALU还具有位处理 操作功能,它可对位(bit)变量进行位处理,如置位、清0、求补、 测试转移及逻辑“与”、“或”等操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掌握MCS-51单片机的结 构和原理
1第一阶段(1971—1974年) 这是单片机发展的起步阶段。1971年11月,美国In tel公司推出了4004微处理器,这是最早出现的微处理器。 2第二阶段(1974—1978年) 这是初级单片机阶段,此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 48为代表,该系列单片机无串行口,其寻址范围不大于4K。 这个阶段生产的单片机已经能够在单块芯片内集成有8位中央处 理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并行输入/输出接口、8 位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部件,但性能低、品种少,应用范围也 不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掌握MCS-51单片机的结 构和原理
4第四阶段(1983年以后) 此阶段为8位单片机和16位单片机并行发展的时代。最早 的16位微处理器出现在1974年,现在16位微处理芯片已 经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行列,如Intel80286就包含 了1300个器件。此阶段一方面发展16位单片机及专用单片 机,另一方面不断完善高档8位单片机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要。 16位单片机的特点是工艺先进、集成度高和内部功能强、运算 速度快,而且允许用户采用面向工业控制的专用语言,如PL/ M、PLUSC和Forth语言等,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MC S96系列、TI公司的TM9900、NEC公司的783 系列和NS公司的HPC16040等。
课题研究的关键步骤和任务

课题研究的关键步骤和任务引言课题研究是研究人员在特定领域和方向上开展的系统性探究。
它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程,需要通过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系统的研究方法来完成。
本文将说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任务。
关键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和主题明确研究目的和主题是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
研究目的应该是明确的,可以通过设定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来实现。
研究主题应该与研究目的密切相关,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2.综合文献资料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和综合文献资料非常重要。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并从中得到启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基础。
3.确定研究方法和技术确定研究方法和技术是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根据研究目的和主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验性的方法和技术。
4.收集数据和分析研究结果收集数据和分析研究结果是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和质量。
在分析研究结果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统计学和其他相关方法,准确客观的描述研究结果。
5.撰写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
研究报告应该包括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研究报告需要通过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表述,使读者对研究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关键任务1.研究和改进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和改进研究方法和技术是课题研究的持续任务。
研究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研究领域内的新进展和新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研究中。
2.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合作研究等方式,与其他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科发展和研究进展。
3.完善书面表述和口头表达能力完善书面表述和口头表达能力是课题研究的关键任务。
研究人员需要具有清晰准确的表述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有效传播和推广。
课题具体分工和进度

课题具体分工和进度
一、任务分工
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我们将课题任务进行如下分工:
1. 文献综述:负责收集、整理和归纳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 调查分析:负责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3. 研究方法:负责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与实施,确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 实验设计:负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实施和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实验支持。
