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饮料瓶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饮料瓶变变变》含反思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导言: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次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培养孩子们对健康食物的认知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1.饮料瓶(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小瓶子)。
2.用彩纸和纸板制作的健康食物卡片。
3.幼儿园教室或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简短的讲解,让孩子们了解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要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
2.观察:教师将不同种类和颜色的小瓶子放在桌上,让孩子们用细心的眼睛观察。
然后请孩子们描述这些瓶子的颜色、图案和形状。
3.分类:教师让孩子们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将这些瓶子进行分类。
引导孩子们思考是否有些瓶子是一样的或者相似的。
4.游戏:教师将用彩纸和纸板制作的健康食物卡片放在桌上,让孩子们根据分类的结果,将瓶子放在与之相匹配的卡片旁边。
5.讨论: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某些瓶子与特定的食物卡片配对。
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瓶子中含有什么成分,对身体是否健康。
6.反思:教师引导孩子们反思整个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询问他们是否有关于饮料对身体的更多问题或疑惑。
四、活动延伸:1.饮料比赛:让孩子们团队合作,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健康饮料,并进行评比。
2.饮食日记:让孩子们每天记录自己吃过的食物和饮料,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3.健康知识问答:让孩子们参与有趣的健康知识问答游戏,加深他们对健康的认知。
五、教师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于饮料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很多孩子都将彩瓶和塑料瓶混为一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让他们能够准确地辨别不同类型的瓶子。
同时,在引导讨论环节时,我会更灵活地提问,让孩子们更深入地思考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之饮料瓶变变变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之饮料瓶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饮料瓶的多种变化。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饮料瓶的变化。
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饮料瓶的变化过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若干个不同形状、颜色的饮料瓶。
2. 准备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3. 准备音乐、故事等相关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饮料瓶,引导他们发现饮料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讲解:向幼儿介绍饮料瓶的变化,例如:剪开、拼贴、涂色等。
3. 示范:老师或助教演示如何将饮料瓶进行变化,如剪开饮料瓶制作花瓶,拼贴制作壁挂等。
4. 操作: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饮料瓶进行变化。
5. 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作品的特点和创作思路。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关注幼儿在展示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自信心。
3. 收集幼儿的作品,分析他们的创作思路和审美观。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像饮料瓶一样进行变化?2.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收集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
3.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环保行动。
七、教学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废旧物品,进行家庭创意制作。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作品展示,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
3. 开展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环保手工制作。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九、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了解了饮料瓶的多种变化,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饮料瓶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优秀教案《饮料瓶变变变》含反思教案章节:一、活动目标1. 了解饮料瓶的多种用途,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会节约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3. 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饮料瓶若干个(可用矿泉水瓶、汽水瓶等)2. 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装饰材料3. 音乐CD、舞蹈动作视频等4. 教学PPT、图片等三、活动过程1. 引入主题: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饮料瓶,思考饮料瓶可以用来做什么。
2. 讲解环保意识:引导幼儿认识到饮料瓶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要学会节约和环保。
3. 创意制作:分组进行饮料瓶装饰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饮料瓶变成有趣的玩具或装饰品。
4. 展示成果: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鼓励彼此欣赏和交流。
5. 健康小知识:通过讲解和互动游戏,让幼儿了解饮料瓶变废为宝的过程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1. 活动效果:本次活动能有效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环保意识。
2. 幼儿参与度: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参与创作,展示自己的创意。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废旧物品的创意利用,拓宽幼儿的思维。
五、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创意制作,共同完成一个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的家庭项目。
2. 环境教育:结合本次活动,开展幼儿园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公益活动等。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到废旧饮料瓶的多种用途。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1. 引导幼儿如何将饮料瓶变废为宝,发挥创意。
