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数学复习培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数学复习培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1.正方形的边长与它的周长()。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已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点A用数对表示是(4,5),点B用数对表示是(7,5),那么点C用数对表示不可能是()。
A.(9,5)B.(4,6)C.(4,2)
3.7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全长8 km,每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 km.一共有几个车站?正确的算式是()
A.7÷1+1 B.7÷1-1
C.8÷1+1 D.8÷1-1
4.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的角有40︒,其余两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直角B.锐角C.钝角
5.m+=n+,m和n比较大小,结果是().
A.m>n B.m<n C.m=n D.无法比较
6.立体图形,从()看到的形状是。
A.正面B.上面C.左面D.右面
7.松树有78棵,杨树是松树的1
3
,梧桐树是杨树的1
2
,梧桐树有多少棵?下面列式错误
的是()。
A.
11
78
32
⨯⨯B.
11
78
32
⎛⎫
⨯⨯
⎪
⎝⎭
C.
11
78
32
⎛⎫
⨯+
⎪
⎝⎭
8.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分米。
若高增加2分米,则侧面积增加()平方分米。
A.31.4 B.20 C.62.8 D.109.9
9.一种商品降价10%后再提价10%这种商品的价格()
A.不变 B.低于原价 C.高于原价
10.已知x,y都是自然数,如果
13
=
3515
x y
+,那么x+y的结果是()。
A.3 B.5 C.8 D.13二、填空题
11.
2
2
5
吨=(________)吨(________)千克 6800毫升=(________)升
2
3
3
时=(________)时(________)分 0.6公顷=(________)平方米
十
12.9∶( )38==( )2432( )÷==( )%。
十 13.(________)吨是30吨的16
,5米比4米多(________)%。
十
14.一个钟表的分针长5厘米,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分针的尖端所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_)厘米。
十
15.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与顶角的度数比是1:2,这个三角形的底角是(________)。
十
16.把一个长3米、宽2米的长方形零件按1∶20缩小后画在纸上,画出的零件的长(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十
17.一根2米长的圆柱形木材,锯成3段小圆柱后,它们的表面积总和比原来增加了12.56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材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
十
18.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2个,它一连采了几天共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采14个,这几天中有(_______)个雨天.
19.在比例尺1∶2000000的地图上,量的杭州湾跨海大桥长1.8厘米,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______)千米。
如果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时的速度从桥上通过,需要(______)分钟。
20.正方形网格中,小方格的顶点叫作格点。
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两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点C 也在格点上,且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格点C 共有(______)个。
三、解答题
21.直接写出得数。
3.6+7.5= 15.60.6÷= 524825
⨯= 30.2= 5.70.3⨯= 23.710%÷= 91013÷= 12580a ⨯⨯⨯=
7743111311-+= 5367367595895899
⨯÷⨯= 二十
2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18-18×4 4.8×101-48×0.1 (+-
)÷
÷[(+)×] ÷7 +× 二十
23.解方程或比例.
(1)310.30.36x ⨯-= (2)738::2421
x = 二十
24.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存粮30吨,如果从甲仓中取出放入乙仓,则两仓存粮数相等.两仓一共存粮多少千克?
25.土豆每千克售价2.4元,一菜农为了让市民多买土豆,按原价打了折扣.已知买25千克土豆就少花6元.这个菜农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
26.李明看一本书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还剩24页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7.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4米,乌龟与小白兔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出发。
规定:小白兔从甲地出发,跑到乙地马上返回,跑到起点又返回,……,如此继续下去,当乌龟从乙地爬行到甲地时,它们同时停止运动。
已知小白兔每秒跑10.2米,乌龟每秒跑0.2米。
问:
(1)出发后多长时间它们第二次相遇?
(2)第三次相遇距离乙地多远?
(3)从第二次相遇到第四次相遇乌龟爬了多少米?
(4)①乌龟爬到50米时,它们共相遇多少次?
