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 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年级男生王刚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
估测合理的是()
A.自己的正常体温为40°C
B.自身质量约为4.5x10/
C.自已的跑步速度约为15m/s
D.自己手指甲宽度约为1 xlO4 Li m
2.下雨时,雨滴看上去好像是连成一条线,这是由于()
A.雨滴下落速度大而连在了一起
B.雨滴小,看起来就连成了线
C.人眼有视觉暂留现象
D.观察时间和雨滴下落时间太短
3.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当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
A.
4.如图,是某小球在水池中下落过程中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池壁上每块砖的厚度为⑦闪光灯每隔A 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根据照片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A到C运动是匀速运动®B到D运动是匀速运动
③A到C平均速度为竺④通过D点时速度为纟
2Ar Ar
纯水
1.0X103 冰 0.9 X103 煤油
0.8 X103 干松木 0.5 X103 酒精
0.8 X103 铜 8.9 X103 水银 13.6X 103 铅 11.3 X103
A.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可能相同
C.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相同
6.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 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 和B 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

一 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 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 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
7.把一个铁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铁球全部浸在液体中),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若将该铁球放入盛满 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p affi =O.8xlO 3kg/m 3) A.大于8g B.小于8g C.等于8g D.都相同
&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 水平面等间距的A 、B 、C 、D 、E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30s 、0.16s 、0.30s 、0.14s 、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 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9. 为了研究摆锤的摆动,小明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从A 静止释放,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摆锤在相
同时间间隔内的位置(如右图),摆锤从A 点到B 点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是(
) C.光线c D.光线d
ABCDE 一十= ;海平面 •必底 ABCDE
;i | ; • 海平面
B- ! ; ! !: 一&\ 一海底 C. ABCDE J :门海平面 I I • 普臂海平面 I I • • I
B. Fi
10. 把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在右侧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下列
A. 把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还能得到倒立缩小实像
B. 蜡烛适当向左移动,要重新得到清晰 像,光屏要适当向右移动
C. 蜡烛、透镜位置不变,只是换一个焦距较短的凸透镜,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右移动
D. 此凸透镜的焦距在7.5cm 至15cm 之间
11. 如图所示,A 是一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B 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C 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光斑.若选取与圆孔B 相同的厚玻璃板、凹透镜、凸透镜三个光 学器件中的一个嵌入圆孔B 中,发现光斑C 比圆孔B 大,则嵌入圆孔B 的那个光学器件
A.只能是凹透镜
B. 只能是平板玻璃
C. 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 平板玻璃、凹透镜、凸透镜都有可能
12. 如图所示,Fi 、尸2是凸透镜的焦点,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物体,A8是佔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下列四个 图中,其中关于AB 所的成像情况正确图是( )
A. 一直加速
B.先减速后加速
C.先加速后减速
D.先加速后匀速 说法中正确的是( )
13. 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 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 S 和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为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
B. 应适当降低 D. 无论怎样变动,均无法实现
14. 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的图象,量筒质量和液体密度是
A. 60g 0.8g/cm 3
C. 60g lg/cm 3 15. 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 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A.应适当升高
C.应不动. B. 20g lg/cm 3
D. 20g 0.8g/cm 3
巴自,吕「自….自…..自出

二、填空题
16.2014年2月6日,厦门鼓浪屿出现“海市蜃楼”奇观,一座“仙山”悬浮在空中,山脉清晰,如图.这一奇
观是由于光的 ________ 现象形成,所看到的“仙山”是_________ 像(选填“实”或“虚”).
17.在图中,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__ ,铅笔长______________ c m;如图乙所示,乙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______ s;丙表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
1&如图所示,0A、OB和0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 是法线, 反射角为____度,折射角为_____ 度.界面的 _____ 边是玻璃.
19.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如图甲所示,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只有用________________ 色
光屏(选填“白”或“黑”),我们才能看到七彩光带.
(2)_______________ 根据甲图光的偏折能力强一些,若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如图
乙所示,则______ 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
20.—瓶某种气体的密度为5千克/米3,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为_克/厘米3;—瓶煤油,瓶
内煤油的密度为0.9X103千克/米3,将煤油倒去一半,则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为________ 克/厘米3.如图(a)
所示为一瓶矿泉水,小刚将它放在冰箱冷冻降温,矿泉水结成冰块,同时发现饮料瓶“变胖” 了,如图(b)所示.饮料瓶“变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a)冷藏前(b)冷藏后
21.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

