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五步自主学习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五步自主学习法”
发表时间:2018-08-14T16:26:54.283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7期作者:贺善荣[导读] 本文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卓有成效的“五步自主学习法”(即“独做自批;指数标记;要点反思;复盘破疑;时习强智。

”)结合起来,实现了习题的重复使用和学生智能高效提高的双重价值。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第四中学贺善荣邮编:266600
摘要:本文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卓有成效的“五步自主学习法”(即“独做自批;指数标记;要点反思;复盘破疑;时习强智。

”)结合起来,实现了习题的重复使用和学生智能高效提高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独做自批;指数标记;学生的习题集、练习册、导学案、试卷等都留有答题的位置,在做题时,学生一般都习惯于将答案写在原卷面的空白答题处,自我批改或老师批改后再将正确答案在上面订正过来,有的同学为了区别开自己做的和修正后的,便用红笔或其它颜色的彩笔订正,一阵忙碌之
后,看着卷面上密密麻麻、五颜六色的修正,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表面看来经过这样修正后的卷面已经变得非常完美了,然而事实上,这并不是最有效的做法。

因为在原题位置写过并修改后的习题集、练习册、导学案、试卷等虽有正确的答案在上面,但它从此以后只是一份标准答案,却不能再次用来检验学习者是否真正地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再无多大重复利用的价值了,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例,在以后的复习中学习者想重新检测一下自己做错的题是否已经掌握,可是红笔修正的标准答案就写在卷面上,成了诱导干扰项,无法重新分析判断,导致自我检测无效。

由此可见:习题集、练习册、导学案、试卷等本应成为能够时刻准备着不厌其烦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情况的“好老师”,然而学生以上看似非常合理的做题和修正方法,相当于将一个个这样的好老师拒之于千里之外了。

从望子成龙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家长希望老师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孩子,学生也希望老师能更多地关注自己,然而现实中老师并无三头六臂,老师再有责任心,也不可能在极其有限的课堂时间关注提问到每一个学生,也不可能在课间将每个学生逐一叫到跟前,过问他的知识掌握情况,一个不落地进行督促、检测。

然而有一些“老师”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做过的习题集、练习册、导学案、试卷等,它们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限制、随时随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进行卓有成效的提问、检测和指点。

怎样才能让习题集、练习册、导学案、试卷等起到这样的作用,实现习题的重复使用价值和学生智能高效提高双重的“可持续发展”呢?
正确的做法是:一、独做自批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选用一本自己认为较好的辅导资料,自主做上面的习题,而且自我对照答案进行修订。

由于这是自主的行为,做题进度完全由自己掌握,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因而容易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

“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即使是做错了题,因为这是自己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老师给批出来的,也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打击,产生惊慌,反而心中照样会产生成就感,自己也并不会放过自己的失误,而会主动地翻书查阅,在经过自己再探究解决后,会有更大的成就感,慢慢的对学习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信心也就树立起来了。

见到书本便从内心感到喜爱了,这样一来往往做的题比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多得多,却也不感到疲惫。

酷暑烈日下打篮球的孩子不会感到痛苦,缘于浓厚的兴趣,若是别人逼迫他们,他们会从内心感到无比的痛苦。

科学研究表明:埃及金字塔并非奴隶们所造,因为压抑的心情是不可能完成如此尽善尽美的伟大工程的。

做题时不将答案做在原卷面上,而是做在练习本上,或者只抄题号将题做在卷面上方或下方的空白处,使题目和解答分离,避免两者相隔太近,在用彩笔修改后不再成为复做、再次检测时的诱导干扰项。

为了下一次确保对照标准答案检查时一一对应、快速找到正确答案,应将做题时间、书名、页码等能锁定题目的信息,都要出现在练习本上。

原题务必要保持相对的“清洁”,因为它要起到一个定期监督检测自己是否真正地掌握了某一部分知识、形成某种技能的“老师”的作用,这也正值它的价值所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指数标记在错题前面做标记也是有技巧的,大部分同学在原题上圈个圈、或画个三角号、或者画个对号,这都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它体现不出错题的个体价值,即错题所反映出来的你某方面知识技能的欠缺程度。