②若乌龟爬到60米时,则它们共相遇多少次?
28.一个用塑料薄膜覆盖的蔬菜大棚,长30米,横截面是一个直径为4米的半圆形.
(1)搭建这个大棚大约要用多少平方米的塑料薄膜?
(2)大棚内的空间大约有多大?
29.张、刘两位老师都获得一笔稿费,按规定张老师交税550元,刘老师交税392元。
问:张、刘两位老师获得的稿费各是多少元?
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获得的稿费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其交纳个人所得税的计
算方法是:
(1)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交税;
(2)稿费高于800元但不高于4000元的应交纳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稿费的14%;(3)稿费高于4000元的应交纳全部稿费的11%。
30.下边是学校广播站每星期播出的各类节目统计图.
(1)《每日新闻》和《自然奇观》播出时间的比是4:3,且这两个节目播出的时间和占播出总时间的35%.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各占播出总时间的百分之几?
(2)《文艺欣赏》和《我爱阅读》每星期的播出时间相同,估计一下,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各占播出总时间的()%.如果其他节目的播出时间占播出总时间的5%,算一算,你估计得对吗?
31.找规律.
观察下面的等式和相应的图形(每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探究其中的规律:
①1×=1-←→
②2×=2-←→
③ 3×=3-←→
④ 4×=4-←→
写出第5个等式,并在下面给出的5个正方形上画出与之对应的图形.
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并写出与第100个图形相对应的等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
根据x÷y=k(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以及正方形周长公式,进行辨识。
【详解】
正方形周长÷边长=4(一定),所以正方形的边长与它的周长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A
【点睛】
关键是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商一定是正比例关系。
2.A
解析:A
【分析】
根据数对表示的方法,第一个表示列,第二个表示行,根据题意数对表示A、B两点,可知A、B在一条直线上,判断C点不和AB在一条线上,即可解答。
【详解】
A.点(9,5)与A(4,5),B(7,5)两点的行数相等,点(9,5)与A、B两点在一条直线上,不可能组成三角形;
B.点(4,6)与A(4,5),B(7,5)两点不同在一条直线上,并与点A在同一列上,满足∠BAC是直角,点C用数对表示可能是(4,6);
C.点(4,2)与A(4,5),B(7,5)两点不同在一条直线上,并与点A在同一列上,满足∠BAC是直角,点C用数对表示可能是(4,2)。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数对表示位置,根据列和行的特点,判断这三个点的位置,来解答问题。
3.C
解析:C
【详解】
略
4.B
解析:B
【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180°,用内角和-已知的内角度数,求出其余两个角的总度数,除以总份数,求出一份数对应度数,再用一份数对应度数分别乘两个角的对应份数,分别求出度数,根据三个角的度数确定三角形类型。
【详解】
180°-40°=140°
140°÷(3+2)
=140°÷5
=28°
28°×3=84°
28°×2=56°
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按角分类标准,理解比的意义。
5.A
解析:A
【解析】
可以用假设的方法,假设m= ,那么可以得出n=,>,所以m>n.答案A是正确
的,答案B、C、D都是错误的.
考点:分数的大小比较,式的运算.
规律总结:
如果a+b=c+d,且a>c,那么b一定小于d.
6.A
解析:A
【分析】
从正面看有2行,下边1行2个小正方形,上边靠左1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有1行3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有1列2个小正方形;从右面看有1列2个小正方形。
【详解】
立体图形。
A.从正面看到形状是;
B.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C.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D.从有面看到形状是。
故答案为:A
【点睛】
关键是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7.C
解析:C
【分析】
松树有78棵,杨树是松树的1
3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杨树有78×
1
3
棵,又梧桐树是杨树
的1
2,则梧桐树有78×
1
3
×1
2
棵;完成本题也要可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梧桐树占松树
的分率,然后求出梧桐树有多少棵:78×(1
3
×1
2
)。
【详解】
根据题意列式为:78×1
3
×1
2
或78×(
1
3
×1
2
)
故答案为:C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8.C
解析:C
【分析】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分米。
若高增加2分米,则侧面积增加的是长为底面周长,宽为2分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14×5×2×2
=31.4×2
=62.8(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C 。
【点睛】
本题考查圆柱的侧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
9.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把这件商品的原价看成单位“1”,降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10%),再把降价后的价格看成单位“1”,现价是降价后的(1+10%),用乘法求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然后与原价1比较,即可判断.
