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监控的警务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电子监控的警务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监控在社会安防、预防和追诉犯罪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电子监控为侦查活动提供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在社会安全防范方面,电子监控有效地解决了警力不足问题,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警务控制方面,电子监控正改变公安部门的传统工作方式,使现在警务向“高、精、尖”的技术领域发展。
因为电子监控措施的存在,警务活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有必要认识电子监控的真面目,并将它转化为警务活动的推动力。
[关键词]电子监控;电子监控系统;警务应用
一、电子监控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与变革,电子设备日新月异,电子监控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变化拓展中。
目前电子监控还没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定义。
所以,我们仅从众说纷纭的电子监控定义中的共性来认识它。
按照美国《消费者与工作者隐私权法案》对电子监控的定义,电子监控是指“由他人实施的,不是通过直接观察而是通过计算机、电子观测和监督、电话服务监听、电话计数或其他基于视听或计算机技术的形式,收集、储存、分析或报告关于个人活动信息的一切活动。
包括通过电缆、无线电、电磁、电子摄像和光学摄像系统传输标记、信号、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及其他具有职能性质的信息。
”
从技术的角度看,电子监控是指监控主体依靠电子装置对目标所进行的,为了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利用所进行的秘密监视、监听等活动。
它包含对人们的行踪、言谈等一切活动的监控以及相关信息的获取、储存、分析和利用等。
电子监控主要是以系统的形式实现其功能,发挥其作用的。
电子监控系统是指在实施电子监控时,由电子监控装置(包括信息收集部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和显示及储存装置部分)以及相应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组成的完整的监控平台。
电子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视系统、监听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侵入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以及汽车牌照识别系统等。
二、电子监控的警务应用
在国外,电子监控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刑事侦查手段之一,在预防和追诉犯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2005年7月7日的英国伦敦震惊世界的地铁站恐怖连环爆炸事件中,伦敦警方迅速反应,不到24小时就公布了在逃嫌疑人的电视监控画面,为侦破案件提供了线索,从而为迅速侦破案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电子监控在侦查领域的运用还未形成体系,但已经初露端倪,运用电子监控手段破获的案件时有报道。
电子监控的运用在我们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警务运行体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的应用
1.获取侦查线索
在现代刑事侦查的过程中,采用电子侦查等技术手段获取侦查线索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尤其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关于12小时传唤的严格规定,加大了破案的难度,而一些常规的侦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侦查破案的需要,而诸如监听、监控、秘密摄录、电讯侦控等手段却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而获得的有价值的线索,加速了破案的进程,从而有利地打击了违法犯罪。
目前,为获取侦查线索,侦查机关主要采用了电话监控、视频监控和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
(1)电话监控
电话监控是通过检查时间、地点、通话时间长短甚至是监听通话内容,达到获取监控对象个人信息及与通话方交换信息的目的。
利用这些已经获取的个人信息等作为侦查线索,可以寻踪索迹,还原犯罪现场并发现犯罪嫌疑人。
震惊中国的张君案件被侦破时,就是运用了对手机的监控技术。
张君生性谨慎,每当需要用电话时就会换一张电话卡,但公安机关抓住了张君没有换手机的特点,利用电子监控技术手段,对张君用的手机进行追踪定位,以此为基础的抓获活动得到顺利进行。
正是对手机的监控使我们获得了张君所在位置的线索,实现了这宗震惊中国大案的侦破。
(2)视频监控
在侦查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监控视频获取犯罪时间、地点、工具、手段等犯罪过程中的重要信息,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人数、体貌、体态等个人信息,挖掘可利用的侦查线索,锁定犯罪嫌疑人,从而侦破案件。
2008年11月29日晚,江西省莲花县公安局在一次治安整顿中,轻易抓获了多次盗窃摩托车的犯罪嫌疑人贺某,而这一切得益于民警通过一家网吧老板提供的贺某拟盗窃摩托车的电子监控录像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正是对电子监控录像的反复播放,使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有了详细全面的了解,这为迅速抓获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为迅速破案打下了基础。
(3)网络监控
网络监控是通过互联网获得与犯罪有关的信息,作为侦查线索加以利用。
网络监控可以通过特定软件对计算机互联网的使用者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予以实时记录和干涉等方式进行,主要包括通信量分析的监控以及电子邮件的监控等。
通过网络监控获得与犯罪有关的各种信息,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如语言习惯、常去的地方等,抓住有利线索,实现从电子信息的甄选到犯罪嫌疑人的锁定。
2.获取犯罪证据
侦查人员利用电子监控设备对犯罪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等,不仅形成即成的证据资料,更重要的是这种直接的录制资料,与获取的其他相比更为真实、更有证明力,这种资料主要形成视听资料形式;另外,对网络监控获得计算机方面的信息,形成电子资料。