5. 论文撰写:负责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6. 成果汇报:负责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报与展示,包括学术会议、研讨会等。
二、进度安排
1. 准备阶段(X个月):
- 完成文献综述和调查问卷的设计;
- 组织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 确定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方案。
2. 研究阶段(X个月):
- 实施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
-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 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3. 成果汇报阶段(X个月):
- 整理研究成果,准备汇报材料;
- 组织汇报会或研讨会,向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展示研究成果;
- 对外发布学术论文和报告。
在研究过程中,各任务负责人需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同时,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进度和质量,我们将定期召开课题进展会议,对研究
进展进行评估和调整。
课题一

课题一 初识电子表格及建立电子表格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熟悉Excel窗口各个组成部分 学会区分工作表和工作簿。
2.过程与方法 1 掌握Excel的启动、保存、退出。
2 掌握输入表格内容及修改输入内容的方法。
3 掌握设置表格边框线及单元格填充颜色的方法。
4 掌握调整列宽行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兴趣 培养学生自觉应用所学技能服务生活的意识。
学习重点 熟悉Excel的工作界面 理清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关系。
学习难点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上半学期学习了设置文字格式、图文混排等操作 我们用的是Word 软件。
如果要想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例如对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那我们要使用的就是Excel软件了。
请课前学习以下内容 1、回顾word文档的启动、保存、退出方法 以及Word的工作界面。
二、教师引导 1 Excel的启动 (问 Word软件是怎样启动的 ) 1 “开始” →“程序” →“Microsoft Excel” 2 3 Excel文件的扩展名是。
2 Excel的窗口 1 出现一个满是格子的空白窗口 这就是电子表格 第一个格子看着边框要粗一些 处于选中状态 2 最上面是标题栏 默认的是文件名Book1 保存的时候起一个有意义的 Excel的文件称作“工作薄” 3 再下面是菜单栏 里面是各个操作命令 记住常用的“文件”和“格式”菜单 4 再下面是工具栏 里面是一些常用的菜单命令 在分界线的地方可以单击下拉按钮 找到其他操作按钮 5 下面的空白是工作区 数据输入在各个格子中 每个格子称作一个“单元格” 由列标和行号组成 第一个单元格的名称是A1 3 菜单栏与工具栏的移动 引导学生自主操作 产生成就感 方法 鼠标指向菜单栏的虚线处 当鼠标变为双向箭头时 拖动菜单栏到指定位置。
适宜 带有工具栏和菜单栏的软件。
4 新建工作簿: 方法 1 鼠标单击常用工具栏第一个按钮 新建按钮 2 文件→新建 5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关系 学习重点 工作簿是计算和存储工作数据的文件 每个工作簿中最多容纳个工作表。
《计算机应用基础》(退伍士兵)课程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纲1.课程性质和任务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培养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于退伍士兵的学生学习。
1.2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汉字速录的能力、办公设备的使用、办公自动化的使用三种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为灵活利用计算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内容及要求2.1 课程内容2.1.1汉字速入2.1.2认识计算机硬件及安装计算机软件2.1.3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用2.1.4 Word 2003的应用2.1.5 Excel 2003的应用2.1.6 PowerPoint 2003的应用2.2 课程要求2.2.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汉字录入的速度可以达到100/m。
2.2.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的使用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2.2.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用。
2.2.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Word 2003中各项功能的使用。
2.2.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Excel 2003中各项功能的使用。
2.2.6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PowerPoint 2003中各项功能的使用。
3.基本教学条件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完成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3.1 师资队伍由专业骨干教师及企业专家组成,需具备本专业工程师、讲师以上职称或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