解:(1﹣10%)×(1+10%),
=90%×110%,
=99%;
99%<1;
现价是原价的99%,比原价价格底.
故选:B .
【点评】本题注意区分两个单位“1”的不同,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进而求解.
10.A
解析:A
【分析】
公分母是15,先把这两个加数通分,然后根据分子是13确定x 和y 的值并计算和即可。
【详解】
535335151515
x y x y x y +++==, 所以5x +3y =13,则x =2,y =1,所以x +y =2+1=3。
故答案为:A 。
【点睛】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方法是关键。
二、填空题
11.400 6.8 3 40 6000
【分析】
根据1吨=1000千克,1升=1000毫升,1时=60分,1公顷=10000平方米,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
2 5×1000=400(千克),所以
2
2
5
吨=2吨400千克;
6800÷1000=6.8(升);
2 3×60=40(分),所以
2
3
3
时=3时40分
0.6×10000=6000(平方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单位的换算,单位大变小乘进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
十
12.24;12;64;37.5
【分析】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
大小不变;3
8
=9
24
=
12
32
=
24
64
,再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9
24
=9÷2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2 32=12÷32;再把
3
8
化成小数,
3
8
=0.375,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号即可解
答。
【详解】
9∶24=3
8=12÷32=
24
64
=37.5%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十
13.25
【分析】
求30吨的1
6
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求5米比4米多百分之几,
先求出5米比4米多几米,然后再除以4米乘100%即可。
【详解】
30×1
6
=5(吨)
(5-4)÷4×100%=1÷4×100%
=0.25×100%
=25%
则5吨是30吨的1
6
,5米比4米多25%。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关键。
十
14.5 31.4
【分析】
(1)时针走了1大格,刚好是1个小时,分针扫过的面积是一个整圆的面积,利用2
S rπ
=计算即可;
(2)分针的尖端所走过的路程是以分针长5厘米为半径的圆的周长。
【详解】
(1)3.14×52
=3.14×25
=78.5(平方厘米)
(2)3.14×5×2
=3.14×(5×2)
=3.14×10
=31.4(厘米)
【点睛】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十
15.【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把这180°平均分成1+2+1=4(份),一个底角只占其中的一份,求出一份是多少度即可。
【详解】
180÷(1+2+1)=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解析:45︒
【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把这180°平均分成1+2+1=4(份),一个底角只占其中的一份,求出一份是多少度即可。
【详解】
180÷(1+2+1)=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问题,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一份具体是多少。
十
16.15cm 150
【分析】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画出的零件的长即可;求出长方形零件宽的图上距离,再与长的图上距离相乘即可。
【详解】
3米=300厘米,2米=200厘
解析:15cm 150
