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评分
一、识字与写字(24分)
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问题。
2023年已过去,我们在岁月中(jīnɡlì)____成长。
这一年,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在中国政府的倡议下(mènɡxiǎnɡ)____正在初步实现;这一年,杭州亚运会的胜利召开(shùn jiān),我们目睹了一个个精彩(shùn jiān)____,令人愉悦(táo zuì)____;这一年,神舟飞船几度飞天,航天员为全国小朋友做了有趣实验,激发了我们对科学探索的欲望,使我们心潮(pénɡpài)____;这一年……
(1)这份材料里有5处用汉语拼音代替的词语,将汉字写在横线上,注意把字写工整。
(2)“探索”的“索”字,笔画数是____画。
()
A.十二画B.十一画C.十画D.九画
(3)在词语“目睹”中“睹”的意思是()
A.看见B.眺望C.观察D.探望
(4)联系短文,与“欲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探望B.遥望C.愿望D.观望
(5)下面词语中,“议”的意思与“倡议”一词中“议”的意思相同的是()
A.议论B.建议C.热议D.中心议题
2.根据字音,写出正确的汉字,组成词语。
yōu虑静养尊处
fèi腾收物利用
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把它选出来。
(1)A.供.词B.供.品C.供.认不讳D.供.不应求
(2)A.奋斗.B.斗.志C.斗.转星移D.龙争虎斗.
(3)A.调.离B.调.度C.风调.雨顺D.调.兵遣将
(4)A.穷尽.B.尽.快C.应有尽.有D.尽.心竭力
4.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A.品德B.篮天C.排山倒海D.粉身碎骨
(2)A.抱愿B.晶莹C.居高临下D.暴露无遗
(3)A.日寇B.洒脱C.别出心栽D.自作自受
(4)A.谚语B.斑点
C.全神惯注D.一望无际
5.王刚在“成长”的演讲稿中写道:“成长的过程就是一条通向远方的道路,烦恼就像是bàn脚石,常常搞得我们不知所措。
”王刚忘记“bàn”字怎样写,下面是从《新华字典》查到的几个“bàn”字,应选哪一项?把它选出来。
在词语里的意思是什么?用“√”表示。
A.拌bàn动词,搅拌;搅合
B.绊bàn①动词,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使行走不方便②喻指阴谋
C.伴bàn①同伴;②动词,陪伴;③姓
D.扮bàn①化装成(某个人物);②面部表情装成(某种样子)
6.下列词语填入语句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把它选出来。
()
张亮和李红同学学唱京剧已经四年了,新年联欢会时他们同台亮相,演唱可谓是____
A.栩栩如生高山流水B.笔走龙蛇轻歌曼舞
C.字正腔圆有板有眼D.妙笔生花入木三分
二、积累与阅读(46分)
7.语言积累与课内阅读。
(1)“五谷丰登”中“五谷”指的是。
(2)填空。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
《七律•长征》
②,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8.下面不是描写春天的诗句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D.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9.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鲁迅先生也用这句话“____”,告诫我们要继承并发扬民族魂。
()
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B.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C.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0.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有抗日战争中的五壮士,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邱少云……我们要缅怀英烈,向英雄致敬!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活动,阅读了不少关于成长的故事。
请结合你的阅读,填写读书卡。
小小读书卡
11.我最喜欢读的书是《》
12.我喜欢这本书中的故事或情节有:
13.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你的理由是: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草原八月末(节选)
梁衡
①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
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②车子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
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
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
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
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很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
这时除了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
但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剩下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这地毯上的牛羊。
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
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③这偌大的草原又很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
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
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
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
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
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
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
④呜呼!草原八月末。
大矣!净矣!山水原来和人一样会一见钟情,如诗一样耐人寻味。
(有删改)14.作者笔下的草原主要特点是、。
15.读第②自然段用“双横线”画出描写景色的语
句
,用波浪线画出写作者感受的语
句。
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好处是
16.读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这里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17.结合短文理解“山水原来和人一样会一见钟情,如诗一样耐人寻味”这句话的意思,把理解写在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草原八月末》与课文《草原》相比,不符合两篇文章内容的是()
A.在色彩描写上,《草原八月末》着重写了草原的黄,《草原》着重写了草原的绿。
B.在修辞方法上,《草原八月末》和《草原》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在写法上,《草原八月末》第②自然段和《草原》第①自然段有相似之处。
D.在情感表达上,《草原八月末》和《草原》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相同的。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翻越大雪山
①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渡过大渡河,向北到达了四川西部边境的宝兴县。
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夹金山,挡住了红军的去路。
②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
那里没有人烟,呼吸十分困难;那里天气变幻莫测
....:一会儿大雪,一会儿冰雹,一会儿狂风暴雨。
③红军从江西出发,已八个月了。
衣服破了,草鞋烂了,脚底打满了老茧(jiǎn),没有棉衣、棉鞋,也没有绒帽、手套。
这样奇寒的雪山,能走过去吗?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山去!