3.2 教学场所及教学设备主要教学场所及教学设备配置表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序号实习场所名称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工位数设备功能备注1计算机机房1计算机5050能进行Office实习2交换机2连接计算机设备总数:50 台注:此表按50人配置。
4.课时分配及考核权重课时分配及考核权重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序号项目名称学时考核权重备注1汉字录入1413%2认识计算机硬件及安装计算机软件76%3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76%用4Word 20032523% 5Excel 20033533% 6PowerPoint 20032019%合 计108100%5.课程考核职业功能模块课程学生成绩表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序号课题名称考核权重得分1汉字速入13%2认识计算机硬件及安装计算机软件6%3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用6%4Word 200323%5Excel 200333%6PowerPoint 200319%合计100%6.教学建议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内容必须采用课题教学法组织教学,将每个教学课题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工作任务。
课题研究的关键步骤和任务

课题研究的关键步骤和任务1.确定研究课题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步。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知识和实际需求来选择一个有挑战性但可行的课题。
确保您所选择的课题在当前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收集和回顾相关文献在进行课题研究之前,您需要收集和回顾与您的课题相关的文献。
这包括已有的研究、学术论文、书籍和其他可靠的来源。
通过审查文献,您可以了解该领域已有的研究发现,并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3.制定研究目标和问题根据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您可以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和问题。
研究目标应该是具体、可测量和可实现的,而研究问题则应该清晰地阐明您想要回答的问题。
确保您的研究目标和问题与您的课题紧密相关,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4.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在进行课题研究之前,您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可以是实证的或理论的,取决于您的研究目标和问题。
确保选择的研究方法可以回答您的研究问题,并具有足够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5.收集和分析数据根据选择的研究方法,您需要收集和分析与您的课题相关的数据。
数据收集可以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
确保您采集的数据充分反映了您的研究目标和问题,并使用适当的统计工具进行分析。
6.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在完成数据分析之后,您可以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结论应该与您的研究目标和问题一致,并基于可靠的数据和分析。
建议可以是针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或对相关实践和政策的改进建议。
7.撰写研究报告最后,您需要撰写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以总结您的研究过程、结果和结论。
研究报告应该遵循学术写作的规范格式,并包括引言、文献回顾、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确保报告的内容准确、清晰,并符合学术要求。
以上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步骤和任务,希望对您进行课题研究时有所帮助。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记得遵循系统性和有组织性的方法,确保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和任务

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和任务
课题研究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包含以下主要阶段和任务:
1. 选题阶段
- 调研市场和行业,了解现有研究和学术领域的前沿动态。
- 研究并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目标。
- 根据兴趣和目标,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并确保该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论文梳理阶段
- 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空白。
- 提炼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
- 制定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
3. 数据收集和分析阶段
- 根据研究方案,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 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 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4. 论文撰写和修改阶段
- 根据研究框架和结果,撰写完整的研究论文。
