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默写 学生版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必修3《文化生活》1、文化的社会作用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思维方式。
(3(4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创新的重要基础。
求。
(为什么:世界各民族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的社会实践决定了文化是世界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文化是民族的。
因此,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背诵默写

一、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特点(背)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背)(1)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伴随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得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背)(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个人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的作用(背)(1)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文化与社会》默写测试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体味文化
1.文化现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文化的含义?
(1)含义:
(2)内容:
(3)实质:
3.文化有什么特点?
(1)从实质看:
(2)从主体看:
(2)从个人素养形成看:
(4)从载体看:
4.文化有哪些形式?
5.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知识归纳:文化是什么?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1、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是什么?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4、面对国际文化竞争,我们应如何应对?(1)形势:
(2)措施及意义:
知识归纳:文化的社会作用。
高二政治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
知识梳理
1、当代文化素描
(1)的发展是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2)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表现:
“喜”的表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忧”的表现:文化市场的和传媒的,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对策:
①不能放任自流,需要、。
②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的特点,为此应该提供、风格多样的文化产品。
而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默写提纲)

贵阳为明国际学校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提纲(默写) 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其特点有哪些?(1)内涵:(2)特点:①②③★2、文化的作用有哪些?(1)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1)相互影响:①。
②(2)相互交融:①5、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有哪些?(1)民族节日:①作用:(2)文化遗产:①地位:②作用:6、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7、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①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②原则:8、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①②9、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①②③其他:10、传媒的发展阶段是: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各有利弊)11、大众传媒的标志、形式、地位、作用分别指哪些?(1)标志:(2)地位:12、文化交流的意义和要求分别指哪些?(1)意义:。
(2)要求:13、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及主要特点各指什么?(1)表现:(2)特征:14、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作用)是什么?★1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①②★1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什么?①②★17、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①②③④18、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19、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有哪些?①②20、文化创新的作用有哪些?①②21、文化创新的主体是:★22、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1)根本途径:(2)基本途径:①②(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①②2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①②24、汉字的作用是什么?①文字是文化的,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文字的发明,标志着。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
25、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表现是什么?①②③2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7、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8、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②③④29、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30、我国文化需求的特点是什么?31、什么是我国所倡导的大众文化?32、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落后文化:①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十六个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十六个必背知识点(2019年最新)内容如下:1.文化的作用2.文化软实力(文化与综合国力)3. 文化对人的影响4.尊重文化多样性5.文化传播6.传统文化7.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8.文化创新9.中华民族精神10.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14.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15.重视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16.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1.文化的作用(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可能超前或滞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不同性质的文化影响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
(注:文化作用是双重的,并不总是积极的)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显著,b.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 最突出表现: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 从国际来说,霸权主义国家,以文化渗透的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他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重点知识知识默写清单(前三单元)

(1)特点:
(2)作用:
(3):正确态度:
7.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8.文化创新的意义(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
9.文化创新的途径(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0.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见证或体现
1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义加意义)
1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3.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怎么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重点知识知识默写清单(前三单元)
1.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
(2)文化对个人:
2.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与作用(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措施(怎么样尊重、对待文化的交流?)
5.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推进中外文化交流?)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条目默写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及其各自的地位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的表现及其各自地位? 4.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5.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的特点?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什么是文化? 2.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3.文化影响人的来源、表现和特点 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 4、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多样性的最典型的载体是? 民族节日的地位?文化遗产的地位?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文化传播的途径?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 4.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及其地位? 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5.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6.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7.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造的主体? 8.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的作用? 9.文化创新的途径? 10.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时要 注意什么? 文化创新中怎样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答题要领模板

《文化生活》(思想政治必修三)主观题必背知识《文化生活》五根线【一、文化的作用】【二、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四、文化市场、文化生活与大众文化】【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一、“如何做”类型设问1.中学生应怎样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②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③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借助大众传媒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①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思想和做法都是片面的。
3.怎样进行文化创新(途径)?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锐意创新。
③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⑤坚持文化创新的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答题模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答题模板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作用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二、尊重文化多样性1、为什么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④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⑤文化既是民族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怎么办①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途径和大众传媒等手段,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传播)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③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多样性)④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分,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⑤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总结1.文化的的内涵〔1〕含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征: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逐步培养而来;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影响〔1②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通过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来使自己价值观念向外推销而实现的〕〔3: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影响的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实践和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③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的特点〔无形的、主动的〕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三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很难改变〕;④文化塑造人生〔对人的作用〕: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等素质〕。
3.民族文化〔1〕含义:每个民族、国家自己的文化。
〔2〕地位: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3〕表现:①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作用〕。
4.文化多样性的内涵〔1〕地位及作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①民族性: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不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②世界性: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各民族间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存在普遍的规律,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中的文化生活知识点包括:
1. 礼仪知识: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表现。
要熟悉国内外的礼仪规范,遵守社交场合的基本规则,如:行为规范、穿着礼仪、座次安排等。
2. 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
美食源远流长,讲究食材的选择、烹饪技巧、菜品的搭配等。
要了解
中国的主要菜系、茶文化和酒文化等。
3. 艺术欣赏:艺术欣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要熟悉主
要的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背景,能够用审美的眼光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4. 健康生活: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科学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睡眠等方面。
同时,要了解
常见疾病预防和保健常识,做好自我保健。
5. 文化传承:文化遗产是民族文明的重要瑰宝。
要了解我国的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尊重和弘扬本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民族非物
质文化遗产,积极参与和支持文化活动等。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背诵默写