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

已知钢的密度为7.9X103kg/m3. 一块质量为395g、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泡沫钢,其所有气孔的
体积为______ cm3,其孔隙度为_______ %.
22.某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拉直了再测量,他从纸筒标签上了解到:拉开后的纸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的内半径r、外半径即可求得一卷筒纸的长度,则此卷筒
纸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o
23.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
24.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请画出水下E
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______ .
.s-
・s
空气


E
25.如图所示,两束光射向凸透镜,F点为焦点,PO=2f,请在图中画出射出凸透镜对应光线。

四、探究题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2)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烛焰的像,
如图乙所示,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___ 移动(选填“上”或“下”),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

利用此时所成的像的原理可制成________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将蜡烛向右移
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比刚才的像要_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凸透镜左侧放置一近视眼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
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3中的像距为_______________ cm… 27•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情况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调。

当天平
平衡时,右盘中的眩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______g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P。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物质的密度是kg/irf。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大” 或"小”)原因
2&如图1为声速测量仪的实验装置图,图2为使用说明书,请阅读使用说明书,然后回答问题。

使用说明书
(1)实袪奘置如囹所示.审、乙是声偉号
(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银铃,芦音较甲、乙接受.
(3)港■屏整示甲' 乙授受到僧号
的11319.草位为<M・〉.
(1)若铜铃放置在甲、乙的中点即S1=S2,启动声音发生器,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____________ So
(2)若小明将铜铃放到乙的右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敲击铜铃,增大铜铃到乙的距离,液晶显示屏的
数值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测量某液体的声速,把声速测量仪放置于该液体中,当声音发生器移至甲、乙之间,且三者在同一
直线上。

启动声音发生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0.0005s,已知si=0.2m, S2=0.9m,则声音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若启动声音发生器,保持声速测量仪中声音发生器及甲、乙的位置不变,将声速测量仪从液体中取出,放
置于空气中,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解答题
29.首届南通国际马拉松赛于2019年10月13日上午8点鸣枪起跑,小强同学参加了其中“迷你马拉松”
(5km)项目。

(1)小强全程用时20 min5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合多少km/h?
(2)若小强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6m/s,则后半程他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0.—只玻璃瓶装满水时总质量为700g,装满酒精时总质量为600g…
(1)求这只瓶子的质量和容积分别多少?
(2)将这只玻璃瓶装满水后将一金属块放入水中,待水溢出稳定后,把杯的外部擦干,称得其总质量为1040g, 将金属块取出后玻璃杯及剩下的水的总质量为500g,该金属块的密度多少?(p a»=O.8xlO3kg/m3)
3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9年10月1日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全体受阅官兵由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约15000名官兵、580台(套)装备组成的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陆、海、空航空兵160余架战机,组成12个空中梯队,央视动用“飞猫”索道系统直升机航拍、高清设备等多种先进拍摄转播手段,为亿万中国乃至全球观众展现国庆大典的空前盛况,“飞猫”其实就是高空悬挂滑轨摄像机,整机质量2kg,摄像机拍摄速度11000帧/秒(即每秒拍摄画面的帧数为11000帧)。

该摄像机为了减轻质量,部分零件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已知碳纤维材料的密度为1.8xl03kg/m3,钢的密度为7.9xl03kg/m3o
(1)参加阅兵官兵们的身高178-186 ________________ (填上单位)之间,体重符合标准,还要看身体的协调
性。

(2)我国空军加受油机梯队表演“轰油6”在空中为歼击机加油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o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歼击机都是静止的
D.以歼击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3)我国自产的歼20战机阅兵时以180km/h速度在1700米高空从远方飞来,当观礼台上的宾客听到歼20
战机在头顶正上方轰鸣的声音时,则飞机实际已远离该宾客正上方的水平距离距离___________ m。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4)“飞猫”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是 _______ 。

A.大于120cm
B.恰为60cm
C.小于60cm
D.略大于60cm
(5)当摄像机向被拍摄的物体靠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__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若摄像机上一个质量为47.4g的钢制零件损坏,用等体积的碳纤维零件替代,则可使该无人机减轻的质量为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人机方阵通过3m的过程中摄像机拍摄了3300帧,则该方阵行驶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年级男生王刚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
估测合理的是()
A.自己的正常体温为40°C
B.自身质量约为4.5xl06g
C.自已的跑步速度约为15m/s
D.自己手指甲宽度约为lxl04um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学生的正常体温为37°C左右,40°C不合理,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45kg=4.5X 104g左右,4.5><10绝不合理,故B 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跑步速度约为5m/s左右,15m/s不合理,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指甲的宽度在lcm=lX104um左右,故D符合题意。