2. 教育幼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七、活动步骤1. 主题引入:通过展示废旧饮料瓶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饮料瓶可以变成什么有趣的物品。
2. 讲解环保知识:向幼儿讲解饮料瓶的回收和再利用,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3. 创意制作:指导幼儿分组进行饮料瓶装饰创作,提供必要的材料和支持。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饮料瓶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优秀教案《饮料瓶变变变》含反思.docx教案:饮料瓶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饮料瓶的多种用途,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学会如何利用饮料瓶进行创作。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创意创作。
2. 如何让幼儿理解饮料瓶的环保价值。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空饮料瓶。
2. 准备一些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 准备一些音乐和歌曲。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一些空饮料瓶,引导幼儿思考饮料瓶可以用来做什么。
2. 创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饮料瓶,让他们发挥想象,用画笔和颜料对饮料瓶进行创作。
3. 展示:每个小组完成创作后,教师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
4. 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反思饮料瓶的环保价值,让他们明白饮料瓶可以被利用,减少浪费。
5. 结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一首关于环保的歌曲,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活动的效果,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饮料瓶的创作和环保意识的理解。
教师还应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教师可以邀请家长来幼儿园,让幼儿向家长展示他们的创作,并分享饮料瓶的环保价值。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到社区进行饮料瓶创作的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饮料瓶的环保价值。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能力。
2. 听取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饮料瓶环保价值的理解。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提供适当的创作材料和工具。
2. 在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使用颜料等绘画工具时发生意外。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之饮料瓶变变变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之饮料瓶变变变第一章:认识饮料瓶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饮料瓶,知道饮料瓶的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饮料瓶,引导幼儿观察饮料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里的饮料瓶用途。
3.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饮料瓶的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出示饮料瓶,引导幼儿观察饮料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里的饮料瓶用途。
3. 组织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饮料瓶的特点。
第二章:饮料瓶变装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彩纸、彩笔等装饰饮料瓶。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装饰材料,如彩纸、彩笔等。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这些装饰材料装饰饮料瓶。
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
教学活动:1. 教师出示装饰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装饰饮料瓶。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
3. 组织幼儿动手装饰饮料瓶。
第三章:饮料瓶分类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根据饮料瓶的材质、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
2. 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饮料瓶,引导幼儿观察饮料瓶的材质、形状等特征。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饮料瓶进行分类。
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出示饮料瓶,引导幼儿观察饮料瓶的特征。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饮料瓶进行分类。
3. 组织幼儿动手实践,将饮料瓶分类。
第四章:饮料瓶游戏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用饮料瓶进行游戏,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教师向幼儿介绍饮料瓶游戏,如投掷、接力等。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利用饮料瓶进行游戏。
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创意。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饮料瓶游戏,如投掷、接力等。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利用饮料瓶进行游戏。
3. 组织幼儿进行饮料瓶游戏,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饮料瓶变变变》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饮料瓶变变变》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喝太多饮料对身体健康不利,引导幼儿多喝白开水。
2.通过饮料瓶的创意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教育幼儿关注环保,懂得珍惜资源。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明白喝太多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培养幼儿喝白开水的习惯。
2.活动难点:饮料瓶的创意制作,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完成作品。
三、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饮料瓶若干、剪刀、胶水、彩纸、彩笔、绳子等。
2.环境准备:将活动场地布置成创意工作坊,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四、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猜猜看”游戏,展示一个神秘的饮料瓶,引导幼儿猜测瓶子里装的是什么饮料。
2.基本环节(1)教师讲解喝太多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引导幼儿多喝白开水。
(2)教师展示饮料瓶的创意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
(3)幼儿分组进行饮料瓶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展示作品,分享创作灵感。