- 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和润色,确保逻辑严密、内容清晰、语言准确。
- 在论文完成后,进行最终的审阅和校对,确保格式、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正确性。
5. 论文答辩和评审阶段
- 准备论文答辩所需的材料和演讲稿。
- 参加论文答辩,回答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辩论。
- 根据评审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以上就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和任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题任务 课题目标模板

课题任务课题目标模板
课题任务和课题目标都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研究计划的基础。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题目标和课题任务模板,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课题目标:
1. 确定并理解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2. 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
3. 制定并实施研究方法。
4. 分析并解读研究数据。
5. 撰写并提交研究报告。
6. 推广和应用研究成果。
课题任务:
1. 确定研究问题:你需要明确你的研究主题,以及你希望通过研究解决的问题。
这可能涉及到对相关领域的理解,以及对你所研究主题的深入探索。
2. 文献综述:你需要查阅和整理与你的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以便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出研究的空白,以及确定你的研究在学术界的位置。
3. 研究方法设计:你需要根据你的研究问题和文献综述,设计合适的研究方法。
这可能包括选择适当的理论框架,设计实验,选择适当的统计或分析方法等。
4. 数据收集与分析:根据你设计的研究方法,你需要收集并分析数据。
这可能涉及到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等。
5. 撰写报告:在收集和分析数据之后,你需要撰写研究报告。
这应该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6. 成果推广:在你完成研究报告之后,你需要考虑如何将你的研究成果推广到更大的学术或公众领域。
这可能涉及到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或者将你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等。
课题 任务 专题

课题任务专题
课题、任务和专题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1. 课题:课题通常是指一项研究或探索的主题或问题,它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课题的确定需要进行深入的文献调研和需求分析,以确保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课题是学术研究、科技开发、政策研究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知识创新和应用。
2. 任务:任务通常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需要完成的工作或操作。
任务可以是具体的、可量化的,也可以是抽象的、难以量化的。
任务通常需要明确的目标、时间限制和资源要求,以确保其顺利完成。
在项目管理、任务调度、工作流管理中,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目标。
3. 专题:专题通常是指针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主题的深入研究或探讨,它可以是一个学科领域内的具体问题,也可以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专题可以是一个课程中的一个章节、一篇论文、一本书,或者是一个学术会议的主题。
专题可以涉及理论探讨、实践应用和前沿研究等多个方面,有助于促进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和应用。
总之,课题、任务和专题都是不同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任务单

颜色
状态
燃着木条
【学习任务五】
所学概念小结,梳理概念之间的联系。
推荐的学习资源
1.《化学》九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科普读物《视觉之旅》
作者:西奥多·格雷 人民邮电出版社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 年
级
学期
第一学
期
课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对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质变化,能作出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断。
3.能够初步区分物质的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4.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化学”的定义。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记录实验1-4 中变化的现象,并分析其变化后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实验
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实验1
水
实验2
胆矾
实验3
硫酸铜溶液等
实验4
石灰石(或大
理石)等
【学习任务二】对比分析,归纳概括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定义。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