2.下雨时,雨滴看上去好像是连成一条线,这是由于()
A.雨滴下落速度大而连在了一起
B.雨滴小,看起来就连成了线
C.人眼有视觉暂留现象
D.观察时间和雨滴下落时间太短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雨滴都会竖直的落回地面,人的眼睛具有“视觉暂留”的功能, 观察到雨滴时,还留有上一个物体的像,因此雨滴看起来是连续的。

故选C。

3•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当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
【答案】B C. D.
A
【解析】
【详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为最左边和最右边折射光线的光路从图中可以看出,折射光线在原来光线的内侧,故B正确.
4.如图,是某小球在水池中下落过程中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池壁上每块砖的厚度为a,闪光灯每隔△ r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根据照片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A到C运动是匀速运动②B到D运动是匀速运动
③A到C平均速度为竺④通过D点时速度为丄
2Ar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1®A-C的过程中,AB段距离大于BC段距离,而时间间隔是相同的,说明开始速度大,后来速度变小, 不是匀速运动;故①是错误的。

②B-D的过程中,BC段和CD段的距离相同,时间间隔一样,说明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等,是匀速运动, 故②是正确的。

③A—C中,因为SAC=3Q,/AC=2ZV,所以AC段的平均速度是:
故③是正确的。

④小球在段匀速运动,可通过速度公式计算出之间的速度,经过D点速度不会变,故④是正确的。

故选D。

5.下表给出了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请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酒精
0.8 X103 铜 8.9 X103 水银 13.6X 103 铅 11.3 X103
【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干松木的密度比纯水、煤油、酒精和水银的密度都小,铜和铅的密度比水银的 密度小,即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故A 错误;
BC.由表中数据可知,煤油与水、水银等属于不同物质,密度不同;煤油和酒精属于不同物质,但密度相同, 故B 正确,C 错误;
D.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密度不同,故D 错误。

6•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 和B 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

一 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 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 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
【解析】
【详解】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砖A 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 角,故从A 出来的折射光线会向下偏折,在图中虚线的下部;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B 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的折射角等于A 中的入射角),故折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 A.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答案】B
【解析】 B. 不同的物质,密度可能相同 D.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相同
C.光线c
D.光线d
【答案】C
故选
C 。

7.把一个铁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铁球全部浸在液体中),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若将该铁球放入盛满
【答案】A
【解析】
【详解】若原来盛满酒精,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则铁球的体积等于8克酒精的体积,当铁球放入盛满水的杯 中时,从杯中溢出相同体积的水,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据公式m=pV,溢出水的质量大于溢出酒精的质 量,即大于8g…
故选Ao
&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 水平面等间距的A 、B 、C 、D 、E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30s 、0.16s 、0.30s 、0.14s 、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 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ABCDE 一十= ;
「海平面 A- ;: : !;
一必/一海底
ABCDE :「:,海平面 B- : ; ! !: 一&\一海底 ABCDE ;「;;海平面 c. :! i > ! 立之一海底 海平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讥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30s>0.16s>0.14s,所以 SA =SC =SE >SB >$D ,故 B 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为了研究摆锤的摆动,小明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从A 静止释放,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摆锤在相 同时间间隔内的位置(如右图),摆锤从A 点到B 点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是( )
A. 一直加速
B.先减速后加速
C.先加速后减速
D.先加速后匀速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摆锤时间间隔相同,摆锤从A 点到O 点过程中摆锤间距越来越来大,可知摆锤的速度越来越 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ajs=O.8xlO 3kg/m 3) A 大于8g
B. 小于8g
C. 等于8g
D. 都相同
大,摆锤从0点到B点过程中摆锤间距越来越来小,可知摆锤的速度越来越小,因此摆锤从A点到B点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是先加速后减速。