④12日上午9点,红军指战员每人拿着一根拐棍出发了。
一到山脚下,气温骤降,路冻得硬邦邦的。
大家爬到山腰,举目一望,四周白茫茫的,到处是雪,雪,雪。
这里地形险峻。
左面是深厚松软的雪岩,右边是陡峭的雪壁,中间是硬滑的积雪,一不小心就会滑下雪岩,摔下雪壁。
一路上,先头班用刺刀挖出一个个脚窝,后面的人手拉着手,踏着这些脚窝,小心地前进。
雪坡高低不平,一不小心,就摔进雪坑里。
要是有谁掉下去了,周围人就立刻把木棍伸过去,把绑腿撂下去,帮战友爬上来。
被救出来的人,拍拍身上雪块,又归队前进。
⑤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
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
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
这时候,谁要是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
因此,大家拼尽力气,互相搀扶,艰难前进。
⑥在中央纵队的行列中,一位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
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
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
⑦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
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有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
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挨前行。
快到山顶了,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有病的战士一个踉跄。
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住,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
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⑧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要一起翻过雪山,继续革命!”
⑨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
⑩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
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
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
⑪战士们终于爬到了山顶。
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
战士们举目远眺,千里冰雪,一片光明;再低头俯视,一条长龙,坚定前行。
⑫红一方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继续北上抗日。
(有删改)19.结合短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变幻莫测:
20.读短文第①~③自然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练习。
①用横线画出描写大雪山环境的语句;用“加粗”画出描写红军条件艰苦的语句。
②“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山去!”这句话写出了
21.读短文第④~⑪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①第⑤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②“红一方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这里的“重重困难”是指。
(可多选)
A.战士们军衣单薄抵挡不住风雪、寒冷。
B.天气寒冷,到处都是雪。
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雪扑面。
C.这里地形险峻。
左面是深厚松软的雪岩,右边是陡峭的雪壁,中间是硬滑的积雪,没有前行的路。
D.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会头昏脑涨。
③这一部分在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点”上重点写的人物有
④读第⑥~⑪自然段部分,从对战士们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中体会到
22.阅读短文,梳理文章内容。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在艰苦条件下,准备翻越环境恶劣的大雪山。
→→23.结合短文内容,也可联系已经学过红军长征故事的文章,红军战士有怎样的革命精神?请写在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辈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交融新时期。
②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和一些国家先后提出欧亚大陆桥设想、丝绸之路复兴计划等,反映了各国人民沟通对话、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
③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
(《中国一带一路网》)ㅤㅤ【材料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成为开放包容的平台、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历史大潮,所体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符合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沿线国家人民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热切期待。
(摘编自《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人民日报》2019.4.23.)【材料三】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合作、贸易、产能、投资、经贸、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海洋等合作领域。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活动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学习强国》)【资料四】
24.阅读【材料一】,以时间轴方式梳理“一带一路”历史发展进程。
25.【材料三】画线的句子采用了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26.阅读以上材料判断,下面不符合材料内容的是____
A.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B.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
C.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
D.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
27.如果让你谈谈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的理解,你选读材
料
,请结合你选择的材料写出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习作(30分)
28.习作
⑴在学习生活中,你参与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如体育活动、节日活动、公益活动……请以“难忘▲”为题,写一篇习作。
提示:写清活动过程,把印象深的部分重点写。
⑵在学习生活中,你还学会了不少的本领,如唱歌、跳舞;剪纸、制作竹节人;做蛋挞、烤饼干……请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习作。
提示:要把学会的过程写清楚,若有分享的故事也可以写出来;要注意顺序、详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经历;梦想;瞬间;陶醉;澎湃
(2)C
(3)A
(4)C
(5)B
【解析】【分析】(1)考查字音、字形的把握。
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即可。
书写时要注意“经历”的“历”不要写成形近字“厉”,“瞬间”的“瞬间”不要写成同音字“顺”。
(2)考查笔画。
"索"笔画:横、竖、点、横撇/横钩、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共10画。
故选C。
(3)考查字义。
目睹:亲眼看到。
故"睹的意思是看见。
故选A。
(4)考查近义词。
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古近义词为愿望。
故选C。
(5)考查字义。
“倡议"首先提出建议;发起做某事。
与“建议"的“议"相同。
故选B。
故答案为:(1)经历;梦想;瞬间;陶醉;澎湃;(2)C;(3)A;(4)C;(5)B。
【点评】语段主要回忆了2023年这一年我国经历的成长和取得的成就。
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答案】忧;幽;优;沸;费;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根据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忧虑:忧愁思虑;忧愁担心。
幽静:清幽寂静,指一个地方幽冷寂静。
