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上溪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卷文(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上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物试卷
(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用2B铅笔将答卷上相应的字母所在方框涂黑.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这一事实说明生物具有( )
A.变异性B.多样性C.统一性D.遗传性
2.在中国,名鸡繁多:萧山鸡、狼山鸡、寿光鸡…按照达尔文进化论,这是( )
A.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B.长期的人工选择的结果
C.长期的生存斗争的结果D.长期定向的遗传变异的结果
3.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海域,分布有多种珊瑚,千百年来变化很小,究其原因,这是由于( )
A.当地海域不易形成环境隔离B.当地海域环境条件变化剧烈
C.基因频率保持平衡D.珊瑚不易发生变异
4.果蝇的红眼基因(W)可以突变为白眼基因(w),w也可突变为W.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 A.普遍性B.可逆性C.稀有性D.有害性
5.如图为某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的示意图,该变异类型为
( )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
6.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C.神经元的突起称为神经
D.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
7.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AA、Aa、aa的个体组成,每100个个体中AA、Aa、aa分别有25个、50个、25个.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8.一个自然种群中,假设由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组成,其中AA占30%,aa占20%,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
A.30% B.45% C.50% D.55%
9.将抗虫基因导入玉米的体细胞中,培育成抗虫玉米新品种,该育种方法属于( ) A.单倍体育种B.转基因育种C.杂交育种D.多倍体育种
10.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
A.基因多样性B.蛋白质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D.物种多样性
11.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很快培育出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育种方法是( )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7转基因育种
12.下列属于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是( )
A.八倍体小黑麦B.无子西瓜
C.人类的先天性愚型D.人类的红绿色盲
13.将抗虫基因导入玉米的体细胞中,培育成抗虫玉米新品种,其原理( )
A.基因突变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目变异
14.正常人有染色体46条,下列不属于人体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是( )
A.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B.X染色体少了一条
C.5号染色体缺失了一部分D.Y染色体多了一条
15.在某种生物种群的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人们发现了共有18个等位基因,即A、a1、a2、…a17.以上事实,反映了基因突变的哪种特点?( )
A.普遍性B.多方向性C.可逆性D.稀有性
16.下列不属于染色体畸变的是( )
A.染色体上某个片段突然增加了一倍
B.某条染色体长度短了一截
C.染色体的DNA上T改变为A
D.某对染色体增加了一条
17.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其科学依据是( ) A.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B.人类遗传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C.人类遗传病都是由染色体异常造成的
D.近亲结婚可导致后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
18.预防遗传病发生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
A.禁止近亲结婚B.进行产前诊断C.进行遗传咨询D.提倡适龄生育
19.下列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
A.亲属中生过苯丙酮尿症孩子的待婚青年
B.得过肝炎的夫妇
C.父母中有残疾的待婚青年
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
20.先天愚型是一种遗传病,患者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则该病属于( ) A.X连锁遗传病B.Y连锁遗传病
C.多基因遗传病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1.下列各项中,幼苗将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
A.B.C.
D.
22.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时,带芽的枝条容易生根.其主要原因是( ) A.细胞呼吸强B.芽能产生生长素
C.生长旺盛D.能进行光合作用
23.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柿子密封在一起,可促使柿子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 A.CO2B.乙烯C.脱落酸D.生长素
24.植物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因是( )
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细胞纵向伸长
C.促进细胞弯曲
D.即促进细胞分裂也促进细胞纵向伸长
25.在探究不同浓度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中,因变量是( ) A.环境温度的高低B.2,4﹣D溶液的浓度
C.插枝长出根的数量 D.插枝浸泡时间的长短
26.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作用特点是( )
A.比较缓慢B.迅速而准确C.持续时间较长D.范围较广泛
27.下列不属于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作用的范围广泛
B.作用的时间长
C.从产生部位迅速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效能
D.作用的对象具有特异性
28.下列生命活动不需要神经调节的是( )
A.衣藻向着光源的方向游去 B.大雁南飞
C.鱼类回游D.排尿反射
29.如图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属于二元反射弧
B.①表示感觉器
C.②表示神经元
D.③处给予适宜刺激后能产生一个负电波
30.当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受到刺激时,将会出现( ) A.产生的冲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该点附近神经细胞内的正离子比细胞外的正离子少
C.产生的冲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该点附近神经细胞内的正离子比细胞外的正离子多
31.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B.兴奋经过突触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32.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 )
A.甲状腺激素B.生理盐水C.性激素D.葡萄糖
33.对持续高热的病人,医生必须给其降温,其目的是( )
A.抑制体内病原体的增殖B.维持病人体内酶的活性
C.调整患者的呼吸速率 D.增加病人的散热
34.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 )
A.神经冲动B.反射C.动作电位D.负电波
35.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患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儿子都正常,女儿均患此病.若患病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对其所生子女的预测,正确的是( )
A.基因型有5种B.儿子不可能是患者
C.患病女儿的概率是D.子女都有可能是正常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6.如图表示一些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四个图中肯定是单倍体细胞的是图__________.