一、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特点(背)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背)(1)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伴随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得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背)(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个人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的作用(背)(1)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点必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必背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注意如果分值大:要加上包容性)2.汉字的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意义: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与伟大梦想精神。
5.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③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④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⑤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⑥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6.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④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7.回答涉及“某种时代精神”(如红船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类”主观题的答题要点①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某种时代精神特点(具体的精神比如红船精神,表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默写-学生版

文化生活学问点默写填空1、文化的定义:2、文化的作用:3、文化是的产物,桂林山水(属不属于)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活动,产品离不开产品。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5、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作用:6、文化影响了人们的哪些方面?7、文化的特点:8、文化塑造人生表现在哪些方面?(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9、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记;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
10、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看法:11、敬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是实现世界文化旺盛的;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敬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需遵循原则。
12、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13、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它经验了等发展阶段。
传媒真正起先面对大众传递信息,是以为标记的。
14、文化沟通的意义:15、传统文化的特点:16、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中被称为凝固的艺术的是17、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看法:18、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19、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0、教化的作用:2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定要求。
2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3、文化创新的意义:24、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建的主体。
25、文化创新的途径:26、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和,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和。
27、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主体)28、中华文化的特点:29、和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30、确定文化衰落。
31、怎样复兴中华文化?3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表现:3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缘由在于它的,这个特点包括和。
3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3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6、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37、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知识点默写填空
1、文化的定义:
2、文化的作用:
3、文化是的产物,桂林山水(属不属于)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活动,产品离不开产品。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5、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作用:
6、文化影响了人们的哪些方面?
7、文化的特点:
8、文化塑造人生表现在哪些方面?(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
9、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0、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1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原则。
12、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13、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它经历了等发展阶段。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为标志的。
14、文化交流的意义:
15、传统文化的特点:
16、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中被称为凝固的艺术的是
17、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8、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19、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0、教育的作用:
2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
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23、文化创新的意义:
24、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5、文化创新的途径:
26、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和,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和。
27、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主体)
28、中华文化的特点:
29、和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30、决定文化衰落。
31、怎样复兴中华文化?
3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表现:
3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这个特点包括和。
3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3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6、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7、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38、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39、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40、文化生活喜的原因:
41、文化生活忧的原因:
42、什么是落后文化?
对待它的态度:
43、什么是腐朽文化?
对待它的态度:
44、为什么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45、我国在文化方面的目标是建设,怎样做到?
46、是中华文化由衰弱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47、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8、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9、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0、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51、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5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灵魂),树立(主
题),弘扬(精髓),倡导(基础)。
5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
54、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55、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为指导(指导思想),建设,(基本特征)(本质、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6、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57、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8、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四决定”:
文化作用、意义类模板:
设问方式: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义。
2.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意义?
3.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
4.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5.试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答题模版:
(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推动教育、科技及其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
(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国家)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播;
(世界)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对策、建议类推进类文化
小对策
政治角度:
1、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践,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2、大力发展经济、政治对文化的推动作用,突出教育和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作用;
3、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推进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及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4、立足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交流借鉴中融合。
经济角度
5.大力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拉升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体制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6、大力发展文化传媒等手段,提升文化的传播能力;社会角度:
7、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公众参与作用,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市场观念及战略角度:
8、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引入国外先进文化同时,也积极推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大对策类、应对类:
设问方式:
A.我们怎样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B.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发扬光大的。
C.跟帖:经济发展了,文化软实力就自然提升了。
D.有人认为山寨文化属于大众文化,应大力提倡。
请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进行评析。
答案模版:
(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举旗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
(2)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4)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5)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6)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7)积极文化创新,融入时代精神。
(8)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中心环节来抓。
(9)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文化生活大题答题四步曲:
第一步:仔细审题。
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学科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第二步: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
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
第三步:联系实际。
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题是材料题,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
第四步:总结。
如果此题是论述题,则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不要忘了在前面加上一个所以;如果此题是材料题,则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