而视听资料和电子资料形成视听资料证据,最终为法律诉讼服务,为证实犯罪,打击犯罪提供必要的证据。
在1967年美国Kate案件中,Kate因为通过州际电话传送赌博信息而被联邦法院判处有罪。
联邦侦探在电话亭外安装了电子窃听装置,取得了Kate的通话记录,并将之作为诉讼的证据。
这份直接的诉讼证据,将其犯罪的过程真实完整的呈现,使犯罪嫌疑人无法开脱。
3.犯罪嫌疑人辨认摄录像
犯罪嫌疑人辨认摄录像是利用电子技术将可疑的犯罪嫌疑人信息进行摄录像并存储入电脑,形成三维立体图像供辨认人辨认。
其优点在于,避免了辨认人因害怕被打击报复而不敢辨认的情形,为侦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
(二)在安全防范中的应用
我国警察的警务活动受限原因之一就是警力的不足。
我国警力的万人配比为6.0,即每一万个人才拥有6个警察。
电子监控设备的应用可以解决警力覆盖率低,巡逻密度低,警察精力难以长期维持敏锐以及社会纠纷问题取证难等一系列警务难题。
电子监控在现实生活中为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安全、建立治安防控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安定有序。
1.公共场所的安全防范
对公共复杂场所、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实施严密的监控,是新时期有效预防、打击和追溯犯罪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平安社会的迫切需要。
虽然电子监控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立法,但是各地方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电子眼”地方管理办法。
这些管理办法普遍规定了应当安装公共视频系统的地方包括政府机关等要害部位、居民生活活的重点场所以及要害部位和重点场所的通道或者出入口等。
对公共场所防控,从而发现预谋犯罪,锁定现行犯,提供必要的即时信息,达到良好的安全防范效果。
2.群众生活环境的安全防范
群众生活环境主要是指住宅小区等人民群众聚居生活区。
该区域的电子安全防范主要是运用电子监控系统实现公安部门与居民小区的门禁、楼宇自控、消防、防盗报警等不同系统的联动及其信息的共享,为人民生活安全提供较为专业的电子监控支持。
(三)在警务控制的应用
1.电子信息的采集、检索和比对
公安情报信息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采集、核查、传递、会商、研判和积累信息情报,监督情报信息的应用、反馈,对情报信息进行评估、奖励,管理公安业务信息的录入、提取、关联等,为公安机关决策和警务实战服务,提高公安机关的业务水平。
电子监控就是获得公安情报信息的一种方式。
它的信息采集工作由前端设备进行,再传送到总控制室进行分析研究。
公安情报信息系统应该包括良好的查询功能,如录像查询、历史报警查询、对犯罪信息的查询等,而电子监控系统切实地提供多种信息检索方式,如按时间、按报警事件、按监控地点以及按作案手法、指纹信息、笔迹信息等进行检索。
系统对数据的采集编辑后,自动进行内容管理和应用分析,实现决策支持和项目监控体系。
电子监控系统获取的资料进入统一的数据库,利用该库,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公安信息共享。
金盾工程就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公安信息系统,是我国电子监控的一个主要阵地,也是我国最大最完整的犯罪信息资料库。
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利用已采集到系统内的犯罪信息资料,进行待查案件的信息检索和比对,获取线索来迅速侦破案件。
2.快速反应机制和突发性事件快速处置
电子监控系统可以在实现监控的同时根据需要快速打印可疑人员或突发事件现场的画面,进行实时监控。
也可以利用电子监控系统,通过对一段时期的监控录像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将要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以便警方做好突发性事件的预案,为指挥中心快速出警以及多方警力调配、有效地控制突发性事件事态创造良好的条件。
3.统一指挥调度、联动追踪
电子监控系统与公安指挥中心有机结合,实现统一指挥调度,更有效地打击了犯罪,保障了社会的安定。
特别是三台合一联动系统,成为了社会治安状况的“晴雨表”。
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和公安指挥中心的有机结合,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各种实时信息传送到总监控室,由总监控室进行科学分析后,做出最合理的部署。
同时,总监控室将监控资料向多个客户端传送,将犯罪嫌疑人信息公布p(一)电子监控的不足
虽然电子监控已经在警务应用中崭露头角,但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应用体系,也没有实现大面积范围内的系统联合,其在应用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
1.出现不可利用的证据
通过电子监控系统获取的视听资料作为一种证据,必须符合证据的三个特征,即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而实践中这种视听资料证据通常在合法性上存在着争议,出现可利用性不强的证据。
2.设备自身条件限制
一是因为摄像设备自身清晰度、以及拍摄条件的原因导致图像模糊。
包括设备自身的像素、镜头的清洁度、拍摄时天气状况不佳、摄像设备周围没有合适的光源等情况。
二是部分人为因素导致外部设备损坏或无法获取全部信息。
三是总控制室出现故障。
3.储存数据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利用困难
电子监控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
并且,因为数据量的过于庞大,在海量的存储数据中寻找警方需要的数据非常的困难,使得在实际中利用电子监控信息的效率降低。
(二)电子监控的展望
虽然目前电子监控系统及其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完善,电子监控在警务中的应用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电子监控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4.162.
[2]刘品新.美国电子证据规则[M].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3]黄卫.数字侦查策略之管见[J].公安研究,2010,(8):36.
[4]王飒英.探讨电子监控与管理道德[J].价格与市场,2005,(9).
[5]李双其.数字化侦查[M].群众出版社,2005.3.
[6]路林吉,吕新荣.数字图像监控技术讲座[J].电子技术,2001,(7):45-48.
[7][2003-02-27]/Chinese/zhuanti/28373
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