【学习任务四】
实验: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观察其颜色和状态。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
伸入两瓶气体,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氧气(O2)
课题项目研究进度和任务

课题项目研究进度和任务一、背景介绍在科学研究中,课题项目的研究进度和任务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任务和进度的合理安排能够帮助研究人员高效地推进项目,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就课题项目研究进度和任务进行深入探讨。
二、研究进度的重要性研究进度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课题项目所完成的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合理的研究进度安排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避免项目的延期和拖延。
同时,研究进度的合理安排也能够提高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进行研究工作。
三、任务的制定和分解为了更好地推进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人员需要制定合理的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解。
任务的制定应该以项目的研究目标为导向,将项目的研究内容和工作量进行合理划分,确定各个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完成时间。
任务的分解能够更好地将整个项目拆解成多个可执行的子任务,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
3.1 任务制定的原则•确定目标:制定任务前,需要明确项目的研究目标,以确保任务的制定符合项目的整体要求。
•合理分配工作量:根据项目的工作量和研究内容,将任务进行合理分配,避免出现工作量不均衡的情况。
•明确责任人:对每个任务确定责任人,使其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合理安排时间:根据任务的难度和工作量,合理安排任务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时间不足或过长的情况。
3.2 任务分解的方法任务的分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按时间顺序分解:按照任务的完成先后顺序进行分解,确保任务的有序进行。
2. 按功能分解:按照项目的功能模块进行分解,将项目划分为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负责一个功能模块的研究工作。
3. 按优先级分解: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分解,先完成重要和紧急的任务,再进行其他任务的研究工作。
四、研究进度的监控和调整在课题项目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不断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研究进度的监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4.1 定期汇报研究人员可以定期向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
电力拖动教案-课题一

教 案 首 页授课日期班 级授课老师:课题:绪论课时: 1 课时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方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教 案 内 页[课题]绪论[新授]一、电力拖动1、概念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是通过电动机来拖动的,这种工作方式称之为电力拖动。
电力拖动是指用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使之运转的一种方法。
2、组成电力拖动系统一般由以下四个子系统组成:电源、控制设备、电动机、传动机构二、学习目标《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集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于一体的专业课程。
它主要研究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与检修,是继续学习《常用机床电气检修》课程以及将来从事机床维修工作的基础。
三、注意事项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以操作技能为主线,处理好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2、注重利用电拖实验室、实训场所的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和设备,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提高学习的兴趣。
3、学习要联系生产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勤学苦练基本功,总结规律,不断积累配盘经验,逐步培养自己安装、调试和检修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达到国家和企业目前对中级维修电工岗位的要求。
4、技能训练时,要爱护工具和设备,节约原材料,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教 案 首 页授课日期班 级授课老师:课题:模块一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基础知识课时: 1 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线路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
