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周考历史试卷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定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周考历史试卷11
安徽省定远中学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周考
历史试卷1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75分)。
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2.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传食律》《牛羊课》等十余种,证实了秦代泰山石刻所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这表明秦朝()
A.注重以立法调整经济关系B.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C.农本观念受到了严重冲击D.农工商各行业得到全面发展
3.汉初,陆贾告诫刘邦,守天下与夺天下不同,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
长久之术也”,他在《新语·本行》中,还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
据此可知,陆贾()
A.告诫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B.反对汉初黄老思想的治国方略
C.阐述了社会教化的必要性D.治国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4.表1为部分正史文献中,对汉代四个皇帝称谓出现频率统计(单位:次)。
表1
汉高祖
(汉高
帝)
汉文
帝
汉景
帝
汉武
帝
《晋
书》
22 7 1 20
《北
史》
7 6 3
《隋
书》
21 19 3 17
《宋
史》
16 1 14
《金
史》
7 5 1
《明
史》
11 6 1 8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的变迁
9.1913年,赵玉森在《共和国本国史》中写道,“约既
公布”,“对于战争原因之鸦片禁令,均未只字争及,于是臣民吸用之习蔓延益甚”,“诸外国人反而丑诋之,且或携我国一二烟具陈诸博物馆,以为清国人民风俗之代表矣。
”这反映出赵玉森意识到( ) A .孙中山缺乏反对外国勇气 B .烟毒泛滥危害中国国家形象
C .辛亥革命具有历史局限性
D .鸦片战争深刻影响近代外交
10.表3为清末民初上海竹枝词中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检索及频次。
表3
身
份
词语
传统保守 知识分子 传统开明 知识分子 中西之间的 知识分子 新型知
识分子
夷 22 10 5 1 洋 0 38 12 86 西 0 6 15 88 其他中性词
0 5 2 20 由此可知,当时上海的知识分子( )
A .具备开放的近代视野
B .摆脱了自身传统观念
C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D .西化的水平领先全国
11.在1914—1921年,中国面粉进口在最少时仅有0.5
万担,国产面粉已能基本实现自给。
火柴也由1914年的2384万箩减为1918年的1334万箩,减幅达44%。
此外,搪瓷制品、精盐、酸碱、卷烟、橡胶制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制。
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
A .出现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的畸形局面
B .已经实现完全独立的自主发展
C .基本摆脱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
D .从对外引进到进口替代的转变
12.图1是李少言于1942年创作的木板刻画《挣扎》,
该画描绘了一位贫苦农妇咬伤蛮横的日本士兵的情景。
这客观上说明( )
图1
A .日军疯狂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
B .日军大量掳掠劳动力
C .敌后抗战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D .沦陷区社会秩序混乱
13.1959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
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指出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购任务。
这一举措( )
A.停止了“三面红旗”错误指导B.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贯彻了党的“八字方针”精神D.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14.表4为一些学者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些观点。
表4
学者主张
(中国)陈唯声雅典民主政治的胜利是比较先进的商品经济对落后的自然经济的胜利
(英国)芬利如果没有雅典帝国,就不可能有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充分发展的民主制度
(法国)克鲁瓦瑟雅典民主是希腊精神最伟大的创造物之一
(中国)易建平民主政治与小国寡民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A.雅典民主的出现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B.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起源史学界有颇多视角C.外国人更多从精神层面探讨雅典民主的产生D.中国学者的主张符合科学逻辑已成学界共识15.1585年到1604年,在政府授权下,英国每年至少有一两百武装商船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
掠他国运输船队,每年的掳获平均可达20万英镑。
这一现象()
A.反映了英国社会矛盾的缓和B.促成了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C.推动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D.导致了英荷战争的爆发
16.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
在现实世界,凡是人所具有的,我作为人也应该具有。
下列主张与此相似的是()
A.“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B.“美德即知识”C.“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D.“信仰即可得救”17.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
议会的这一做法()
A.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18.当中世纪的欧洲摆脱了普遍的无政府状态,当它的商业经历了复苏而日益高涨,当它的社会生活愈来越复杂,因而感到需要更为精巧的调节手段时,它“发现”了罗马法。
当时罗马法被“发现”()A.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基础B.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体制在欧洲的确立
第 5 页
C.源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体现了资产阶级建立“理性王国”的愿望
19.表5为19世纪上半期德意志经济年表。
表5
1818年5月普鲁士废除一切内部关税。
建立统一的关税体制。
1819年南德商业同盟建立。
1828年中德商业同盟建立。
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
1852年除奥地利以外的各邦都参加了关税同盟。
据此可推知,德意志()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B.普鲁士发展成为民族统一的中坚力量
C.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D.民族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20.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
1877年5
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
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
议院。
麦克马洪此举()
A.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B.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C.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D.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21.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中,在鼓励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又限制市场作用。
这同样是一种矛盾的态度,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
换规定固定的场所。
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
()
A.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B.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C.目的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D.与当时苏俄基本国情不相符
22.1937年3月21日,美国钢铁公司子公司的董事长被迫签订协定,承认钢铁工人组织的工会。
不久,所
有美国钢铁公司的子公司都签订了类似合同,他们
都同意增加工资10%,每月减少工时为40小时,加
班时工资加一半。
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当
时美国()
A.钢铁公司已形成了全行业的垄断B.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C.政府和劳工对资本家的强大压力D.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23.1961年,赫鲁晓夫下令关闭东德同西德及西柏林的边界,支持东德建造高墙,并称“筑墙是唯一的选
择”。
美国谴责这是野蛮的封锁,但认为“总比战争
好得多”。
这说明()
A.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B.美国妥
第 6 页
协力图缓和对苏关系
C.美苏斗争加剧欧洲紧张局势D.美苏势均力敌无意改变现状
24.表6为2019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分布表。
表6
国家/集团总部
数量
国家
/集
团
总部
数量
美国179 瑞士11 欧盟148 中国10
日本107 澳大
利亚
7
加拿
大
12 巴西 3
韩国12 其他11
这反映出,当时世界经济()
A.区域集团化在曲折中加速发展B.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因素增多D.受益于南北间合作的不断推进
25.某一艺术派别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达微妙的色彩
变化。
下列作品符合这一风格的是
A.《唐璜》B.《欧也妮·葛朗台》C.《日出·印象》D.《格尔尼卡》
二、材料阅读。
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什么是现代国家?近代以来,人们根据源
于西方的各种观念,或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
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
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
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
这些理解虽然侧重
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政体即政治运作方式来认
识现代国家的。
——摘编自(英)克
里斯·皮尔森《论现代国家》
材料二什么是现代价值、现代文化、现代精神?
近代以来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以勤俭敬业的职业劳
动来遵守上帝戒律、完成上帝旨意的基督教新教伦
理代表了现代价值,有人认为坚持自利的个人本位、人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彼此自由竞争和博弈代表了
现代价值。
——据张书琛《西方价值哲学思想简史》等材料三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是面对19世纪中叶的
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冲击而仓促开
第 7 页
始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何谓现代、怎样转
型这些根本性问题,我们一直没弄清楚。
从鸦片战
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奋斗,但现代化成效依然有限。
中华文明走向现代的
伟大转型,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才
真正路上征程的。
——据高德步《中国价值》等(1)根据材料一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
美国是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华传
统主流文化价值与西方现代价值的不同。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明的
现代转型在1840—1949年成效有限的原因,指出1949年以来中华文明在实现现代转型方面的具体表现。
(13分)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