3.拓展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利用废弃的饮料瓶进行环保创作。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五、活动反思1.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在饮料瓶创意制作环节,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行为变化,了解活动效果,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通过本次健康教案《饮料瓶变变变》的实施,幼儿不仅掌握了喝白开水的好处,还培养了环保意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为幼儿创造更多有趣、有益的活动。
重难点补充:1.活动重点补充:(1)教师通过故事讲解或图片展示,让幼儿理解饮料中的糖分和添加剂对身体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对话示例:教师:“小兔子喝了太多甜饮料,结果牙齿都坏掉了,小猴子因为喝了有颜色的饮料,嘴巴都变成红色了,我们应该喝什么呢?”幼儿:“喝白开水!”(2)通过互动游戏,让幼儿体验白开水对身体的益处。
幼儿园小班健康优秀教案《饮料瓶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优秀教案《饮料瓶变变变》含反思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知道如何选择健康饮品。
2.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对环境的关注和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准备1.饮料瓶、不干胶纸、彩纸、剪刀、胶水。
2.展示板、彩笔。
3.盛水的容器和杯子。
教学内容及方法第一环节:引入•老师向幼儿们介绍健康饮食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大家平常喜欢喝什么饮料?”。
•根据幼儿们的回答,和幼儿讨论饮料的种类、特点以及饮品中的糖分和热量的问题。
第二环节:教学•将饮料瓶和材料放在幼儿面前,向幼儿们展示如何用不干胶纸和彩纸制作可爱的瓶标,然后利用剪刀剪下精美的图案,做出自己的饮料瓶标志。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问题,并鼓励幼儿尝试手工制作,增强其手眼协调能力、创意思维和环保意识。
•鼓励幼儿将做好的瓶标贴在饮料瓶上,并把瓶子中的水倒入杯子中,让幼儿们品尝幼儿制作的健康饮品。
第三环节:总结•老师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让幼儿分享他们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评价他人的作品,促进小组合作和相互学习。
•与幼儿一起回顾探究健康饮品的重要性以及手工设计的过程,鼓励幼儿总结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反思该教案从培养幼儿的关注环境、环保意识、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让幼儿们参与到制作健康饮品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合理选择健康饮料及关注环保。
此外还提高了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幼儿们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快乐和成就感,是一节非常富有启发性的课。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幼儿的安全问题需要重视,所以老师需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动向,在避免他们受伤的前提下,让他们体验到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2.需要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有的幼儿由于自己做的不好而导致情绪不稳定。
3.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以便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饮料瓶,知道饮料瓶的用途。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废物利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饮料瓶:讲解饮料瓶的用途,如装饮料、装其他物品等。
2. 饮料瓶的变身:介绍几种饮料瓶的变身方法,如制作花瓶、储物罐等。
3. 环保意识:讲解饮料瓶变身后的用途,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空的饮料瓶,各种形状、大小。
2. 准备一些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 准备一些关于饮料瓶变身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饮料瓶,提问:“你们知道饮料瓶可以用来做什么吗?”2. 讲解:讲解饮料瓶的用途和变身方法,展示图片或视频。
3. 动手实践: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将饮料瓶变成有趣的作品。
4. 作品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 询问幼儿对饮料瓶的认识和环保意识,了解教学效果。
3. 搜集幼儿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活动,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更多的饮料瓶变身作品,带回家进行展示。
2. 环境布置:利用幼儿的作品,装饰教室环境,让教室更加温馨和有趣。
3. 主题分享:定期举行主题分享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家里完成的饮料瓶变身作品,以及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的安全,必要时可由教师协助操作。
2.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不要限制他们的创作空间。
3.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饮料瓶,了解饮料瓶的用途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用饮料瓶进行创意制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用饮料瓶进行创意制作。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一些空的饮料瓶、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自由、充满创意的制作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饮料瓶,引导幼儿观察饮料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讲解:教师讲解饮料瓶的制作方法,示范如何用饮料瓶进行创意制作。
3. 实践:幼儿根据教师的讲解,动手操作,进行饮料瓶的创意制作。
4.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对幼儿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自我评价: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饮料瓶创意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环保活动,让幼儿将制作的饮料瓶作品进行义卖,所筹资金用于支持环保事业,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操作技能,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完成作品。
2.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美好,激发创作灵感。
3. 教师应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创造条件。
八、教学内容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 组织幼儿参观饮料厂,了解饮料瓶的生产过程,增强幼儿对饮料瓶的认识。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含反思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饮料瓶,了解饮料瓶的多种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用饮料瓶进行创意制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对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用饮料瓶进行创意制作。