(2)图A表示含2个染色体组的体细胞,每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
(3)图C若是受精卵发育而来,则所示细胞的生物是__________倍体.
(4)图B表示一个有性生殖细胞,由该生殖细胞直接发育的个体是__________倍体.
37.在生长素发现的研究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贡献.其中温特的研究实验如图所示.①~⑥表示对切去苗尖的幼苗进行不同处理的结果.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①起__________作用.
(2)比较①②⑤的实验结果,可知苗尖产生的化学物质有__________作用,设置实验
__________的目的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比较③④⑥的实验结果,可知③④幼苗会弯曲生长,且方向是__________(填“背着”或“向着”)放置琼脂块的一侧.
38.为研究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科学家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代表电流方向).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如图1中甲所示).若在图1甲所示神经右侧的相应位置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为图1乙中B→__________.
依据所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图2中的__________.该实验表明:在一个神经元内,兴奋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某反射弧结构完整,效应器为骨骼肌.科研人员用电极分别刺激传入神经和骨骼肌,同时用电流表分别记录传出神经的电流变化情况,则两次电流表的偏转情况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9.高等动物甲状腺的活动受多种激素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促甲状腺激素是由__________分泌的.
(2)人体摄入碘的量长期不足,将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若在婴幼儿时期缺碘,会使婴幼儿的骨骼停止生长,智力停止发育,这种病症称为__________.
(3)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幼年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未成年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
②实验分组:
甲组:适量的普通饲料+未成年小鼠
乙组:__________+未成年小鼠.
40.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两对夫妇,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表现都正常,曾生下过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请分析回到:
(1)就这两对夫妇及家庭成员各自的遗传病情况,写出相关基因型.
甲夫妇:男__________,女__________;乙夫妇:男__________,女__________;
(2)甲夫妇的子女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几率是__________%;乙夫妇的子女患白化病的几率是__________%;
(3)优生学上认为,有些情况下可通过选择后代的性别来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涉及的优生措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甲夫妇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选择后代的性别来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原因是__________;乙夫妇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选择后代的性别来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原因是__________.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上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用2B铅笔将答卷上相应的字母所在方框涂黑.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这一事实说明生物具有( )
A.变异性B.多样性C.统一性D.遗传性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其内容包括: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解答:解:A、变异性是指生物体遗传性可以改变的一种特性,该事实没有体现该特性,A 错误;
B、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繁多,该事实不能体现多样性,B错误;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中提出动物细胞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事实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C正确;
D、遗传性又称继承性,指抽象的、较大的对象所具有的包括静态属性及动态操作的性质自然地成为其子类的性质,即类与子类之间属性的传递,该事实没有体现此特性,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细胞学说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细胞学说中提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既体现了生物的统一性,同时也证明了动植物之间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2.在中国,名鸡繁多:萧山鸡、狼山鸡、寿光鸡…按照达尔文进化论,这是( ) A.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B.长期的人工选择的结果
C.长期的生存斗争的结果D.长期定向的遗传变异的结果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本题考查人工选择及其意义,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不同变异的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选择,所选择的性状不断地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
解答:解:不同品种的鸡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爱好,对其进行选择、培育,经过长时间的选择形成萧山鸡、狼山鸡、寿光鸡,不同品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3.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海域,分布有多种珊瑚,千百年来变化很小,究其原因,这是由于( )
A.当地海域不易形成环境隔离B.当地海域环境条件变化剧烈
C.基因频率保持平衡 D.珊瑚不易发生变异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解答:解:A、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海域,由于同种珊瑚之间能进行基因交流,不能形成地理隔离,所以千百年来变化很小,没有形成新的物种,A正确;
B、当地海域环境条件没有发生剧烈变化,如果发生了剧烈变化,珊瑚会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B错误;
C、由于存在基因突变,所以基因频率不能保持平衡,C错误;
D、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4.果蝇的红眼基因(W)可以突变为白眼基因(w),w也可突变为W.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 A.普遍性B.可逆性C.稀有性D.有害性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突变的特点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数有害性、可逆性、不定向性等,据此答题.