2、学会正确选用、安装、使用和检测维修电气控制线路中常用的低压电器,熟悉它们的功能、型号意义、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熟记它们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3、学会安装、调试与检修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熟悉各种控制线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授课方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1、低压电器:低压熔断器、低压开关、.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行程开关、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电磁铁、电磁离合器。
承担课题授课任务一节

承担课题授课任务一节
主研人员1:撰写方案、主持研究、分配研究人员的研究任务
主研人员2:承担课题研究中资料收集、保管,作品收集。
主研人员3:督促、检查研究进程,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参与研究工作。
主研人员4:对研究过程实施全面管理,参与课题研究工作。
主研人员5: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参与研究工作,随时关注课题研究。
主研人员6:负责策划、布置课题研究进程,检查研究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参与课题研究。
在分配任务时,课题主持人应该清楚各成员所擅长的部分,然后针对性的分配任务,也就是说要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
再者,就是根据成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分配。
分配课题任务时,主持人应该充分考虑到各成员的专业水平。
要知道任务分配的是否合理,将对今后课题研究及实施是有很大影响的。
另外,若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承担任务上有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及时调整,以免耽误课题研究进度,导致课题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结题。
调研报告的课题任务和目标

调研报告的课题任务和目标调研报告课题任务和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调研报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调研报告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发展提供市场情报,为学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因此,开展一项有效的调研报告任务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调研报告的课题任务和目标,并重新定义一个具体课题来进行深入分析。
课题任务:调研报告的课题任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1. 选择一个特定领域或主题:根据研究者的专长、兴趣和社会需求,选择一个特定的领域或主题来进行调研。
例如,可以选择消费者行为、环境保护、技术发展等领域。
2. 确定研究对象或样本:确定进行调研的对象或样本,这些对象可以是个人、组织、社会群体或特定事件等。
例如,可以选择某个地区的居民、某个企业的员工、某个产业的从业者等。
3. 设定调研目的和问题: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特点,设定调研的目的和问题。
例如,可以调查消费者对某个产品的态度和购买行为,调查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调查技术发展对产业变革的影响等。
4. 设计调研方法和工具: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合适的调研方法和工具,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
这些方法和工具应当能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能够回答研究问题。
5. 收集和分析数据:根据设计的调研方法和工具,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应当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保证调研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6. 形成调研报告:根据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在合适的理论框架下撰写调研报告。
报告应当具备良好的逻辑结构和科学的结论,能够清晰地回答调研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课题目标:调研报告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科学的调研方法和工具,针对特定的课题,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报告。
具体目标包括:1. 描述和解释现象:通过调研,描述和解释特定领域或主题下的现象和问题。
例如,描述和解释消费者对某个产品的态度和行为变化,描述和解释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等。
课题一A Happy School Day