【分析】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画出的零件的长即可;求出长方形零件宽的图上距离,再与长的图上距离相乘即可。
【详解】
3米=300厘米,2米=200厘米;
300×1
20
=15(厘米),画出的零件的长15厘米;
200×1
20
=10(厘米);
15×10=150(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是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十
17.8
【详解】
略
解析:8
【详解】
略
十
18.6
【详解】
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总数÷份数,松鼠妈妈一连采了几天共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采14个,那么用的天数就是112÷14=8(天),设有x个雨天,则晴天有(8-x)(天),则有12x+
解析:6
【详解】
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总数÷份数,松鼠妈妈一连采了几天共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采14个,那么用的天数就是112÷14=8(天),设有x个雨天,则晴天有(8-x)(天),
则有12x+20(8-x)=112
12x+160-20x=112
8x=48
x=6(天)
19.36
【详解】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再转换单位;时间=路程÷速度,再转换单位。
解析:36
【详解】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再转换单位;时间=路程÷速度,再转换单位。
20.9
【分析】
(1)如果AB作底的话,符合条件的格点C共有5个,
;
(2)如果AB作一个腰的话,符合条件的格点C共有4个,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5+4=9(个)
【点睛】
解答此
解析:9
【分析】
(1)如果AB作底的话,符合条件的格点C共有5个,
;
(2)如果AB作一个腰的话,符合条件的格点C共有4个,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5+4=9(个)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两种情况解答:AB作底和AB作腰。
三、解答题
21.1;26;;0.008
1.71;237;70;0
;
【详解】
略
解析:1;26;3
5
;0.008
1.71;237;70;0
6 3 13;
25
81
【详解】
略
二十
22.646;480;13;27;
【详解】
略
解析:646;480;13;
27;1 7
【详解】略
二十23.11;【详解】略
解析:11;16 9
【详解】
略
二十
24.54000千克
【详解】
(30-30×)×2=54(吨)=54000(千克)解析:54000千克
【详解】
(30-30×
1
10
)×2=54(吨)=54000(千克)
25.90%
【详解】
略
解析:90%
【详解】
略
26.90页
【解析】
【详解】
解:24÷(1﹣﹣)
=24÷
=90(页)
答:这本书共有90页.
解析:90页
【解析】
【详解】
解:24÷(1﹣﹣)
=24÷
=90(页)
答:这本书共有90页.
27.(1)10.4秒
(2)6米
(3)4.16米
(4)①25次;②29次
【分析】
(1)第二次相遇是在小白兔比乌龟多行1个全程返回时,追上乌龟的时候,根据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可知,用时为:10
解析:(1)10.4秒
(2)6米
(3)4.16米
(4)①25次;②29次
【分析】
(1)第二次相遇是在小白兔比乌龟多行1个全程返回时,追上乌龟的时候,根据路程差÷
速度差=追及时间可知,用时为:104÷(10.2-0.2)=10.4(秒);
(2)第三次相遇兔子和乌龟共行了3个全程,用时为:3×104÷(10.2+0.2)=30(秒),此时乌龟爬了:30×0.2=6(米),即第三次相遇距离乙地6米;
(3)第四次相遇兔子比乌龟多行了3个全程,乌龟爬了:3×104÷(10.2-0.2)=31.2(秒),即第二次与第四次相遇乌龟爬了0.2×(31.2-10.4)米;
(4)乌龟与兔子第一次迎面相遇用时:104÷(10.2+0.2)=10秒,乌龟爬了0.2×10=2(米);
乌龟与兔子第三次迎面相遇用时:3×104÷(10.2+0.2)=30(秒),乌龟爬了0.2×30=6(米);