举个例子,如果你用划圆圈的方法标记错题,那做错的题不论难易,不论当初是何原因做错,统统用圆圈标记,标记就会显得过于泛滥,危害有四:一、面对众多标记自己错误的圆圈,草木皆兵,容易引起心理疲劳和恐慌,;二、增加复习的负担;三、浪费太多的时间;四、显示不出错题的难易指数。

正确的标记办法是:针对做错的题目,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感知其困难程度,内心进行迅速的评估后,在题前标记上代表其困难程度的“指数”(我称其为幸运指数),相对较容易的、或因粗心做错的题,在原题前面用红笔画一票---一道杠,以此类推,自己感到最难的题目在原题前面用红笔画五票—一个“正”字,或再多几道杠。

指数越高,说明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技能欠缺厉害,有重点地解决了此类问题,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将会更趋完美,因而称其为幸运指数。

这样避免了复习时的漫无目的、面面俱到、主次不分、疲于应付、效率低下,造成了大脑资源的无端浪费和宝贵时间的流逝。

身心的巨大打击,劳而无功或事倍功半,整日忙忙碌碌而功效甚微,面对浩如烟海的习题,产生恐惧感和厌倦感慢慢地丧失自信和兴趣。

三、要点反思亦可称作要点提炼。

一个相对困难一点的题往往涉及到一个或几个原理、规律、公式、方法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也最能反映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因而弄懂一道题后,一定要及时将其涉及到的原理、规律、公式、方法等提炼出来,简要地列举为1------。

2------。

3--------。

这便是题目的“核心技术、关键部件”,也如同大浪淘沙后收获的“金子”。

反思做过的题目后将其提炼出来,便可以居高临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正所谓“反思是最高的人生智慧”。

每逢难题必弄懂,弄懂之后必反思,进而提炼出其闪光的内涵,长此以往,必将使自己的大脑思路更清晰,逐渐形成透过题目的文字表象立即抓住其本质、核心的能力。

解题技巧、做题速度和正确率将会极大地提高。

四、复盘破疑
人往往都有眼高手低的毛病。

看似容易,做起来难。

一道题目弄懂了之后,要在当时或者短时内就“复盘”。

即脱离答案重新做一遍,可以是口头上或用笔简要地去做,总之以省时为原则。

往往会发现:刚刚弄懂的题目,回过头立即去做,照样还是有困难,若是这样,要重新审视提炼过的要点,反思自己认知上的薄弱环节,强化解题技能形成。

五、时习强智
这一步是避免无效劳动和大脑资源浪费的关键。

“重复是记忆之母,记忆是学习之母。

”数理化解题虽然主要依靠的是理解,但是技能技巧也同样需要在重复中形成,在长期的积累构建中,逐步形成个体独特的思维模式。

所以当时将一道难题完全理解了,且短时过后仍能将其做出来,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过较长一段时间再做此题,仍然可能做不出来,甚至大脑一片空白,一点线索、思路都没有。

当时忙忙碌碌的“指数标记、要点反思、复盘破疑”成了无用功,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和大脑资源的浪费。

事实上,99%以上的人都犯有“黑瞎子掰苞米---掰一棒扔一棒”的错误,即:虽忙忙碌碌,却劳而无功,顶多事倍功半。

为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我认为应该在第一环节“独做自批”时就应该在整份题前标注日期年月日,时间过去7天后,立即复做指数标记过的题目,做不出来时再对照要点反思和正确答案找差距,并及时在“指数标记”上增加画线以提高幸运指数,在有效的重复中达成技能技巧上的强化。

第二次自我检验和强化的时间定在14天以后,方式同上。

为什么选定7天和14天作为有效重复的周期呢?一是由于它符合记忆规律,二是由于一个星期的时间是7天,依据靠近原则我们可以灵活地将有效的重复的时间安排在周六、日,这段时间由于自己可以自由地支配。

必须强调的是:每份练习题、试卷前面的日期标记不可或缺,7天、14天重复后也要分别标注日期,否则造成混乱:该有效重复的题(到期的、过期的题)没复习,复习了未到期的题,造成无效劳动、学习疲劳厌倦和大脑资源的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