难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引导幼儿发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
三、教学准备:1. 饮料瓶若干个,可以是不同形状、大小的瓶子。
2. 颜料、画笔、彩纸、绳子等装饰材料。
3. 音乐、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饮料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饮料瓶的用途和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饮料瓶再利用的意义,引导幼儿发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
3. 演示:教师示范如何用饮料瓶进行创意制作,如装饰、改造等。
4. 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创作,可以选择装饰饮料瓶、用饮料瓶制作小动物等。
5. 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乐趣。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如环保意识、动手能力等。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如何?是否都能积极参与到创作过程中?2.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是否有独特的创意?3.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环保意识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够发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4.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给予幼儿足够的指导和支持?是否能够及时引导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搜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家长和同事们评价幼儿的创作成果。
3. 通过与幼儿的交流,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实践废旧物品再利用。
2. 组织幼儿园内的环保主题活动,如废旧物品义卖、环保知识讲座等,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含反思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饮料瓶的不同形状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且有创意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废旧的饮料瓶,各种形状、大小各异。
2. 准备剪刀、胶水、彩笔等手工制作工具。
3. 准备一些图片、卡片,展示饮料瓶的用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饮料瓶,提问:“你们知道饮料瓶有哪些形状吗?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2. 讲解:向幼儿介绍饮料瓶的分类,讲解不同形状的饮料瓶的用途。
3. 示范:老师展示如何用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步骤。
4. 创作:让幼儿分组进行创作,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创作,表现出很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在制作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合作、交流,培养了环保意识。
但也发现部分幼儿对剪刀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活动中老师应更加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及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作品展示,共同欣赏幼儿的创造力。
2. 组织一次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废旧饮料瓶,并在家里进行创作。
3. 开展一次班级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演讲、表演等形式,宣传环保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幼儿对饮料瓶用途的认识,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八、教学建议:1.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剪刀使用技巧的培训。
2. 增加环保主题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1.1 设计理念:1.1.1 本教案旨在通过利用废旧饮料瓶进行创意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1.1.2 活动过程中,幼儿将学会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1.3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饮料瓶的分类和处理:2.1.1 饮料瓶分为塑料瓶、玻璃瓶等,要根据不同材质的瓶子进行正确的分类。
2.1.2 废旧饮料瓶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2.1.3 引导幼儿了解饮料瓶的处理方法,提倡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3.1 利用饮料瓶进行创意制作:3.1.1 准备废旧饮料瓶、颜料、画笔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饮料瓶作品。
3.1.2 引导幼儿观察饮料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1.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过程,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目标4.1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废旧饮料瓶可以重新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4.2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实际操作,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4.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如何引导幼儿正确分类和处理废旧饮料瓶,让他们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5.1.2 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独特想法。
5.1.3 如何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以上是《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的初步编写,具体细节和操作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饮料瓶若干,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创作材料。
6.1.2 分类箱或分类标签,用于饮料瓶的分类。
6.1.3 环境保护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用于知识点讲解。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2 学具:6.2.1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空饮料瓶,用于创作。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含反思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饮料瓶,了解饮料瓶的用途。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教育幼儿珍惜资源,废物利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用饮料瓶制作小玩具或装饰品。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且有创意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1. 饮料瓶若干个,可以是不同形状、大小的瓶子。