乌龟与兔子第五次迎面相遇用时5×104÷(10.2+0.2)=50(秒),乌龟爬了0.2×50=10(米);
由此可知,乌龟与兔子乌龟与兔子迎面相遇的次数都为奇数,等于乌龟爬的路程÷2,乌龟爬到50米时,它们共相遇了50÷2=25(次);乌龟爬到58米时,它们共相遇了58÷2=29(次),乌龟在这次相遇后爬行的时间为(60-58)÷0.2=10(秒),小白兔相遇后行的路程为10.2×10=102(米)<60×2=120(米),因此乌龟爬到60米时,则它们共相遇29次。
【详解】
(1)104÷(10.2-0.2)
=104÷10
=10.4(秒)
答:出发后10.4秒它们第二次相遇。
(2)3×104÷(10.2+0.2)×0.2
=3×104÷10.4×0.2
=6(米)
答:第三次相遇距离乙地6米远。
(3)3×104÷(10.2-0.2)
=312÷10
=31.2(秒)
0.2×(31.2-10.4)
=0.2×20.8
=4.16(米)
答:第二次相遇到第四次相遇乌龟爬了4.16米。
(4)乌龟与兔子第一次迎面相遇用时:104÷(10.2+0.2)=10秒,乌龟爬了0.2×10=2(米);
乌龟与兔子第三次迎面相遇用时:3×104÷(10.2+0.2)=30(秒),乌龟爬了0.2×30=6(米);
乌龟与兔子第五次迎面相遇用时5×104÷(10.2+0.2)=50(秒),乌龟爬了0.2×50=10(米);
由此可知,乌龟与兔子乌龟与兔子第五次迎面相遇的次数都为奇数,等于乌龟爬的路程
÷2。
①50÷2=25(次)
答:它们共相遇25次。
②乌龟爬到58米时,它们共相遇了58÷2=29(次)
乌龟在这次相遇后爬行的时间为:
(60-58)÷0.2
=2÷0.2
=10(秒)
小白兔相遇后行的路程为:10.2×10=102(米)
102<60×2=120,因此乌龟爬到60米时,则它们共相遇29次。
答:它们共相遇29次。
【点睛】
这是一道综合题,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正确判断问题的类型,用适当方法解决也是重要的技巧。
28.(1)200.96平方米
(2)188.4m3
【分析】
(1)观察图形可知,要求搭建这个大棚大约要用多少平方米的塑料薄膜,就是求这个圆柱侧面积和底面积的一半是多少,据此列式解答;
(2)要求大棚内
解析:(1)200.96平方米
(2)188.4m3
【分析】
(1)观察图形可知,要求搭建这个大棚大约要用多少平方米的塑料薄膜,就是求这个圆柱侧面积和底面积的一半是多少,据此列式解答;
(2)要求大棚内的空间大约有多大,就是求这个圆柱体积的一半是多少,用公式:
V=πr2h÷2,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
(1)3.14×(4÷2)2=3.14×4=12.56(m2)
3.14×4×30÷2
=12.56×30÷2
=376.8÷2
=188.4(m2)
12.56+188.4=200.96(m2)
答:搭建这个大棚大约要用200.96平方米的塑料薄膜.
(2)3.14×(4÷2)2×30÷2
=3.14×4×30÷2
=12.56×30÷2
=376.8÷2
=188.4(m3)
答:大棚内的空间大约有188.4m3.
29.5000元;3600元
【分析】
先求出超过800元且不超过4000元的部分的交税数额,然后确定二人的稿费范围,再选择合适的交税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
(4000-800)×14%=448(元)
解析:5000元;3600元
【分析】
先求出超过800元且不超过4000元的部分的交税数额,然后确定二人的稿费范围,再选择合适的交税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
(4000-800)×14%=448(元)
张老师稿费高于4000,550÷11%=5000(元)
刘老师稿费低于4000,392÷14%+800=3600(元)
答:张老师获得的稿费是5000元,刘老师获得的稿费是3600元。
【点睛】
本题关键是区分两种交税方法,一种是“超出部分的14%”,一种是全部稿费的11%,要选择合适的交税方式进行反推。
30.(1)《每日新闻》20%;《自然奇观》15%
(2)30%
【解析】
【详解】
(1)《每日新闻》:35%×=20%
《自然奇观》:35%×=15%
(2)(1-35%-5%)÷2=30%
解析:(1)《每日新闻》20%;《自然奇观》15%
(2)30%
【解析】
【详解】
(1)《每日新闻》:35%×
4
43
+
=20%
《自然奇观》:35%×
4
43
+
=15%
(2)(1-35%-5%)÷2=30% 31.(1)5×=5-
(2)100×=100-【解析】
【详解】
略
解析:(1)5×=5-
(2)100×=100-【解析】
【详解】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