养尊处优:生活在富贵优裕的环境中。
根据读音和词义应分别填:忧、幽、优。
沸腾:液体受热到一定程度,从内部产生气泡而翻腾。
收费:收取费用。
亦指收取的费用。
废物利用:指收集本来要废弃的材料,分解再制成新产品,或者是收集用过的产品,清洁、处理之后再出售。
根据读音和词义应分别填:沸、费、废。
故答案为:忧、幽、优、沸、费、废
【点评】要想掌握好词语,首先就要对字进行区分,无论是同音字,还是形近字,都要熟练掌握并运用。
认清同音字,关键是能根据它们表示的不同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3.【答案】(1)D
(2)C
(3)C
(4)B
【解析】【分析】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
同,用法也不同。
(1)供:读"gōng"时,意思是供给;供应;提供某种东西让人使用。
读"gòng"时,意思是陈设;摆放;在神佛或先辈的像(或牌位)前陈列香烛等表示敬奉;祭祀时摆设祭品;受审的人交代案情。
读音依次为:gòng、gòng、gòng、gōng。
故“供不应求"的“供”和其他三个不同。
(2)斗:读"dòu"时,意思是对打;斗争;战斗;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努力;比赛争胜;使动物争斗;往一起凑;凑在一起。
读“dǒu"时,意思是古代酒器。
圆形或方形,有柄;容量单位。
—斗等于十升;旧时量粮食的器具。
容量是一斗,多为方形;形状略像斗的器物。
读音依次为:dòu、dòu、dǒu、dòu。
故“斗转星移"的“斗"和其他三个不同。
(3)调:读"diào"时,意思是调动;分派;考查了解;提取;腔调;标示乐音音高的名称;曲调。
读"tiáo"时,意思是和谐;配合得当;使配合得当;使适合要求或适应环境;使和谐;消除纠纷;挑拨;挑逗。
读音依次为:diào、diào、tiáo、diào。
故“风调雨顺"的“调"和其他三个不同。
(4)尽:读"jìn"时,意思是完;达到极限;终结;结束;全部使出;竭力做到;死亡;所有的;副词。
读"jǐn"时,意思是力求达到极限;介词。
引进范围的极限,表示不得超过;表示把某些人或事物放在最先的位置上;副词。
用在方位词语前面,表示达到了最大限度。
读音依次为:jìn、jǐn、jìn、jìn。
故"“尽快"的“尽"和其他三个不同。
故答案为:(1)D(2)C(3)C(4)B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4.【答案】(1)B
(2)A
(3)C
(4)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1)B项有误,蓝天:即地球的大气层,正常情况下常呈现蓝色。
故"篮天"的“篮"错误。
(2)A项有误,抱怨:埋怨;心里不满而数说他人不对。
故“抱愿"的“愿"错误。
(3)C项有误,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故“别出心栽"的“栽"错误。
(4)C项有误,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故“全神惯注"的“惯"错误。
故答案为:(1)B;(2)A;(3)C;(4)C。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
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
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
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
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
匹配的形态。
5.【答案】B;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根据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绊脚石: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绊:动词,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使行走不方便。
故答案为:B;①
【点评】要想掌握好词语,首先就要对字进行区分,无论是同音字,还是形近字,都要熟练掌握并运用。
认清同音字,关键是能根据它们表示的不同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6.【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选字词填空。
完成时要注意辨析字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A、栩栩如生:和真的一样。
高山流水:比喻乐曲的美妙。
B、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柔和优美的舞蹈。
C、字正腔圆:字音准确,强调圆润。
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
多形容京剧。
D、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
结合语境,应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7.【答案】(1)稻、麦、菽、黍、稷
(2)大渡桥横铁索寒;一水护田将绿绕
【解析】【分析】(1)“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指的是稻、麦、黍、菽、稷。
(我国历史上的说法并不一致。
一种说法是指黍、稷、菽、麦、稻。
另—种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豆。
如今,一说是稻、黍、稷、麦、菽。
另一说是泰、稷、麻、麦、菽。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出土的一枚木牍清楚地记载了当时的五谷是指粟、豆、麻、麦、稻,其顺序也不是随便排列的。
)
(2)本题考查诗句的默写背诵。
①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结合题干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书湖阴先生壁》,结合题干中的“两山排闼送青来”,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一水护田将绿绕”。
全诗为“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畤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故“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前半句为“一水护田将绿绕”,此处注意“绕”的写法。
故答案为:(1)稻、麦、菽、黍、稷(2)①大渡桥横铁索寒②一水护田将绿绕
【点评】(1)考查了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
文化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
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
(2)本题考查古诗文的默写。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崖、因、练”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8.【答案】C
【解析】【分析】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
句意: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是描写春天的诗句。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
句意: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新。
是描写春天的诗句。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句意: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描写的是夏季雨景,不是描写春天的诗句。
D."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句意: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是描写春天的诗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文词句的理解。
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做题。
9.【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A.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
解释: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B.这句话出自鲁迅作品《故乡》。
这句话启发我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而勇敢地开辟道路,开创美好未来。
C.该句意思是民众的精神和思想意识得到提高和发扬,才能真正实现进步和发展。
民众的思想和意识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D.出自鲁迅的《自嘲》。
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样俯首听命。
根据题干“继承并发扬民族魂"和各句意思可知选C项。
故答案为:C
【点评】名言警句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非常广泛。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格言的意思;特别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10.【答案】宁死不屈、英勇无畏;严守纪律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