复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生可以读、写、说出并且听懂下列词汇: board,light,fan,computer,teacher’s desk,picture,floor,wall,music,math,Chinese,English,P.E. 2.学生可以读、说出并且听懂单词与词组: playground,teacher’s office,library,garden,canteen,art room,computer,washroom,TV room,music room,gym,lunch,English class,breakfast,dinner,P.E.class,music class,get up,go to school,go home,go to bed. 3能够听懂,说出,会写,熟练掌握以下句型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This is...... That is...... Is this ......? Yes,it is. No,it isn’t. What time is it? It’s..... It’s time for..... 4.学生可以说出并且听懂:Where is the ......? It’s on the first/second floor.并用其谈 论学校校舍分布情况。 5.能够听懂指令并作出相应的动作如:Go to the garden .water the flowers.Time for breakfast. Drink some milk. 6.能跟唱歌曲“Our School” 7. 能够理解并吟唱出歌谣的内容。School days.... 8.能够正确朗读Pronunciation 中含有的单词。并找出元音a,e的 发音规律。
Talk about your school and your school days with your friends. Play the game :Mr wolf,Mr wolf,what time is i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一液压支架结构任务1. 液压支架工作原理的认识知识点1、掌握液压支架的分类、型号2、熟悉液压支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了解液压支架的主要参数技能点:1、能正确分辨不同型号的液压支架(应用课件演示)2、会根据顶板条件合理确定支架类型任务导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液压支架?因为液压支架是与大功率采煤机、大运量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配套组成回采工作面的综合机械设备之一。
它在回采与掘进工作面中,用来支护顶板和提供工作面设备与工人安全作业和空间,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完成支撑、切顶、自移和推移刮板输送机工序,它既是支护设备,又是推移机具。
采用液压支架装备的工作面具有产量大、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
为此,我们要学习液压支架的相关知识,为保证综采工作面的正常作业,作好支护和维修工作。
任务分析:图1-1-1为ZY2400/14/30掩护式液压支架;图1-1-2为ZFZ2000/15/23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外形图。
尽管它们的类型不同,但其基本构成和原理还是一致的。
都是以高压液体作为动力,由金属构件和若干液压元件组成的。
本任务从了解液压支架的组成、各金属部件的结构特点、控制操纵元件和辅助件的作用入手,全面分析了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详细讲述了主要参数和不同型号液压支架的应用场合。
从而使学生对液压支架有个基本了解,为正确操纵液压支架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图1-1-1 ZY2400/14/30掩护式液压支架图1-1-2 ZFZ2000/15/23放顶煤液压支架任务实施一、液压支架的组成:图1-1-3液压支架结构图,一般由承载结构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装置四大部分组成。
1-顶梁;2-掩护梁;3-连杆;4- 底座;5-侧护板;6-立柱;7-千斤顶8-推移装置;9-梁端支护装置;10-护帮装置图1-1-3液压支架结构图1.承载结构件(1)顶梁顶梁是直接与顶板相接触并承受顶板岩石载荷的部件,它也为立柱、掩护梁和挡矸装置等提供连接点。
顶梁除整体刚性结构形式外,一般由若干段组成。
按其顶板支护的作用和位置,可分为主梁、前探梁和尾梁。
(2)掩护梁掩护式和支撑护式支架均有一个掩护梁,掩护梁是阻挡采空区冒落矸石涌入工作面空间,并承受冒落矸石载荷以及顶梁水平推力的部件,其上部直接与顶梁铰接,下部直接或通过连杆机构与底座铰接。
(3)底座底座是直接和底板相接触、传递顶板压力到底板的支架部件。
底座除为立柱、掩护梁提供连接点外,还要安设推移千斤顶等部件。
(4)前、后连杆掩护式和支撑掩护式支架的特征结构部件。
前、后连杆与掩护梁、底座铰接形成支架四连杆机构,一般为双摇杆机构,既可承受顶板水平力,使立柱无需复位装置,又可以在支架升降时顶梁前端沿双纽线移动,使梁端与煤壁之间的端面距变化较小,从而提高了支架控制顶板的可靠性。
2.执行元件执行元件包括立柱和各种千斤顶(1)立柱支撑在底座和顶梁或掩护梁之间,调节支架高度并承载的液压缸。
立柱是支架的主要承载部件,支架的支撑力和支撑高度,主要取决于立柱的结构和性能,立柱由柱塞和油缸组成。
(2)千斤顶千斤顶有推移千斤顶、前梁千斤顶、调架千斤顶,还有平衡、复位、侧推和护帮千斤顶等,主要作用是推移输送机、移动支架,前梁伸缩、护帮和调整支架等。
3.控制操纵元件有两大类:压力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有安全阀,方向控制阀有液控单向阀、操纵阀等。
(1)安全阀支架液压控制系统中限定液体压力的液压元件。
当立柱和千斤顶工作腔内的液体压力在外载作用下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安全阀开启,工作腔内的压力液通过安全阀溢流,达到卸压的目的。
卸载后,当工作腔内的压力低于调定压力时,安全阀自动关闭。
这样可使立柱和千斤顶保持恒定的工作阻力,避免立柱、千斤顶过载损坏。
(2)液控单向阀闭锁并控制释放立柱或千斤顶工作腔液体,使立柱或千斤顶获得额定工作阻力的液压元件。
(3)操纵阀支架液压系统中使液压缸换向,实现支架升降、推移等不同动作的换向(分配)阀。
(4)截止阀液压支架管路系统中截断供液的液压元件。
4.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推移装置、挡矸装置、复位装置、护帮装置、防倒防滑装置等。
(1)推移装置用于推移支架和刮板输送机的装置。
(2)侧护装置布置在顶梁、掩护梁或连杆侧面,起档矸和防倒调架等作用的辅助装置。
(3)梁端支护装置割煤后梁端距扩大,用于及时支护顶板的装置,多用伸缩前梁实现。
(4)挡矸装置防止矸石从采空区涌入工作面的装置。
(5)复位装置保证支撑式支架立柱在垂直顶板的位置,使支架结构稳定且具有抵抗顶板水平分力的装置。
掩护式和支撑掩护式支架靠支架四连杆机构复位。
(6)护帮装置在支架前方顶住煤壁,防止煤壁片帮或在片帮时起到遮蔽作用的装置。
(7)防倒防滑装置防止支架倾倒和支架移动时下滑的装置的总称。
5.工作液体液压支架的工作液体是乳化液。
