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神话来源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巴比伦神话来源是什么
古巴比伦神话来源
著名史诗《埃努玛·埃立什》(又称《咏世界创造》)主要汇集了苏美尔民族的创世思想,着重歌颂地神埃阿之子、主神玛尔都克的事迹。
这首诗约一千行,成书于约公元前十五、十四纪世,后经学者从七块泥板中考据整理出来,故又称“七块创世泥板”,它是历史上最早关于创世神话的题材之一。
古巴比伦神话故事
埃努玛·埃立什
相传太古之初,世界一片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只有一片海。
海中有一股咸水,叫提亚玛特,还有一股甜水,叫阿普苏,它们分别代表阴阳两性,在中不断交汇,生出几个神祇,到安沙尔和基沙尔时,他们又生出天神安努和地神埃阿,于是宇宙出现了最初的几代神灵。
随着神灵逐渐增多,众神发生争端,提亚玛特和阿普苏日益感到自己的势力在缩小,于是他们决定惩治众神。
可是阿普苏并不满意提亚玛特的计划,决心将众神干尽杀绝。
当众神得知这一秘密消息,便在埃阿神带领下,杀了阿普苏,埃阿神因此成了众神之首。
不久,埃阿神喜得贵子玛尔都克,他生来便与众不同,浓眉大眼,身强力壮,埃阿神又赋予他一切智慧和力量。
后来阿普苏的儿子为报父仇,开始向天地神挑战,提亚玛特也前去助阵。
天神与之交锋初战告负,决定让玛尔都克一展威风。
玛尔都克欣然应允,并做了众神的统治者,他不负众望,英勇作战,一举歼灭来犯者,并亲手切断提亚玛特的腰身,用她的上身筑成苍穹,用她的下半身造出大地。
而后他又杀死了提亚玛特的一个辅助神,用他的血造出了人类,并规定人的天职便是侍奉众神。
这样玛尔都克终于建立起巴比伦王国,他则成为天国之主,众神之王。
神话的内涵
这个神话故事是巴比伦文学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不仅表现了巴比伦人对创世、人类起源问题的关心,对自然的崇拜,也反映了两河流域国家政治的统一,宗教由多神教向一神教的转变,还表明巴比伦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原始社会向奴隶制转变的历史进程。
在诗中,提亚玛特代表了阴性世
界,她不满众神的强大,欲惩治诸神,代表阳性世界的埃阿神不畏先辈的威力,先斩后奏,夺取王位。
埃阿之子玛尔都克继承父业,成为阳性世界的首领,他勇猛顽强,不屈不挠,经过殊死搏斗,终于战胜神母提亚玛特,体现了阳性的刚强和伟大。
这个故事与古希腊神话中地母盖亚和众神之主宙斯的故事有些相似,它表现了历史在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反映了巴比伦王国在两河流域不断统一强大的现实,以及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王权神授的宗教观念。
古巴比伦神话简介
巴比伦文化多继承苏美尔—阿卡德文化,神话则更是如此。
由于两河流域国家的统一,宗教信仰也逐步趋于一致。
在阿卡德王国时,天神安启改称安努,都姆兹改称坦姆兹,埃阿神与安启共用。
巴比伦王国时,宗教表现为多神崇拜和一神崇拜。
天神安努、地神埃阿、大气神恩里尔等仍为主神,此外也有月神辛、太阳神沙玛什,农神坦姆兹和伊什塔尔(即印娜娜),其它的神统称为安努那基。
但是,由于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巴比伦城成为王国首都,为表现王国的统一,这时出现了许多表现巴比伦保护神玛尔都克和反映帝王业绩的颂歌,其主要代表作品即是《埃努玛·埃立什》和《咏吉尔伽美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