2. 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等制作材料。
3. 示例作品或图片,用于启发幼儿的创意。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饮料瓶,引导幼儿观察饮料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讲解:教师简单讲解饮料瓶的制作方法,如剪、贴、画等。
3. 示范: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饮料瓶制作过程,让幼儿观看并学习。
4. 创作: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利用饮料瓶、剪刀、胶水等材料进行创作。
5.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剪刀的使用不太熟练,下次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剪刀操作的练习。
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每个幼儿的创作过程,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六、教学内容:1. 复习饮料瓶的制作方法,巩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饮料瓶制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饮料瓶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八、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形状、大小的饮料瓶若干个。
2. 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等制作材料。
3. 收集一些关于饮料瓶制作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启发幼儿的创意。
九、教学过程:1. 复习: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幼儿对饮料瓶制作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饮料瓶制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含反思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饮料瓶,了解饮料瓶的用途。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废物利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用饮料瓶制作小作品。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小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空的饮料瓶,各种形状、大小各异。
2. 准备一些颜料、画笔、胶水等制作工具。
3. 准备一些关于饮料瓶的图片,供幼儿观察。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饮料瓶,引导幼儿讨论饮料瓶的用途和特点。
2. 展示饮料瓶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饮料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3. 讲解制作方法,示范如何用饮料瓶制作小作品。
4. 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小作品。
5. 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欣赏并评价。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如何?是否都能积极动手制作?2.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是否能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小作品?3.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饮料瓶的认识和环保意识是否有所提高?4. 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5. 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更多的饮料瓶,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创作更多的小作品。
2. 环境布置: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让其他班级的师生也能欣赏到幼儿的创意。
3. 组织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饮料瓶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幼儿学会垃圾分类,提倡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评价幼儿作品的创意、颜色搭配和制作技巧。
3. 了解幼儿对饮料瓶的认识和环保意识,以及对活动的喜爱程度。
八、教学建议:1.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类型的饮料瓶,如矿泉水瓶、奶瓶等,以丰富幼儿的体验。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饮料瓶变变变教案——开创幼儿园运动教育的新篇章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饮料瓶变变变教案——开创幼儿园运动教育的新篇章运动是幼儿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运动,幼儿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协调能力并提升孩子们的信心和自我认知。
而如何让幼儿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和成果,是幼儿教育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今天,我们向大家推荐一种新颖、实用又精彩的体育游戏——饮料瓶变变变。
它不仅能让幼儿锻炼身体,同时也能培养幼儿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自我表现能力。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精彩的幼儿体育游戏吧!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们的体育意识、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2.提高幼儿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发现幼儿们的自我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1.饮料瓶:准备10个饮料瓶,将瓶盖拧掉。
2.小球:准备10个小球,可以是塑料球或球状玩具。
3.彩绸:准备两条长度为3米左右、颜色跳跃的彩绸。
4.一张大幅面海报:海报上可画上不同的人物和动物。
5.卡片:准备10张卡片,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图案,每个图案都要与海报上的人物或动物相对应。
三、活动流程1.游戏开始前,先将10个饮料瓶排成两排,每排五个,每个饮料瓶间隔一定距离,形成一个“操场”。
2.将10张卡片随机抽取,将卡片放在每个瓶口上。
每个卡片代表不同的图案。
3.将10个小球放在一排瓶子的旁边。
4.将两条长度为3米左右的彩绸径直地摆放在两排瓶子之间,彩绸两边的距离与瓶子之间的距离相等。
5.让幼儿以两人为一队,站在两排瓶子的旁边,准备开始游戏。
6.活动开始时,教育者报数,幼儿们尽可能快地从自己的一排拿起小球,沿着彩绸鱼雷图案的走向投向对面瓶子的编号对应的瓶口。
同时,幼儿要观察自己投中的编号,从而快速地找到该编号上对应的卡片,并拿走该卡片7.随着比赛的深入,当所有瓶口都有了卡片后,休息片刻,幼儿自由选取一个卡片上的图案,并在海报上找到相应人物或动物的位置,将卡片贴在该人物或动物的图案上。