二、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如图1-1-4所示1-输送机;2-推移千斤顶;3-立柱;4-安全阀;5-液控单向阀;6-操纵阀图1-1-4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液压支架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可靠地支撑顶板,而且能够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沿工作面走向向前移动。
这就要求液压支架必须具有升、降、推、移4个基本动作。
这些动作是利用泵站供给的高压液体,通过工作性质不同的几个液压缸来完成的。
1.支架的升降支架的升降是以高压液体为动力,依靠立柱的伸缩来实现的。
(1)初撑若操纵阀6处于升柱位置,由泵站输送来的高压液体,经液控单向阀5进入立柱的下腔,同时立柱上腔排液,于是活塞立柱和顶梁升起,支撑顶板。
当顶梁接触顶板,立柱下腔的压力达到泵站的工作压力后,把操纵阀置于中间位置,液控单向阀5关闭,从而立柱下腔的液体被封闭,这就是支架的初撑阶段。
(2)承载支架初撑后,进入承载阶段。
随着顶板缓慢下沉,顶板对支架的压力不断增加,但液体的压缩量极微,一般视为不可压缩。
因此立柱下腔被封闭的液体压力将随之迅速升高,液压支架受到弹性压缩,并由于立柱缸壁的弹性变形而使之产生弹性扩张。
(3)卸载当操纵阀6处于降架位置时,高压液体进入立柱的活塞上腔,同时,打开液控单向阀5,立柱活塞下腔排液,于是立柱或支架就卸载下降。
2.液压支架的推移推移动作包括推移支架和输送机。
虽然各种支架形式不同,支架与推溜方式各不一样,但都是通过液压千斤顶的推、拉来完成的。
图1-1-4为支架与输送机互为支点的推移方式,其移架与推溜共用一个千斤顶2,该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支架底座和输送机连接。
当支架卸载,并向移架千斤顶的活塞杆腔输入高压液体,而活塞腔回液时,就以输送机为支点,拉架前移;当支架支撑顶板,并向千斤顶的活塞腔进液,活塞杆腔排液时,就以支架为支点,把输送机推移到新的位置。
三、液压支架的分类1.按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分类如图1-1-5所示1-1-5液压支架的类型〈1〉支撑式如图1-1-5-a所示支撑式支架是利用立柱与顶梁直接支撑来控制工作面的顶板,其顶梁较长,立柱较多,立柱直立,靠支撑作用来维持一定的空间,而顶板岩石则在顶梁后部切断垮落。
这类支架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支撑能力和良好的切顶性能,适用于支撑中硬以上的稳定顶板。
按其结构与动作方式不同,支撑式支架又可分为垛式和节式。
垛式支架,它是整体结构,能整体移动。
其特点是坚固耐用,支护性能好,适用于支撑坚硬顶板。
〈2〉掩护式如图1-1-5-b所示掩护式支架是利用立柱、顶梁与顶梁来支护顶板和防止岩石落进工作面。
立柱较少,一般呈倾斜布置,顶梁也较短,而掩护梁直接与冒落的岩石相接触,主要靠掩护作用来维持一定的空间。
这类支架的特点是:掩护性和稳定性较较好,调高范围大,对破碎顶板的适应性较强,但支撑能力较小,适用于支护松散破碎的不稳定顶板或中等稳定的顶板。
(3)支撑掩护式如图1-1-5-b支撑掩护式支架在结构和性能上综合了支撑式和掩护式的特点。
它以支撑为主,掩护为辅,靠支撑和掩护作用来维持一定的工作空间。
这类支架的支护力、防护性和稳定性都较好,适用于压力较大,易于冒落或中等稳定的顶板。
它对于缓斜、采高大的回采工作面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2.按支架的移动方式分类液压支架按移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整体自移式和迈步移动式液压支架。
(1)整体自移式液压支架这类支架一般均为整体结构,移架和推溜共用1个千斤顶。
该千斤顶与刮板输送机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连接关系,因而能以刮板输送机为支点实现拉架,以支架为支点实现推溜。
目前,多数液压支架采用此种移动方式。
(2)迈步移动式液压支架这类支架是由有一定连接关系的主、副架构成。
移架与推溜的千斤顶是各自独立的,移架千斤顶分别与主、副架相连,互为支点,交替迈步移动;而推移千斤顶一般只与支架相连,另一端则呈自由状态,推溜时以支架为支点。
3.按支架在工作面的位置分类液压支架按在工作面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支架、排头支架和端头支架。
布置在工作面向,用来支护工作面顶板的支架称为基本支架。
用于支护工作面两端刮板输送机传动部处顶板的支架称为排头支架。
作为工作面的基准支架,两端各为3~5架,其架型与基本支架相同,但顶梁较长,有较完善的防倒防滑装置。
用于支护工作面端头处巷道顶板的支架称为端头支架。
由于端头处机械设备较多,顶板悬露面积大,同时又是人员的出入口,所以要求端头支架不仅要有较高的支撑能力,还要保证足够的空间;不仅要使支架自身能够沿弯曲的顺槽前移,还要考虑推移转载机。
因此,端头支架在结构上具有特殊性。
4.按支架的特种功能分类按支架的特种功能分类有放顶煤支架、铺网支架和充填支架等。
用于放顶煤采煤工艺的专用液压支架称为放顶煤支架,它可使支架上方被矿山压力或其他辅助措施所破碎的顶煤,通过放煤装置放入支架下方的刮板输送机中。
具有沿顶(底)板铺设垫网功能的液压支架称为铺网支架,支架有独立的铺联网作业空间,铺网作业与采煤工序互不干扰;专用的铺网装置能在支架前移过程中自动将网铺设于分层底板。
提供充填作业空间,用于充填法采煤工作面的液压支架称为充填支架。
5.按支架的控制方式分类液压支架按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大类。
(1)手动控制方式有本架控制、单向邻架控制、双向邻架控制等。
这种控制方式支架推进速度慢。
不能保证支架额定初撑力,工人劳动强度高。
(2)自动控制方式有分组程序控制、先导式程序控制、遥控等。
这种控制方式支架推进速度提高3.3~5倍,提高支架初撑力,明显改善支架对顶板的支护效果,易于实现带压移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可与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的自动控制系统配合联动,实现完全自动化综采工作面。
除上面五种主要分类方法外,液压支架还有按立柱的个数分类、按立柱在顶梁与底座之间布置方式分类、按顶梁结构不同分类、按底座结构不同分类和按用途不同分类等方法。
三、液压支架型号表示方法为了使液压支架的产品型号命名简明易懂,避免不同类型的液压支架型号出现重复现象,造成型号混乱,所以要对不同厂家生产的液压支架产品型号统一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