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典型题汇编(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度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典型题汇编(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教师对学生学习评定由于受学生某些特征之间的相似而给予同样评分
的倾向是()
A.宽大误差
B.集中趋势
C.逻辑误差
D.对比误差
2.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3.钢笔字写得好有利于写好毛笔字,这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具体迁移
D.一般迁移
4.儿童的判断主要是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这是在()
A.8岁前
B.10岁前
C.10岁后
D.15岁后
5.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A.动机强度较高
B.动机强度较低
C.动机强度适中
D.动机最强
6.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
A.吃饭穿衣
B.猜谜语
C.漫无目的地幻想
D.回忆手机号码
7.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倶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8.用来帮助学习差的同学阅读理解,它是由教师和一组学生进行的,这属于一种()
A.合作学习模式
B.交互式学习模式
C.指导教学学习模式
D.程序化训练教学模式
9.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特点()
A.学前阶段
B.高中阶段
C.小学阶段
D.初中阶段
10.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11.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的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完形--顿悟说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3.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表示的是创造性的()
A.独创性
B.变通性
C.流畅性
D.新颖性
14.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
A.模仿
B.练习
C.想象
D.学习
15.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影响
16.对于学习迀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
A.形式训练说
B.概括化理论
C.共同要素论
D.关系理论
17.由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做(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18.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A.去自我中心
B.出现假设演绎推理
C.思维不具可逆性
D.守恒概念
19.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列哪一种需要中?()
A.生理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归属于爱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20.围绕某学科内容中的一个课题或单元的教学而设计的学习包是()
A.录音练习册
B.多媒体学习包
C.自学课件
D.导听教学
二、多选题(5题)
21.心理辅导的目标有()
A.行为矫正
B.克服障碍
C.学会调适
D.寻求发展
E.学会生存
22.高创造者的个性特征()
A.喜欢幻想
B.具体独立性
C.有强烈的好奇心
D.有幽默感
E.有抱负
2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A.家庭教育模式
B.学校教育
C.同辈群体
D.隔辈群体
24.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A.认知目标
B.情感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德育目标
E.智育目标
25.根据研究结果,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哪方面存在差异()
A.课前计划
B.课堂教学过程
C.课后评价
D.课后检查
E.课后总结
三、填空题(8题)
26.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三个规律,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7.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

28.发现教学要进行得顺利,关键在于{ }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29.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 }阅读领会。

30.根据班集体的性质,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

3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 }的过程。

32.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

33.教育心理学是研宄学校情境中_________ 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四、简答题(7题)
34.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35.分析归因理论,并结合实际论述这一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

36.简述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37.知识巩固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38.简述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途径与举措。

39.论述教学设计工作的基木要素及组成部分。

40.问题有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B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从低分到高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A
4.C
5.C动机与学习之间不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而是一种典型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动机的强弱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但并非动机越强越好。

研究表明,动机通过影响记忆和再认的可利用性阈限而影响再现,而适中的学习动机对回忆和再认效果最好。

动机强度适中可以引起适度的紧张,维持思维的积极性,故学习效率最高。

6.B
7.D通常来说,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8.B
9.D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虽已形成但不成熟、不稳定;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特点。

10.B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

11.D
12.C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13.B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14.B
15.A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

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鸟是原型,它对飞机的发明起到了启发作用,故属于原型启发。

因此,答案为A。

16.A学习迀移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知。

如我国古人就知道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从心理学观点讲,这些都是学习的迀移现象。

但是,对于学习迀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形式训练说。

17.A学习动机是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外在的目标综合形成。

需要分为直接需要和间接需要。

从追求目标的远近可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近景学习动机和远景学习动机。

因此,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可称作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8.D
19.B
20.C
21.CD
22.ABCDE
23.ABC
24.ABC
25.ABC
26.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27.认知能力差异
28.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29.成绩差的学生
30.团结的班集体、散聚的班集体、离散的班集体
31.目标状态
32.智力超常儿童
33.学与教
34.要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必须掌握和运用以下感知的规律: (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

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具备三个规律:第一,差异律;第二,活动律;第三,组合律。

(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

(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35.【答案要点】(1)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不同的人对自己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归因。

(2)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

(3)它把人们对成败的原因按照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等维度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4)它对归因成就动机和行为的影响作用的研究结论也是有相当的科学性的。

36.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与思维状态,可将课堂心理气氛分成积极的、消极的与对抗的三种类型。

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1)教师的教学。

(2)课堂的领导方式。

(3)校风与班风。

(4)师生的人际关系。

(5)班级的规模。

37.(1)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科学使用各种识记方法(正确利用机械识记、必须重视无意识记、合理安排识记材料);
(4)合理组织复习。

38.【要点】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途径是三源性的,即主导作用的师源性、主体作用的生源性、双向作用的师生性。

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举措是:(1)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意识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先决条件。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技术、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重视自己的情感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它对营造班集体心理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提高教师心理教育理论修养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关键。

(3)建设班集体文化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根本。

(4)发展学生个性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宗旨。

39.有关教学设计过稈,目前冇许多不同类型的理论模式,但是各种理论模式都包括以下四种最基木的要素:(1)分析教学对象。

(2) 制定教学目标。

(3)选用教学方法。

(4)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过稈及其组成部分:(1)学习需要的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对象分析。

(4)学习目标的编写。

(5)教学策略设计。

(6)教学媒体选择。

(7)教学媒体设计。

(8)教学评价。

40.【要点】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

(1)有结构的问题。

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

这种问题通常具有两个特征:①问题有明确性,即问题的目标很明
确,解决者知道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问题的条件也明确,且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可以对应起来。

②解法的稳定性,即有明确的算法规则,可经过一定的推理转换得到答案,且答案是唯一的。

比如“349 +180 = ”即是有结构的问题。

(2)无结构的问题。

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此类问题在实际中经常遇到,也容易使人感到困惑,如怎样造就天才儿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都是重要的但又无确切的、唯一正确的答案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