故选Co
10.把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在右侧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还能得到倒立缩小实像
B.蜡烛适当向左移动,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右移动
C.蜡烛、透镜位置不变,只是换一个焦距较短的凸透镜,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右移动
D.此凸透镜的焦距在7.5cm至15cm之间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把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还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蜡烛适当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应减小,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左移动,故B错误;
C.蜡烛、透镜位置不变,即物距保持不变,只是换一个焦距较短凸透镜,则此时的像距会变小,要重新得到
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左移动,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u>2f,f<v2f,带入数据得:30cm>2f,fV15cmV2f,解得:
7.5cm<f< 15cm,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如图所示,A是一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B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C 是
一个与暗盒右侧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光斑.若选取与圆孔B相同的厚玻璃板、凹透镜、凸透镜三个光学器件中的一个嵌入圆孔B中,发现光斑C比圆孔B大,则嵌入圆孔B的那个光学器件
A.只能是凹透镜
B.只能是平板玻璃
C.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平板玻璃、凹透镜、凸透镜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在B处嵌入一个凹透镜时,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光斑C要比圆孔B大;当在B 处嵌入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时,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线在BC之间会聚,所以,光斑C要比圆孔B 大;当在B处嵌入一个时平板玻璃时,因为平板玻璃对光线即没有会聚也没有发散作用;所以,光斑C 与圆孔B —样大.故选C.
12.如图所示,用、F2是凸透镜的焦点,AB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物体,A8是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下列四个图中,其中关于AB所的成像情况正确图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A点射出的光线有无数条,其中有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还有一条过光
心不改变方向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会聚成像点理。

同理F点射出的光线有无数条,其中有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还有一条过光心不改变方向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会聚成像点B'。

故选D。

13.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为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
A.应适当升高
B.应适当降低
C.应不动.
D.无论怎样变动,均无法实现
【答案】B
【解析】
【分析】
注意水和凸透镜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凸透镜,根据水和空气对光的作用判断新凸透镜焦距的变化,从而可知光源移动的方向.
【详解】光源S发出的光线,要经过空气、水这两种介质到达凸透镜的表面.空气相对于水是光疏介质,斜射的光线在水和空气界面发生折射,而且向主光轴方向偏折.就相当于将透镜的偏折能力增大,或者说就相当于透镜的焦距缩短,故光源的位置应适当降低,而不能正好在F处.
故选B.
14.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的图象,量筒质量和液体密度是
A. 60g 0.8g/cm3 C. 60g lg/cm3
B. 20g lg/cm3 D. 20g 0.8g/cm3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筒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20g,这就是量筒的质量;
读图可知,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质量为:
m=80g _ 20g=60g,
则液体的密度:
m 60g p- —
= --------- T
=]g/cm—
V 60cm3
故选B.
15.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
置.己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呆兄呆兄£ £
【答案】A
【解析】
4$
【详解】设刻度尺的每小格尺寸为S和曝光时间为t,下面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v=上
面木块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差是恒量,由此可知上面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7s
9s
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t3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3= —; t4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仟一,It
2t
则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二、填空题
16.2014年2月6日,厦门鼓浪屿出现“海市蜃楼”奇观,一座“仙山”悬浮在空中,山脉清晰,如图.这一奇观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 现象形成,所看到的“仙山”是__________ 像(选填“实”或“虚”).
【答案】(1).折射(2).虚
【解析】
【详解】“海市蜃楼”奇观,是由于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人们看到的“仙山”是光的折射
17.在图中,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__ ,铅笔长 ______________ c m ;如图乙所示,乙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______ s ;丙表读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丙
(2). 2.00-2.05 均可 (3). 247.5 (4). 90km/h 【解析】 【详解】[1][2]图甲中,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 =lmm,即此刻度
尺的分度值为1mm ;铅笔左侧与1.00cm 对齐,右侧与3.02m 对齐,物体的长度是:3,02cm-1,00cm=2.02cm ; ⑶图乙中,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4min 和5min 之间;偏向4min 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Is,而大盘指 针在
7.5s,因此秒表读数为4min7.5s=247.5s 。

[4]丙表为速度计,表上标有“km/h”,说明采用的单位是km/h,在20km/h 之内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 表10km/h ;指针在“80”与“100”之间,则速度计的示数为90km/h 。

1&如图所示,0A 、0B 和0C 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 ______ 是法线,
【详解】由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故XX ,是法线,YY ,是界面,CO 是入射光线,OB 是反射光 线,OA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30度,折射角为60度.由于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故界面YY ,右边是玻璃.
19. 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如图甲所示,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只有用 _______ 色
【答案】 (1). 0.1cm (1mm) .边是玻璃.
(4).右
界面的 (3). 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