8.游戏结束时,看看哪个小组贴的卡片数量最多,算出胜负。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饮料瓶,知道饮料瓶的用途。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使用饮料瓶进行创作。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创意的饮料瓶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空的饮料瓶,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饮料瓶。
2. 提供剪刀、胶水、彩笔等手工材料。
3. 准备一些音乐、故事等相关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饮料瓶,引导幼儿观察饮料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讲解:教师讲解饮料瓶的环保意义,教育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 示范:教师展示如何用饮料瓶进行创作,如制作花瓶、笔筒等。
4.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搜集幼儿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作效果。
3. 听取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适当指导;对于创造力较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发挥更大的想象力。
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幼儿的作品展示,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增进家园互动。
3. 相关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环保主题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3.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小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饮料瓶变变变》

小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饮料瓶变变变》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垃圾分类,并知道应该如何分类;2.能够辨别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知道回收垃圾的重要性;3.能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提高环保意识和手工能力。
1.2 教学内容1.环保教育:介绍垃圾分类和可回收垃圾的重要性;2.知识启蒙:了解饮料瓶的特点和用途;3.创意制作:利用饮料瓶制作花瓶。
1.3 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介绍垃圾分类和可回收垃圾的重要性、饮料瓶的特点和用途;2.操作实践:学生动手进行垃圾分类、观察饮料瓶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并进行剪裁;3.合作学习:小组内学生共同制作花瓶,共同解决难题。
1.4 教学流程时间内容教学方法8:30-8:40 环保教育:介绍垃圾分类和可回收垃圾的重要性。
讲授教学8:40-9:00 知识启蒙:讲解饮料瓶的特点和用途。
讲授教学9:00-9:20 操作实践:学生动手进行垃圾分类、观察饮料瓶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并进行剪裁。
操作实践9:20-10:00 创意制作:利用饮料瓶制作花瓶。
合作学习1.5 教学评估1.学生课前反馈: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可回收垃圾的认识情况;2.学生课中反馈:了解学生对饮料瓶的了解及剪裁情况;3.学生课后评估:通过评估制作的花瓶的工艺及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1.指导不够具体:在操作实践环节中,有部分学生对饮料瓶的剪裁和制作不够熟练,导致花瓶的效果不佳。
需在教学前多次进行演示和讲解;2.时间分配不合理:知识启蒙环节和操作实践环节的时间长度需要适当调整,增加实践环节的时间;3.学生协作意识差:在合作学习环节中,部分同学不够配合,导致制作效率不高。
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2.2 教育效果评价1.观察学生学习的状态:学生参与论述和操作的积极性较高,有些同学还表现出相当高的兴趣度,能够大量参与到教学中来;2.学生自我检查和评估:通过激发学生自我感知的意识,让学生对自己的感受进行检查表达,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和问题。
幼儿园小班教案《饮料瓶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饮料瓶变变变》含反思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饮料瓶利用的方法;2.发现饮料瓶的一些不同之处;3.掌握简单创意操作,理解创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2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2.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1.3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观念;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勇于尝试的心态;3.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2. 教学过程2.1 导入1.一起看看教室里的物品,哪些是可以再利用的;2.引导幼儿谈论并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这些废弃物品。
2.2 课堂讲解1.老师向幼儿展示饮料瓶的不同种类和大小;2.老师通过示范,让幼儿知道如何利用饮料瓶制作出小工艺品。
2.3 操作训练1.让小组合作,对饮料瓶进行分类和整理;2.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有关饮料瓶的创意制作;3.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创意,完成饮料瓶的制作;4.老师在完成后,对每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2.4 结束1.小组间分享创意、分享作品;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废弃物品的利用方式。
3. 反思3.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本次课程,幼儿感受到废弃物品也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并了解到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制作出小工艺品。
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还锻炼了动手能力。
3.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1.在操作训练环节中,部分幼儿仍存在不敢动手、不够自信的问题。
下一次可以通过更细致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更自信的完成每个操作;2.在设计创意任务方面,需要注意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免过于复杂或不易实现。
4. 总结本次课程通过利用废弃的饮料瓶,提高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同时,通过对饮料瓶的观察和操作技能的提高,锻炼了幼儿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让幼儿明白废弃物品并不是垃圾,而是可以再利用的珍贵资源,要教育幼儿节俭,爱惜资源。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设计:饮料瓶变变变(3)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设计:饮料瓶变变变(3)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废旧饮料瓶的可再利用性,培养环保意识。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通过推理思维发现物质的适用性。
