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论坛Education BBS
■ 李超然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塑造理想人格等方面有着促进作用。

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发展出来的形态稳定的中国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目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1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背景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无法摆脱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在人的基础上,它是以解决人的观点、思想以及立场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就一种教育手段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发挥相应的文化功能,它是通过人的文化和精神机制影响人的行为、思想以及生活;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行为规范、心理机制以及价值取向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影响作用。

现代教育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存在的,它的进行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习俗风尚等多种形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逐渐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力量。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它赖以展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与更加宽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既包含封建糟泊、也包含民主精华,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转化,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精华,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出古今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

2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据
2.1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主题
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永恒的主题。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坎坷依然屹立于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就格外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国献身的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在古人的诗词中早有体现,例如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爱国主义精神创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精神品格,发扬这种精神,对于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

2.2人格教育为学生人格的健全提供思想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供了较为深刻的启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人格道德的机制十分推崇,例如,孔子主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古人将道德人格的价值放在物质利益价值之上。

在“利”和“义”的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要在必要的时候“舍生取义”。

重义轻利中的合理因素可以作为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些因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崇尚气节。

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种对气节的崇尚有助于学生形成自立、自尊、自强不息的人格[3]。

2.3乐观的人生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生态度是建立在乐观主义人生哲学基础上的。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们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

《周易》中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是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集中反映,它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的高度自觉。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它认为人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超越自我,塑造和谐健康的心理。

学生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通过向学生宣扬各种自强不息的正面人物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继承自强精神,并凭借坚定的信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正确人生道路,将自己打造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4]。

2.4道德观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道德修养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践履,主张培养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

《大学》中提到:“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起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古人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以及平天下的基础。

要修身则要先“正其心”。

儒家认为,加强人们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慎独”。

《中庸》中提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句话是说人要保证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不做坏事,对自己严格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道德修养的要求值得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借鉴。

3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它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哲理,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资源。

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乐观的人生观、道德观都值得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鉴。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作者简介:李超然(1991~),女,法学硕士,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德万.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郭萌,崔林.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01:82-84.
[3]刘可.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7:17-18.
[4]吴勇.试论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38-40.
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