解答:解:根据题意果蝇的红眼基因(W)可以突变为白眼基因(w),w也可突变为W,说明等位基因W与w之间可以相互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可能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对基因突变特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为某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的示意图,该变异类型为
( )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分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分为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和倒位四种类型.
解答:解:分析题图可知,异常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相比,染色体片段的位置由ABCD变成ADCB,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知识,要求学生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
6.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C.神经元的突起称为神经
D.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
考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神经调节的结构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其结构为:
解答:解:A、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A正确;
B、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所以一般包含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B正确;
C、神经元的突起称为树突和轴突,C错误;
D、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所以是一种可兴奋细胞,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元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是对识记层次的考查,属于基础题.
7.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AA、Aa、aa的个体组成,每100个个体中AA、Aa、aa分别有25个、50个、25个.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基因频率是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
解答:解:由题意知:AA=25,Aa=50,aa=25,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A的基因频率=(25×2+50)÷200×100%=50%.
故选:B.
点评:对于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8.一个自然种群中,假设由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组成,其中AA占30%,aa占20%,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
A.30% B.45% C.50% D.55%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该题属于基因频率的计算,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某基因占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即为该基因基因频率.
解答:解:A、种群中AA占30%,aa占20%,则Aa就是50%,a的基因频率是(50+40)
÷200×100%=45%,A错误;
B、据基因频率计算方法得知a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是(50+40)÷200×100%=45%,B正确;
C、50%属于Aa的基因型频率而不是a的基因频率,C错误;
D、55%属于A的基因频率,D错误.
故选:B
点评:各种基因频率的计算都来自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生物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是学好生物的基本方法.
9.将抗虫基因导入玉米的体细胞中,培育成抗虫玉米新品种,该育种方法属于( ) A.单倍体育种B.转基因育种C.杂交育种D.多倍体育种
考点:转基因技术.
分析:(1)单倍体育种常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2)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常用于转基因生物的培育.
(3)杂交育种通常需要连续自交,淘汰不需要的个体,不断选育,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4)多倍体育种常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加倍,从而得到多倍体植株.
解答:解:A、单倍体育种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子的育种方法,A错误;
B、转基因育种即基因工程育种,指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将抗虫基因导入玉米的体细胞中后,还需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该体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植株,即可培育成抗虫玉米新品种,B正确;
C、杂交育种通过基因重组,将多种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法,C错误;
D、多倍体育种指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即可发育成多倍体植株,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察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与应用,意在考察学生对相应知识的识记程度,比教基础.
10.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
A.基因多样性B.蛋白质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D.物种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
分析:1、生物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组成生物的蛋白质的多样性.
2、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3、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多样性.
解答:解:A、从遗传学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于遗传物质基因(DNA)具有多样性,A正确;
B、生物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组成生物的蛋白质的多样性,B错误;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不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 错误;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不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1.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很快培育出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育种方法是( )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7转基因育种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一般是首先花药离体培养,从而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进行秋水仙素加倍,从而获得所需性状的纯合个体.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迅速获得纯合体,加快育种进程.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下列属于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是( )
A.八倍体小黑麦B.无子西瓜
C.人类的先天性愚型 D.人类的红绿色盲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答:解:A、八倍体小黑麦是多倍体育种的产物,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
B、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的产物,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错误;
C、人类的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变异,C错误;
D、人类的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其实例,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3.将抗虫基因导入玉米的体细胞中,培育成抗虫玉米新品种,其原理( ) A.基因突变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目变异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分析:1、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2、基因工程技术可用于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解答:解:将抗虫基因导入玉米的体细胞中需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而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原理,掌握基因工程技术在育种中的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14.正常人有染色体46条,下列不属于人体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是( ) A.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B.X染色体少了一条
C.5号染色体缺失了一部分D.Y染色体多了一条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分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解答:解:A、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个别增添,A正确;
B、X染色体少了一条属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个别缺失,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