4.通过收集、分类、整理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整体观念,提高幼儿的语言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废旧饮料瓶的图片,并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些东西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废旧饮料瓶的可利用性和环保意义。
2. 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一:变废为宝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将废旧饮料瓶收集起来,并分类。
同时,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饮料瓶变废为宝,制作出有用的物品。
2.教学内容二:手工制作教师带领幼儿制作饮料瓶的变形工程,通过简单易行的手工制作,让幼儿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教学内容三:适用性思考教师带领幼儿们围绕饮料瓶的特点进行思考,发挥想象力,探索出更多有用的使用方式,并通过推理思维发现环境里物质的适用性。
3. 教学总结1.幼儿对废旧饮料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废旧饮料瓶的可再利用性,培养出了环保意识。
2.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推理思维发现环境里物质的适用性。
4.幼儿通过收集、分类、整理等活动,培养了整体观念,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言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照片记录幼儿们的手工作品和使用方法,以便老师及时纠正和鼓励。
3.结合课堂板书和日常活动,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幼儿学习水平?2.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梯度?3.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4.活动中是否存在时间和物资浪费?5.教学评估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是否具有操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练习用手捏豆子、拧瓶盖、拖拉玩具等动作。
2、感受自制拖拉玩具的乐趣。
3、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清洗干净的饮料瓶、小碗、绳子、皮筋、黄豆、黑豆等若干;
2、室外布置小桥、草地、拱形门等场景。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玩具进行曲》进入活动场地。
2、谈话: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玩具,引发幼儿做玩具的兴趣。
3、教师出示饮料瓶,启发幼儿说说喝过的饮料瓶可以做什么用,可以怎样玩。
4、练习捏豆子、拧瓶盖等动作。
(1)教师出示黄豆,和幼儿探索装豆豆,着重讲解拧、捏的动作,提醒幼儿注意豆子不能掉到外面。
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装黄豆,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拧、捏的动作。
注意:每一次只捏一颗豆子。
(2)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摇晃豆瓶,感知黄豆发出的声音,探索豆瓶的玩法。
分辨装有数量不同黄豆瓶发出的声音。
(3)继续拧开瓶盖装豆豆,巩固拧、捏的动作。
(4)游戏:《摘苹果》
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晃豆瓶,唱苹果歌。
5、提供带有皮筋的绳子,指导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制作拖拉玩具。
提醒幼儿把皮筋撑开套在瓶口上。
教师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套上皮筋,鼓励幼儿自由玩拖拉玩具,并带领幼儿拉着拖拉玩具出活动室玩钻山洞、过小桥等游戏。
以满足幼儿游戏的兴趣。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练习用手捏豆子,拧瓶盖,拖拉玩具等动作,锻炼了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
探索出用手捏豆子一下子不能捏得太多,多了容易撒到桌子上和地上。
遵循活动规则。
豆瓶可以晃着玩,转着玩,滚着玩等。
探索出往饮料瓶中装豆子多少与发出的声音的大小有关。
用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豆瓶可以晃着玩,转着玩,滚着玩等。
有一个小环节,我觉得特别好,幼儿把豆瓶变成了乐器,晃着来唱歌,既培养了节奏感,又认识到噪音与和谐音的美。
最后,在瓶口上套上皮筋及绳子,豆瓶又变成了拖拉玩具。
这一小环节,幼儿还互相帮忙套皮筋,分享快乐。
可以锻炼幼儿的团体协作能力。
拖拉玩具还变成小车上山、钻洞,过草地。
其乐无穷。
充分享受创作的满足感。
但在捏豆子是教师应该时时提醒幼儿活动规则,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2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饮料瓶子到处可见且很漂亮,是孩子们最熟悉的。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对瓶瓶、罐罐特别感兴趣,他们会拿着一个空饮料瓶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玩上半天;有时他们会用手捏着空饮料瓶,听饮料瓶发出喀嚓喀嚓的
声音;有时孩子们会用脚踢着空饮料瓶追着跑;有时候孩子们往饮料瓶里装一块
小石子,摇晃着听石子碰撞瓶子发出的声响。
针对孩子的这一兴趣特点,我设计
了这节小班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用手捏豆子、拧瓶盖、拖拉玩具等动作。
2、尝试一物多玩,感受自制玩具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自制玩具。
活动难点:探索饮料瓶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各种清洗干净的饮料瓶、豆子、80厘米长的绳子若干。
2、瓶内装有少许豆子的饮料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宝贝们,这是什么啊?(出示饮料瓶子)快过来玩玩吧!(幼儿各取一个饮料瓶子
自由玩耍,探索饮料瓶的玩法)。
这是饮料瓶娃娃,刚才你们是怎样玩的呀!(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小结) 刚刚谁的饮料瓶子会说话呀?是怎样说话的呀?(幼儿演示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
法,教师小结:如用手捏瓶子,发出咔嚓咔嚓声,敲打身体的嘭嘭声等) (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会唱歌的.瓶子娃娃。
老师也有一个瓶子娃娃(出示装有豆子的瓶子),我的瓶子娃娃会唱歌呢!(教师
摇晃瓶子有节奏的发出声音)为什么那?(引导幼儿说出瓶子了有豆子)
这些豆子是怎样钻进去的呀?(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总结,演示装
豆过程),手拿瓶子倒不了,“拧开瓶盖放放好”,伸出你的大拇指和食指“捏
紧豆子掉不了,一粒两粒装进去”(强化捏豆子的动作并点数)可以了吗?豆子要
是跑出来可怎么办?“拧紧瓶盖撒不了”。
哎,瓶子变样了,变成了会唱歌的瓶
子娃娃了!
你想让你的瓶子娃娃会唱歌吗?(幼儿回答)老师在那边为你们准备了好些豆豆
那,来,现在抱着你们的瓶子娃娃到这边来吧!来做会唱歌的瓶子娃娃。
(三)幼儿动手制作会唱歌的饮料瓶娃娃。
(老师指导)
这儿有黄豆还有绿豆,现在开始做会唱歌的瓶子娃娃(放音乐,幼儿安静的做
会唱歌的瓶子娃娃,老师也随时给幼儿添豆子,提示制作过程。
)要记住一定把
瓶盖拧紧了,别让豆豆跑出来,做好瓶子娃娃的孩子到老师这儿来。
(四)玩会唱歌的瓶子娃娃,再次探索瓶子的新玩法。
你们的瓶子娃娃会唱歌了吗?咱们一起来试试,(孩子自由玩耍)
你们的瓶子娃娃是怎样唱歌的?(幼儿演示,教师小结,并引导幼儿探索新的玩
法),放音乐,瓶口向下,敲敲你的胳膊,敲敲你的腿,敲敲你的肩膀,敲敲你
的小屁股……,还有什么玩法啊,引导幼儿在地上滚着玩,“咕噜噜、咕噜噜,
叽里咕噜赶小猪,小猪累了,快抱住它。
哎,玩的真开心”。
(五)自制拖拉玩具,感受自制玩具的乐趣。
看看老师这里还有什么?(出示彩绳,手拿绳子和瓶子),它们两个在一起可怎
么样玩呢?(让幼儿想办法自由探索新玩法)。
抱紧你们的瓶子娃娃,每人拿一根
绳,(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做好了吗?咱们来试试吧!引导幼儿拖拉玩具
玩,并发出声响。
教师小结:原来瓶子娃娃不但会唱歌,还可以拖拉着玩那。
这儿有点小,咱们
拖拉着玩具到外面的场地玩玩。
听听,快跑,慢跑唱出的歌一样不一样,咱们一
起出去试试吧!
