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统测(二模)理综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统测(二模)理综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2023年7月10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樊锦诗星”。
如图所示,“樊锦诗星”绕日运行的椭圆轨道面与地球圆轨道面间的夹角为20.11度,轨道半长轴为3.18天文单位(日地间距离为1天文单位)。
若只考虑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则“樊锦诗星”绕太阳一圈大约需要( )
A.3.7年B.5.7年C.7.7年D.9.7年
第(2)题
如题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能静止在倾角的粗糙斜面上,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5,现在
外力大小变成(为重力加速度),方向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向左,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静止不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B.摩擦力的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
C.物块向斜面左下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块向斜面左下方做曲线运动
第(3)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1、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视为质点)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F作用于滑块.当滑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滑块速度为v1,木板速度为v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L+s)
B .木板满足关系:f(L+s)=m1v22
C .F(L+s)=mv12+m1v22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4)题
“人工肺ecomo”呼吸机是治疗新冠肺炎重症的重要设备。
呼吸机接在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u=220sin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正常工作时电流为5A,则( )
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B.该交流电每秒内电流方向变化50次
C.该呼吸机正常工作时电流的峰值为5A
D.该呼吸机正常工作时,1h消耗的电能为1.1度
第(5)题
某兴趣小组对劈尖干涉条纹进行研究时将两平板玻璃叠放,在右端夹入一薄片,如图所示。
当波长为λ的可见光从玻璃板正上方入射后可观察到明暗相间的条纹,a、b两点均为暗条纹中心位置,a、b间共有n条亮纹,则a、b两处空气劈的厚度差为( )
A
.B.C.nλD.
第(6)题
一列简谐横波在0时刻的波动图如图甲所示,传播方向上有平衡位置相距为10m的两个质点P、Q(图中未画出),质点P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长为5m B.该波的波速为2m/s
C.6s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振动D.6s时质点Q沿y轴负方向振动
第(7)题
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幅图均来自物理课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同一装置产生的双缝干涉图像,b光的频率大于a光
B.图乙中立体电影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一样
C.图丙中“水流导光”反映了光的衍射现象
D.若只旋转图丁中M或N一个偏振片,光屏P上的光斑亮度不发生变化
第(8)题
质量分别为3m和m的两个物体,用一根细绳相连,中间夹着一根被压缩的轻弹簧,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0匀速运动.某时刻剪断细绳,质量为m的物体离开弹簧时速度变为v= 2v0,如图所示.则在这一过程中弹簧做的功和两物体之间转移的动能分别是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甲、乙两位同学在水平冰面上乘坐“碰碰车”相向运动。
甲和车的总质量为80kg,以2m/s的速度向右运动;乙和车的总质量为100kg,以2.5m/s的速度向左运动。
碰撞后,甲和车以0.5m/s的速度向左运动,则乙和车的( )
A.运动方向向左B.运动方向向右C.速度大小为0.5m/s D.速度大小为1.3m/s
第(2)题
某次龙舟比赛完毕后,一龙舟正在河岸边,现要使该龙舟到达河对岸。
已知船速大于水速且船在渡河过程中相对静水的速度保持不变,则下列关于龙舟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船头方向斜向上游,可使渡河距离最短
B.船头方向垂直河岸,渡河时间最短
C.当水速变大时,渡河的最短时间变长
D.当水速变大时,渡河的最短时间变短
第(3)题
如图所示,一广场小火车是由车头和车厢编组而成。
假设各车厢质量均相等(含乘客),在水平地面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
一广场小火车共有3节车厢,车头对第一节车厢的拉力为,第一节车厢对第二节车厢的拉力为,第二节车厢对第三节车厢的拉力为,则( )
A.当火车匀速直线运动时,
B.当火车匀速直线运动时,
C.当火车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D.当火车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第(4)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到超市购物时,用大小恒为40N、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斜向上的拉力使购物篮以1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前进6s内拉力所做的功240J B.前进6s内重力所做的功为J
C.前进6s内拉力的平均功率为20W D.6s末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20W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
(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如图甲,示数L=_____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示数D=_____mm.
(2)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为R,则金属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第(2)题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将一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实验小车通过轻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小车与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50 Hz。
平衡摩擦力后,在保持实验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放开砂桶,小车加速运动,处理纸带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改变砂桶中沙子的质量,重复实验三次。
(1)在验证“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其中图线不过原点并在末端发生了弯曲现象,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
A.木板右端垫起的高度过小(即平衡摩擦力不足)
B.木板右端垫起的高度过大(即平衡摩擦力过度)
C.砂桶和沙子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即)
D.砂桶和沙子的总质量未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2)实验过程中打出的一条理想纸带如图丙所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___。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想利用该实验装置测出金属铝块和木板间动摩擦因数,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长木板重新平放于桌面上
②将小车更换为长方体铝块,为了能使细绳拖动铝块在木板上滑动时产生明显的加速度,又往砂桶中添加了不少砂子,并测得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为m,铝块的质量为M(m不再远小于M)。
③多次实验测得铝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请根据以上数据(M、m、a、g),写出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h=0.80m的水平桌面左边缘有一质量m A=1.0kg的物块A以v0=5.0m/s的初速度沿桌面运动,经过位
移s=1.8m与放在桌面右边缘O点的物块B发生正碰,碰后物块A的速度变为0,物块B离开桌面后落到地面上。
设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它们的碰撞时间极短,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物块B的质量m B=1.6kg,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两物块碰撞前瞬间,物块A的速度大小v A;
(2)物块B落地点到桌边缘O点的水平距离x;
(3)物块A与B碰撞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
第(2)题
某汽车搭载了自动刹车系统,当前方遇到紧急情况时,若驾驶员没能及时刹车,系统会介入自动刹车。
某次性能测试时,甲车跟随前方乙车在平直车道上匀速行驶,速度均为72 km/h,两车间距离为d,某时刻甲车侦测到乙车开始以的加速度刹车,车距减为25 m时甲车以的加速度自动刹车,假设刹车过程加速度恒定,两车恰好避免相撞,求d的大小。
第(3)题
如图所示,质量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现有质量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
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求:
(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不超过多少。