《饮料瓶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锻炼用手捏豆豆、拧瓶盖的动作,肢体协调。
2、探索不同的玩法,感受拖拉玩具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伴奏音乐《玩具进行曲》
来,宝宝们,咱们一起跟它跳舞吧!(边走边做律动进入)。
坐下来可以和它们怎
么玩?来,一个宝宝找一个地方。
二、探索空瓶子的各种玩法
1、幼儿做出后,教师及时低示范并加语言讲解。
2、出书百宝箱:咦!你们看老师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许多许多好玩的,你们想
玩吗?但是,它有一个要求,请宝宝们闭上眼睛,1.2.3!
三、出示带黄豆的瓶子
1、举着瓶子晃,咦!真好玩,他还会唱歌啊,来宝宝们伸出手和它打个招呼吧!
你想知道我为什么会唱歌吗?
2、你想让豆豆跑到你们的里面吗?哪我们应该先?――引导幼儿说拧开瓶盖。
3、示范正确的拧瓶盖的方法:说儿歌:小手小手放瓶盖,转转转。
咦!瓶盖打开
了,一定那好自己的瓶盖,豆豆进去后,我们再拧上。
4、豆豆也在我的百宝箱里,来,咱们一块把它请出来吧,说儿歌:豆豆请出来,
豆豆请出来。
(出示豆豆)哎,宝宝们好,现在我想到你们的瓶宝宝的肚子里去,但
是,那个宝宝能帮我呢?
5、请一名幼儿示范(请示范的幼儿蹲下):宝宝们认真看他是怎么装豆豆的,装
进一粒后。
师:奥,我看到了,是这样的(举起幼儿的小手)大拇哥、二拇弟,捏豆豆,
装瓶瓶,(重复说儿歌,可和幼儿一起说,待幼儿完全装完为止。
)
宝宝真厉害,豆豆都跑进去了,我们还要?――拧上瓶盖,并说儿歌:大拇哥,二
拇弟,放瓶盖,拧拧拧。
(拿幼儿手晃动)咦!你的瓶宝宝也会唱歌了,真好玩,你们想玩吗?
四、出示黄豆,幼儿练习捏豆豆
1、老师给宝宝们准备了许多的豆豆,请拿好自己的瓶子,一个宝宝找一个地方
到后面去装豆豆,记住,最后再把瓶盖拧上,好吧?出发!(放轻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并说儿歌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捏豆豆,引导装好的幼儿回座位做好。
)
2、真好玩,来,大声唱,小声唱(可玩多次)
3、(带领幼儿用腿夹住瓶子)瓶宝宝太累了,让它休息一会吧!
4、师:(出示百宝箱)在里面还有什么好玩的呢?咦!小尾巴,老师这还有好玩的,
你们想玩吗?数三个数,我把它请出来。
五、出示带绳子的瓶子,联系系绳子
1、(出示绳子)咦!一条尾巴,长又长,到底是什么呢?咦,(拉出瓶子)原来是瓶宝
宝,真好玩,他怎么长尾巴了呢?噢,我知道了。
2、讲解并演示系绳子的过程:(解下绳子,把瓶子夹在腿中间)有个小洞洞钻进
小瓶瓶,用力拉两只小手,咦,尾巴长上了。
(演示一定要慢,让全体幼儿看清),你
们想让瓶宝宝长尾巴吗?
3、让幼儿拿绳子:长长的尾巴在你们的凳子后面,宝宝们回头把它轻轻滴拿下
来,说儿歌,引导孩子们系绳子,(先找小洞洞,小洞洞钻瓶瓶,用力拉两只小手。
)
六、探索带绳子的瓶子的玩法及体验拖拉瓶子的乐趣。
1、(带领幼儿站起来,老师演示几种玩法),咦,真好玩,还可以怎么玩?(幼儿做
出动作后,教师及时示范并加以语言总结提升,让幼儿尽情的高兴地玩。
)
2、这个地方太小了,我们带他一起到外面去玩吧!(放音乐,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